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9212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docx

法西斯家庙中的哲人尼采的心理肖像

引论1

尼采与法西斯主义——哲学党派之争外的精神分析2

尼采思想的哲学策源地——叔本华的理论2

尼采的哲学思想2

权力意志2

超人2

超人与末人的对立;人生的不同境界2

从尼采的哲学到尼采的心理2

从儿童的心理发育角度讲,儿童体验到自我——一种不同于世界中僵化物质的自由意志,因而必须承担意志选择之责任;另一方面,他在获得自我之空洞形式的同时又被养育者剥夺了其具体的内容,在体验到选择之责任的同时却又被限制而无法选择。

人在他人对自己的控制之中充满矛盾地体验到自己的主体性——一种在确认中即被否定的意志。

这为将自我、社会理解为“权力意志”的展现和争斗关系提供了潜意识的基础。

2

儿童的人格分裂;对自我的否定憎恨导致对他人的憎恨2

监狱暴力化的学校环境对法西斯主义人格形成的影响2

义务制学校教育的副作用——非人性化教育对人的影响2

普鲁士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2

尼采的疾病2

权力意志背后的自我之虚无2

争宠与溺爱的“竞标”——此类女性养育群体对儿童的影响2

父亲死亡对尼采心理的复杂影响2

尼采对基督教的反攻倒算2

人格自我的自-他内在孪生性与尼采的分裂2

尼采对他人生命的憎恨蔑视及其心理性原因2

尾声2

引论

尼采,这位至今仍广受欢迎的发疯哲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法西斯主义人格”类型者的内心奥秘及精神困境的极好案例,至少从尼采公开标榜的大量言辞来看,他是人类历史上寥寥数个貌似肆无忌惮地为邪恶叫嚣论证的思想巨人。

尼采的作品尽管充斥着对雷人观念的倾泻宣扬以及令人瞠目的自大鼓吹,却始终不乏寰宇后学的追捧。

及至今日,为其翻案,证明其思想被法西斯歪曲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风气之胜,一时间似乎只要负面地评价尼采,就是落入了上世纪那种将哲学政治化的窠臼,似乎一反对尼采,就是为了迎合中国官方意识形态。

对此笔者要问:

难道此类研究只能是重弹马克思主义或官方意识形态的旧调吗?

难道除了让哲学家研究尼采公认的哲学成就之外,就不能从其他视角(比如心理学)对哲学文本展开反思吗?

陈然,尼采本人的思想中却有不少内容可作为其反对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乃至法西斯主义的佐证,尼采并非粗浅的反犹主义者,他晚年思想已涉及到欧洲联邦、世界政府的内容,然而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看,尼采作品中大量充斥的狂热表述着实展现了一中“法西斯主义式人格”,本文意在分析一种作为“人格类型”的表露倾向而非哲学观点的尼采作品。

挖掘出究竟是哪种人格病理容易滋生或助长法西斯主义的政治文化,由此也在一个深层维度上探讨尼采的作品为何难以避免地常被后世邪恶势力为己张目。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仅仅对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法西斯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可能不仅无法涤荡其思想,甚至反而受其貌似合理的观点所蛊惑,相反,如果我们对法西斯主义所赖以产生的深层人格进行解剖,便能发现许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成文的理论本身有多大的力量为自己进行辩解,恰恰是这种“有力”的辩解,使人(首先是作者本人)被其文字诱人的表象真情陶醉,由此更不易看清青睐这种能指话语系统的人所潜藏的可悲人格隐疾。

不管怎样说,打着尼采大纛旗的思想在历史上获得了后世法西斯分子的强烈共鸣,其例证在纳粹德国时期比比皆是。

不管在何种程度上受到了断章取义的歪曲,尼采思想对集中营和大屠戮的拥趸们的摄魂力决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哲人!

