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8476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docx

生物化学实验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生物化学实验

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

实验一:

糖的颜色反应

实验1.1莫氏实验

一、目的

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

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

1、莫氏试剂:

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

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

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4、1%淀粉溶液:

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

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

)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

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

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

试验1.2塞氏试验

一、目的

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

三、实验器材

1、吸管0.5ml(*3)、5.0ml(*1)。

2、试管1.5cm*15cm(*3)。

3、水浴锅。

四、实验试剂

1、塞氏试剂:

溶50mg间苯二酚于100ml盐酸中[V(H2O):

V(HCl)=2:

1],临用时配制。

2、1%果糖溶液:

称取果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

见实验1.1。

4、1%蔗糖溶液:

见实验1.1。

五、操作

于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和1%果糖溶液各0.5ml。

各加塞氏试剂2.5ml,摇匀。

同时至沸水浴内。

比较各管颜色变化及红色出现的先后次序。

六、注意事项

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并按顺序置于沸水锅内。

2、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在塞氏实验中,反应产生的沉淀为何能够溶于乙醇溶液并产生鲜红色?

2、蔗糖为何有塞氏反应?

实验1.3杜氏实验

一、目的

掌握杜氏(Tollen)实验鉴定戊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戊糖在浓硫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本实验虽常用以鉴定戊糖,但并非戊糖的特有反应。

果糖、半乳糖和糠醛等都是呈阳性反应、戊糖反应最快,通常在45s内即产生樱桃红色沉淀。

三、实验器材

1、吸管1.0ml(*3)

2、试管1.5cm*15cm(*3)

3、水浴锅

四、实验试剂

1、杜氏试剂:

2%间苯三酚乙醇溶液(2g间苯三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3ml,缓缓加入浓盐酸15ml及蒸馏水9ml即得,临时用配制。

2、1%阿拉伯糖溶液:

称取阿拉伯糖1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见实验1.1。

4、1%半乳糖溶液:

称取半乳糖1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五、操作

于三支试管中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1滴1%葡萄糖溶液、1%半乳糖溶液和1%阿拉伯糖溶液,摇匀。

将试管同时加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六.注意事项

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并按顺序置于沸水浴锅中。

2、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在Tollen反应分析位置样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列表总结和比较本实验三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多糖的性质

多糖的实验

一、目的

1、熟悉淀粉多糖的碘实验反应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了解淀粉的水解过程。

二、原理

淀粉分布于植物界,谷、果实、种子、块茎中含量丰富,工业用的淀粉主要来源于玉米、山芋、马铃薯。

本实验以马铃薯为原料,利用淀粉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的性质来制备淀粉。

淀粉遇碘呈蓝色1,是由于碘被吸附在淀粉上,形成一复合物,此复合物不稳定,极易被醇、氢氧化钠和加热等使颜色褪去,其他多糖大多数能与碘呈特异的颜色,此类呈颜色物质也不稳定。

淀粉在酸催化下加热,逐步水解成分子较小的糖、最后水解成葡萄糖,

(C6H10O5)(C4H10O5)C17H22O11C4H12O4

淀粉各种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完全水解后,失去与碘的作用,同时出现单糖的还原性。

三、实验器材

1、马铃薯3、布氏漏斗(*1)、抽滤瓶500ml(*1)

2、纱布、研钵(*1)4、表面皿10cm(*1)、白瓷板、皮头滴管

5、试管1.5cm*15cm(*4)8、量筒25ml(*1)

6、电炉、石棉网9、吸管1.0ml(*1)

7、烧杯50ml(*1)10、木质试管

四、实验试剂

1、稀释液:

配制2%碘化钾溶液,加入适量碘,使溶液呈淡棕黄色即可。

2、0.1%淀粉:

称取淀粉1g,加少量水,调匀,倾入沸水,边加边搅,并以热水稀释至1000ml,可加数滴甲苯防腐。

3、10%NaOH溶液:

称取NaOH10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4、本尼迪特试剂:

见实验2.

