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117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docx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要点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湖镇至童家

跨衢江大桥应急工程

钻孔桩试桩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湖镇至童家

跨衢江大桥应急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12月

1编制范围和依据

1.1编制范围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湖镇至童家公路跨衢江大桥应急工程。

1.2编制依据

1、《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湖镇至童家公路跨衢江大桥应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招标文件及所附相关资料、补遗书等。

3、由招标文件明确的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4、本公司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法成果、机具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等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5、我公司依据GB/T19001--2008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1)。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工程概况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湖镇至童家公路,起点位于湖镇隔塘村,顺接龙游疏港公路,终点为模环乡童家村,与320国道相交,路线全长18.3km。

该项目是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分区的重要配套公路,沟通了46省道与320国道。

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集聚区内部公路网络,加强集聚区对外交通联系,完善和构建龙游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和龙游红木文化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湖镇至童家公路的跨衢江段作为应急工程先行实施,本次先期实施范围K4+079.9,实施终点为K5+783.5,路线全长1.704km。

设置河村大桥、桥头江大桥合计2座、接线桥1座,桥长合计约1.402km,起点段路基、终点段路基、江心洲段路基3处,合计约302m。

平面交叉1处。

1、钻孔桩工程概况

(1)钻孔桩工程数量

桩基础形象工程数量表

序号

里程桩号

桩基础桩径及数量(根)

1.2m

1.6m

2.0m

2.2m

小计

1

河村大桥

24

108

132

2

桥头江大桥

12

60

66

138

3

A接线桥

10

10

4

人行梯道

6

6

5

防撞墩

2

2

6

合计

288

(2)钻孔桩的地质情况

序号

本合同桩基础地质情况

类型

1

中风化砂岩

端承桩

2

强风化砂岩

端承桩

3

全风化砂岩

端承桩

4

卵石

端承桩

5

圆砾

端承桩

6

中砂

端承桩

7

杂填土

端承桩

2、试桩内容与目的

本项目选择4根桩作为试桩,分别是桥头江大桥6a-2#桩、6a-5#桩、9a-2#桩、9a-5#桩.

本项目桩基的覆盖层大部分为卵石、圆砾,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要求入岩深度为4D,且采用旋挖机钻孔工艺。

因此合理选择钻机型号,各种地层采用何种成孔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通过试桩还可以验证桩基施工工艺和旋挖钻孔机具是否合理,以及推测拌和站混凝土的供应能力,以便在施工中加以改进。

试桩检验和确定本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包括泥浆配制、钻进工艺、清孔效果以及成桩后质量等。

试桩应取得的具体指标:

1)、对不同地质状况的机具选型。

 

2)、钻进时的参数:

进尺、钻压、泥浆性能等。

 

3)、灌注前二次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清孔方法。

 

4)、成孔质量控制的措施(孔径、倾斜度、中心偏位等)。

 

5)为施工提供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

3施工准备

3.1主要管理人员到位情况

目前我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有:

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3名,项目总工程师1名,负责桩基施工现场调度2名,施工员4名,桥梁工程师2名,测量工程师2名,试验工程师1名,桩基施工管理人员共计16人,桩基施工工人20人。

3.2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进行试桩的机械设备有:

PC200挖掘机2台,ZR-360旋挖钻机2台,25T吊机2台,钢筋切割机1台,电焊机8台,发电机机2台,智能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砼罐车6台,振动打桩锤2个,具体见下表:

主要施工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功能及容量

单位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PC200

2

自有

装载机

ZL-50

1

自有

压路机

XSM220

1

自有

汽车吊机

25t

2

自有

旋挖钻机

ZR-360

2

租赁

混凝土罐车

8m3

6

自有

发电机

50KW

1

租赁

发电机组

200KW

1

自有

砼拌和站

120m3/h以上

1

自有

钢筋加工设备

含钢筋数控成型机、钢筋数控弯曲机和钢筋笼滚焊机

1

购置

全站仪

1

自有

电焊机

BXI-500

8

购置

钢筋切割机

2

购置

钢筋切断机

2

购置

振动打桩锤

60T

2

自有

泥浆泵

22KW

2

自有

水泵

2.5KW

4

购置

3.3施工材料、试验准备情况

钢筋、水泥、外加剂、砂、碎石、粉煤灰等原材,经检验合格,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进料时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进料、验收,分类存放,设立明显标志,不得混杂;钢筋应下垫上盖,防止钢筋锈蚀。