希特勒常常到魏玛去参观尼采博物馆,大肆宣传他对这个哲学家的尊敬,并专门让记者拍他出神地瞻仰尼采像的照片。

纳粹也经常引用尼采的言语来证明或宣传自己的观点,并将其视为对第三帝国提供意识形态的至圣先师之一。

尼采曾有不少著名的语句,来纳粹德国用来大力反对民主和议会制度,宣传权力意志,狂热赞美战争,宣传主宰种族和超人的来临。

尼采号召人民不要去工作,而要去作战;不要和平,而要胜利。

即便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掌权之前,尼采的思想也在为法西斯运动的推波助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常被打扮成法西斯份子蛊惑人心的高级法宝。

为什么一个在语言和行为表现上呈现严重性格残疾者竟能获得如此众多的人、特别是法西斯分子的青眼相加?

在炫目的理论表象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格地基使得此类理论的产生与广泛共鸣获得了潜意识的基础?

这是本文尝试探讨的相关问题。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生于德国,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尼采哲学的中心概念是“权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意志”、权力意志(或译“强力意志”等),它追求扩张自我、追求强力,是一种渴望占有和奴役外物与他人的意志。

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呵骂当时欧洲依旧流行的基督教及其道德观念,抨击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否定西方传统的真善美等价值观。

尼采认为世界上唯一可以确认的基本事实就是意志,世间的关键联系发生于一个意志征服另一个意志,意志永远创造自身,超越自身,没有确定的方向。

在伦理学上,尼采自称是“第一个非道德论者”,认为传统的、让人服从的“下等人的道德”应予以废止。

主张道德应以权力意志为准绳,以能增强人的强力者为善。

尼采还认为人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有强者和弱者之分。

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强者应当统治”,颂扬有利于强者统治的剥削、侵略、征战,反对社会平等、民主制。

尼采与法西斯主义——哲学党派之争外的精神分析

尼采如此激昂地鼓吹权力、意志、征服之类观念,而其影响力在人类思想史上又不可磨灭,故经常成为哲学党争的题目,盖其思想既无法令大量的相异哲学理论、也无法令科学信服。

尼采的观点绝不仅仅是理性思维或科学推导的产物,相反,恰恰是他自己,反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人生和宇宙的真相。

他想做的,就是撕开理性的外衣,发现其背后无规律的、无尽冲动的生命意志。

尼采敏锐地捕捉到在理性、道德之类面具背后,潜藏着某些难以抑制的冲动,与这些冲动相伴随的是尖锐的心灵冲突。

然而,他将这种被自己体验到的冲突理解为意志的显露、释放,并提出一套相辅之理论,以此满足自视先知和超人的自大感(同时逃避对自卑以及身心两方面脆弱性的体验,下文将对之详尽分析)。

但他看不到这类冲突背后潜藏的人格混乱与冲突,尼采试图用鼓吹权力意志的方式给社会开出一剂猛药,而他自己却不幸过度服用了这剂药而发疯。

1889年,他在大街上抱住一匹马,哭叫:

“我的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从此彻底陷入精神分裂症。

尼采在神志尚清醒时曾写道,“总有一天,我的名字要同那些对最可怕事物的回忆联系着一起”。

在这一点上,他的预言多少以异化的方式得到了应验——只是人类为此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当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势力兴起时,他们发现尽管与尼采的观点本身存在某些距离,但在纷繁复杂的哲学与价值观阵营中,相较之下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最合适的哲学观、社会观、世界观。

尼采的观点在那个充满仇恨、鼓吹战争和奴役的年代广受欧洲的欢迎,在纳粹德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中甚至获得了类似“至圣先师”的地位,不管尼采本人是否愿意,他为强权的辩护、为侵略和奴役的鼓吹、对下等人的极度蔑视等观点在客观上广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分子青睐,并为纳粹主义的兴起和扩张培育了重要的思想土壤。

可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几乎没有一位大哲像尼采那样(至少在表层字面涵义上)露骨地为邪恶张目,也没有哪位大哲学家的思想像他那样助长了那么多的战争、死亡、奴役、残暴,却至今仍受追捧。

对于尼采和法西斯主义的联系,国内学界几十年来的主流观点像钟摆一样左摇右摆。

在过往的意识形态下,尼采被描述为替穷凶极恶的垄断资产阶级叫嚣的哲人,其思想被指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永无止境的贪欲和独霸天下的疯狂意志。