5、20%硫酸(V/V):

量取蒸馏水78ml置烧杯中,加入浓硫酸20ml(相对密度1.84).摇匀,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

6、10%碳酸钠溶液:

称取无水碳酸钠10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五、操作

1、马铃薯淀粉的制备

讲生马铃薯去皮,在研钵中充分研碎,加水混合,用纱布过滤,除去粗颗粒,滤液中的淀粉很快沉到底部,多次用水洗淀粉,抽滤,滤饼放在表面皿上,在空气中干燥即得。

2、淀粉与碘的反应

(1)置少量自制淀粉于白瓷板上,加1至3滴稀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取试管1支,加0.1%淀粉液5ml,再加2滴稀碘液,摇匀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将管内液体分成3分,其中1分加热,观察颜色是否褪去。

冷却后,颜色是否全部恢复。

另2份分别加入乙醇或10%NaOH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解释之。

3、淀粉的水解

在一小烧杯内加入1%淀粉溶液25ml及20%硫酸1ml,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微沸后每隔2min取出反应2滴置于白瓷板上做碘试验。

与此同时另取反应液3滴,用10%碳酸钠溶液中和后,做本尼迪特试验(参阅试验2),记录试验结果并解释之。

六、注意事项

1、淀粉提取时可适当加热以促进淀粉聚沉,但温度不能超过50℃,否则会因溶解度增大而减少产量。

2、用水洗涤淀粉时需待淀粉沉降完全后再小心倾出上清液,亦可直接用滴管吸去上清液。

思考题

淀粉有没有还原性?

如何验证?

 

三、植物组织中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或羟基糠醛,糠醛或羟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60nm处有最大吸收。

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

蒽酮法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糖类物质,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于己糖,而且可以测定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将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成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糖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的总糖含量。

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

三、实验器材

1、新鲜植物叶片5、水浴锅、电炉

2、吸管1.0ml(*2)、5ml(*1)、0.1ml6、电子分析天平

(*1)、0.2ml(*1)、0.5ml(*3).7、容量瓶100ml(*1)、玻璃漏斗。

3、试管1.5cm*15cm(*7)8、量筒、研钵、三角烧杯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试剂

1、蒽酮试剂:

取2g蒽酮溶于1000ml80%(V/V)的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2、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

100ml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防腐剂)

五、操作

1、制作标准曲线

取干净试管6支,按表6进行操作。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溶液浓度(mg/ml)为横坐标作为图得标准曲线。

表6蒽酮比色法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管号

试剂

0

1

2

3

4

5

标准葡萄糖溶液/ml

0

0.1

0.2

0.3

0.4

0.5

蒸馏水/ml

1.0

0.9

0.8

0.7

0.6

0.5

置冰水浴中5min

蒽酮试剂

4.0

4.0

4.0

4.0

4.0

4.0

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0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室温放置10min,在620nm处比色。

A620nm

3、可溶性糖的提取和测定

取新鲜植物叶片,洗净表面污物,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称取0.5g,剪碎、加入3ml蒸馏水,在年播种磨成匀浆,转入锥形瓶,并用12ml蒸馏水冲洗研钵2至3次,洗出液也转入锥形瓶中。

用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冷却后过滤并定容至100ml,此为待测液,吸取待测液0.5ml于试管中,加蒸馏水0.5ml,浸于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测得的吸光度值有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

六、计算

(总糖)=[(C*V)/m]*100%

式中(总糖):

总糖的质量分数(%);

C: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糖含量(mg/ml);

V:

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m:

样品的质量(mg)

七、注意事项

1、若提取物中过多色素会干扰显色,须事先除去。

2、参见实验8注意事项。

思考题

1、本实验蒽酮法用于测定植物叶片的可溶性糖,非可溶性糖可用此方法除去吗?

