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028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唐诗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唐诗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唐诗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唐诗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鉴赏.docx

《唐诗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鉴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鉴赏.docx

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

教学大纲

 

人文社科部人文教研室

 

2008年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

唐诗鉴赏

2、课程名称(英文):

3、预修课程:

高中语文

4、修读对象:

本校本科、专科、高职一年级新生

5、课程教材:

自编讲义为教材;建议以《唐诗浅说》(张宗原撰)为参考教材。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选修课,是我校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雅文学”的高峰,是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若按清代学者章学诚或法国“年鉴派”史学的观点来说,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不但在提高文学修养、开拓视野、增强语言表达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增强历史知识,而且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博通华洋”的全面人才。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校所开设的《唐诗鉴赏》课程正是在“唐诗学”的基础之上,利用文学史的知识和文学文献学的历史积累,从中抽绎出精华部分,经有序组合而成的一门化繁趋精的诗文化课程。

他与《宋代诗词鉴赏》课程合为一个系列,成为颇受我校学生欢迎的文化系列选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熟悉唐代著名诗人,和他们的著名篇目,而且要求他们学习到我国传统的考据学和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懂得唐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唐诗和文化史、唐诗和历史、唐诗的源与流、以及唐诗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⒈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雅文学”的高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若按清代学者章学诚或法国“年鉴派”史学的理论来说,也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2、本课程的目的还在于提高文学修养、开拓视野、增强语言表达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增强历史知识,而且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热爱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学生成为“博通华洋”的全面人才。

四、教学模式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进度

本课程教学,共18课时,其中课堂教学16课时,考核2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1

文学文献学-鉴赏李白诗歌的前期准备;什么是文学文献学、什么是文学阐述学。

2

导入理论部分

3

李白的诗歌

4

初唐诗歌-“四杰”、“文章四友”、张九龄等诗人

5

盛唐前、中期诗人

6

杜甫的诗歌

7

盛、中、晚唐诗人:

以“宫怨”诗等为例,说明唐诗对六朝诗歌的发展.

8

边塞诗和咏物诗的变迁

9

考核

 

第一章使用文献学的方法鉴赏唐诗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Objectives)】

以李白的思想、生活以及文献资料研究为例,讨论“唐诗鉴赏”与“唐诗学”,“文学阐述学”与“文学文献学”的差异,进而推出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的方法,并介绍一点西方“接受主义美学”。

深入探讨李白的诗歌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Key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文学文献学大研究方法、李白的诗歌及其意义。

【课时安排(TeachingHours)】

课堂讲授:

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一节用“文学文献学”的方法来研读唐诗

一、“文学文献学”的含义

鉴赏与研究:

可以断言,“唐诗学”几乎涉及整个华夏古代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段,并且是我国古典文学专题学问中的一门举足轻重的大学问!

将唐诗鉴赏向唐诗研究靠拢,利用研究成果和历史、文化的宏观眼光来鉴赏唐诗、研读唐诗,在鉴赏中获得多种提高与接受真知。

这是我们的课程的期待。

文献学和阐释学:

用文学阐释学的方法,也可以把唐诗课讲得很生动,但这离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去弥远。

使用文学文献学的手段,对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朱庆余《闺意》等诗歌进行分析、鉴赏就是很生动的例子。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文学文献学?

它比文学阐述学有什么长处?

2.举例说明使用文学文献学研读唐诗的必要性。

3.为什么说“接受主义美学”不适合唐诗鉴赏课程?

第二节李白的生活和思想特征

一、李白的生活特征

使学生明白:

使用文献资料和李白的诗歌,以及相关人物的资料,勾勒接近真实的李白,这是读懂李白诗歌的前提。

二、李白的思想特征

主要用对李白的作品的研究成果,并辅之以其它文献资料和前学的研究,来讨论李白的思想特征。

【思考题(Questions)】

1.为什么说,李白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

2.试对李白“功成身退”思想进行分析。

3.谈谈对于李白出生地和两入长安的看法。

第二章从李白的诗歌引出的一些理论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Objectives)】

李白和杜甫既然是代表唐代诗歌巅峰时期的双子星座,那么对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介绍,以及对比是十学生对整个唐代诗歌作较为宏观理解的最好方法。

而学习唐诗,李、杜诗歌应该是首选。

因此,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鉴赏,并随机介绍唐诗学习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是合乎适宜的安排。

【教学重点(Key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李白的诗歌和唐代诗歌的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变化概况。

【课时安排(TeachingHours)】

课堂讲授:

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一节李白的诗歌

一、天才诗人李白

李白诗歌的思想性、爱国主义情怀、诗歌技巧上的贡献和局限性。

【思考题(Questions)】

1.为什么李白会在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会对唐代政治作相当深刻的揭露,而使同时代其他诗人无出其右?

2.为什么说李白是我国古代自屈原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3.李白的诗歌有什么局限性?

第二节引出理论问题

一、唐诗的分期问题(由李白是盛唐诗人谈起)

唐诗分期的“创意”在唐代就开始萌动了。

①中唐时,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对唐诗的理解;②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把唐诗的流变分为五个阶段;③从明代开始,中国古典诗歌已经到了在理论上全面总结的时期。

高秉(1350-1423)《唐诗品汇总序》引申严羽之说,将唐诗分为我们熟悉的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唐诗的总体倾向,是偏于节奏轻快、吐语浅近华丽、意蕴温润含蓄,强调感情深厚等。

这些特点,主要得益于南方乐府民歌。

其他还有关于音韵、对仗的一些知识。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叫作“唐诗”?

什么叫做“宋诗”?

有哪些分法,又各有什么利弊?

