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602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docx

《化工工艺学》优秀教案一

第一章化工工艺学概论

第一节化学工业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的化工生产技术和人们对工艺的认识

远古时代,人们需要各种生产用具、劳动工具以及对付动物和敌人的各种武器。

为了盛

载水或食物,人们用粘土制成了一种容器,但肯定漏水i由于火坑的启示,经过烧结试验,

把它变成不漏水的陶器。

人们把天然的矿石烧炼出了铜、铁、锡、铅等,尽管并不知道它们

后来在化学元素的周期表中排在什么位置上,但已经能给他们命名,并知道其大体性能。

霭劳动工具的使用,使冶金业得到发展,人们把不同金属一起熔铸得到各种合金。

把动物的

支张变成不会腐败的皮革,可以裹身御寒,也可以当成护身的盔甲。

用植物漂染,从指甲到

饰物到衣服。

把粮食或其它植物霉变发酵酿出了酒、酱油、醋等生活用品。

这样人们在生活

和劳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知识。

他们是人类最早的化工工程师,冶金、

陶瓷、酿造、制革和漂染,成了人类早期的化学工业。

尽管现代我们已经把它们划人冶金和

轻工业的范畴,但从定义上看,仍然是人类早期的化工工艺。

1.陶瓷

大约五六千年以前,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远古的中国人无论生活在黄河流域、长江流

域、青藏高原东部或海边,都会用粘土烧制陶器,他们有选择地选用当地的泥土为原料。

些泥土通常含Si02较丰富,还有.A1203和Fe203,南方人烧的陶器和中原一带人以及齐鲁大地上烧的陶器不尽相同。

几千年后西方有些好奇的人或学者来到景德镇,询问当地人民烧制陶瓷器的粘土取自何处,人们随手一指:

“就是那个高山岭上的土”,外国人把它写成“Kaolin”,译音为高岭,或写成bolusalha,意为合金式的粘土或粘土合金或译为色彩斑斓的土,或写成China。

clay,干脆叫中国粘土。

我们又翻回成汉语,叫“高岭土”。

后来人们对制陶的原料逐步提高了认识,不是什么土都可以烧陶,而且有些地方已经把粘土淘洗,去除一些Na20或A1203、№03等金属氧化物,使原料中的Si02含量富集,烧出更细腻的陶器,当时称为“白陶”,商代由贵族使用。

对于反应温度,人们也有了认识,尽管当时没有测温仪器,但他们凭火焰的颜色,知道利用还原焰,‘‘炉火纯青”,以及根据烧制中陶坯的颜色来判断。

现代人们已经测出,当时烧陶的温度大约在800~1000~C。

火焰达1000℃烧制的陶就相当于粗瓷,又称青瓷。

为了达到这个温度,古代的中国人改进了反应设备,制出各种各样的高温窑炉,用火焰和烟道气加热。

现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中就有烧陶的土窑。

随着人们对制陶工艺的进一步认识和实践,至少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制出了青瓷,在河南安阳、浙江绍兴有许多商周时代瓷品出土。

瓷和陶在原料精制、原料配比(一般粘土和含硅高的粘土或添加硅石石英、.长石的配比)以及反应温度上均不相同,制瓷的原料中含Si02更多.并去除大颗粒杂质,粘土要破碎筛分,或沉淀干燥,反应温度在1100—1300%左右。

这就必须改进工艺和设备。

至少在汉代,人们在瓷土的原料选择上已有相当丰富的工艺经验,瓷土中含的Fe在还原焰中变成FeO,随着FeO含量的增加,颜色由浅变深,甚至成黑色,因此一般控制FeO含量在l%~3%之间。

白瓷在汉晋间出现,白瓷主要含CaO,要求铁的含量越少越好,对于原料的精加工要求更高,一般是筛选上好的长石和石英,添加到高岭土中,对于高岭土的质地,也有了选择。

化工工艺对原料的重视是一个技术进步。

唐代的白瓷,其白度已达70度以上,与现代技术相近。

河北、四川、浙江、江西、湖南都有很好的白瓷工业。

彩色釉的发现,也是制陶瓷业的技术进步。

除了原料配方之外,对于窑炉的工艺改进也各臻其妙,更加合理。

到唐末时期,瓷窑有官方和民间之分,分布南北十多个省,他们烧出的瓷器各有特色,与窑炉结构有关。

南北朝至唐代,窑炉中为了使瓷坯受热均匀,不至污染,就出现了许多形式的“窑具”,这些内部构件使窑炉的反应特性变得佳妙,有些窑具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龙式窑炉火焰流速低,使温度均匀,且充分利用热量,而且反应窑很大,一次可烧2~3万件。

