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605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docx

12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专题研究之十二

潍坊传统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研究

 

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12

第一章潍坊传统历史文化探源

城市传统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各项物质性和精神性要素的综合反映。

其具体形式是由城市本身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可以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

潍坊市历史悠久。

早在六千多年前,弥河故道旁就有原始人群定居。

自夏以来,历代王朝政权曾屡屡在此封国建邑,设州立府。

夏为青州,商隶营州,春秋时期为齐、鲁、纪等国地,秦属胶东郡,汉属青州,隋唐属河南道,宋属京东东路,明清两代分属青、莱、莒三州。

民国初年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从潍坊城区的区域地理位置和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认识现有的城市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特征,是指导今后城市环境风貌建设的基础。

潍坊传统历史文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筝文化

潍坊古来有春季放风筝的风俗,1984年当地政府发扬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倡导举行国际风筝会,当年就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原联邦德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风筝团、队、100多名放飞员前来赴会。

首届风筝会于1984年4月1日在潍坊市体育场举行,潍坊市风筝协会主席邹立桂和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戴卫·杰克列,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词,12,000名风筝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当天下午,各风筝团、队进行放飞表演,近10万观众到场观看。

会后,国外近百家新闻机构、国内45家新闻单位对这届风筝会作了报道。

原来在国内外知名度不算太高的潍坊市,随着风筝会的举行,一下子名满天下。

从此,每年4月初都在潍坊市举行一届国际风筝会,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

因为有这样一个风筝会,潍坊市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风筝之都。

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今日的潍坊风筝艺术品种繁多,由于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的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的知识结构,形成了不同体系和流派,大体有如下三种:

1、传统民间派

  潍坊民间风筝,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而言的:

在现代,则是相对现代新式风筝而言的。

其特点是:

  

(1)、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

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

他们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的,所以其主题是有选择的,形式讲究装饰性、

  (3)、民间风筝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蔑扎纸糊,不甚讲究,但风格粗犷,不矫揉造作、

  (4)、民间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之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民间风筝带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2、传统艺匠派

  潍坊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

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

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

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换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

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创新派

  潍坊近年来,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勇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

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潍坊潍坊风筝按其形状又可以分为六大类,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

  潍坊串式:

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一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

例如龙头蜈蚣风筝,分头、身、尾三个部分,身子为主体,由若干个圆片形的单体组成,每个圆片就是一个风筝。

  潍坊桶形:

亦称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火箭等。

  潍坊板子“就是平面板形风筝。

升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

  潍坊硬翅:

这种风筝的翅子是固定的形式,而翅子范围以外的部分造型与骨架结构,则因题材不同而各不相同。

它的升力片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的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

翅的两端向后倾,使风从翅两端逸出。

  潍坊软翅:

它的升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

骨架结构多作成浮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

如鹰、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螳螂、蝉等。

  潍坊自由类:

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

跨种类的如“鹊桥会”,把串式、立体、板子等几种方法集于一体;运用新技术的如长120米的串式风筝“梁山一百单八将”、“百鸟朝凤”等,不仅能迎风转动,还能敲锣打鼓、喷烟冒火,“孙悟空”还能在放飞中七十二变。

4、风筝世家

  陈家风筝:

陈善庭(1822-2、1874),清代同治年间著名风筝艺人。

年轻时曾在潍坊“永盛扎彩铺帮工,跟一位姓丁的师傅学花灯、风筝的扎制。

丁被召进京城,陈善庭便继承了扎彩铺,制作风筝,并兼绘朝堂壁画,名气很大,人称”陈扎彩“。

他把自己擅长的人物风筝改造成家禽走兽风筝,如“十二生肖”等等,很得群众喜爱。

至今民间仍存有他创作的“雷震子”和“仙鹤童子”风筝书稿,可惜其原作已无处可寻。

  唐家风筝:

唐家扎风筝起始于明末(公元1628年左右),其作品曾流传于青州、莱州、沂州三府。

到清咸丰年间“唐家风筝铺”正式开张。

其第三代传人唐洪飞(1874-19、1934)、唐洪亮(1872-1938)兄弟,开过竹器店,同时兼制风筝。

他们将购进的毛竹先选出适宜的制作风筝的材料,其余的再制作竹器,所以他们的风筝材料很好。

其祖上曾传下一部《扎彩图谱》,其中介绍了21种串式、桶式、硬翅风筝和彩灯的扎制方法,可惜现已失传。

唐家风筝的第四代传人是唐延寿(1929-26、),其父唐洪飞、唐洪亮是叔兄弟,父子二人大胆创新,把“唐家板子硬翅风筝”两翅加宽,使之更加吃风、宜飞。

唐延寿还创造了像形风筝,他的“双燕”被称为一绝。

  张家风筝:

张衍禄(1899-33、1988),潍坊城关人。

10岁起跟邻居牟恒邦学扎制风筝,后自立门户,开起了风筝店,经营40余年。

他卖风筝有个特点,就是边卖边讲风筝的典故和扎制技术。

因张衍禄善于经营,对风筝鉴别有独到之处,所以其他风筝世家均跟他交好。

外地客商来潍坊选购风筝,也常先与张家接头,无形中,他这里成了潍坊风筝的集散中心。

张衍禄扎制的风筝常由职业画家张国干绘画,画面美观大方。

他还根据北方春季风力情况,运用力学原理,发展了拴中线的技术。

他设计的拴一根线、两根线和三根中线的技术,使各种风筝放习时易于保持平衡,为各名家所采用,对后世影响很大。

  牟家风筝:

其代表人物牟秀兰(1854-52、1914),著名民间艺人牟恒邦之女,因共代表作桶子风筝中的彩绘牡丹是她的绝招,故人们送她美称“牟(牡)丹”。

牟恒邦原是济南魏家胡同扎彩作坊的画工兼裱工,空闲时扎制风筝。

因作坊倒闭,携女儿流落潍坊,在扎彩店当画工兼扎风筝,因风筝销路好,便自开了店铺。

女儿牟丹擅画工。

以后父扎女画,曾制作出八百对判官风筝,在潍坊盛行一时,并远销济南等地。

牟丹制作的风筝以桶子和板子为主,她独特的“牡丹仙子”风格别具,其骨架是人特和盛满牡丹的花蓝,放习时先把人物送上天,然后用“蝴蝶碰”将花蓝带到空中。

可惜其制作方法已失传。

  郭家风筝:

郭乃馨,字兰村。

年轻时跟潍县名画家丁启吉学国画,擅工笔彩绘人特,尤擅画马。

解放后调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5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手工业艺人大会并获得“老艺人”称号。

他的风筝绘画完全采用国画工笔技法,着色重远观效果,喜用大块对比强烈的透明颜色。

他制作的风筝可以拆卸、折叠,并非常讲究起飞效能。

因而他的风筝在20-40年代名噪一方。

  胡家风筝:

胡敬珠,字次陶(1893-1964)。

11岁时即学扎制风筝,后与兄弟胡敬明放风筝时,拾到一只断了线的小龙头蜈蚣风筝的头,引起极大兴趣。

他把这只龙头折开,重新组合,反复琢磨,终于模仿着扎制成了一只龙头蜈蚣。

从引他便迷上了这种风筝。

有时他一次携带四种不同造型和扎制方法的龙头作试验,采节用料也十分讲究,用秤计量,标准统一,并注意竹节对称,蒙面松紧适度。

因而他制作的龙头蜈蚣风筝,形态优美,工艺精巧,彩绘鲜明,起飞高稳。

他的研究丰富了潍坊串式风筝的制作,其独特制作方法,广为流传。

  杨家埠风筝:

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的产地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重要产地。

杨家埠风稳将木版年画的特点融合到彩绘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代表人特是杨同科(1902--108、)。

他9岁便随伯父杨振盛和杨振甲学扎风筝,同时学木版年画。

11岁进本村一家风筝店学徒,不到三年就基本掌握了各种传统题材100多种风筝和10多种扎制方法。

后来,他总结老式木版三色风筝的传统技法,并多次去苏州、北京、天津学习观摩,大胆创新,终于树立了崭新的杨家埠风筝风格。

为解决杨家埠风筝起飞难的问题,他改变了双翅的比例,减速轻了骨架的重量,使其能够“一级风起,五级风不折”他制作的风筝,大的有30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小的有火柴盒那么小的蝴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杨家风筝:

杨万善(1911-1979),曾用名华南、达善,潍坊城里人。

初中毕业后,1便以扎制风筝为业。

当时人们称杨家埠风筝为“婆婆鞋”,称他的风筝为“万善风筝”。

他的风筝多是像形类,以板子、桶子为主,很受群众欢迎。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创新和发展了“潍坊风筝碰”。

他家收集了南北方风筝碰20多种,在多方借鉴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他制作的风筝碰能上天散花,还能返回地面。