2.谈谈“四唐分期”的利与弊。

3.为什么说:

唐诗的总体倾向,是偏于节奏轻快、吐语浅近华丽、意蕴温润含蓄,强调感情深厚等。

为什么说,这些特点,主要得益于南方乐府民歌?

第三章初唐诗人和盛唐前期诗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Objectives)】

较为简略地介绍初唐诗歌;稍微详细地介绍“开元大家”和盛唐“王、孟”等诗人。

【教学重点(Key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初唐“四杰”、陈、张;“开元大家”和盛唐“王、孟”等诗人。

【课时安排(TeachingHours)】

课堂讲授:

2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一节初唐诗歌简述

一、“四杰”是唐诗的真正起点

从李世民“宫体集团”,到高宗、则天朝诗歌的渐变。

“四杰”手中实现的“宫体诗的自赎”;“文章四友”、陈子昂、张九龄到“吴中四杰”。

【思考题(Questions)】

1.李世民“宫体集团”正说明文学的发展,自有它自己的规律。

李世民《帝京篇序》看出李世民对文学的态度,试进行分析。

2.谈谈从陈子昂到李白,对于唐代诗歌的批判继承问题。

3.唐诗的形成,是由继承和批判两类诗人的合力造成的,试问“继承派”的代表人是哪些?

第二节盛唐前中期诗人

一、“开元大家”和“王、孟”,以及“边塞”派诗人

在盛唐前、中期,在以长安至洛阳为轴心的地区活动这一些进士出身,但政治地位并不高的一些天才的诗人:

如王之涣、崔颢、王昌龄、王湾、王翰等诗人,统称为“开元大家”。

还有以“山水田园”诗人著称的王维和孟浩然。

【思考题(Questions)】

1.为什么说七绝和五绝,对当时诗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式?

2.“王、孟”诗派中哪位诗人的作品更为积极一些?

王维的诗歌有哪些局限性?

3.从“开元大家”和“王、孟”,以及“边塞”派诗人,到李白的诗歌,正勾勒出盛唐诗歌发展的轨迹,你能简略地叙述这种变化吗?

第四章杜甫的诗歌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Objectives)】

梁启超说过:

杜甫的诗歌,是“一板三眼地哭叫人生”。

李、杜年龄相去12年,但这12年足见唐诗变化之剧。

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诗史”的意义等。

【教学重点(Key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内容。

【课时安排(TeachingHours)】

课堂讲授:

2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一节杜甫的创作历程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到四十岁左右才成熟

从《丽人行》开始,到凤翔之作、入川之作,草堂之作,夔州之作等。

【思考题(Questions)】

1.杜甫“困守长安十年”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认为,象杜甫《羌村三首》这样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的名句,出于杜甫哪首诗?

它代表了杜甫怎么样的诗风?

第二节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诗史”

一、杜甫经典名作鉴赏

“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所谓“诗史”。

【思考题(Questions)】

1.我国古典文学中,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历来有什么争论?

怎样看待杜甫的显示主义诗歌风格?

2.什么叫做“沉郁顿挫”的风格,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3.杜诗的所谓“诗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试加以评述。

 

第五章唐诗对六朝诗歌的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Objectives)】

通过对唐诗对六朝、“宫体”的三种旧题材:

女性题材、咏物题材、边塞题材诗歌的发展和主题的拓深的讨论,明显地看出唐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吸收的效果。

【教学重点(Key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唐诗对所谓传统题材的变化发展,这里主要指的是从六朝“宫体”诗歌传承下来的三个主要的题材:

咏物题材、女性题材和边塞题材。

对“宫体”诗的评介比较复杂。

在这里,我们可以大略地认定:

①“宫体”诗的内容大多比较空虚。

它之所以主题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是作者的生活很狭窄;同时对诗歌的态度,受时代的局限。

②“宫体”诗在诗歌理论和创作技巧上,对唐诗的形成,客观上起了铺垫的作用。

③“宫体”诗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倾向,对唐诗技巧的成熟却是有始料不及的帮助。

在说明唐诗对传统题材的深化上,用“宫体”诗来作比较,是十分能说明问题的。

又,通过对唐代“宫怨”诗、:

咏物诗、和边塞诗的介绍,也可以介绍其他一些著名的诗人。

【课时安排(TeachingHours)】

课堂讲授:

4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一节唐人“宫怨”诗

一、看唐人“宫怨”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

突现宫中女子的命运感,这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知识分子第一次正视人性问题,主题极其深刻。

【思考题(Questions)】

1.为什么说,李白《玉阶怨》的主题极其深刻?

2.试对王昌龄的《长信宫词》作鉴赏。

3.谈谈杜牧《七夕》的主题。

【教学内容(SessionOutline)】

第二节唐人“咏物”诗

一、看唐人“咏物”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

从六朝的宴会上和酒席间醉生梦死的苍白之吟,到唐代诗人的抨击社会不合理现象、官僚豪门、甚至整个制度的诗歌主题。

【思考题(Questions)】

1.试鉴赏孟郊《蜘蛛讽》。

2.曹邺《仓鼠》的批评矛头对准了什么?

3.谈谈晚唐僧齐己《扑满子》的主题。

第三节唐人变塞诗

一、看唐人边塞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

盛唐之音中的“盛唐现象”,以及中、晚唐时期对大唐盛世的失落带来的极度的感伤。

【思考题(Questions)】

1.所谓“盛唐气象”,是一味地意气昂扬的吗?

试举例说明之。

2.谈谈王昌龄《出塞》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举例说明中、晚唐诗人的边塞军旅题材作品,充满了对国家衰落的无限感叹,并反映了在异族游牧部落的骚扰下,边陲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