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930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欢迎查看。

  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三个年级的试卷总分均为100分。

题型设计基本一致。

计23题,其中积累与运用9题,27分;综合阅读13题,33分;作文1题,40分。

另设附加题10分,没有计入总分。

  从题型分布看,选择题5题,约占分值的15%;填空题2题,约占8%;简答及表述题15题,约占37%;作文一题,占40%。

  1、有利于我县普九控辍保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与评价作用,注重考察学生语文能力。

  3、开阔语文视野,重视语言积累。

  4、贴近学生生活,发挥教育功能,体现人文关怀。

补充说明:

  试题是我们出的,当然一定会有一些不足,我不想在此过多的自夸,我要说的是,每次出题,我们都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的。

我们要从全县整体出发来考虑这个事情。

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要有利于县教育局提出的控辍保学,还要兼顾平原、山区以及教育质量高低不同的学校,所以试题不一定能完全符合每个学校的实际,希望大家理解。

每次期中期末测试前,教师学校领导都给我们专门召开会议,有时侯教育局的领导也参加。

大家认真研究出题的一系列情况,如,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领导要求我们认真慎重对待这项工作。

我们也深知,慎重对待出题这项工作,也就是慎重对待基层一线教师付出的劳动。

大家如果对试题有什么建议或认为有需要探讨的内容,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和我们联系。

对于各个学校上交的期末试卷分析,我都详细阅读了,写得比较认真的单位有:

八会中学、黄泥洼中学、首山镇二中、水泉中学、寒岭中学。

  我们根据各个学校上报的成绩及抽调的试卷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结论有如下二点:

  1、总体得分情况较好,反映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生数初一为

  5074人,初二为5107人;平均分初一为 分,初二为分;优秀率初一为27%,初二为13%;及格率初一为71%,初二为67%。

初一分数略高于初二。

  2、各校间差距较大。

以初一年级为例,平均分最高的达到分,平均分最低的仅为分;优秀率最高的为59%,最低的为0;及格率最高的为93%,最低的为 %。

  下面是有关成绩的三份表格。

  上面表格中列出的成绩只是相对成绩,是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成绩和抽调的试卷汇总的,由于没有组织统一阅卷,语文又是主观性强的科目,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都是主观题,各学校老师在把握评分尺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所以这里的成绩没有绝对的可比性,仅供参考。

但没有绝对的可比性,相对的可比性还是有的,下面我先说说批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有的不是批卷中反映出的,是我想提醒老师们注意的,也在这里说一说。

  1、填空、字音、作者姓名、文言文默写之类的客观题要严格按照标准批卷,对错分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2、阅读题应恰当把握试题答案的分寸。

  阅读题的情况是复杂的。

(1)有些语句在特定的情况下的答案是唯一的,我们应该按照答案来批,这毫无疑义。

而值得指出的是“按照标准答案批”的意思不是指按照标准在学生的试卷中找这句话,找到了就给分,没有就不给分。

而是要按照意思给分,只要大意和要点没有大的出入,就可以给分。

因为汉语言是表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

听说以前有的学校甚至答案错了也按错的批。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教条。

(2)目前,阅读试题中还有一类开放性试题。

对这类题,我们出完题做答案的时候有时没有给出答案,一个原因就是答案的角度很多,我们给的不一定全,另一个原因就是怕给了之后,走入误区,老师们按照这个标准把答案限定死了。

对这类题,我们几位任课老师应该坐下来把几种可能性想出来,达成共识,同时在批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新异的见解,也要以负责的态度随时交换意见,这样才能使卷子批得趋于合理。

  卷子批得好不好,不仅仅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它直接影响到(反作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认为,从如何批卷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平时是如何上课的,也就是说可以看出他的执教方式,他的执教方式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主动的、积极进取的,还是被动等待的。

同时,阅卷后的分数结果又直接反作用于我们的教学,影响其他教师的执教方式。

举个例子说,有个教师在教学时不是从提高学生能力入手,而还是运用老的方法,以讲为主,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标准答案,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考试时,学生一律说标准答案,除标准答案不会说自己的话。

考试时比的不是能力,比的是比谁的记忆力好,谁更用功。

相比之下,同年组的另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开阔学生思维,学生较能独立发表见解,可考试时候的话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成绩反而低了,这种怪现象使我们的教改堕入了怪圈。

后面这位教师必然也回归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有的老师可能会问,进行教学改革好,那为什么成绩会低呢?