他首次扎制鹰风筝出口的老艺人之一。

曾长时间与郭兰村合作,专制出口风筝,在扎制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

1963年,他的风筝曾在天津和北京放飞表演,受到好评。

他去世后,次子杨汝柏继承了他的事业。

  韩家风筝:

韩连溪,潍城人,曾在首饰作坊学铜匠和牟恒邦风筝铺帮工,后独自开了风筝铺。

他将首饰制作技术与牟家风筝相结合,另辟蹊径。

他制作的硬翅风筝,构图奇特,代表作有“苏武牧羊”、“钟馗捉鬼”等。

他的飞机风筝亦有独到之处,平面造型、绘画用大色块,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1933年春,潍坊首届风筝大赛,韩溪连的硬翅风筝轰动全场,从此名声大震。

  孙家风筝:

孙永春(1924-),出身于民间手工艺家庭,祖父孙文彩是扎制艺人,父亲孙道绍则是有名的风筝艺人。

1928年孙家开了“庆春风筝社”,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影响,有好几家商店在北京、济南销售他们的风筝。

以后孙永春继父业,技艺大进,16岁时,就有不少作品远销外地。

他的风筝,以串式为主,取材广泛,造型成动,色彩绚丽,很讲究画工,能采用中国写意画的“以意得之”的方法,不拘泥于现实生活,而注重神韵。

他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尤为出色,起初为平板式,后改为平板加立体,如今是立体的。

1961年他与北京画家马晋一起设计了两只巨龙风筝,龙头由他扎制,腰节由北京人扎制,在天安门广场放习,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78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他的龙头蜈蚣风筝又一次得到了好评。

他的次子孙锡起,继承父业,已崭露头角。

二、民俗文化

潍坊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艺术精湛,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乡土瑰宝。

驰名中外的潍坊风筝兴起于明代,盛于清代,并已成为今日潍坊的象征,潍坊也因风筝而名扬世界。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齐名,是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高密的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被誉为“民间艺术三绝”。

潍坊的仿古铜、红木嵌银漆器、民间刺绣、核雕、布玩具等民间工艺品古朴典雅、巧夺天工。

1、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

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杨家埠村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年画销售量每年高达数千万张,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曾以品种多、规模大、销售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之一。

    杨家埠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年画的主题。

诸如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富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像亲人的祝福、似好友的问候,构成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体裁形式新颖多样,从大门上的武门神、影壁墙上的福字灯、房门上的美人条、金童子到房间内的中堂、炕头画;窗户两旁的月光画、窗户周围的窗旁、窗顶,乃至院内牛棚禽圈上的栏门坎,大车、粮囤上也都有专用张贴的年画。

真可谓无处不及、无所不有,把一个农家院落里里外外打扮装饰得节意浓郁、喜气洋洋。

 

    作为中国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植于民间。

土生土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长期以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即在表现手法上,它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主义手法来体现主题。

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挺拔流畅;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豪爽、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典型的“山东大汉”。

也正是这种独到的性格特点,因此倍受中外客人的厚爱。

2、仿古铜器

制作艺术盛行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

商朝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举世闻名”,另外“四羊方尊”和战国时期的“嵌错赏乐铜壶”,也是古代青铜器的精品。

所谓仿古铜器。

就是艺人们采取一种特殊的工艺手段,使铸造与绘画、雕刻、镶嵌相结合,仿制古代散见于世、为数甚少的青铜文物,供人们鉴赏和珍藏。

潍坊仿青铜器制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产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盘、炉以及佛像、鸟兽和人物等。

当时一个名叫胥伦的农民,生性聪敏,巧于手工制作,并擅长书画。

为了糊口,他铸造假汉印和古代造像,冒充真品,卖给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陈介祺。

当陈介祺发现是冒牌假货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尽出个人所藏三代青铜器、六朝佛造像、印章等文物,与他共同研讨,以求仿制。

经过协作,采用拔腊翻砂法仿制,制品维妙维肖,几乎乱真。

从此胥伦名扬四方,因其技艺精湛,晚年赴京为国子祭酒王懿荣等铸印,很受器重。

此后,仿古铜器在潍坊广为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仿古铜工艺迅速发展,品种已由过去的几个增加到现在几十个,且在质量上有了新的突破。

