样例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953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样例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样例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样例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样例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样例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样例总结报告.docx

《样例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样例总结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样例总结报告.docx

样例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项目

 

 

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

二○一三年八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2

(一)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2

(三)创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3

(四)完善项目保障机制3

三、项目建设进展3

(一)重点建设专业项目3

(二)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6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7

(一)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7

(二)学校自筹资金使用情况8

五、贡献与示范8

(一)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8

(二)服务民生能力大幅提升8

(三)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起到良好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9

六、典型案例11

(一)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平台11

(二)“三轮驱动、四环紧扣”,构建校企合作六赢新模式11

(三)一站式服务,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11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11

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2

 2011年1月,我校经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门批准,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教职成厅[2011]1号)。

2011年7月,我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获得三部门批准(教职成厅函[2011]48号),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通过两年努力,圆满完成示范校项目各项任务,取得突出建设成果,成效显著,现将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依据《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等文件精神,我校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要求,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致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整体情况详见下表。

示范校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完成表

项目内容

单位

原有基础

现有水平

增长率(%)

基本办学条件

地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万元

0.2092

0.35

167

地方财政专项拨款

万元

78

250

321

行业、企业专项投入

万元

271

415

153

教学仪器设备数

台(套)

1018

1578

155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1520

2885

190

师资队伍建设

教职工总数

294

322

110

专任教师数

263

281

107

兼职教师数

30

61

203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累计人天数

人天

312

2480

795

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情况

134

206

154

实习

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

20

24

120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20

38

190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平均比例

%

10

35

350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

90

100

-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

85

100

-

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专业课程

16

70

438

多媒体教室

8

120

1500

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总量

TB

0.8

1.3

163

CAI课件

15

182

1213

校企合作

签订合作协议企业

28

38

136

校外实训基地

28

38

136

合作企业接受学生数

870

950

109

办学效益

职业培训总规模

人天

202745

220052

139

面向社区开放学院资源天数

30

102

340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

1120

1741

155

毕业生双证获取率

%

100

100

-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100

100

-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一)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制订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精细化。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了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陈洪星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副校级领导担任组员,统筹管理示范校建设事宜。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成员由各处室系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和管理。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示范校建设项目监督小组、项目资金保障小组等多个机构。

(三)创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

在校内,各项目建设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讨论研究项目建设工作。

学校加入了示范校建设QQ交流群,随时接受上级部门检查指导,了解兄弟学校建设动态,交流建设心得。

注重与省内外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的横向交流,定期组织建设情况通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完善项目保障机制

省市人社和教育部门对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指导以及政策资金扶助倾斜,两年中学校获得国债等项目扶持资金1250万元。

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学校恢复全额拨款体制,破解了长期发展后顾之忧,同时在新校区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合作、集团办学等方面也得到了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项目建设进展

(一)重点建设专业项目

建设期内,模具制造专业成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株洲市技工院校十大精品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精品专业、株洲市技工院校十大精品专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建筑装饰专业为市级精品专业。

1、深入调研,紧跟行业发展,构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组织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师和行业专家对长株潭地区主要行业企业技能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座谈25场,根据调研报告结果制定了既具备专业特色,又紧贴岗位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构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分模块教学、任务驱动、过程性考核”的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基于机电技术真实工作任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焊接技术应用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筑装饰专业形成了“五位立体、多维联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分解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重构核心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5个重点建设专业按照“适用、够用、实用”原则,通过分析分解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将工作任务提炼为若干教学项目,并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构建了核心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及时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广泛使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校内实训环节均增大了过程性考核权重,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合格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毕业生大都成为了行业领域内的技能精英,优秀毕业生如胡水良、楚翀进入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研究所工作;优秀毕业生马涛、邹诚在南方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工作次年就获得湖南省“五一先锋”称号,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毕业生罗海、何延钢、宾立等多人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三一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任教,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3、成立专家开发团队,共建专业优质课程

积极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主干课程开发团队,负责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项目设计、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组织、网络教学环境(教学网站)建设等工作。