钻孔桩水下砼采用的C30砼配合比已上报监理工程批准。

3.4施工测量准备情况

测量人员已认真细致地审阅施工设计图纸,核对钻孔桩的坐标和标高,现场放出桩位线及高程点,做好记录,报监理验收。

现场测量控制点必须保证三点可通视,对要放样的桩位进行准确放样并及时复核。

3.5技术准备

1、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招标文件、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向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2、质量人员负责分部工序的自检、报监理验收及资料整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质检人员主要对产品的过程控制要加强,在现场进行半成品加工时就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安全负责人要对现场的用水、用电、交通等情况做好检查与部署,确保桩基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尤其对重点工序重点部位必须严格把关,亲自盯岗,并指导负责人进行安全、规范的操作。

4、编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书,组织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3.6现场准备情况

施工便道畅通、现场已通电、拌和站具备生产能力、场地已平整好。

4施工部署和计划安排

4.1施工总体部署

本项目预先进场2台旋挖钻机进行试桩,1台钻机试桩桥头江大桥6a-2#桩、6a-5#桩;1台钻机试桩桥头江大桥9a-2#桩、9a-5#桩.

试桩顺序桥头江大桥6a-5#桩→6a-2#桩→9a-5#桩→9a-2#桩.

4.2桩基施工计划

本项目试桩计划从2016年12月5日开始试,2016年12月11日结束。

5钻孔桩试桩施工工艺

5.1钻孔桩试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孔桩试桩施工工艺框图如下图所示:

 

5.2测量放样

各种准备工作,场地平整好,钻孔平台填筑好即可进行钻孔桩施工。

测量人员根据导线控制点和高程点、桩位平面图及现场基准水准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并打入明显标记,桩位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定位精度为1cm。

用十字交叉法设置护桩,桩位经过监理复核后方可开钻。

5.3埋设护筒

在每个桩位定出十字控制桩后,进行护筒埋设工作,测量孔深的基准点为护筒顶标高,根据顶标高计算出孔深。

护筒采用10mm厚钢板制作,护筒内径应大于桩径200~300mm,长度4~6m,护筒顶部高出地面300mm,周围夯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埋设护筒采用挖坑法,由吊机安放。

测量人员对要埋设护筒的桩位进行放样,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旋挖钻机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挖孔扩孔,所挖孔直径为护筒直径加40cm,挖孔深度为护筒长度。

在孔内回填30—50cm粘土,并用旋挖钻钻头夯击密实。

利用护桩拉线绳定出桩位中心,再用线锤将桩位中心点引至孔底。

用吊机吊放护筒至空内,用线绳连接护筒顶部,吊垂线,用吊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基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大于3cm。

护筒位置确定后,吊垂线,用钢卷尺量测护筒顶部、中部、底部距离垂线的距离,检查护筒的竖直度。

护筒斜度不大于1%。

符合要求后在护筒周围对称填土,对称夯实。

四周夯填完成后,再次检测护筒的中心位置和竖直度。

测量护筒顶高程,根据桩顶设计高,计算需钻孔的深度。

5.4钻机就位

先填筑钻孔平台,然后钻机就位。

岸上桩基的钻孔平台直接用挖掘机平整;深水区的钻孔平台采用筑岛围堰施工;浅水区的钻孔平台先将排水系统设置好,再用粘土填筑整平钻孔平台。

钻机采用ZR-360自行式旋挖钻机,钻机拼装好后可直接从施工便道行驶至桥头江大桥6#墩、9#墩桩位附近进行钻孔作业。

现场确定钻机位置,在钻机位置四周洒白灰线标记。

将旋挖钻机开至白灰线标记位置,不再挪动。

钻机下铺钢板,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钻机的平稳,不发生倾斜移位。

连接护桩、拉十字线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

通过钻机自身的仪器设备调整好钻杆、桅杆的竖直度并锁定。

5.5钻进成孔

5.5.1针对覆盖层浅的钻孔桩不采用泥浆护壁,故穿透覆盖层后接长护筒,用液压振动锤插打护筒至岩层,防止塌孔,导致沉渣超厚。

5.5.2覆盖层深的钻孔桩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法清孔清除沉渣。

5.5.3钻孔

钻机采用筒式钻斗,就位后开始钻进。

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显示筒满时,关闭钻斗底部,提升钻斗并卸土清运。

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至成孔。

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地层的变化,及时更换不同形式的钻头。

钻斗提升时严格控制其速度,土质越松散,钻进及提升速度相应减慢。

在钻进回填土层遇混凝土、块石、孤石、卵石等硬性杂物必须减压,上下反复钻进以确保钻孔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和不垮孔,合理的钻压应在80~150bar、转速在15~22转。

