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202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农业推广学.docx

作业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第一章序论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

五大类型:

1、传递服务模式。

2、合同约束模式。

3、意识启蒙模式。

4、参与服务模式。

5、综合咨询模式。

2.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

答:

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

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3.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

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身,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4.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

一、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二、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这两个基本的子系统,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5.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研究对象是推广对象在推广沟通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的方法论。

6.怎样加强我国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研究?

答: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十分丰富,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技术推广与我国实践中的推广站上,而要深入到农业推广实践中各类推广对象、推广人员、组织机构以及众多的农业推广实务和复杂的农业推广环境之中去。

第二章农民行为的产生与改变

1.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答: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的动机。

在动机的驱使下,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向着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进行。

当他的行为达到目标时,需要就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有新的需要和刺激、引起新的动机。

产生新的行为……。

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这就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

2.简述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

“需要层次论”认为:

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照其重要性和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需要对农业推广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

农民需要是农业推广的原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享有很高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他们根据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及家庭个人需求通盘考虑安排生产经营,从而决定采用何种创新技术。

因此,什么样的技术能切中农民需要,能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采用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就高,否则则低。

在推广实践中常可见到有些技术不推自广,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而有些技术则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推开,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原因是技术未能切中农民需要。

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创新成果推广的内在动力是农民的需要,这些需要产生动机,动机驱使农民的采用行为,创新成果方能推广开来。

4.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如何应用激励理论?

答:

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

(一)正确确定推广目标。

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

因此,目标的确定是增强激励力量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确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能够包含更多农民的共同要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这是设置目标的关键。

再者,在确定目标时,要尽量切合实际。

因为所确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后能实现,才有可能激励农民干下去;反之目标遥远、高不可攀,积极性会大大削弱。

(二)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

同样的目标,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会有不同效价,甚至同一目标,由于内容、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价,所以要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讲深讲透所要推广的项目的价值,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只要你推的项目,农民很器重,很向往,觉得很有意义,其效价越高,这样激励力量就越强;反之,农民觉得无足轻重,漠不关心,其效价就会很低甚至为零;如果农民觉得害怕、讨厌而不希望实现,其效价为负数,不但不会激励积极性,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对期望值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到头来实现不了,反遭心理挫折;估计低了,过分悲观,容易泄气,会影响信心,所以,对期望值应有一个恰当的估计。

当一个合理的目标确定以后,期望值的高低往往与个人的知识、能力、意志、气质、经验有关。

要使期望变为现实,还要求推广人员训练有素,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不利因素,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

5.简述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的过程和类型。

答:

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的过程:

常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知晓阶段(知道有某种科技产品存在)、了解阶段(认识了解产品的作用)、喜欢阶段(对产品产生良好印象)、确信阶段(确信自己需要,产生购买愿望)、购买阶段(进行实际的购买活动)。

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的类型:

理智型、冲动型、经济型、习惯型、不定型。

6.简述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

答: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人行为的改变要经历解冻、变化和冻结三个时期。

按照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层次性规律,农民行为的改变也应该是:

知识改变态度改变个人行为改变群体行为改变。

7.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使用?

答:

政府通常采用政策、法律、经济、补贴等手段影响农民的行为。

推广人员则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试验、示范等手段影响农民的行为。

常见的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有:

1.强迫和强制使用权力,迫使某人做某事。

使用强制人的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他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可以强制;

(2)他必须了解如何达到目的,即有达到目的的方法与手段;

(3)他必须有能力去检查被强制的人是否按要求去做;

(4)使用强制力量便意味着强制者对他力图改变的对象的行为负责,如果失败或造成损失应全面承担责任。

此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改变许多人的行为是可能的,但耗费大,且被强制者未必总能按要求行动。

所以,要想在改变人们的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动积极性,用强制的方法是不适宜的。

要使被强制者了解有些什么制裁,并努力说服其自愿遵守规定,在这方面,推广可能是很重要的方法。

2.咨询咨询用于对确定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其应用条件是:

(1)就问题的性质与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的标准方面,农民与推广人员的看法一致;

