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方案.docx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方案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方案
国家教委提出,基础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作文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加速作文教学的转轨?
虽然源多渠广,但作文教学社会化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作文教学社会化的意义
作文教学社会化可以促使学生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在主体地能动地作用于象物的过程中感受、认识事物,掌握工具,形成能力,改造外界,同时也改造自身的。
学生作文的能动性表现在通过书本知识——其实也是古今中外的社会知识——及其由浅入深的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而形成的综合性感觉,对作文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
这与单纯地由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只囿于课本的被动性作文相比较,前者作文内容丰富,更有社会功用。
因为作文的生命孕育于社会生活,发育于社会生活,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生活。
这样,作文社会化的教学就引导着学生走认识与体验相结合、评价与表述相结合、作文与改造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作文教学社会化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信息化社会。
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又是传播社会生活信息的重要载体。
从原始的口耳相传,至文字记载,直至现代的影视广播和当代的电脑联网,作文在这些社会生活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不管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慢、手段的优劣、质量的高低,但都离不开作文这一媒介。
何况,现代社会已发展到信息化时代,更需要社会化的作文。
因而,现代作文教学社会化是引导学生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基石。
作文教学社会化为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奠定了基础。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格调情感不同的语文名篇,阅读了大量的反映各个时代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的优秀作品,并且指导学生逐步去学会观察和分析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从而根据某些要求去作文。
可是,能否写出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即使写得情真意挚、文彩横溢,但其所表现的文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人们按照美观点呢?
而作文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生活,学生不仅流露自己的心声,而且必须合拍于社会心声,不仅自己确立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而且也必须对社会的美好的人事起鼓励与及倡导作用。
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作好文就要做好人。
好人于何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遍地有之,靠教师引导外,还要学生自己去面向社会,去观察,去分析,去筛选,去淘金,这就为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奠定了基础。
二、作文教学社会化的基础
社会基础
其一,作文教学社会化已成为共识:
社会需要社会化的作文,作文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作文社会化才能培养社会化人才。
在当今众多的科学交流和知识融汇中,作为“人文”科学,即反映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语文学科,就必然承担其反映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的重任,而作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作文就必须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作文。
学生的作文内容不能再局限于教师的空洞说教,而应该放眼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塑造叱咤风云的人物,叙述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描写富有时代特色的景物,介绍发展科学的成果……这一切就确定了文章题材的社会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宣传工具的更新,社会需要的作文形式更加多样,需要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更需要报告文学、特写、通讯、新闻报导、调查报告等含有新闻性的文体以及科研报告、科研论文、科技说明文、广告、合同、诉讼书等文体。
这样作文才能贴近社会,发挥其使用价值。
社会需要社会化的作文,作文也只有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
否则,形式主义的机械化的作文,下笔千言也只是一纸空文,或许是不流通的纯艺术品。
顺及一点,常提到的文学创造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与作文社会化有其相似之处,但作文的社会化范围更广,还包括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等。
家庭基础
作为社会组合的分子——家庭,也要求其成员中的“学生”作文能适应社会需要及应试需要。
虽然笔者不赞成应试教育,但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内容看,还是趋向社会化,面向社会生活实际的。
如1996年的作文:
“仔细观察下面《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
请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1997年的试题是根据所给三个材料,“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围绕是“乐于助人”还是“悄悄走开”而“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的作文,小作是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中间部分的内容,大作是根据提示,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任选一题,或“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可以说,这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前者是针砭社会时弊与艺术欣赏的有机结合,中者是由此及彼,由学生为人而及社会之人,后者涉及学生、家庭和社会。
这些作文涉及的社会面广,起到了作文社会化的导向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社会,正确做人,达到为人与为文的双重目的。
更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反映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作文安排在相近的年度,让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认识到学生作文社会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学生家长更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子女的作文必须深入社会生活,放开眼界,在正确对待人生的基础上做好人、写好文,或明确地认识到应做好人,去改造社会、发展社会。