也就是说,大约2000年前,中国人已完成了制陶工艺向制瓷工艺的进步,工艺基本成熟。

瓷器在唐末传到西方,明清之际(17世纪)在西方中国瓷器与黄金等价。

到清初,外国人到中国考察学习;直至1709年德国人仿制中国瓷成功,1740年左右英法仿中国制瓷成功

2冶金

在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30年代就发现了炼铜遗址,这是至少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化工厂”。

大约3200年前生产的商代的大青铜鼎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重875kg,高133em,是由若干炉铜水烧铸而成,所以《老子》称“大器晚成”。

当然,人们在炼铜的同时,很容易炼出锡,经过实践把铜和锡做成合金,产生了“青铜"。

商代的青铜技术十分进步。

到战国时,即公元前5世纪,有一本专著,叫《考工记》,记载了六种青铜的配方和它们的用途。

当时人们并不能测出它的硬度、韧度和挠度、断裂强度等,但从实践中得知,制造钟、鼎大器Cu:

Sn:

6:

1,制造斧头为5:

1,制造戈戟等武器为4:

1,而制造刀剑是3:

l,至于制造箭头则为5:

2,用于制造铜镜则为2:

1,易磨拭。

春秋时期中国人已会冶铁,一种软的铁用于浇铸,并可以炼出铁的合金,即是钢。

当时称为百炼钢,是用多次煅打而成。

齐国有古冶子,到了战国时吴国和韩国的钢剑已十分有名,称为“陆断牛马,水击蛟龙,当敌即斩”。

至少在3500年前,出土的文物已经证明中国人会炼铁,人们虽然还不能把铁浇铸成器,但可以半熔化,反复煅打,嵌到铜武器上作为刃口。

铁的熔点高,炼合金钢时,工艺上的关键问题是反应温度。

吴国的干将,采用300人的人力鼓风和上等好炭,用“百炼钢”即铸铁柔化的方法制成合金宝剑。

无论是炼铜、锡铜合金、铁和钢,原料及原料配比都是十分考究的。

而炉温关键在于鼓风。

到汉晋时期,已发明利用水力进行鼓风,远胜于人力和动物。

炼钢的方法也改变了以往“百炼钢”的工艺,而运用含碳高的生铁先熔化,再灌浇到熟铁上,使生铁中的碳渗入到熟铁中,提高熟铁的硬度,再用牲畜尿淬火,牲畜尿含盐,冷却速度快于水。

所以这时人们已掌握一定的淬火技术诀窍。

唐宋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用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

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媒,括取人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炼铁用的原料常为木炭,我国开发了用煤作为炼铁原料的技术,这也是化工工艺学上能

原料开发,在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

至于其它冶金技术,铜一镍合金,砷白铜,我国在汉晋时就有记载。

3.造酒.。

现在我们知道下述方程式

埃及人在三千多年前会制啤酒,他们的化工工艺流程是:

大麦=浸渍一堆积一浸渍一干燥一遮光存放一日光下照射一粉碎一面团一烘焙

(1天)(1天)(5h)

这种原始啤酒叫ale,公元8世纪后,德国人在制啤酒过程中加一种香料叫蛇麻花,成了现代啤酒beer。

这个时期制啤酒工艺已经简化为:

an面粉一破坏一筛分一发酵。

在啤酒出现之后不久,地中海国家开始酿葡萄酒。

工艺更简单,把葡萄用脚踩踏或榨出来发酵,但他们已经试验出在发酵中添加石灰以降低酸性,无疑是化工工艺的一个进步。

中国人酿酒至少在三四千年前,殷商时代宫中有“酒池”。

古书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襄”,蘖是麦子种萌发的芽。

曲是我国人民发明的,用大麦、麸皮、大豆为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经干燥保存在干寒地方,数年后仍可大量繁殖,使菌种长期保存。

