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9482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docx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张奠宙柴俊

世上万物,以真善美为最高境界。

数学自然也有自己的真善美。

欣赏数学的真善美,就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形态的数学”与“学术形态的数学”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数学欣赏”的内涵。

但是,数学的真善美往往被淹没在形式演绎的海洋里,需要大力挖掘、用心体察才能发现、感受、体验和欣赏。

欣赏,是教育的一部分。

欣赏是需要指导、培育的。

语文教学,旨在认识和欣赏人生的真善美;数学教育则是为了欣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真善美。

不过,语文教育和数学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差别。

语文教育重在欣赏,比如语文课教学生欣赏古文,欣赏唐诗,却基本上不会作古诗,写古文。

但是,从小学到大学,数学教育的重点是“做题目”,几乎不谈“欣赏”二字。

数学教育缺少了“欣赏”环节,使得许多人无法喜欢数学,以至厌恶数学,远离数学。

那么,怎样欣赏数学的真善美呢?

大致有以下途径:

对比分析,体察古今中外的数学理性精神;

提出问题,揭示冰冷形式后面的数学本质;

梳理思想,领略抽象数学模型的智慧结晶;

构作意境,沟通数学思考背后的人文情景。

以下我们用10个案例加以说明。

1欣赏数学的“真”,震撼于数学之理性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

“为什么数学比其他一切学科受到特殊的尊重?

理由之一是数学命题的绝对可靠性和无可争辩性。

至于其他各个学科的命题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争辩的,经常处于会被新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之中。

”[1]

数学的“真”,是和数学所使用的逻辑演绎方法密切相关的。

严密性是数学的特点。

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推理,崇尚公理化的演绎方法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问题在于,既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

[2]

如何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演绎的“真”?

许多人认为,数学学好了,题目会做了,思维自然就严密了。

数学的“真”,也就在其中了,用不到什么特别的“数学欣赏”。

其实不然。

形式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

要欣赏数学的“真”,就必须挑明这两者的区别。

数学地看“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命题,“量一量”是不算数的。

必须从平行公理出发用逻辑演绎方法加以证明。

这样的认识,不会自动产生。

只有教师把问题挑明了,学生感到数学推理的价值了,数学“欣赏”也就在其中了。

总之,我们要欣赏数学的“真”,必须浓墨重彩地解说、对比、分析,不能停留在形式的逻辑推演上。

不要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吞到肚里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数学运用符号,具有形式之美。

数学因为使用符号,显示其纯粹之真。

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例3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

欣赏点:

“用数学符号形式化地定义是熟悉的特征,但是它背后的思想往往是很朴素的.

定义(线性相关向量组):

如果向量组a1,a2,…,am。

中有一向量可以经其余的向量线性表出,这个向量组就叫做线性相关.用符号写出来是:

a1,a2,…,am。

称为线性相关,是指有m个不全为零的数k1,k2,…,km,使

K1a1+k2a2+...+kmam=0。

如果一位教师直接把定义抄在黑板上,又逐字逐句地解释了一遍,那么学生仍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定义。

复旦大学的张荫南教授指出,教师只要问:

“这n个向量中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多余的?

”这就是线性相关背后的原始朴素思想。

还可以更形象地问:

“把n个向量比喻作一座房子的‘承重柱’,哪几根是不可少的,哪几根是由其他柱子派生出来并不承重的?

”那就更加清楚了。

数学欣赏的语言不在多,画龙点睛地提出问题,把原始的底牌翻开来,数学之“真”,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然,最后还要过渡到符号表示的形式。

以下,我们用瞬时速度来理解导数之真。

例4“飞矢不动”与“瞬时速度”。

欣赏点:

“辩证精密思维的典范,微积分思维的人文意境”。

微分学的精髓在于认识函数的局部。

如何透过微积分教材的形式化陈述,真正领略微积分的思考本质,是微积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把直觉的瞬时速度,化为可以言传的瞬时速度,需要克服“飞矢不动”的芝诺悖论。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问他的学生:

“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中国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惠施(约公元前370~公元前310年)提出“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空中飞着的鸟实际上是不动的,和芝诺的观点如出一辙。

孤立地仅就一个时刻而言,物体确实没有动。

但是物体运动有其前因后果。

于是就很自然地先求该时刻附近的平均速度,然后令时间间隔趋向于0,以平均速度取极限作为瞬时速度。

可以意会的直觉,终于能够言传。

微积分教学把原始的思考显示出来,就会让学习者知道导数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一点的附近,平均速度,极限,这一连串的思考,揭开了瞬时速度的神秘面纱。