尤其是上锈工艺,在原来一两种的基础上,增加到出士锈、家藏锈、黑漆锈、鎏银等六种技法,使制品上的斑锈逼真,色泽肖似天成。

长保存,颜色不变。

现在潍坊已成为全国重点仿古铜器产地之一。

其代表作有“长信宫灯”、“毛公鼎”等,“毛公鼎”原件是清朝同治年间在陕西出土的西同青铜器,曾被当时潍坊金石学家陈介祺收藏,后流失国外。

为使这件真品重现,解放后老艺人靠手头上的拓片和其他资料的借鉴,着手研究和复制工作,终于在1982年复制成功。

这只仿制的毛公鼎,内壁铸有铭文497字,保持了原件的风貌和神彩。

“长信宫灯”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文物,也是一件艺术水平极高的珍品。

其造型是一位面目清秀的坐状宫女,手托圆筒带罩的灯台,灯台底部可以盛水。

点燃油灯、时,油烟可以通过连接灯罩和宫女手臂、身躯及盛水底座的圆管而渐渐消失,起到了很好的消烟除尘作用此外,“马踏飞燕”“文王鼎”、“鸡鱼炉”,以及那些小巧玲珑古朴精一致的“观世音”.“笑面神佛”等,都仿制逼真,畅销国内外。

现在潍坊已经把仿古铜艺术和木器嵌银工艺相给合。

制作出更多的产品。

如“四扇博古挂屏”。

3、嵌银漆器

潍坊的嵌银漆器是全国独有的手工艺品,驰名中外。

它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当时,金石学家陈介祺雇用民间艺人姚学乾、田雨帆,吸收前人铜器嵌银经验,制作木嵌银,为收藏各种青铜器和古代印章做装饰性匣盒。

后来,不少铜匠艺争相模仿制作,将嵌银技艺引入更广泛的应用范围,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手工艺品生产行业。

嵌银漆器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配料、成型、组装、雕刻、镶嵌、涂漆等复杂的工艺程序。

艺人全靠手特制的小锤、小剪、小刀,在贵重木料(如红木、檀木)制作的器具上大做“文章”。

首先按设计的图样,刻上细槽,顺槽嵌入细如发丝的银丝或金丝,然后反复研磨,涂以生漆数遍,即成飞金走银、妙趣横生的嵌银漆器。

嵌银漆使木、金、银、漆融为一体,是绘画、镶嵌与雕刻艺术的巧妙结合。

嵌银漆器,大到巨型立屏、挂联,小至烟斗、印盒、经艺人之手,件件古朴典雅,绚丽多姿。

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里的“青岛日出”风光巨型立屏,赠给西哈努克亲王的“松鹤套七文具”,毛泽东同志曾使用过的印盒,朱德同志曾用过的“万寿手杖”以及赠送给外国友人的多件的器具,都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山水、人物线条洒脱,栩栩如生。

一百多种字体组成的”百岁手杖”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但馈赠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

现在潍坊的潍坊嵌银漆器已经远销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4、打秋千

潍城旧日打秋千的风俗与放风筝一样流行,近年这项活动也在逐步恢复。

    

   打秋千的活动在清明、寒食时节展开,有运动和娱乐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俗谚曰:

“悠一悠,不长秋”,说是春天打了秋千,秋天不招瘟疫。

以此,男女老少,都踊跃前来“悠一悠”。

当年的秋千有两种形式,一种叫“转秋千”,一种叫“月秋千”。

“转秋千”吊在城中白浪河沙滩上,民国《潍县志稿》对“转秋千”的盛况描写甚详:

“白浪河边沙滩上,坎地竖以木柱,上缀横梁,四面绳系画板,谓之‘转秋千’。

小家女子,多着新衣,围坐画板上。

柱下围一木栅,内有人推柱使转,节之以锣。

当锣声急时,推走如飞,画板可筛出丈余,看似危险,而小女子则得意自若也。

又于秋千柱顶上悬一小旗,并系以钱,则有多数勇健少年揉升而上,作‘猴儿坐殿’、‘鸭鸭浮水’、‘童子拜观音’种种把戏,谓之‘打故事’。

捷足者得拔旗携钱以归,观者乃夸赞呵好不绝”。

    

   “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

旧时习俗:

清明逢在农历二月间,从正月十六日吊秋千;若清明在三月,就从二月二日吊秋千,总要跨一个月头,所以叫“月秋千”。

    

   “月秋千”的搭架,竖两根粗壮的立柱,加两对交叉的托梁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结实地绑扎粗壮横梁。