随着近一二十年哲学研究与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日渐脱钩,为尼采平反之风渐起,尼采被视为新世纪的先知,他的思想被认为突破了传统的桎梏,以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形式为批判西方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再加上尼采的文笔激情四溢、充满煽动力,在哲学圈内外都获得了大量追随者。

笔者无意加入此类争论,本文也并非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尼采观点的是非,而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楔入,分析尼氏的观点的产生及其“吸引力”背后易受忽视的精神因素。

从哲学层面看,尼采的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有其思想与文化价值,但在人格分析的深层维度上,作为这种思想发源地的尼采内心却呈现如巨大的人格困境,这种人格困境与其看似昂扬向上的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重要却易受忽视的联系,本文并无意以心理学去包办解释尼采形成其思想的广泛径路,尼采潜意识中的自我挣扎与表层意识中的难见其痕迹的哲学推衍之间有着相互交织但不可相互替代的意义。

尽管尼采的理论启发了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深渊奥秘的探索,但笔者认为,无论尼采还是弗洛伊德的观点,都无法从他们自身的理论出发去揭示尼采病态心理的深层性以及这种深层性对于尼采哲学观的复杂影响。

尼采思想的哲学策源地——叔本华的理论

尼采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启发,叔本华可谓尼采的哲学教父。

尼采曾宣称叔本华的著作似乎是专为自己而写,其好读叔氏的作品达到了通宵达旦的地步。

叔本华认为人真正存在的是意志,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与欲望,也就是意志,人的理性和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服从于意志。

意志好像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理性则是它背着指路的亮眼瘸子,理性只是满足意志欲望的手段。

叔本华甚至认为整个宇宙也是意志的一面镜子。

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永无休止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其基本特点是求生存,意志没有任何原因,也不服从任何目的,它只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意愿。

叔本华认为,生命、世界、现象都只是反映意志的影子。

在叔本华看来,欲望是无休止的,而满足总是暂时、有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人痛苦,即使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就会生起,也是痛苦。

再退一步即使欲望完全被满足,人又会感到空虚、孤寂、无聊,还是不免痛苦。

叔氏认为,意志显现愈完善,痛苦就愈显著,因此低等动物痛苦低,脊椎动物痛感能力高,到了人类痛苦就达到顶峰。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的钟摆。

在叔氏看来,人越是有理想和追求,越在这个努力过程中取得成功,说明其意志力更强,痛苦就水涨船高。

因此,要消除痛苦就要否定生命意志,抑制人的欲望,摆脱一切世俗的利益、要求和现实生活的理想、目的。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从对存在的否定达到对“无”的肯定——希翼心如死灰和虚无寂灭。

由于现象世界的一切所求对象、自然物乃至人类的各种意识活动都被视为意志客观化(客体化)后的影子,故此他认为突破这个炼狱的方法就是“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则所有这些现象,在客体性一切级别上无目标无休止,这世界由之而存在并存在于其中的那种不停的熙熙攘攘和蝇营狗苟都消失了;……末了,那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以及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都消失了。

”随着而来的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平和,那古井无波的情绪”和“那深深的宁静,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就这样,叔本华的哲学走向了虚无主义。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虽然对叔本华赞誉有加,但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则对叔本华的衣钵有所取舍,在批判叔氏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哲学话语,他将我们所知的世界视为权力意志的展现。

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又被称为强力意志,曾有很多学者视尼采的权力意志如其字面含义所涉,系不断追求权力的意志,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类观点矮化了尼采的思想,权力意志非为权力所能束缚。

笔者不否认尼采用词的微言大义,但不管怎样,两类学者都不能否认尼采对权力、对人的意志的重视和推崇,这也是本文对之进行心理解剖的楔入口。

对叔本华而言,生命除了意志之外都是虚无,意志带来无尽的痛苦,尼采则力图从意志和虚无主义中把握积极的意义。

尼采认为,意志是一种拥有强力的象征,表现为“权力意志”,这是尼采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尼采指出,权力意志是一种“贪得无厌地表现权力欲望,或应用权力作为创作的本能。

”尼采希望赋予意志以积极的意义,他认为人的生命可以是意志不断扩张、创造、征服的伟大过程,它提供了人永无止境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现存状态的可能性。