进入砂土、粉土层时合理的钻进参数钻压60~100bar,转速为18~23转。

钻进中要做到三慢:

提钻慢、旋转慢、进尺慢。

钻进岩石时,岩石承载力小于8Mpa时合理钻进参数(转速为12~15r/min,钻压100~150bar)。

岩石承载力8Mpa时应使用外荷载方式加压,且加压过程应是均匀的,合理的钻进参数:

转速为15~20R/Min,钻压为150~250bar。

钻进持力层基岩层时,应使用取芯钻头,须减小钻进压力和钻进速度加大扭矩以扭断岩石,取出岩芯,请设计院和地质勘测到现场判定是否进入中风化基岩,确定入岩标高后,再钻进4D(D为孔径)终孔。

钻孔时要及时清运孔口出渣,避免妨碍钻孔施工、污染环境。

5.6钻孔记录填写

钻孔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人及时、认真做好记录并填写《钻孔记录表》主要填写内容为:

工作项目、钻进深度、地勘资料要求钻进深度、标高、进入持力层深度(米)、成孔时孔底地质特征及加压旋挖的压力值、钻进速度、钻孔过程中现场特殊情况记录及孔底标高等。

5.7成孔、清孔

5.7.1成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组织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对孔深、孔径、垂直度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清孔。

5.7.2清孔

清孔是钻孔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清孔尽可能使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与基岩完好结合以保证桩底承载力。

先采用清孔钻头将孔底沉渣取出孔外,然后再正循环法泥浆清孔。

泥浆制备:

本工程覆盖层为卵石、砾石、中砂地质,采用膨润土来造浆。

采用水箱做泥浆池,先在场地内用挖掘机挖一个大坑,将水箱放入坑内,在水箱内加入水和膨润土,搅拌造浆,泥浆比重等指标需满足施工要求。

清孔时,在泥浆池内用泥浆泵将泥浆投入桩孔内,泥浆将孔内沉渣浮上来,从孔口外侧的泥浆槽流入泥浆池沉淀,再由泥浆泵投入桩孔内,循环往复,将孔内沉渣清理干净。

5.8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1、钢筋笼制作:

桩基钢筋笼各段主筋采用机械连接。

钢筋笼在钢筋笼加工区分节制作,单节长度为12.0m,经试拼检查合格后运至桩位安放。

分节制作时,将各桩孔各节段分别编号,以保证钢筋笼顺利有序吊装。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并将接头错开100cm以上,同一断面上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

钢筋骨架上绑扎砼垫块,间距不大于2.0m,横向圆周上不少于4个。

在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筋,在加强筋上加做十字交叉钢筋来提高加强钢筋笼的刚度,以增强抗变形的能力,在钢筋笼入孔时,再将十字交叉筋割除。

吊筋长度要计算准确,确保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

每个成品钢筋笼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声测管安装:

除钢筋底笼先绑扎固定外,其他各段预先与各节段钢筋笼配套,钢筋笼安放同时接长并绑扎固定。

φ1.2m的桩基设置3根声测管;φ1.6m、φ2.0m、φ2.2m的桩基钢筋笼设置4根声测管.声测管下端封口,接头处缠绕生胶带防止泥浆漏进声测管;声测管每固定一段,并与钢筋笼固定后,要先灌水后方可下放钢筋笼,以防上浮和泥浆漏进声测管。

钢筋笼下到位后,用塑料套封好上口,防止进入杂物堵塞声测管。

2、钢筋笼运输安装:

钢筋笼运输采用平板车,吊装采用25t吊车吊装,两点起吊,减少钢筋笼变形。

钢筋笼的吊放要对准桩位、扶稳、缓慢,尽量避免碰撞孔壁,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下放到位后校正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并立即固定,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护筒顶标高进行测量,准确计算钢筋长度,以控制钢筋笼的桩顶标高及钢筋笼上浮等问题。