曲是将淀粉糖化和糖发哮酒化过程结合进行,开创了制酒原料直接用淀粉而不是糖的新工艺。

直到19世纪欧洲人才从中国学到这种曲,从中提取出一种毛霉,出现了工业酒精的淀粉发酵法。

酒是澄清的,醴是苷米糟的甜酒,又叫醪糟酒。

一般当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lO%~12%时,酵母的能力大大下降,到乙醇浓度接近20%时,就不能继续反应。

所以天然酒一般不超过12度或18度。

要得到较高浓度的酒,必须蒸馏,用蒸馏的方法酿酒,是化工工艺开天辟地的进步。

蒸馏作为化工单元操作的出现是划时代的。

我国人民可能在商周时代就饮用较高浓度的酒,至少在中唐时期我国人民就会用蒸馏制酒。

有文献记载,南宋时温州人已用水蒸气蒸馏制柑露。

欧洲人在13世纪到16世纪,用于葡萄酒的蒸馏。

二、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和行业的形成

工业革命引发的化工工艺革命和化工行业形成

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工业的出现,应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机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而工业革命的突破口则是轻工业。

资产阶级在发展初期,急切需要投资少而获利多并且希望资金周转快,轻工业中的棉纺或麻纺工业、玻璃工业、造纸业、制革以及日用品化工(如肥皂等)等,都属于这类可以优先发展的工业。

特别是棉纺织行业,在工业革命中起着带头和主导作用。

作为这些行业的配套原料辅料,起先大多数依靠天然产物。

当这些天然产物不足以供应时,就急切需要人工合成它们。

例如,纺织工业需要酸和碱,过去是用植物酸或酸牛奶一类,而碱则使用草木灰或用海藻烧成灰提取。

当纺织工业蓬勃发展,又大量向海外扩张时,酸和碱无论如何不能满足需要,迫切希望在工业上能用硫黄(天然产物)或其它硫的化合物制成酸,用盐或其它廉价物质制出碳酸钠。

除了纺织业之外,诸如肥皂、造纸等也需要烧碱或纯碱。

纺织的印染、漂洗等需要大量的染料,天然的染料色彩不够多,而且产量有限。

在纺织业的刺激下,无机酸和无机碱的工艺相继出现革命性成果.

逐步形成规模,乃至硫酸工业、纯碱工业、烧碱工业和染料形成行业。

由于工业革命需要生产大量的机器,势必对钢铁和其它材料提出日益增加的需求。

冶金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研究火焰温度和燃料。

使用煤可以获得比木炭更多的热值,煤的焦化使冶金工业出现新的飞跃,使炼焦成为一个行业。

但煤焦化以后的大量废弃物煤焦油也成为化学家和化工专家的一块心病,他们千方百计想开发它的用途。

而机器的防腐蚀以及防腐理论的发展,促使人们想用一层保护膜隔绝金属和水、大气的接触,涂料尤其是金属涂料应运而生,终于形成新的产品。

2.纯碱工业

纯碱学名碳酸钠Na2C03,商品名称为苏打(Soda)。

由于18世纪英法纺织工业和钢铁发展,原先从天然矿床开采已不能满足需要,产量亟待提高。

1775年法国科学院公开悬赏,1787年奥利安公爵的侍医N·路布兰发明了用焦炭、硫酸和食盐制碱的“苏打合成法”,并于1791年获得专利,后人称路布兰制碱法。

主要反应方程是:

Na2SO4就是芒硝,后改用芒硝100份、煤50份、石灰石loo份制碱。

路布兰制碱法起先在法国建立了日产300kg左右的碱厂。

英国人得到专利后,先后在利物浦等地建厂并改进了工艺技术,把煅烧设备改为回转炉的形式,开创了化工生产的一个新型设备的式样,以后这种回转窑炉在化工生产中多处被借鉴采用。

从1823年英国利用食盐免税、大规模生产碱之后.许多化工专家改进了副产物的处理和回收,不仅生产了纯碱,而且副产了盐酸,回收硫黄。

1859年,比利时人苏尔维用盐卤水和碳酸氢铵制得NaHCO:

沉淀。

化学反府式为

1863年苏尔维建立制碱公司,其工厂到1886年已经日产1.5吨。

苏尔维法的优点超过路布兰法,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美国纷纷建厂,使纯碱年产超过100万吨。

20世纪初,合成氨工业化之后,苏尔维法完全压倒了路布兰法,纯碱工业形成了化工的一大产业。

3.硫酸工业,

工业革命之前,许多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制硫酸的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出了硫酸最初是煅烧天然硫酸盐,干馏含结晶水的绿矾(硫酸亚铁盐)。