我想,这是暂时的。

我们尝试新的方法,教师需要适应的过程,学生更需要适应的过程……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至少要一个学期以上,后者的成绩会明显高于前者。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的改革,没能顶住压力,还没有能坚持到有明显的成效,就放弃了。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当前我们的考试改革有一种趋势就是尽量不出书上的死题,少出死记硬背的题,内容也逐步由课内走向课外。

压不上题了,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者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我们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接受新理念,共同营造一种教改的环境和氛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作文题要分等评分。

  批卷者事前要划分出几个等级和分值。

我们也经常下发作文评分标准,

  其实贯彻这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初评。

我们参加过中考阅卷的教师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先两个人共同批阅一两本卷子,看同一个文章,你给多少分,我给多少分,然后再议一议不同等级的明显差别,一等的和末等的一定要凸显出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处于中等水平。

另外,根据近几年中考惯例,作文的给分在二等左右浮动,太高的太低的都不能太多。

  从这次抽调的试卷来看,作文分相差很大,作文平均最高为37.9分,最低分。

拿最低的来说,如果尖子生、中等生的作文分还可以,只是由于有几个0分的拉了平均分后退,这是正常的。

如果是学生整体成绩都低,就不正常。

要仔细分析一下低的原因,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拿最高的分来说,平均分37.9,我想还是给分太高了。

太低太高对学生都没有好处,今后要注意调整。

  1、学生对语文及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积累普遍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

如初一的第8小题,“写你积累的关于时间和爱国方面的名言各一则”、初二第9小题是关于王维的一首古诗、初三第10题,是给出了一部名著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让学生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等题,其实都不算很难,可是三个年级的得分率都很低。

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三国演义》不是课标建议中提到的篇目,其实建议只是相对的参考,不是死的规定。

课标中还说,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篇目。

再说这里考的只是开篇语,学生应该熟悉。

对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确实应该不断地深入地学习,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

  针对积累这一问题,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上学期还下发了课外积累的十点要求。

积累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我们强调积累要多方面,多角度。

积累能开阔语文视野,提高人文品位,把学生学习从课堂那个狭小的天地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课外阅读积累还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

有人分析,我们学生当前现代文阅读能力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认识水平不高,与试题中选文的思想水平距离相差太大的结果,我也同意这种看法。

当前还有一种提法说语文教育是泛文化教育,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乃至自然科学多个方面,其实也是强调语文积累的重要性。

而我们这张试卷中的几个问题,都是在我们以前召开的教研会上强调的积累范围之内,得分率仍然不高。

  2、教师在对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存在漏洞。

从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卷面涂抹,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不认真,思考不深入,丢题落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答题找不准切入点,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等等。

如初二语文第5小题是“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写两则近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是身边发生的值得告知公众的新闻”。

这道题得分率低。

我看有的老师在试卷分析中说,学生这方面能力不强,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我想这关键还不在于训练,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你训练了标题新闻如何写,可以后考试中不一定再考了。

况且书中并没有关于标题新闻的知识点,出题者的本意不是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把学生难住,而是看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关注生活的这种意识。

在我们的教材学习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如果学生在平时能读书看报看新闻,这题就不难了。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乃至于一些必要的思想意识。

  3、学生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对文章整体的感受领悟不够,对规律的迁移能力不强。

从抽卷中我有这样的体会,阅读试题中,教师讲过的、书上有原题的答的好,单个细碎的小题,意思比较固定的答的好,从全篇着眼来领会的,需整体把握的题答得不好,范围稍一拓宽或者问法灵活的题答得不好。

如初一的15、16、22题,初二的15、16题等。

初一、初二阅读题的整体得分率都在50%以下。

从抽卷看,最高的为分,最低的 分。

  这反射出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虽耗时最多,但效益还是很低。

这当然与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智力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我想还是先从我们教者的角度说说我们该如何去做。

  

#p#分页标题#e#  当前语文阅读题有这样一种趋势就是课外比例大于课内比例。

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材不再是以往的全国统一的人教版教材,教材版本很多,各个省、市、县的教材都不完全一样,那么考试内容也就没有什么课内课外的区分,基本上完全来自于教科书之外。

前些年语文试题基本出自课内,如果我们把课文咀嚼得越细,就越可能赢得分数,所以大家都用肢解文章的方法来分析课文。

那现在新形式下我们的教材还用不用教?

有人认为反正也不考书上的,白浪费时间。

其实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课本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不是弱了,反而更重了。

以前,书上的一篇课文仅仅就代表它本身,而现在它是教学范例或称知识载体,它代表一类文章,不但要从课本上吸取多种信息,还要从课本上的课文中学习原理、方法、经验,而后举一反三,运用好课文这个例子(类似与理科),迁移拓展延伸,解决阅读的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谈到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教师还应该在备课上多下工夫。

  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弄清楚单篇文章的重点、难点,特色,风格等,比以往更需注意单篇文章与单元重点、以至整册书编选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教学时才能把握住方向和高度。

同时,在教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之后,必须重视语文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积累。

如果等到学生进入毕业班才来整理语文知识系统,那就太迟了,而且还可能会出现遗忘或缺漏。

这种梳理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归类总结。

这样学生才能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否则还是做过的题会,没有做过的就不会。

  再一个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

要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的包办代替来代替学生的思维。

要以开放式教学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可以这么说,对同一个问题能同时做出多种回答的考生,绝大多数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出来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启发式教学或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出来的。

很显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