多节钢筋笼吊放时,将钢筋笼逐步接长后再放入孔内,利用先插入孔内的钢筋笼上部架立筋将笼体固定在护筒上,利用吊机将上节钢筋笼临时吊住进行两节钢筋笼的对接,钢筋笼对接后要请质检员和工程监理进行检查验收后再沉入孔内。

吊放钢筋笼确保垂直缓慢下放,控制好钢筋笼顶标高,用两根吊筋固定在正确的标高位置上,保证钢筋估计不下沉不上浮。

5.9安装导管

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300mm,螺丝扣连接。

1、导管使用前使用水泵进行水密承压试验。

2、检查导管外观,导管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

局部沾有灰浆处应清理干净,有局部凸凹的导管不予使用。

3、导管试拼、编号

根据护筒顶标高,孔底标高,考虑垫木高度,计算导管所需长度对导管进行试拼(标准导管长度一般为3m、2.5m、2m、1m、0.5m),符合长度要求后,对导管进行编号。

试拼时最上端导管用单节长度较短的导管,最底节导管采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管。

4、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导管安放时,人工配合扶稳使位置居钢筋笼中心,然后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安装时用吊车先将导管放至孔底,然后再将导管提起40cm,使导管底距孔底40cm。

5、导管高度确定后,用枕木调整导管卡盘高度,用卡盘将导管卡住。

5.10二次清孔

不采用泥浆护壁的桩基护筒跟进到风化岩,人工下到孔底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然后请监理工程师现场验孔,合格后即可在孔内灌满清水准备进行水下砼灌注。

采用泥浆护壁的桩基二次清孔仍用泥浆正循环清孔,当孔底沉渣满足规范要求时,即可调整泥浆指标。

采用泥浆比重计测泥浆比重;采用漏斗粘度计测泥浆粘度;采用含砂率仪测泥浆含砂率。

二次清孔指标:

(1)泥浆指标:

1.03~1.10;粘度:

17~20Pa²s;含砂率:

<2%;胶体率:

>98%。

(2)孔底沉渣:

小于50mm.

5.11水下砼灌注

1、初灌量混凝土计算

根据导管至少需埋入混凝土中1.0m及导管中的混凝土能压住导管外的水头的原则,即可计算初灌混凝土量。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钻孔桩所需首批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

(见附图)

——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m),

——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

——井孔内径(m);

——导管内径(m);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

——混凝土的容重(kN/m3)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1.0m

——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约为0.4m.

经计算,1.6m桩径,20m桩长的首盘混凝土方量约为3.8m3。

2、灌注混凝土

灌注前应做好水泥、砂、石料的准备和保证机械运转正常的检查工作。

导管提升采用吊机,混凝土灌注前应认真检查。

混凝土供应采用自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均已审批合格。

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指标及要求:

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级配试验确定水下掺和料混凝土配合比,初凝时间不得早于6~8小时;粗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8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得大于40mm;混凝土产量不小于35m3/h,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0.4~0.5;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塌落度宜为18~22cm,在灌注及运输过程中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水胶比宜为0.35。

封孔导管口距孔底一般为35~40cm,采用导管内挂板测量。

首批混凝土采用拔球法灌注时,铁板与储料斗底口之间应铺设一层塑料薄膜。

混凝土采用拔球法施工,灌注开始后,应连续不断进行,中间不得停盘,并经常检查管内有无漏水现象。

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应低于5℃,当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按2~6m控制,灌注最终砼顶面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1m。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0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并随时观察,如钢筋笼有上浮现象,应立即采取加强固定措施进行处理。

灌注过程中应设专人测量导管埋入深度,并作好混凝土灌注记录。

遇有埋管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同时尽快处理。

封孔混凝土顶面标高宜比设计桩顶标高提高0.5~1m,以便清除浮浆,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灌注完毕,将导管、漏斗、储灰斗、吊斗等清洗干净。

为保证封孔质量,应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天气灌注混凝土。

孔内溢出的清水回收利用。

灌注结束后,及时将导管冲洗干净。

5.12施工控制要点

(1)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300mm。

(2)护筒埋设高于地面0.3m,埋置深度为2~6m。

(3)每天应不小于2次进行桩位检测,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4)进入中风化后,每米均需采集渣样,将渣样与设计地质报告进行对比,如有不符及时上报设计进行处理。