在尼采看来,人与自然其实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物质间的化合作用,有机体吸收营养,都被理解成权力意志去“侵占”、“征服”另一种意志。

由此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动物到人,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权力意志专门化为谋生图存、谋求财产、工具、奴仆(俯首听命者)、谋求当统治者:

人体就是例证……”,在他看来,不同的权力意志有不同的质或量上差别。

强者的权力意志较高,他们依靠牺牲弱者而生存,他压迫、牺牲弱者,而被压迫者和各种奴隶的权力意志较低。

再高一层次,则是比较有力的,正在向权力迈进的人,他们的权力意志是争取超等权的意志,而像英雄、先知、凯撒、救世主之类则拥有最有力、最独立和最又胆量的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世界是一种能量的运动,没有僵死的特性,它超越我们的逻辑,凌驾于我们的概念思维之上,这是一种不断创造变化的力量,是权力意志如潮水般的永恒流转运行,在这种运行中,“人类不是目的,超人才是目的”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

尼采认为,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超人

尼采用超人比喻他所设想的人类发展目标。

“超人”指遥远未来的一个全新种族,是由权力意志最充沛的人所组成的新物种。

他认为,超人是人类进化的顶峰。

在生理状态上,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顽强的“生命冲力”,一种更健康、锐敏、勇敢和愉快的健康,“它的生命总是充满烧烧的欲望,永无休止地与环境搏斗,永无休止地创造未来,在心理结构上,它的内心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撕裂、痛苦和矛盾之中。

他是强暴和奴役他人的化身,是非人”。

尼采的“超人”是权力意志的最高表观。

超人决定历史,可以随心判定是非善恶而本身不受任何约束。

“超人”把一般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他总是“道德的破坏者”,他本能地发挥自己的原始意志——权力意志,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也敦诲他人成为“超人”。

尼采蔑视现实存在的人,宣扬观代人已经越来越退化,已经没有希望,为了摆脱退化和毁灭的命运,只有等待“超人’的出现,依靠超人来挽救。

人的意义就是达成超人的桥梁,但人类中的多数无法成为超人,只有极少数血统高贵的上等人的后代经过几代优生选择和严格训练,才能产生出充满权力感的“大地新主人”——超人。

超人是“永生”的,尼采自己则是宣告“上帝死了”和超人将要降生的“先知”。

然而尼采慨叹自己所提倡的这种创造性的思想曲高和寡,因为充斥的市侩文化导致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扼杀。

超人与末人的对立;人生的不同境界

尼采在其著作中,将超人与末人对立起来。

“末人”被责按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来思想和行动,他们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一切模仿别人或听别人指示,是缺乏旺盛权力意志的人,是为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所产生的奴隶道德所支配的人,在尼采看来,现实中的普通人难出此类。

相较之下,超人的权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他们冲破一切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拥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

对于超人,尼采不吝激昂的文字渲染道,超人像大海,抛起猛浪,吞没浊世和一切污行,超人像狂风暴雨,震慑一切。

现实人类卑微懦弱,超人则勇猛刚强,他们逾越一切,重估一切。

超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不受任何法律约束,超人是道德和真理的准绳,不受任何道德和真理的制约。

结合超人理论,尼采区分了三种人生境界,第一种是“你应……”即要求人无条件地服从,这是低等级的人生境界,更高一等级是英雄人物的“我要”,再高一等级就是古希腊诸神的“我是”境界的人,是什么呢?

他无法被界定,因为他的价值就体现在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上,体现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上,他不是什么,他就“是”。

从尼采的哲学到尼采的心理

尼采激昂的文字之下展示了一种崇尚意志力的强大,蔑视现存的人类与道德,推崇征服性的人格。

然而现实的尼采却是孤僻、从身体到心理皆脆弱的人。

尼采的人格总是展现了多种分裂的、尖锐对立的成份,他笔下伟大的超人也充满了内外的挣扎与痛苦。

尼采极端自大,自视人类的先知、罕见的伟人,另一方面,他又很敏感自卑,容不得别人对伟大自我的藐视,尼采愤世嫉俗,咒骂人类和社会不理解自己,为自己的孤独而孤芳自赏,另一方面,他又总是刻意将自己和现实的社会尖锐对立起来,对后者极尽咒骂嘲讽,最终,他的心灵走向了精神分裂的境地。

