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评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8446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益法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收益法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收益法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收益法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收益法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收益法评估.docx

《收益法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益法评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收益法评估.docx

收益法评估

收益法评估

一、有收益性房地产的内涵

  总的来说,收益法适用于有收益性的房地产的价格评估。

在实际评估中,估价人员普遍认为只有目前存在有收益的房地产才能算作是有收益性的房地产,才能用收益还原法进行估价,而没有现实收益的房地产是不能用收益还原法估价的。

我们认为,“有收益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现实存在的有收益性的房地产,例如正在经营的商店、宾馆,已出租的房屋等;二是存在有潜在性收益的房地产,例如一块将产生预期收益的空地,新建的还未出租或经营的房地产,这些都属于没有现实收益,但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

收益法评估由于是以房地产的预期收益为基础,因此,潜在性的收益也应属于收益还原法中“有收益性房地产”的范围之列。

自有房地产也存在“有收益性”。

传统上认为自有房地产属于业主自己使用,它既没有出租也不从事经营,因此也就不存在有收益,所以不能用收益法来对其估价,但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收益”原理思想,可把自有房地产当作出租性房地产看待,即

  传统上认为利息应作为费用扣除,因为利息是投资房地产成本支出的一部分,但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投资者之所以要选择投资房地产,是因为房地产带来的投资收益大于银行的存贷款利息。

正因为如此投资者才愿意从银行贷款来投资房地产或者牺牲银行的存款利息来投资于房地产。

因此,无论是贷款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利息都是作为投资收益的一部分而不应作为费用扣除。

   四、折旧是否应作为总费用扣除以及折旧年限的确定

  目前很多运用收益法进行房地产估价的报告中均把折旧费当作费用扣除,而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折旧并没有实际支出,是作为业主提留,它不同于总费用中的维修费、管理费、保险费、税费等都属于实际支出。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那么它每年的纯收益就应该是它的净现金流入量,公式为:

  净现金流入量=资本产出+资本回收

  式中:

资本产出就是投资房地产的时间价值(投资利息)的体现,资本回收就是房地产所提取的折旧部分。

  当a每年变化,r每年不变,且>0,房地产有收益的年期为有限年期n时,收益法公式为:

P=a1/(1+r)+a2/(1+r)2+……+an/(1+r)n当n=1时,P=a/(1+r),则:

a=P(1+r)=P+Pr

  由此我们可看出净现金流入量a(纯收益)是包括了P(资本回收)和Pr(资本产出即投资房地产的时间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可见折旧并没有从总费用中扣除而是作为了纯收益的一部分。

  对于不同的估价对象,折旧的种类是不相同的。

  1.当估价对象是房地合一时,则折旧包括两方面:

一是土地成本的分摊,二是建筑物的折旧,这两部分均应作为房地的纯收益。

  2.当估价对象是土地时,土地纯收益=房地总收益-房地总费用-建筑物纯收益,这时建筑物的折旧则应包含在建筑物的纯收益中扣除掉,而土地成本的分摊则作为土地纯收益的一部分不予扣除。

  3.当估价对象是建筑物时,建筑物纯收益=房地总收益-房地总费用-土地纯收益,土地成本的分摊则应包含在土地纯收益中扣除掉,而建筑物的折旧则应作为建筑物纯收益的一部分不予扣除。

  当计算建筑物折旧时,对于折旧年限的确定应注意以下问题:

1.当建筑物经济耐用年限短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时取建筑物的经济耐用年限计算折旧。

  2.当建筑物经济耐用年限长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时取土地出让年限计算折旧并不考虑残值。

  3.当建筑物出现于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之前,其经济耐用年限早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结束时,应按建筑物的经济耐用年限计算折旧。

  4.当建筑物出现于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之前,其经济耐用年限晚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而结束时,应按建筑物可使用年限计算折旧并不考虑残值。

  其中:

建筑物可使用年限=土地补办出让手续前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五、总费用中应考虑的税费项目

  我们认为,收益法在评估过程中所指的税费项目是指房地产在运营过程(出租、经营、生产期间)中所须缴纳的项目。

  1.对于单纯的土地租赁。

根据国家税法应当考虑以下几种税费:

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教育附加费、交通重点建设附加费等。

  2.对于出租性、经营性房地产。

根据国家税法应当考虑以下几种税费:

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教育附加费、交通重点建设附加费等。

  3.对于生产性房地产(企业)。

应考虑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及房产税等。

  在房地产的税法中,土地增值税、契税及所得税等几种税种也不应计入该税费项目。

  六、总费用中的维修费的求取方法及测算途径

  房地产的维修费一般可分为日常性小维修和大维修费用。

  1.日常性小维修。

发生较为频繁,费用较低,因此可取年折旧费的一定比例计算。

其中折旧费一般采用直线法估算,即:

D=C×(1-R)/N(C:

重置成本,R:

残值率,N:

经济耐用年限)

  2.大维修费用。

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但发生的费用却较大,因此,大维修费用宜采用提取重置成本的一定比例计算,然后再作每年的平均摊销。

  七、对于出租性房地产,当土地取得方式为划拨时,“土地收益”部分应作为总费用扣除

  目前在一般情况下运用收益法估价时都没有考虑土地取得方式对收益价格的影响。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5条之规定:

以营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部分上缴国家。

因为房屋所有权人并未获得“土地收益”这部分收益,故该“土地收益”部分不应计入在出租人的纯收益中,而是应作为出租人上缴国家的费用扣除。

  八、资本化率的确定方法

  在运用收益法进行房地产估价时,目前通常是采用直接选取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我们认为宜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业基准收益率加物价指数调整法以这种方法确定房地产的资本化率前提是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来看待。

假设以P价格(资金净流出量)投资一房地产,每年可得纯收益(年资金净流入量)为a,并假设每年a不变,可收益年限为n则:

FNPV=a/(1+R)[1-1/(1+R)n]-PFNPV:

财务净现值   R:

折现率令FNPV=0,则:

R=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当FIRR>RC(行业基准收益率)时,FNPV>0,投资房地产可获得超额利润;当FIRR

物价指数变动率)

  2.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法运用这种方法求取资本化率,首先是求取安全利率,即无风险的资本投资收益率。

在我国一般选取的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安全利率,然后根据估价对象所处地区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状况、房地产市场发育状况、土地取得方式、物价指数状况以及估价对象的用途,新旧程度等确定风险调整值,最后用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的和作为该估价对象的资本化率。

  3.收益风险倍数法收益风险倍数法是在参照投资收益率排序法的基础上,对安全利率加调整值法加以改进的方法。

即把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中要求取的风险调整值改变为确定房地产投资与安全投资年回收额的多出倍数。

因房地产投资的风险高于国债,在投资收益率排序上,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应高于同期国债年利率。

具体思路是:

假设以房地产投资方式购买收益性房地产的总价额为V,尚可使用年限为n,资本化率为r,年纯收益为a.同时以安全投资方式(购买国债)投资金额为P,期限也为n,年利率为i,连本带息年回收额为A,则有:

V=a/r×[1-1/(1+r)n]P=A×(1+i)n-1/i×(1+i)n由于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收益均要比国债投资大,如果两种投资额相等,收益期相同,那么房地产投资的年回报额(纯收益)要比国债投资的本息回收额要大。

假定房地产投资的年回收额比国债投资的本息回收额高出的倍数为b,则有:

a=(1+b)×A因V=P,故有:

(1+i)n-1/i×(1+i)n=(1+b)/r×[1-1/(1+r)n]该公式就是收益风险倍数法确定资本化率的基本公式,式中的b称为收益风险倍数。

利用此公式,只要事先知道i、n,就可根据收益风险倍数,确定资本化率r.

  九、房地产收益年限的确定

  对房地产收益年限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土地的可使用年限或设定使用年限及建筑物可使用年限的不同来综合考虑。

  1.当土地为出让方式时土地可使用年限=土地在估价时点的剩余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土地使用权到期时间-估价时点的时间建筑物可使用年限=建筑物在估价时点的剩余经济耐用年限对于评估对象为土地的情况,则用土地可使用年限作为该评估对象的有收益的年限;对于评估对象为建筑物或房地合一的情况,求取它的收益年限是通过土地可使用年限与建筑物可使用年限比较来确定的,即根据孰短原则来求取该评估对象的收益年限。

  2.当土地为划拨方式时即未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的情况,这时应设定在估价时点该土地用途的法定最高出让年限作为土地的可使用年限。

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评估对象(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的收益年限的确定问题类似于土地为出让方式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