2、制作标准曲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蒽酮-硫酸比色定糖法

一、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

蒽酮可以和游离得的己糖或多糖中的己糖基,戊醛糖及己糖醛酸起反应,反应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出有最大吸收。

蒽酮可与其他一些糖类发生反应,单显现的颜色不同,当样品中存有含有较多色氨酸的蛋白质时,反应不稳定,呈红色,对于以上特定的糖类,反应较稳定。

本法多用于测定糖原含量,亦可用于测定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器材

1、无蛋白滤液或其他材料4、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2、吸管1.0ml(*2)、5ml(*1)、0.1ml5、水浴锅

(*1)、0.2ml(*1)、0.5ml(*3).6、电炉

3、试管1.5cm*15cm(*7)7、电子分析天平。

四、实验试剂

1、蒽酮试剂:

取2g蒽酮溶于1000ml体积分数为80%(V/V)的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2、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100mg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为防腐剂)。

3、标准唐宇溶液(0.1mg/ml):

100mg糖原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可滴加几滴甲苯作为防腐剂)。

五、操作

1、创作标准曲线

取干净试管6支,按表5进行操作。

表5蒽酮比色法定糖——标准曲线的创作

管号

试剂

0

1

2

3

4

5

标准葡萄糖溶液/ml

0

0.1

0.2

0.3

0.4

0.5

蒸馏水/ml

1.0

0.9

0.8

0.7

0.6

0.5

置冰水浴中5min

蒽酮试剂

4.0

4.0

4.0

4.0

4.0

4.0

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0min,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室温放置10min,在620nm处比色。

A620nm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种标准浓度(mg/ml)为横坐标做图得标准曲线。

3、样品含糖量测定

吸去1ml无蛋白糖类溶液置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用哪个自来水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测得的吸光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查出样品液的糖含量。

四、计算

=[CV/m]*100%

式中,糖的质量分数(%)

C: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糖质量浓度(mg/ml)

V:

样品稀释后的体积

m:

样品的质量

五、注意事项

1、蒽酮试剂中硫酸的浓度为80%。

因为蒽酮不能溶于低于80%的硫酸溶液中,测定样品含水量不能多,试管应干燥污水,否则蒽酮会在测定液中析出而影响测定。

2、不同显色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吸光度影响较大,沸水浴时间过长,糠醛衍生物遭破坏,颜色会消退。

3、试剂为浓硫酸,操作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思考题

1、蒽酮法中硫酸起什么作用?

2、有哪些糖可用蒽酮法测定?

 

六、脂肪酸价的测定

一、目的

了解脂肪酸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天然优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酸败是由于油脂水解释放出的脂肪酸,在空气中被氧化成醛或酮,从而有一定的臭味,酸败的程度用酸价来表示,酸价是中和的1g油脂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KOH发生中和反应,从KOH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

反应时如下:

RCOOH+KOHRCOOK+H2O

三、实验器材

1、油脂(猪油、豆油等均可)4、三角烧杯(锥形瓶)100ml(*3)

2、电子分析天平5、量筒50ml(*1)

3、碱式滴定管25ml(*1)6、水浴锅。

四、试剂

1、0.100mol/LKOH标准溶液。

2、1%酚酞指示剂:

用70%至90%乙醇配制。

3、中性醇醚混合液:

取95%乙醇(C.P.)和乙醚(C.P.)按1:

1等体积混合;或苯醇混合液:

取苯(C.P.)和95%乙醇(C.P.)等体积混合;上述混合液加入酚酞指示剂数滴,用0.100mol/L,KOH溶液中和至红色。

五、操作

准确称量油脂1至2.000g于1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醇醚混合液150ml,振荡溶解(固体脂肪需水浴溶化再加入混合溶液)或40℃水浴中溶化至透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继续用0.100mol/LKOH标准液滴定至淡红色,1min不褪色为终点,记录KOH的用量V(ml)。

六、计算

脂肪的酸价=[(cV*56.1)]/m

式中c:

标准KOH物质的量浓度(mol/L)

V:

样品消耗KOH的体积(ml)

56.1:

每摩尔KOH的质量(g/mol)

m:

样品质量(g)

七、注意事项

去油脂的量尽量根据样品大致酸价取样,或者先做预实验,在做正式试验。

思考题

1、实验中能否用相同浓度的NaOH替代KOH作为滴定用碱。

2、造成食品酸价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有何办法可防止油脂的水解、氧化和酸败?