(2)推广人员对农民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足够的知识来解决农民的困难,而且实践证明,这些知识是科学的、可行的;

(3)农民相信推广人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推广人员认为农民自己不可能或不必要自己解决问题;

(5)农民自己具备足够条件采纳建议。

推广人员要对咨询质量负责,如果农业推广人员有很好的专业知识,且理论结合实际,能很好地发挥咨询的作用。

3.公开影响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其应用的条件是:

(1)由于农民的知识不够或有误,或者由于其态度与其所达到的目标不一致,推广人员认为农民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2)推广人员认为如果农民有更多的知识或改变了态度,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3)推广人员乐意帮助农民搜集更多、更好的信息,以促进农民改变态度;

(4)推广人员有这种知识或知道如何获得这些知识;

(5)推广人员可以采用教育方法来传播知识或影响农民的态度;

(6)农民相信推广人员的专长与动机,并在改变其知识或态度方面乐意与推广人员合作。

4.操纵

操纵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在农民尚末清楚的情况下来影响其知识水平和态度。

其应用条件是:

(1)推广人员坚信在某一确定的方向,改变农民的行为是必要而可行的;

(2)推广人员认为由农民去做独立的决策是不必要或不可行的;

(3)推广人员要掌握影响农民行为的分寸,使他们不易觉察到;

(4)农民并不极力反对受这样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影响的人要对其行为后果负责。

5.提供条件

提供条件主要是指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特定条件。

在下列情况可用此法:

(1)农民努力达到某个目标,推广人员认为这一目标是合适的,但条件不够,需要提供;

(2)推广人员具备这些条件,并准备短期或长期地提供给农民;

(3)农民不具备达到目标的现成条件,或者不冒险使用这些条件。

6.提供服务,即帮助农民做某些工作。

其应用条件是:

(1)推广人员有现成的知识或条件,能让农民更好,更经济地开展某项工作;

(2)推广人员和农民都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有益的;

(3)推广人员乐意为农民干这些工作。

7.改变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

在下述情况下,改变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手段:

(1)推广人员认为农民的行为恰当,如农民自己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

(2)由于存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障碍,农民处于不能按这种方式行动的地位;

(3)推广人员认为结构方面的变化是合理的;

(4)推广人员有权利朝这个方面开展工作。

(5)推广人员处于可以通过权力或说服来影响农民的地位。

改变社会结构也会遭到某些人及社团的反对,因为会导致他们丧失权力和收入。

农民组织协会,就能更好地联合起来,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克服这种阻力。

影响人们行为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和谐的程度,双方对利害关系的认识状况,以及双方各拥有多少权力等都影响这些方法。

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

1.简述沟通的定义。

答:

 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2.简述沟通与传播的关系。

3.简述沟通的基本要素。

答:

沟通过程中包括8个要素:

(1)传者

(2)讯息(3)渠道(4)受者(5)反馈(6)阻碍因子(7)关系(8)环境。

4.简述沟通分类的依据及其类型。

答:

(1)根据沟通渠道不同,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根据沟通所用的媒介不同,分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3)根据双方地位是否交换,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按沟通接触范围和媒介的不同,分个人沟通与大众沟通。

(5)按沟通的内容,分信息沟通与心理沟通。

5.简述农业推广的沟通形式。

答:

6.论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答:

(一)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

1、农业创新技术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应用中需要摸索和调整,农户和科技人员或中介机构对技术效果的认识常存差异,农业生产也具有不确定性,农业技术的应用必然受到生物学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

2、农业信息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

许多农业技术难于物化,不易利用市场垄断和专利手段推广,从而具有开放的特征,使农业推广工作中含有不可回避的公益性传播与沟通任务。

(二)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

相对城市,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环境封闭,现代传媒介入困难,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人口跨区域流动不频繁,这些决定了媒介环境比较单薄,脆弱,整合性较差。

(三)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

不同个体的农民认知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了解农民的知识、态度和社会背景以达到最大的沟通。

农民的思维方式受传统的经验主义、现实体制和利益观念的影响,还具有一定局限性。

(四)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变革,难度很大,因此了解研究当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条件是不能忽视的基础工作。