学校基础
作文教学社会化的学校基础,表现为学校具有一大批指导群、写作群、读者群、评析群和育才群。
全国语文老师仅中学就有300多万,这些语文老师围绕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写作。
教师还根据教材的安排对作文进行系列训练,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由分解到合成,固然,这些训练系列不尽完美,社会化范围较小,明显地存在着外加性、形式性和机械性。
但这样的系列指导训练确实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作文指导方法,并有一定的学校及社会的生活基础。
作文教学社会化拥有巨大的写作群。
其间有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当然不是每个教师都愿意,都有水平去下水游泳,以切身游泳的技能及体会去引导自己的学生去实践游泳,终究,有不少指导老师能先于学生写作,写出了较精彩的文章——当然是必须注意作文社会化的,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成为正确的向导。
更大的创作群是近亿学生,仅中学生全国就有5000多万,他们边学范文,边写作文,基本上能做到面向生活,并且出现了不少优秀作文。
庞大的读者群和评析群是作文教学社会化又一基础。
关心学生作文的不仅是其语文教师,随着信息交流的必须,家长对教育教学的介入,作文教学社会化受到了师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读者群和评析群。
教师的“下水作文”必须得到自己学生的首肯才有其价值,这时学生是评析体。
每篇课堂或作业性作文是每个学生必撰的,围绕文题,虽然不同学生的写作态度不同,但有其共同点:
根据观察、体验及感受,去寻找内容,确定主题。
这些作文,以前的第一读者和评者是语文科任老师,而今家长也必读必评,加之不少教师改变评讲方法,由学生间互读互评,而后班评,这样读者群和评析群就不断扩大,促进了作文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作文质量。
为培养写作人才的脱颖而出,不少语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辅导,涌现出了众多的育才群体。
如开设写作夏令营、冬令营,参观游览,一边让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一方面就人就物具体指导,让学生创作出生活化了的作文。
在作文评讲时,注意发现较好的文章,教师指导其反复修改,然后向报刊推荐发表。
各校开设的作文园地、校文学社、文学报、广播台、班报等都是学生“发表”自己杰作的乐土。
学生作文出头露面的机会越多,作文积极性就越高,自身要求就越严,水平提高就越快,拔尖人才就越多。
而这些优秀的作文来自于作文的社会化,作文社会化又是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反射。
三、作文教学社会化的发展途径
前文已述,作文教学社会化已具备有一定的基础,这主要是教育方针中强调了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强调了学校培养人才的双重目的——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这样,为达到人才培养社会化也就将作文教学社会化列入了重点的教育议程,因此,目前的作文教学社会化才具备了一定基础。
但是,离作文社会化的目标——承担认识、体验、表述、评价、改造并再造社会——距离尚远。
作文教学社会化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任重道远,还须师生、社会的不懈努力,去开拓,去发展。
何以发展作文教学的社会化呢?
笔者以为必须提高认识,加强指导,联系社会,深入实践,综合提高,培养拔尖。
当然,这也许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真正做到确非易事,尚需走一段漫长的探索路程。
一是课堂范文教学的社会化与作文教学的社会化的有机结合。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一部分是关于语言的摹声、文字的摹形及所表达的意义,一部分是成功地运用语言的各类优秀作品,一部分是关于语言运用规则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方法,此三部分中,主干是以作品为纲、基础知识为目纵横交错地进行教与学,主要教学阵地是课堂,而这些作品正是学生认为的读写听说的楷模,教师在介绍、分析作家作品时就必须分析作家撰写文章的目的及时代背景,更要阐述其对认识生活、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从而结合一些与之同类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作文题目、素材,让学生去思考,去写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范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合二为一的社会化功能。
二是作文教材必要训练与社会教材参考训练有机结合。
加速作文教学社会化,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材,并能真正体现其社会化的训练序列。
近几年,全国使用最广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序列,强调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这些教材,总体看是科学的,使作文教学社会化有纲可遵,有本可循。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作文题也就落后于时代潮流。
教者必须根据当时的某种较流行的学生所熟悉的服装去命题,或让学生自由选择某种服装,根据“清洗与保藏”去写作。
教材只是教学材料,如何选择、加工、变革、使用材料,使之更加社会化,这全看教师是否是能工巧匠,将课本与课外相机结合。
三是教师命题与学生选题有机结合。
当然,这需教师解放思想,抛弃师道尊严,给学生以民主。
但要达到“有机”二字也确需缜密思考,既要达到全体学生都有根据作文目的而训练的机会,又要达到提高某种能力的要求,更要做到人人胸中有墨可泼,不出现为文造文、内容贫瘠的弊病。
四是语文教师指导和写作有机结合。
语文教师的一半时间是在课文教学中度过的,另一半时间是在作文批改中度过的,前面重在导,后面重在改,如囿于此,作文教学社会化也就岌岌可危了。
因为指导仅是给学生理性的知识,即使作文指导中可结合所学课文进行,但由于时限、环境等差异,作文的现实与课文的结合难免出现沟壑,要填平它,教师除精心指导其巧妙结合外,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
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另外,教师除了为“下水”而准备外,还要经常练笔,不管什么体裁的都去练习写,能够发表更好。
教师的文章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素。
那些能见诸铅字的文章基本是能反映生活、有补于社会的,这样,自然地为学生作文社会化起了表率作用。
教师在浩如烟海的学生作文中游览,喜怒哀乐都有,但从效益角度计,这不为最佳方法,必须下大功夫去革旧探新。
如批改作文可以让学生互改互评,互相推荐;让学生自己谈写作动机与成文经过,由其他同学评析文章得失;教师找出不同类的作文分类评讲,自己导,学生评。
这样时多利多,确需教师的红烛精神。
不可忽视的是在提高学生作文综合水平的同时,要为培养一届又一届的写作尖子发挥奠基石作用,每个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写作尖子作为教学的追求与实绩。
培养写作尖子首先是发现,这些学生往往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有强烈的通过文章服务、改造社会的抱负和使命感,有着较好的语文基础和写作技艺。
发现之后要精心栽培,让蓓蕾初绽,越开越艳。
从而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同龄人。
培养作文尖子途径多样,可以平时个别指导,可以荐评作文发表,可以辅导参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可见,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到作文社会化,并具有甘当人梯的精神,才能导引学生走作文社会化之路。
中学时代是学生的作文逐渐成熟的时期,因而,作文教学社会化应成为中学作文教学转轨的主要途径,以此改革作文教学,使之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