18世纪中叶有人用硫黄和硝石燃烧,置于铅制容器中(木结构内附铅板)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就得到硫酸。

1750年,英国伯明翰兴建了第一座硫酸厂就是用这个方法进行生产。

这种生产方法称“铅室法”。

后来,铅室法经过许多改进,硫黄在铅室外燃烧,生成S02,导入铅室与水蒸气吸收,改硝

石为空气,减少硝石消耗,在铅室后设置由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提出的一个喷淋塔和英国

硫酸制造商格洛费设置的解析塔。

这两个塔,后人又称为盖吕萨克塔和格洛费塔。

这样,铅

室法制硫酸的工艺流程逐步完善。

到19世纪中叶,发明了用铂作催化剂,使SO2氧化为

S03,并获得专利,20世纪初又以V2O5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催化剂获得成功,逐步实现了“接

触法”制硫酸的工业化。

硫酸产量逐年增长,以铅室法和接触法两种方法同时存在。

4.电解食盐水工业(氯碱工业)

烧碱(NaOH)在工业革命后的需求量逐步增大,起先有人用路布兰法制碱工厂的母液加

以苛化(一般加入Ca(OH)2)制成烧碱,但由于19世纪中期,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需

要的氯气数量增加,德国格里西姆化学公司与韦伯公司合作开发了水泥的隔膜式电解槽,产

生了C12和NaOH。

1903年英国人成立了电化学公司,其后,各式电解槽纷纷问世,构造趋于简单,耗电趋于经济,电解液的浓度趋于提高,逐步形成“氯碱工业”。

5.煤及焦油利用和有机合成工业

18世纪中叶,冶金工业利用焦炭炼铁获得很好的效果,随之,炼焦工业开始萌发。

1763年英国人制成了蜂窝式炼焦炉,以后有人加以改进,出现过多种形式的炼焦炉。

1860年前后,法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建造了可以回收挥发性产物的炼焦炉,促进了焦化工业的发展。

以后,随着焦化工业发展,炉型和焰道都有改进,焦化工业趋于成熟。

随着焦炭的广泛应用,1893年,法国的莫桑和美国的威尔逊获得用焦炭和石灰电炉制取电石的专利。

1895年在美国建成了第一座电石厂,从此开辟了电石为原料的一代化工。

电石加水变成乙炔,乙炔可以作为燃料,火焰温度达.4000~C,用于焊接和切割。

化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用乙炔作原料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合成苯、酚、萘、乙醛、乙酸、氯乙烯、丙烯腈等基本原料,而且绝大多数很快实现了工业化,由此出发又生产出后继产品,使乙炔的应用日益广泛,形成了风靡一时的以电石为原料的电石化工或乙炔化工。

作为炼焦的副产物的煤焦油,一直被视为废物,只有少量经过精馏生产出灯用燃油,剩下的叫“焦油沥青”,用来浸渍枕木以防腐,或作屋顶防护的油毡。

1834年,德国医生从煤焦油中提取到苯酚、吡咯、喹啉和苯胺。

1856年,陆续有科学家在焦油中发现芘、葸、甲基吡啶等,并分离出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

英国化学家帕金将苯硝化为硝基苯,再将它还原为苯胺,再用重铬酸钾氧化苯胺,终于在1856年制出了苯胺类染料苯胺紫。

自从第一个煤焦油染料问世以后,人们以这些从焦油中提取的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种类繁多的染料、香料和医药中间体,形成了以煤焦油为原料的基本有机工业。