拴秋千绳的环子用蜡条圈,穿套在梁上,名叫“拘”。

打秋千之前,抓住两条绳上的两只拘向外甩开,名为“撇拘”。

这种可移动的拘,就叫“活拘”。

秋千初立,在立柱上贴对联,如“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横梁贴批,如“上梁大吉”。

有的还烧纸、焚自扎的“姑姑”,俗传可避免摔伤事故,以保平安。

秋千,俗称“悠千”,游戏于秋千之上,叫“打秋千”(“打悠千”),或又称“驱秋千”,“驱”,是用力躬身、屈腿、下蹲、直起、挺身、扩胸一系列连续动作的总称,这是订秋千的最基本的动作。

若自己“驱”不起来,靠别人执绳荡起,则名为“送”。

秋千荡起,两拘会逐渐向横梁中间靠拢,这叫“并拘”。

按习惯,“并拘”之后要停下来让给别人。

大秋千的花样很多,如“独立”、“独坐”、“单人跪驱”、“捞鱼摸虾”、“拾物件”、“悬棒槌”、“驱双站”、“一驱一”、“打胖孩儿”、“逛花园”、“青石板”、“串花心”等。

有的动作还办以歌谣,如“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翻过来”。

5、吕剧

吕剧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在山东流行极为普遍。

吕剧是在民间说唱"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山东琴书产生于鲁西南民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以扬琴伴奏,艺人说唱民间小曲。

山东琴书流行到黄河下游广饶、博兴一带,极为民间所喜爱,扬琴艺人层出不穷。

其形式为坐唱,艺人渐渐感到不足以尽情尽意。

1900年前后广饶县著名艺人时殿元、谭秉伦、崔兴乐等第一次将山东琴书改作化装表演、上演节目为《王小赶脚》。

他们用竹竿、、布扎成驴形,崔兴乐扮二姑娘、身绑道具驴,做乘驴状,时殿元扮作挥鞭赶驴的王小。

在坠琴、扬琴、三弦、笛子、板鼓等乐器伴奏下,二人且歌且舞,表演活泼生动,使多年坐唱的琴书顿时活了起来。

"听见旺相(艺人薛金田的绰号)唱,饼子贴在门框了",足见当地群众痴迷到何种程度。

此后,琴书艺人争相效仿,流行地域迅速扩大到惠民、潍坊、烟台地区的三十多个县份。

吕剧在建国后定名,经过改革创新,发展迅猛遍布全省,影响所及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均建有吕剧艺术表演团体,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剧种。

 

   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丽,娓娓动听,而且,在民间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

吕剧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普通的日常生活,内容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戏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群众语汇丰富,表演朴实自然,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比较生活化。

由于吕剧运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民情,充满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它的一些优秀剧目,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两垄地》、《逼婚记》、《小借年》等,相继被搬上银幕,流传塞北江南,远播港澳地区,饮誉华夏。

 

   建国前演出化装扬琴的班社主要有时殿元等人的共和班、博兴杨长兴的顺和班、黄文徵的黄家班、张传海的庆和班等。

建国后政府文艺部门倡导和扶持地方戏曲,吕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济南市吕剧团、惠民地区吕剧团。

研究、创新吕剧艺术,上演的许多传统吕剧都被拍成电影,从而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吕剧的繁荣,仅山东就有29个专业吕剧团,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也都成立了专业吕剧团。

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后,80年代吕剧又重新繁荣起来。

 

   早期著名演员有时殿元(1863--1948年),时克远(1902--1980年)、李同庆(1911--1972年)等。

50年代以后出现的著名女演员郎咸芬,在现代吕剧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唱腔淳厚、表演朴实,很受观众欢迎。

同期的著名女演员还有林建华,王俊英等。

三、城市建筑风貌及古建筑

潍坊历史上城市建设风貌主要反映在官员和士绅阶层影响下的古城风貌方面。

首先是士绅私宅、私人花园等;由于经济的相对发达,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潍县历史上十分重视府县学校和书院教育,培养了大批封建官吏。

他们在县城建筑高门大院,在县城和四关的建筑中占有显赫地位。

第二是公共建筑物,如城墙、城门以及城隍庙、关帝庙等。

潍县城的修筑始于汉代,初为土城。

明正德年间,由于农民起义,攻陷潍县城,于是山东当局命莱洲府推官刘信驻守潍县,重新大修土城。

1639年,清军攻陷济南,登海督抚治兵海上,按部至潍,认为潍县为东国巨镇,仅有土城不足恃。

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