在我看来,尼采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权力主义型人格拥有者在恶性发展状态下的悲剧命运,而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性自我”主体形成时的权力交锋模式和人格中的相应缺陷。

从儿童的心理发育角度讲,儿童体验到自我——一种不同于世界中僵化物质的自由意志,因而必须承担意志选择之责任;另一方面,他在获得自我之空洞形式的同时又被养育者剥夺了其具体的内容,在体验到选择之责任的同时却又被限制而无法选择。

人在他人对自己的控制之中充满矛盾地体验到自己的主体性——一种在确认中即被否定的意志。

这为将自我、社会理解为“权力意志”的展现和争斗关系提供了潜意识的基础。

任何人都知道,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将自己和父母作为人的,将自己理解成人类中与他人既有共性、又相异的一员,这是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后的成果。

随着幼儿的成长,随着他理解力的提升和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欲望达到一定的极限,他就必然受到父母、教师或其他养护者的规范与控制。

当养育者力图控制时,常伴随着愤怒的表情、令人恐惧的神态,甚或佯装要打、要抛弃儿童。

故此儿童的成长也伴随着对养育者权威感和力量的认识,与之相随的情感体验则有自己的渺小、孤独、愤怒、失望和无用。

成长中的幼儿将体验到这样一对矛盾:

主观上,他渴望永居于摆脱一切现实限制的快乐之中,但客观上,幼儿几乎完全无能为力地依赖他人。

幼儿成长中一方面开始体验到自由——无法逃避的自由,感觉自己确实与整体性的世界相对立地“在自己之中”,他有时甚至想逃避这个孤独的自我却又无处可逃。

另一方面,他的自由又处于被养育者作为物化的对象而受控制、被限定的状态中。

此时,儿童对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感情也日渐复杂化,可能会形成一种伴随着愤怒感的需求(既渴望摆脱控制,又害怕被父母抛弃)。

类似于某些较高级的哺乳动物,婴儿有一种对成年养育者的依赖感,一方面,这是一种比维持生命更复杂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需要本身可能便对高级生物之幼体的存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沙利文和埃里克森指出,对婴儿的抚养不当会造成(至少是潜在的)害怕缺乏关爱的焦虑。

不论生理还是心理,儿童都处于一个脆弱期,儿童无法忍受关爱的失去,对儿童而言,养育者不是世界的一员,他们就是人类世界的雏形本身。

然而任何养育者既不可能、更无必要满足儿童的全部欲望——一种无休止索取、完全不尊重他人主体性的欲望。

由此对儿童的间歇性限控剥夺成为必然。

孩子无可避免地需要在很多时段屈从于养育者,服从于他们对自己欲望的控制,由此被动地获得对方重现的爱。

在这一阶段,幼儿愤怒地觉察到自己被下降为类似“物”的存在者——某种意志的俘虏和受主体控制的对象,伴随着这种愤怒和摆脱“物化”的渴望,幼儿的自我意识伴随着对强力意志的渴望再次被激发,逐渐地在抗拒被作为意志之受控物化对象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人类”中的“人”,这种学会做人的过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接受或能力训练的过程,而是一种主体意志的激发、对抗过程,是自觉参与意志对物(诸如所求的玩具、食物之类)的角逐过程。

由此随着幼儿成长,其与养育者的矛盾由潜在转变为直接对立,他一方面感受到养育者不同于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他们是有意志的主体,但在另一方面,幼儿的主体意识(伴随着受到控制产生的憎恨感)又渴望无视养育者的主体性,否定其他人的意志自主性,渴望把养育者下降为受自己控制的物——就像自己的手臂或玩具。