6.染料

1857年,英国的帕金在发明了苯胺紫之后,设计了这种染料的工业生产方案,并于

1857年6月投产。

之后,德国的霍夫曼、法国的伏琴以及霍夫曼的学生们以苯胺为基础。

用许多试剂去和苯胺反应,产物出现各种颜色,有时又将这些产物制成盐或与硫酸反应。

们以极大的兴趣,将这些产品试着用媒染剂染丝、毛、棉织物,再试验洗涤性能,于是得到

了一大类苯胺染料。

1869年德国人格雷贝等用煤焦油中蒽醌为原料,经溴化之后,与碱共熔,制得了与天

然茜素完全相同的产物。

人工合成茜素为蒽醌染料的产生揭开了重要的一页。

1880年,德

国的拜耳合成了靛蓝。

1858年格里斯发现了重氮化反应,1864他将偶氮盐偶合。

1873年有

人用碳水化合物的废料与碱和硫一起加热而制得了硫化染料。

至此,在19世纪70年代之

后,以苯胺类染料、偶氮类染料、蒽醌类染料和硫化染料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染

料工业,成为有机合成工业的一大支柱。

7.涂料。

涂料的组成一般是由颜料、成膜物质和溶剂助剂组成。

颜料的取得,早先通常都是自然界的矿石,如赤铁矿、黄铁矿以及木炭等,即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古人岩画、壁画使用的颜料。

以后在中国、埃及都有使用“炼丹”技术获得某颜料的记载。

到18、19世纪,各种新的颜料不断涌现。

在19世纪中叶,法国涂料工厂已经大量使用氧化锌。

1861年英国人奥尔制成锌钡白颜料。

其化学反应主要是

ZnS(h+BaS——÷ZnS+BaSO4

法国在1865年进行半工业化生产,并以“奥尔白”的商品名称面世。

锌钡白后来又加以改进,增加可溶锌盐如z.02和氧化锌的投入,以提高颜料中ZnS的含量,得到质量更好的白色颜料。

1704年德国人制出了普鲁士蓝(亚铁氰化铁),而人工合成群青在1824年之前已被发明,但英法国家都予以保密。

至1828年,法国解决了大规模生产问题,在里昂建立了第一座群青工厂。

20世纪初挪威人用钛铁矿提取Ti02,制成了钛白,为涂料配套的颜料工业基本成型。

随着涂料的用量剧增,天然成膜物质和油性溶剂的利用越来越广,各种树木的树脂成了科学家研究的对象,各种果仁的油类也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出现了亚麻子仁油、蓖麻油和其它油类(干性的、半干性的)。

中国的大漆和桐油,是天然的良好树脂和干性油,后者可以作为溶剂也可作为成膜物质,一时成为中国的出口大宗物资,称之为国宝。

1820年英国建成涂料工厂,1830年德国建立涂料厂,1880年日本建成涂料厂。

当时英国的涂料占份额较大.从1850年至1860年十年间,建有涂料工厂250多家。

丹麦、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涂料工业一时大盛,对涂料工业的形成和大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有机化学家用多元醇多元酸合成了醇酸高分子,尽管当时并没有高分子这个词,但人们把合成物称为树脂,意即人工合成的仿照天然树脂的合成物,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树脂的名称统称醇酸树脂,其品种随使用的醇和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和称呼。

1865年发明了用硝化方法合成的三硝纤维素,用于制造炸药,称无烟火药,而一、二硝基纤维素,也就是低氮含量的硝化纤维素溶于乙醚乙醇混合溶液中,则制成“火棉胶”。

到1882年,司蒂文斯发现乙酸酯是硝化纤维素的良好溶剂。

一时间,硝化纤维素成了一种新的成膜物质,为后来硝基涂料的风靡作了铺垫。

8.医药

医药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早期的医药是与巫术联系在一起的。

使用的

药物大多数为天然的植物、动物或矿物,少数有动植物和矿物加工后的产物。

有人把这个时

期的医药称为本草药时代。

古埃及人有药物七百多种,希腊人的药物约有二三百种。

当然古

代医药首屈一指应是中国,在上古就有“神农尝百草”,药物至少数百种。

公元前1世纪,中近代的制药工业,从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到人工设计和合成新的药物,使制药工业

初具雏形。

华夏化学一波三折发展壮大神州科技推波助澜前景绚丽

作者:

旬阳化学网 文章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资源网 时间:

2007-8-615:

44:

22 阅读次数:

396

支持旬阳化学,支持旬阳化学网!