以上的论断告诉我们,考察函数不能孤立地一点一点考察,而要联系其周围环境。

这个就是微积分的核心思想之一:

考察“局部”。

微积分的“真”,通过局部的精密分析显示出来,使人觉得“妙不可言”。

常言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是简单的堆砌。

其实,科学地看待事物,其单元并非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有内涵的局部。

人体由细胞构成,物体由分子构成,社会由乡镇构成,所以费孝通的“江村调查”,解剖一个乡村以观察整体,竟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同样,社会由更小的局部——家庭构成,所以,我们的户口以家庭为单位。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看人,要问他(她)的身世、家庭、社会关系,孤立地考察一个人是不行的。

函数也是一样,孤立地只看一点的数值不行,还要和周围点上的函数值联系起来看。

微积分就是突破了初等数学“就事论事”、孤立地考察一点、不及周围的静态思考,转而用动态地考察“局部”的思考方法,终于创造了科学的黄金时代。

局部是一个模糊的名词。

没有说多大,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大的局部可以是社会变动、乡土文化、学校影响,小的可以是某老师、某熟人,再小些仅限父母家庭,各人的环境是不同的。

最后我们把环境中的各种影响汇集起来研究某人的特征。

同样,微积分方法就是考察函数在一点的周围,然后用极限方法确定函数在该点的性态。

微积分阐述的“局部”思维,是精密的思维过程,体现了数学的“真”。

2欣赏数学的“善”,震撼于数学模型之深刻

数学知识推动社会科技与文明的发展,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服务,这是数学“善”的表现。

钱学森在对人类知识分类时,认为“数学”应与“哲学”并列。

如果说哲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规律”上的概括,那么数学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数量”上的概括。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善”的集中表现。

数学应用,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体现。

例5代数模型:

三根导线的例子.

欣赏点:

“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构建数学模型,感受数学思维之深刻。

什么是代数?

中小学教材上异口同声重复着的一个习惯说法是:

“代数就是用文字代表数”。

这一概括其实是不准确的。

例如,小学里讲自然数的交换律,就写了AB=BA,这里,用文字A、B代表任意的自然数,可是这和代数无关。

代数建模的核心思想是“文字参与运算”。

也就是说,代数的实质是用文字代表未知数,而且由文字代表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可以进行运算,即进行“式”的运算。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陈振宣先生对我说了一个“三根导线”的故事。

他的一个学生毕业后在和平饭店做电工。

工作中发现在地下室控制10层以上房间空调的温度不准。

经过分析,原来是空调使用三相电,而连接地下室和空调器的三根导线的长度不同,因而电阻也不同。

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测量这三根电线的电阻呢?

显然,用电工万用表无法测量这样长的电线的电阻,于是这位电工想到了数学。

他想:

一根一根测很难,但是把三根导线在高楼上两两相连接,然后在地下室测量“两根电线”的电阻是很容易的。

如图1,设三根导线电阻是x、y、z。

于是,他列出以下的三元一次联立方程

X+y=a,y+z=b,z+x=c,解之,即得三根导线的电阻。

这样的方程谁都会解。

但是,能够想到在这里用方程,才是真正的创造啊!

我为这位电工的数学意识所折服。

袁枚曾说:

“学如箭镞,才如弓弩,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有知识,没有能力,就像只有箭,没有弓,射不出去。

但是有了箭和弓,还要有见识,找到目标,才能打中。

上面的例子说明,解这样的联立方程,知识和能力都不成问题,难的是要具有应用联立方程的意识和眼光,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创造性地运用数学。

这使我们联想起第二次大战以后,1948年时在美国出现的三项伟大数学成就(图2)。

这三项数学成就,不是通常我们所解决的那些数学问题。

普通人无法想象:

打电报传送的信息,可以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吗?

用大脑控制手去拾地下的铅笔,可以构成“数学控制论”吗?

研究数字电子计算机会改变时代吗?