因此,很多幼儿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伴随着意志和主体性的竞争关系而来的,是伴随着对空洞意志的焦虑和对自由意志的争夺而生的,这为将自我、社会理解为“权力意志”的展现和争斗关系提供了人格的深层动力和潜意识的基础,由于人格自我在形成的重要阶段中遭遇的权力挫折,而这种挫折感若是无法有效解决或被心理压抑,便会在今后的人生中长久地影响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人倾向于以权力为中心看待社会与他人,并根据权力或权力欲的高低来感知人的高下。

由于内在的空洞和缺乏感,以及这种空虚感与权力挫折感的交织性,人便容易将自己体验为一种充满饥渴欲望、渴望掠夺权力或其他征服欲的意志,这为尼采观点的出炉并在法西斯份子中大行其道提供了潜意识的基础。

虽然尼采所言之权力意志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统治力,但统治力确实是权力意志的重要内容。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的特性是:

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

他主张,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

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

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

尼采认为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

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却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

儿童的人格分裂;对自我的否定憎恨导致对他人的憎恨

尼采有句名言:

“我们所有有意识的动机都是表面现象:

背后隐藏着我们的本能和状态的斗争,争夺强力的斗争。

我认为,儿童在其所依赖之养育者的威力面前,同时体会到“权力”和“强大”既令人憎恨、又令人羡慕的一面。

与之相应的是,在养育者以收回“爱”作威胁来换取充满弱小感和依赖感的儿童的服从时,孤独、自卑感以及背负着恨的爱便在儿童的心中油然而生,这些需要被克服却又难以被克服的挫折会在今后的岁月中向不断扩大的外在环境索要内心的缺失。

由于父母乃至人类文化的普遍分裂性——而这种分裂倾向还常由于父母对儿童的冷漠、拒绝、挫败、不负责任、过度关心(这同样有害,后文会谈)等各种催化剂而进一步加剧,而对权力既崇拜又憎恨的态度也导致了对自己既爱又恨的矛盾态度。

对其中某些人而言,其自我内部存在着既冲突分裂、又依赖的关系。

大多数儿童(甚至是许多心理分析师)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历练以便将他们既爱又恨的养育者(乃至更广义的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整合为一个活生生的、充满复杂性的整体,只能以自我人格的分裂来适应这种分裂:

一方面将养育者对自身意志的否定内化,通过向其认同的方式获得养育者控制性的爱,由此导致了自我否定和憎恨,而这种否定和憎恨同样无法被忍受。

因此,这种憎恨在受意识压抑而获得表面上的遗忘之后,它所积蓄的能量会在日后生活中经过外射不断投向其他替代个体,射向他人的内在独特性、渺小性以及完整而非分裂的生命——作为令自己既爱又恨的影子——以发泄自憎的怒火。

监狱暴力化的学校环境对法西斯主义人格形成的影响

然而笔者认为,儿童在权力角力中因权力饥渴而形成的社会主体性并不必然导致其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崇拜权力并憎恨自、他生命的脆弱。

这种性格的形成很可能离不开更大社会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熏陶。

随着儿童不断地融入社会,其在学校、各类世俗与宗教团体、工作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同样会对之产生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要考察,儿童踏入的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呢?

我们可以很普遍地发现,现实社会中的各类团体大多以权力崇拜的方式运行,在尼采所处的19世纪德国的普鲁士同样如此。

尤其不幸的是,对儿童成长至为重要的学校,普遍成为权力统治戕害人性的重灾区,在这方面,欧洲19世纪的学校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相比于成人世界多少讲究表面的文明礼貌,学校的情形更接近监狱。

成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多少还牵涉到一些实际利益或彼此习惯、性情上的不合,但青少年阶段的男学生会纯粹为了显示强大甚至取乐而对熟悉甚至陌生的同学(主要为男性)施加侮辱和暴力。

成人会为追逐权力以及彼此的冲突寻找表面上较温和甚至欺世盗名的遮掩行为,青春期的孩子则会自发崇尚并加入各色小帮派,这种团体通常并不进行严重的犯罪,他们会以学生中难免存在的恶棍为中心而形成,以侵凌弱小显示自己的强大(同一所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在身体上不可避免的强弱差别更为这种以强凌弱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他们检索同班、同校学生中的弱小者或孤立者,对其进行欺压,后者不论是否服从都可能经常遭到羞辱甚至殴打,而且这种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