 

六、卵磷脂的提取与鉴定

一、目的

了解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卵磷脂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软磷脂在脑、神经组织、肝、肾上腺和红细胞中含量较多,蛋黄中含量特别多。

卵磷脂易溶于醇、乙醚等脂溶剂,可利用这些脂溶剂提取。

新提取得到的卵磷脂为白色蜡状物,与空气接触后因所含不饱和脂酸被氧化而呈现黄褐色,卵磷脂中的胆碱基在碱性溶液中可分解成三甲胺,三甲胺有特异的鱼腥臭味,可鉴别。

三、实验器材

1、鸡蛋黄。

5、试管1.5cm×18cm(×1)。

2、烧杯50ml(×1)。

6、吸管2ml(×1)。

3、量筒50ml(×1)。

7、电子天平。

4、蒸发皿(×1)。

四、实验器材

1、95%乙醇(C.P.)。

2、10%氢氧化钠溶液:

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

1、提取

于小烧杯内置蛋黄约2g,加入热95%乙醇15ml,边加边搅,冷却,过滤,将滤液置于蒸发皿内,蒸汽浴上蒸干,残留物即为卵磷脂。

2、鉴定

取卵磷脂少许,置于试管内,加10%NaOH溶液约2ml,水浴加热,看是否产生鱼腥味。

六、注意事项

卵磷脂粗品因被氧化或色素的存在而颜色较深,可用丙酮进一步提纯。

思考题

1、卵磷脂提取过程中,加入热95%的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2、卵磷脂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七、血清胆固醇的定量测定(硫酸铁法)

一、目的

学习胆固醇测定的一种方法,学会制备无蛋白血清液。

二、原理

血清经无水乙醇处理,蛋白质被沉淀,胆固醇及其酯则溶在无水乙醇中。

在乙醇提取液中加磷酸铁试剂(即浓硫酸和三价铁溶液),胆固醇及其酯与试剂形成比较稳定的紫红色化合物,呈色程度与及其酯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560nm)定量测定。

胆固醇的结构如下:

三、实验器材

1、人血清。

4、离心管0.6cm×4cm(×2)。

2、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

5、试管1.5cm×15cm(×3)。

3、离心机(4000r/min)。

6、吸管0.1ml(×1)、1ml(×3)、5ml(×1)。

四、实验试剂

1、10%三氯化铁溶液:

10gFeCl3·6H2O(A.R.)溶于磷酸(A.R.),定容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可用一年。

2、硫酸铁试剂(P·S·Fe试剂):

取10%FeCl3溶液1.5ml于100ml棕色瓶内,加浓硫酸(A.R.)至刻度。

3、胆固醇标准贮液:

准确称取胆固醇(C.P.)80mg,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

4、胆固醇标准溶液:

将贮液用无水乙醇准确稀释10倍即得,此标准溶液含0.08mg/ml胆固醇。

5、无水乙醇。

五、操作

1、胆固醇的提取

吸取血清0.1ml置于干燥离心管内,先加无水乙醇0.4ml,摇匀后再加无水乙醇0.2ml,摇匀,10min后离心(3000r/min)5min,取上清液备用。

2、比色测定

取干燥试管3支,编号,分别加入无水乙醇1.0ml(空白管)、胆固醇标准溶液1.0ml(标准管)、上述乙醇提取1.0ml(样品管),各管皆加入硫酸铁试剂1.0ml,摇匀,10min后,分别转移至比色杯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60nm处比色。

