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8481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佳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虽有佳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虽有佳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虽有佳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虽有佳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虽有佳肴.docx

《虽有佳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佳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虽有佳肴.docx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正确划分句子节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文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并运用到学习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划分句子节奏,背诵课文。

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

学习文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1分钟)

老师:

同学们知道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强调“四书”“五经”用引号而不用书名号。

(二)展示目标(1分钟)

过渡语:

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正确划分句子节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文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并运用到学习实践中。

二、先学(13分钟)过渡语:

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

首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一)自学指导

1.结合注释和材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时勾画做好笔记。

2.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用红笔圈出你不认识的字词:

读完课文后,借助工具书解决。

3.二读课文,读准停顿,尝试用“/”标出句子的停顿,并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三读课文,读懂文意,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译读短文,标记出不懂的词句,以备请教同学。

5.再读课文,读出韵味。

(二)自学检测

1.《虽有嘉肴》节选自_____又名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_____篇。

《学记》是____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____的专著。

2.给加点字注音

3.请试用“/”将短文划分节奏,并朗读给大家听。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

/学半。

”其/此之谓乎?

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4)其此之谓乎?

点拨:

文言文有几种特殊句式:

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省略句等。

“其此之谓乎”一句属于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正确语序应是“其之谓此乎”,这也是古文中的一种固定句式“此……之谓也”,通常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啊)。

(三)我的疑惑

过渡语:

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后教(20分钟)

过渡语:

我们知道《学记》是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那《虽有佳肴》这篇不足百字的小短文论述了什么道理呢?

请同学再读文章,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这一道理的句子。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点拨:

教学相长也。

2.文章开头为什么从“虽有佳肴”写起?

点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看”、“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这种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叫做“类比推理”。

(板书: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类比推理)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两个转折复句,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

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逐层论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板书: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逐层论证)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点拨:

《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板书:

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点拨: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四、当堂训练(8分钟)过渡语:

请你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完成题目。

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说明了______

的道理。

2.用原文填空: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作比继而引入“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这个结论。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兑命》日: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

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

今义:

教学相长古义:

今义:

5.该文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六、自我反思(1分钟)

过渡语:

通过学习《虽有佳肴》这篇短文,你有哪些收获?

又有哪些困惑呢?

请你整理下来。

1.学习本文的收获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你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震撼,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

也请你总结在下面,3分钟完成。

我的易错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

关于《学记》: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内容有:

发虑宪、玉不琢,不成器、虽有佳肴、古之教者、大学始教、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学者有四失、凡学之道、善学者和记问之学。

关于《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2.拓展阅读

(1)名句积累

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教育教学九原则: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2)《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以)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注释】①选自《学礼》。

②君:

这里的意思是统治。

③念终始:

始终想着。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尚书.说命》中说:

“自始自终想着学习。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

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

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

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

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

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

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