(5)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测钻杆的倾斜度,检查钻进深度、钻进情况并及时记录。

(6)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检查:

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安排清孔。

(7)钢筋笼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加工,并将接头错开100cm以上,同一断面上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

钢筋骨架上绑扎砼垫块,间距不大于2.0m,横向圆周上不少于4个。

在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筋,在加强筋上加做十字交叉钢筋来提高加强钢筋的刚度,以增强抗变形的能力,在钢筋笼入孔时,再将十字交叉筋割除。

(8)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9)灌注混凝土前,再次检查孔深、沉淀厚度等,检查导管密封性及导管长度。

(10)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m以上的需要。

(11)灌注过程中,控制孔内的水头高度,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

(12)混凝土顶面上升到距钢筋笼底部1m左右时,降低灌注速度。

(13)桩顶高度比设计高程至少高出0.5~1m。

(14)施工现场配备一台200KVA发电机,防止灌注过程中停电。

5.13桩基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5.13.1质量通病

桩基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

1、桩偏位;2、斜孔、扩孔、缩孔或塌孔;3、沉渣过厚;4、桩长过短;5、灌注卡管;6、钢筋笼变形。

5.13.2通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1、桩偏位

原因:

1.测量放样错误;2.引桩、护桩不准或已动但未发现;3.护筒埋设不准确;4.钻机就位不准确;5.钻机钻进过程中钻机未固定牢,有移动;6.钢筋笼对中定位不准确。

预防措施:

(1)放桩位时,必须有复核,用长钢尺纵横向拉距,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护桩要够深够牢,同时护桩与护桩间要有距离记录复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不得碰撞移位。

(3)护筒埋设必须准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护筒底部及四周所填粘土必须分层夯实。

(4)钻机就位严格按护桩定位,同时测量组二次对中复测,在规范要求内方可开钻。

(5)开钻前钻机必须牢固稳定,钻进过程中不得倾斜移动;

(6)钢筋笼定位一定要准确,必须由现场技术员严格把关,在钢筋笼上加焊定位圈,要保证圈中心于桩中心相重合。

2、斜孔、扩孔、缩孔或塌孔

原因:

地质条件较差;钻机稳固性较差;进尺速度控制不好;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护筒未跟进至稳定岩面。

预防措施:

(1)开钻前应详细查阅地质图,根据地质图选用相应的钻机和泥浆。

(2)钻机应固定牢,钻进过程中不得产生移动及震动,防止塌孔。

立钻机时,竖直度要满足要求,防止斜孔。

(3)进尺速度要根据地质层次控制好,刚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砂层、卵石层不宜过快。

遇到土层与岩石层变截面时,钻进速度要放慢,预防斜孔。

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

(4)钻孔至岩层后,护筒及时跟进至稳定岩面,防止塌孔。

3、沉渣过厚

原因:

护筒与岩层没有紧密结合,卵石从空隙掉入孔内。

预防措施:

(1)护筒采用大功率的振动锤,使护筒尽量紧贴岩层。

(2)成孔后,应及时灌注砼,不宜时间过长,导致沉渣过厚。

4、桩长过短

原因:

钻孔深度不够;测绳有误;护筒标高有误;沉渣过厚;

预防措施:

(1)钻孔深度必须按设计单位要求钻到位;

(2)测绳必须经常复核,不准的测绳不得使用。

每次接钻杆时,测量钻杆长度,并做好记录,最后用钻杆总长复核孔深。

(3)测量护筒标高时要复核,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不得移动或下沉。

5、灌注卡管;

原因:

砼离析或过稠;粗集料过大;导管封闭不严;灌注时间过长;导管埋深过大;

预防措施:

(1)砼严格按设计配比及规范要求拌制,拌制的砼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及流动性,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不得离析或过稠,施工现场也要严格把关,不合格的砼不得入管。

(2)粗集料严格按规定要求进场,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集料不合格不得使用。

(3)导管使用前要做水密试验,并要经常检查,老化及封闭不严的橡胶垫圈不得使用。

(4)砼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得过长,两次进料时间应控制在1h内。

同时在灌注间隙,应不时提落导管,防止堵管。

导管埋深不宜过大,严格控制在2~6m。

6、钢筋笼变形

原因:

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刚度不够;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