 

中国是瓷器、造纸、火药的故乡。

徐寿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化学知识。

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的成切,引起世界轰初,还有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等。

中国化学开始登上世界舞台。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留下了许许多多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

化学也不例外,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有很高的成就,是瓷器、造纸、火药发明的故乡,我国钢铁生产也曾走到世界前列。

这些都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试举两例:

自古以来,谁都知道黄金的珍贵,黄金之难得,是几乎所有金属难以相比的。

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提取黄金的方法“汞金法”,即首先把汞金和白银1比3熔化在一起,然后放入硝酸中处理。

硝酸“吃掉”了银变成硝酸银,同时吸附了杂质,剩下的部分再放入硼砂烧成条状,接着用蒸汞器将汞与金完全分离。

最后,放入碗大坩埚,在焦炉中熔化,达到1063℃时金熔成液体,像美丽的蛋黄。

用钳夹出,倒入冰水,崩成细粒,重新放入硝酸中提纯数次后,制成金条。

这种方法现在看来也是十分科学的,几个关键步骤至今仍被沿用。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创造了简单、准确的黄金纯度分析法。

即拿金在试金石上划一道印,然后用标有纯度的金在试金石上也划一道印,比较两道印的颜色和光泽,即可判断金的纯度。

试金石是硅质砾石,大多为南京雨花石制成。

古人以“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之说鉴别金的真伪和纯度。

经现代化学分析对比,这种方法最高可分辨出99.9%纯度的黄金。

从我国现出土的文物中,也可窥见一斑。

如在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汉朝“金缕玉衣”,是墓主中山靖王刘胜的随身葬服,它是用12根金丝把一片片玉石缝串起的。

据化学分析,金丝纯度达99.98%以上,这是稀世之宝。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国家之一。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

当时唐朝是一个版图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的帝国。

东西方学术交流频繁,人民生活安定,这一切给马和提供了优厚的研究条件。

马和认真地观察了各种可燃物,如木炭、硫磺等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后,提出的结论是:

空气成份复杂,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要比阴气多得多。

阴气可以跟可燃物化合把它从空气中除去,而阳气仍可安然无恙地留在空气中。

马和还进一步指出:

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

如用火来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他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很难把它取出来。

马和把毕生研究的成果记录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书中。

这本书一直流传到清代,由于腐败的清朝政府屈膝媚外,该书竟被德国侵略者乘战乱时抢走。

19世纪初,德国学者就是根据当

时在德国的《平龙认》作出结论:

中国唐朝的马和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

这样,把最早发现氧气的时间提早了一千多年。

以上事例,只是我国古代化学发展史中微不足道的几滴水。

有关中国古代化学的辉煌成就,前几回已有所述,不再多说。

却说近代欧洲化学始于1803年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西欧的古代化学知识,如强水(强酸)、火药的配方等,华夏早已有之,是故物还家罢了。

欧洲近代化学真正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叶,那时鸦片战争刚刚失败,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破了封建帝国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促使一些先进的人们开始学习、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

1855年,在上海出版了一部英国人合信(Hobson)著的书,名叫《博物新编》,里面介绍了化学这一学科。

《博物新编》共三集,内容庞杂,包括天文、气象、物理、动物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知识载于《博物新编》第一集,说“天下之物,元质(即化学元素)五十有六,万物皆由此而生”。

这大概反应出了西方19世纪初期的化学水平。

书中介绍了氧(当时用“养气”或“生气”)、氢气(“轻气”或“水母气”)、氮(淡气)、一氧化碳(“炭气”)以及盐酸(盐强水”)、硝酸(“水硝油”)、硫酸(“磺强水”)等的性质和制造方法。

书中没有引入西方的化学符号,内容也比较浅陋,缺乏系统性。

首先对西方化学知识作系统介绍的是我国化学家徐寿(1818——1884)。

徐寿,江苏无锡人,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从合信的《博物新编》中学到一些化学知识,并且做了很多化学实验。

由于徐寿多才多艺,精通化学,他被吸收到清代大臣曾国藩手下做幕僚。

不久,徐寿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对“船炮、枪弹多有研究,自制强水、棉花(即硝棉)、药汞(雷汞)、爆药”等等。

徐寿对中国近代化学的真正贡献在于翻译和介绍西方化学知识,他前后花费17年的时间,编译的书籍达13种。

其中《化学鉴原》一书影响较广,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化学鉴原》概述了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

书中所提出的用西方名字第一音节造新字的命名原则,如铀、锰、镍、钻、锌、镁等,被后来的中国化学家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徐寿又翻译了《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等书,可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化学知识。

译书之外,徐寿还创办了“格致书院”,举办科学讲座,向听讲的人做示范性的化学实验,影响颇大。

值得一提的是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是一位科学家,翻译过很多科学书籍。

1901年在湖北武汉试验无烟火药时,不幸因火药爆炸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