他们三个人在1948年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发现了数学问题,解决了数学问题,这是最大的数学创新。

也是数学解决问题之深刻的集中表现。

在看起来“没有数学问题”的地方发现数学问题,那往往是“大”的数学创造,和平饭店的那位电工同志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贵,也正在此。

对基础教育来说,如何培养学生欣赏这样深刻而重大的“数学”之善,值得深思。

例6坐标的价值。

欣赏点:

用坐标确定位置,那是地理学的目标。

坐标系的数学价值远超出“确定位置”。

近年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进,成为中学数学公开课的热门课题。

大量的教学案例,都是让学生用一对有序的数来确定位置。

许多教案让学生站成几排,用坐标来表示位置,上上下下好不热闹。

事实上,这都不是平面坐标系的本质。

用纵横交错的方法确定位置,用经纬度表示一个地点的位置,乃是常识,准确地说是地理学的任务。

数学使用坐标系,则远超于此,其实质是要用坐标表示数学对象。

请看上海长宁区的教师是怎样做的。

先把教室的课桌椅并拢,以某同学为原点,两条绑有箭头的塑料绳按相互垂直的方向摆放形成坐标轴。

于是每个同学都有坐标(尽管坐标都是整数),但已经完成了“用一对数确定位置”的地理学的任务。

然后,教师请:

“两个坐标都是负数的同学站起来(第三象限)”;

“两个坐标都相同的同学站起来(直线y=x)”;

“第一个坐标为0的同学站起来(y轴)”;

这样“玩坐标”,用坐标表示“数学对象”,才是坐标系的数学价值所在。

不欣赏坐标系的“数学本质”,肤浅地停留在“东大街、北大街”的交汇处那样的浅薄常识,就谈不上什么数学欣赏了。

例7微分方程y‘=ay表达的数学模型。

e的价值。

欣赏点:

人口增长、碳14的衰减,连续复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数学模型。

常数e和他们密切相关,一副和谐的数学情境。

许多学生对于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很不理解,不知道e“自然”在什么地方.后来,知道指数函数e^x的导数依然是e^x,这才有点“自然”起来。

待到学习微分方程dy/dx=ky时,知道人口增长,C^14的衰减,以及连续复利的增长,都源于一个事实,底数越大增加(减少)速度也越大.人口越多,人口增加速度越快。

特别是连续复利:

从以年为单位的简单利息公式Aα(1+α)^t。

到复利公式A(1+α)^tn(一年分为n期的复利).

然后令n→∞,就进一步看出常数e的“自然”特性了。

数学的“善”在这里体现为“和谐”“合理”“自然”,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3欣赏数学的美,震撼于数学思维内在之和谐

研究数学“美”的文字已经很多,大都是说数学是美的,并举例说明数学有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等等。

但是,如何欣赏数学美,却没有很好地研究过。

有些被数学家认为美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的,欣赏这些美需要数学的剖析,数学思想的揭示,数学意境的营造。

法国名画家苏弗而皮说过:

“艺术分两类。

一类是小写的艺术,能够悦人耳目;另一类是大写的艺术,能够动人心魂。

”数学也有这样的两类“美”,外观的数学美和动人心魂的数学美。

[4]

先看一个小写的“数学美”,使人赏心悦目。

例8“无界变量”的意境之美。

欣赏点:

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加以描摹,人文意境和数学意境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贵州六盘水师专的杨光强先生在课堂上讲授“无穷大”和“无界变量”时,总要引用宋朝叶绍翁的名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讲到此处,学生每每会意而笑。

事实上,所谓无界变量{xn},是指你设置无论怎样大的正数M,变量总要超出你的范围,即有一个变量的绝对值会超过M用数学语言写来就是:

对任意的正数M,总存在一个下标N,使得∣xN∣>M。

把M比喻成无论怎样大的园子,变量xn相当于红杏,结果是总有一枝红杏xN会越出园子的范围。

诗的比喻如此恰切,用生动的意境去描述枯燥的数学语言,没有任何牵强!

以下是一个具体而又深刻的数学美欣赏.对称与对联,竟然在意境上能够沟通,这是具体形象的美学分析。

然后,我们会看到“数学不变量”是和谐深刻的数学美学的“大写”精品。

例9对称与对联.

欣赏点:

“数学美和文学美是相通的,变化中的不变量是数学美的共同根源”。

只说变化、化归是不够的,在变化中寻求不变性质和不变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道。

数学中有对称,诗词中讲对仗。

乍看上去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在理念上具有鲜明的共性:

在变化中保持着不变性质。

数学中说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称为对称轴)折叠过去,能够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这就是说,一个图形“变换”到了对称轴的另外一边,但是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如图3。

这种“变中不变”的思想,在对仗中也反映出来了。

例如,让我们看唐朝王维的两句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的上句“变换”到下句,内容从描写月亮到描写泉水,确实有变化。

但是,这一变化中有许多是不变的:

“明”一“清”(都是形容词);

“月”一“泉”(都是自然景物,名词);

“松”一“石”(也是自然景物,名词);

“间”一“上”(都是介词);