与中联重科、北汽控股等企业合作,开发以典型工作项目、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适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建设期间,5个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达27门,其中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建成数字化专业课程22门、网络课程6门,编写出版专业教材15本,校本教材21本,完成省级课题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建设和完善了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资源库,共同开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总量达到1.3TB。

4、多元融资,打造功能系列化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参照企业标准遴选实训设备,按照岗位特征营造工作环境,改原有校内实训基地仅满足学生校内实习的单一功能为集教学、继续教育、培训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株洲南车电机等16家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学校自筹等投入形式,新建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间实训室,充分满足教学、培训鉴定、继续教育、技能竞赛等多种社会需求。

建设期内,5个专业共新建校内实习基地24个,校内实训室35个。

校外实习基地达38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人以上)达30个,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达到1578台(套)。

5、内培外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外出培训、以赛代训、校本研修导师制、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等形式,建立了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100%。

建设期内,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学历教师19人,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13名(其中省级带头人3名、市级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23名,聘请兼职教师55名,高级职称教师达到83人,选派4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352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师资培训,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达到2480人天。

赵刚等17名教师成为省市技术能手,易奇等9名教师评为省市优秀教师,王斌等10人成为省技能鉴定委员会委员,周明刚等11人获省市技能竞赛优秀教练称号,彭志红等15名教师多次担任国家、省市技能竞赛裁判工作。

6、校企互融,凸显产学培养特色

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和形式,积极参加企业技术改造,参与企业项目攻关,签订合作协议企业由28个增加至38个。

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落实了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制定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等制度,推行企业经历证书制度。

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参与教学专业数增加12个,企业兼职教师增加25人,兼职教师课时总量增加至3850学时,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达到950人月。

创新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率先构建企业生产、技能提高和继续教育三不误的全新培训体系,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主动服务企业,“送教到企业”、“送教到工厂”活动企业达20余家,培训企业员工规模达122980人天,完成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132个。

承办南车电机等大型企业职工竞赛7次,经过我校培训的企业选手在全国、省市技能中屡获佳绩,如南车集团株洲分公司的王子荣在2011年南车集团职业技能竞赛上获维修电工第一名;株洲电力机车刘伟、株洲硬质合金厂谢小震获2011年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一等奖。

(二)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

2011年5月学校通过公开招标与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硬件设施和校园网主干建设,全校有线无线网全面覆盖,校园网络设施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制定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校园网管理制度》等多个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与武汉英孚软件公司签订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协议,合作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运行了统一信息门户和共享数据中心、电子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

购置了155台55英寸电视机用于多媒体教学,新建多媒体教室120间,新建计算机机房8间,添置300台全新教学用计算机,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网络空间建设和应用水平。

 

完成学校网站中文域名的申请和备案工作,完成外网升级改造提速维护。

完成校园网首页改版及信息发布更新,拟定《学校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暂行规定》等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校园网站信息量达100G。

收集、归类、整理并制作学校影像资料光盘100余片。

学校应用网络整合融入湖南(株洲)职教大学城“城区一卡通”系统,师生在整个职教城区内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金融消费一卡通,可在整个职教城区内实现资源共享使用。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

项目建设总投资164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4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600万元。

5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投入情况: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00万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10万元、机电技术应用专业190万元、焊接技术应用专业180万元、建筑装饰专业160万元,合计1140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104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使用自筹资金500万元。

(一)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规范集约使用资金,保障项目资金安全。

截止2013年7月,项目实际投入1040万元,实际支出10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硬件设施资金200万元,占中央财投入资金1040万元的19.2%;用于教师培训资金85.25万元,占中央财政资金1040万元的8.2%。

(二)学校自筹资金使用情况

学校自筹资金6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重点专业建设,500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预算资金全部支出。

五、贡献与示范

(一)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通过2年建设,我校示范校项目完成既定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5个重点建设专业对带动学校专业群建设发展起到了显著地引领作用,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多样。

建设期内,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职工职业(工种)技能实训基地、国家级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技工院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湖南省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教材建设突出贡献单位、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学校连续夺得2011年全省职业技能竞赛、2012年全省技工院校技能竞赛、2013年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冠军,5个重点建设专业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单项奖142项,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上获奖252件。