六、计算

m=

÷0.04×100

式中m:

100ml血清中胆固醇的质量(mg);

A1:

样品液的吸光度;

A0:

标准液的吸光度;

C0:

标准液中胆固醇浓度,即0.08mg/ml;

0.04:

1ml血清胆固醇乙醇提取液相当于0.04ml的血清;

100:

100ml血清。

100ml人血清中胆固醇的质量正常值为110~220mg。

七、注意事项

硫酸铁实际中含磷酸、硫酸,还有三氯化铁,称量三氯化铁时,注意防潮,要快速称量,因其氧化性,称量后注意清洁残留物。

不要用称量纸类,要用烧杯称量,再缓慢加入磷酸。

用时,小心加入硫酸即成;配置好的磷酸铁试剂,放入通风橱内,用时小心,防止腐蚀。

思考题

测定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有何临床意义?

胆固醇对人的作用有哪些?

如何控制膳食中的胆固醇?

 

八.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

一、目的

1、了解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2、加深理解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二、原理

钼酸铵在一定条件下(有硫酸和偏磷酸根离子存在)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蓝色结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样品控制浓度在25至250μg/ml)吸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在偏磷酸存在下,样品所存在的还原糖及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均无干扰,因而专一性好,且反应迅速。

MoOI-+维生素CMo(MoO4)3+维生素C

三、实验器材

1、松针、绿色蔬菜、橘子、广柑等富含维生素C的生物材料。

2、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3、水浴锅

4、离心机4000r/min7、试管1.5cm*15cm(*10)

5、组织捣碎机8、试管架

6、吸管0.10ml(*2),0.20ml(*2)9、吸管架

四、实验试剂

1、5%钼酸铵:

5g钼酸铵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草酸(0.05mol/L)-EDTA(0.2mmol/L)溶液:

称取H2C2O4-2H2O6.3g和EDTA-Na2`2H2O0.074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硫酸(1:

19):

称取19份体积蒸馏水加入1份体积硫酸。

4、冰乙酸(1:

5):

称取5份体积水加入1份体积冰乙酸即成。

5、偏磷酸-乙酸溶液:

取粉碎好的偏磷酸3g,加入48ml(1:

5)冰乙酸,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必要时过滤;此试剂放冰箱中可保存3天。

6、标准维生素C溶液(0.25mg/ml):

准确称取维生素C25mg,用蒸馏水溶液,加适量草酸-EDTA溶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放冰箱贮存,可用一周。

五、操作

1、制作标注曲线

取试管9支,按表52进行操作。

30℃水浴15min后,测定,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维生素质量(μg)为横坐标作图。

表52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

管号

试剂

0

1

2

3

4

5

6

7

8

标准维生素C溶液

(0.25mg/ml)m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蒸馏水/ml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草酸-EDTA溶液/ml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偏磷酸-乙酸/ml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19H2SO4/ML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钼酸铵/ml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摇匀30℃水浴13min

维生素C质量/μg

0

25

50

75

100

125

150

200

250

A620nm

3、样品测定

将所用生物材料如青菜、松针,洗净擦干,真确称量5.000至10.000g,加入草酸-EDTA溶液至50ml,组织捣碎机中匀浆2min,取上清液离心(4000r/min)5min(也可准确称量5.000g,加入研钵内,加入少许草酸-EDTA溶液,捣碎,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并倒入100ml容量瓶内,然后用草酸-EDTA溶液定容至100ml,取上清,离心。

),取上清液0.5ml,加蒸馏水0.5ml,其余按做标准曲线第三步(即加草酸-EDTA)做起,根据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

六、计算

m=[(mbV1)/m1V2*103]

式中m:

100g样品中含抗血酸的质量(mg)

mB:

查标准曲线所得维生素C的质量(μg)

V1:

稀释总体积(ml)

m1:

称样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