“照”一“流”(都是动词)。

对仗之美在于它的不变性。

假如上联的词语变到下联,含义、词性、格律全都变了,就成了白开水,还有什么味道?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只单说事物在“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科学的任务是要找出“变化中不变的规律”。

一个民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是民族的传统精华不能变。

京剧需要改革,可是京剧的灵魂不能变。

古典诗词的内容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的格律不变。

自然科学中,物理学有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化学反应中有方程式的平衡,分子量的总值不能变。

总之,唯有找出变化中的不变性,才有科学的、美学的价值。

数学上的对称本来只是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后来数学家又把它拓广到代数中。

例如,二次式x^2+y^2,当把x变换为y,y变换为x后,原来的式子就成了y^2+x^2,结果仍旧等于x^2+y^2,没有变化。

由于这个代数式经过x与y变换后形式上与先前完全一样,所以把它称为对称的二次式。

进一步说,对称可以用“群”来表示,各色各样的对称群成为描述大自然的数学工具。

物质结构是用对称语言写成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回忆他的大学生活时说,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领域叫做对称原理。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获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就和对称密切相关。

此外,为杨振宁赢得更高声誉的“杨振宁一米尔斯规范场”,更是研究“规范对称”的直接结果。

在《对称和物理学》一文中最后,他写道:

“在理解物理世界的过程中,21世纪会目睹对称概念的新方面吗?

我的回答是,十分可能。

”[5]

对称是一个十分宽广的概念,它出现在数学教材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能在文学意境中感受它,也能在建筑物、绘画艺术、日常生活用品中看到它,更存在于大自然的深刻结构中。

数学和人类文明同步发展,“对称”只是纷繁数学文化中的标志之一。

以上各例中,都是变中有不变性存在。

再推而广之,我们会看到“不变量和不变性质”的思想之美。

比如:

民族要“与时俱进”,但是传统不变;

物体运动,但是能量守恒(不变);

解方程:

移项、变形但是保持“根”不变;

三角式作恒等变换,但是其值不变.如sin²x+cos²x=l;

七桥问题:

桥、岛、路的形状大小可以变,但是连接的方式不变;

在各门数学学科中,常常看到几何不变量,代数不变量,拓扑不变量。

变与不变,是辩证的统一。

一个值得指出的现象是,常常在文章中和书籍中,看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论述中,大量介绍化归方法。

化归,是一种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方法,在数学上使用很多。

遗憾的是,化归是和不变性质联系在一起的。

方程变形,最后化为已知可解的情形,但是“变形”的“化归”,必须保持原方程的根不变。

不等式证明,也通过不断地放大和缩小化为已知情形,但是不等号的方向不能变。

一切化归必须以某个“不变”为前提。

流传很广的“关系一映射一反演(RMI)”原理,是一种特殊的化归。

但是,这里的映射,必须保持一种不变性。

例如,这个映射是“同构”和“同态”等等,然后才能解决问题。

不变性质和不变量,是一篇大学问。

一个令人震撼的大写的“数学美学精品”。

数学之美,低端欣赏在于“美观”层次.常见谈数学美的文字,说来说去就是黄金分割,蜂房结构,仅仅诉诸直观。

其实,数学美的“高端”欣赏在于和人文意境的沟通。

前面例子中,谈微积分的局部,无界变量的文学描写,对称与对联,都有直观的背景,更多属于意境的沟通与升华。

最后,我们叙述一个纯粹意境性的数学美学欣赏的例子。

例10拉格朗日微分中值定理的“存在性定理”的意境。

欣赏点:

“只知道它存在,却不知道它在哪里”,在数学中是常见的,但是也能用文学意境来想象。

近年来,“奥数”的某些思考方法渐渐为人所熟悉。

其中使用的“抽屉原理”(也称鸽笼原理)就是,把M个苹果放在N个抽屉里(M>N),那么必定存在1个抽屉,其中的苹果多于1个。

至于究竟是哪一个抽屉,我们并不知道。

在高等数学里,连续函数的介值性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都是典型的存在性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叙述为: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的点都有导数,那么

f(b)一f(a)=f‘(ξ)(b一a)。

这是典型的纯粹存在性定理,即微分中值定理中的ξ只是肯定存在于a、b之间,但不确切知道在哪一点。

这种意境,也能够找到相应的文学意境。

请看贾岛的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药师”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但他却肯定存在着。

数学欣赏是一门学问,就像“艺术欣赏”“文学欣赏”一样需要专门的研究。

我们期待未来。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

1~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