(二)服务民生能力大幅提升

1、人才培养

学校根据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招生专业,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现有在校学生4864人,两年累计输送技能专门人才2709人,为中联重科、远大集团等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880人,毕业生“双证”获取率100%,初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4%。

2、职业培训

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农民工技能提升、创业培训、大学生技能提升等多种短期培训业务,职业鉴定工种增至23个。

2011年完成各类培训9611人,2012年14672人,完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373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承接了7次企业职工竞赛以及株洲市人社局、城建局23000余人次的职业资格考试。

3、技术服务

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均成立了外协技术服务小组,承接各种适合专业建设的高精“外协加工”产品,积极与合作企业开展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先后参与了国家高新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三维激光切割、焊接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企业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施》等课题研究,以及模具零件、装饰建材等产品的研发。

学校专业教师多次下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培训企业员工,与株洲电力机车、南车长江车辆公司等企业开展了职工专业技术培训、竞赛前培训,取得良好成效,例如培训的员工马涛获2011年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数控车竞赛第一名,2012年获湖南省数控技能竞赛第一名。

(三)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起到良好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1、对后续国家示范校和地区中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通过重要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将示范性建设成果和经验与第二批示范学校和本地中职学校分享,对兄弟学校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年来,共有省内外30多所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和本地职业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示范校建设成果和经验,探讨交流示范校建设心得,国家人社部、省市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领导多次来校参观调研,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兄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与兄弟院校共享基地资源、设备资源、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3年承办了湖南省数控专业骨干教师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有来自全省20所技工学校的30名教师参训,期间学校邀请了德国资深数控专家欧森先生和湖南省技能大师罗军等来校授课。

3、承办职业技能竞赛,为兄弟院校提供技能比武平台

2年来,学校连续承办了2011年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2012年湖南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数控项目湖南选拔赛等三项省级技能竞赛以及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的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接纳竞赛选手近2000人次,承接省市队参赛选手集训近200人次。

此外,在大赛举行期间,注重与其他兄弟职业院校的交流,多次以专题形式就组织示范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4、牵头成立职教集团,促进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2012年,我校牵头联合全省21家知名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和12所现代加工制造业相关的高、中职学校组建了湖南(株洲)现代加工制造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为我省现代装备制造相关行业和职业院校现代加工制造技术搭建了一个深化校企合作的平台。

我校在该职教集团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为我省各加工制造技术相关院校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

与欧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集团(EBG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合作办学、师资互派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5、举办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深入开展提升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和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对策研究,有序推进大学生技能提升计划的实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培训服务。

自2010年开始,学校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展开深入合作,利用每年暑假时间,集中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四年累计培训大学生4582人次,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培训体系。

六、典型案例

(一)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平台

在政府主导下与16家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三方共同出资建成了集教学、模拟仿真、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能人才技能训练基地,充分满足学校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服务等多种需求。

使学校实训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行业发展前列,优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二)“三轮驱动、四环紧扣”,构建校企合作六赢新模式

适应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员工培训的“职前培训,项目经理培训,送教下企流动培训”的三轮驱动,以及学制教育的“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实训场地、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校企共育专业技能人才”四环的有机结合,达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全面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校企合作得到深度拓展;专业示范与辐射效应得到精彩呈现;校企共建共赢长效机制得到巩固与发展”的六赢目标。

(三)一站式服务,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

对接企业需求,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科学、保障措施健全的蓝领精英人才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既不影响企业生产,又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的情况下,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引领,带动企业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培养。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根据国家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重新架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实施过程带动课程优化、师资培养、场地设施建设、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欲望,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示范校项目建设为我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均衡发展、高新技术创新与推广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仍需加大建设力度。

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遵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敛实力,外树品牌,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教育水平,改进措施如下:

1、进一步理顺与企业的关系,创新合作模式和拓宽合作领域,将校企合作变成学校与企业的自觉行为,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2、进一步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员交流制度为保障的兼职教师选用机制。

3、整合资源,积极开展非全日制教育和各类培训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培训与学制教育并重目标,不断提高社会贡献度。

4、紧跟湖南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和扩张步伐,加大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力度和投入,建立海外技能人才输送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