(五)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1、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

2、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

3、双方互相影响但作用和性质不同。

7.论述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答:

一、农业推广中存在的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是指影响沟通有效进行的阻碍因素。

对于推广人员来说,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自信。

  2.偏见。

  3.不善于倾听。

  4.操纵别人。

  5.故意做作。

  6.文化间距。

二、提高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1.尊重别人。

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

承认别人的价值,永远保持向别人学习的态度是有效开展沟通的基础。

  2.积极反馈并勇于自我表露。

受者对传者发出讯息的反应称为反馈。

对所收到的讯息给予积极的反馈是做到有效沟通的基本保证之一。

为了理解对方,首先让对方理解自己。

所谓自我表露,就是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包括意见和想法告诉给别人的行动。

自我表露是一种赢得对方信任的方法,只有沟通对象信任你,才能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你,这样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发现对方怀有诚意,谈起自己来无拘无束,那么,你对自己的情况也会畅所欲言。

相反,如果对方对自己的情况遮遮掩掩,那么你在谈论自己时也会小心翼翼。

在人际沟通中,主动地向别人敞开思想,对方会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就会愿意彼此谈出心里话。

  3.善于分析沟通对象。

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表达者的意图,话语的组合逻辑,言语材料选择的准确程度,也还取决于沟通对象对信息的领悟和理解程度,取决于对方的反应和行动。

所以,沟通对象才是沟通效果最权威的检验者。

为了使沟通参与者在沟通过程中达到互动,推广人员要根据沟通对象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信息的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在思想基础、文化素质和背景知识上尽可能相近,这样才能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而要做到这种相近,就要以沟通对象为标准,向沟通对象看齐。

  除此之外,还有人们的习惯、嗜好、性格等等。

  4.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提高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2)尊重别人。

  (3)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

  (4)利用非言语行为强化语言表达效果。

  (5)注意学习。

  (6)注意倾听,努力从多方面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的意思。

  (7)换位思考。

  (8)与工作对象搞好关系。

  (9)增加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程度和相似程度。

(10)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

第四章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简述创新的基本含义。

答:

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简述采用与扩散的关系。

答:

采用与扩散二者密切相关,但在农业推广学中又有各自的特定含义。

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采用反映的一般是个体的采用行为,而扩散反映的是创新被某一社会系统许多成员普遍采用的过程,是众多的个体决定采用创新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通常是指群体农民对技术采用的行为总和。

3.什么是扩散曲线?

答:

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成果从采用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扩散趋势可用S型曲线来表示。

这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创新采用者累计数量(或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扩散曲线为S型扩散曲线。

在农业推广学中,S型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S扩散理论”。

S扩散理论所包含的农业创新扩散的阶段性规律、时效性规律及交替性规律。

4.扩散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典型的创新扩散过程分4个阶段:

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5.采用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

1.认识阶段:

也称为感知阶段。

农民从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与本身的生产发展和生活需要相联系,从总体上初步了解某项创新。

2.兴趣阶段:

农民对此项创新的方法和效果,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开始出现学习行为;并初步考虑采用的规模、投资的程度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初步做出是否试用的打算。

3.评价阶段:

农民根据以往资料对该项创新的各种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农民在邻居、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进行评价,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4.试用阶段:

也称为尝试阶段。

农民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防止盲目应用,估计效益高低等。

在正式采用之前要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即试用,为今后大规模采用做准备。

5.采用阶段:

也称为接受阶段。

通过试用评价得出是否采用的决策,如果该项创新较为理想,农民便根据自己的财力、物力等状况,决定采用的规模,正式实施创新。

6.简述采用者的类型及其特征。

答:

通常划分为五个类型:

1、创新者2、早期采用者3、早期多数4、晚期多数5、落后者。

他们各自的基本特征是:

创新者见多识广,敢于冒险可谓是“世界主义者”;早期采用者受人尊敬,较有名望,他人乐于向其咨询事情;早期多数深思熟虑,审慎决策,是晚期多数的重要联系对象;晚期多数资源不足,对创新抱怀疑态度,一般出于压力才采用创新;落后者资源短缺,行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7.创新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答:

创新的特性:

1)相对优越性。

2)一致性(兼容性)。

3)复杂性。

4)可试验性5)可观察性。

8.影响采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一、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理解。

1、相对优势性。

2、一致性。

3、复杂性。

4、可实验性。

5、可观察性。

二、创新决策的类型。

1、个人选择。

2、集体决定。

3、权威决定。

三、沟通渠道的选择。

例如,大众媒介、人际沟通。

四、社会系统的性质社会系统的性质。

例如:

规范、回想联系程度。

五、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

第五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1.简述创新的基本含义。

2.简述采用与扩散的关系。

3.什么是扩散曲线?

4.扩散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5.采用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6.简述采用者的类型及其特征。

7.创新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8.影响采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六章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

1.什么是参与式农业推广?

答:

是农业推广员根据农民行为改变原理,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口,最大限度发挥他们在自身生产和生活状况分析、资源分析、需要分析、农业创新学习和应用以及项目制定、实施、监督、评估和验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发掘和培养他在促进农业创新扩散与农村区域发展中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和增长点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2.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的特点。

答:

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认为发展的焦点是人的发展,人是发展过程的主题。

因而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化和提高当地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参与式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用于参与式项目的计划、监测和评估。

3.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应用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答:

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阶段、问题确认阶段、方案优选阶段、行动阶段、信息反馈阶段与成果扩散阶段。

4.简述“5W2H”的基本内容。

答:

行动阶段是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之一,这一阶段要针对上一阶段得到的优选方案制定详细的项目行动计划,其中的要领是编制项目计划一览表,此表能够回答一系列问题,被称为5W2H,其构建步骤是:

1、确定项目的目标框架。

2、讨论项目的目标及最高目标,回答为什么(why)要开展这一推广项目。

3、确定活动,回答项目期望实现的是什么(what)、怎样做(why)以及有多大投入(how)。

4、确定检验指标,回答如何(how)衡量项目的成功。

5、确定指标来源、回答从哪里(where)获得评价项目成功的信息资源。

6、建立重要假设和重要前提,回答哪些(which)外部因素将影响项目的成功。

7、进行逻辑检查。

第七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培训

1.简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生产力理论

答: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而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

不论是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素质和水平。

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

可见,只有通过加强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把科技转变成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简述国内外农民培训的类型和特点

答:

(一)农业推广培训的类型

1.按组织主体分类。

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推广部门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建立起了一个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的农业推广培训网络体系。

2.按时间长短分类。

具体分为长期班(半年以上)、中期班(半个月至半年)和短期班

3.按培训层次分类。

按照培训是否为国家承认学历可分为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又可各自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3个层次。

4.按培训场所分类。

分为现场指导、授课讲座、科技咨询和远程教育

5.按培训内容分类。

可分为农业实用技术、林业绿化美化、旅游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政策法律、村镇建设、企业管理、农村生活、文化扫盲等。

(二)农业推广培训的特点

1.时代性。

当今社会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及日常用品要求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迫切要求农业推广培训必须从高起点开始。

2.显效性。

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学了就能用,用后就见效。

因此,农业推广培训必须以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学以致用,用能见效的原则。

3.针对性。

由于农业推广对象来源广泛,其知识结构、理论与技术水平及其行为规律差异很大,因而对培训的知识与技术要求也就不完全一样。

因此必须根据推广对象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又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4.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北方地区更为明显。

因此,农业推广培训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尽可能使其与生产季节和环节相适应,并采用现场教学方法,以提高农业推广培训的效果。

5.灵活性。

强调农业推广培训应根据当地情况作出科学规划和计划。

但规划和计划执行时,却要因时、因地、因人进行灵活安排,把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起来,切忌盲目主观行事。

2.试述农业培训教师的应具备的能力

答:

(一)同有关各方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进行农村社会经济调研的能力

(三)制定和实施农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能力

(四)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五)培训教学的组织能力

(六)培训档案建立和培训报告编制能力

(七)农民技术培训教师应具备的行为准则

第八章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

1.简述信息的含义与特征。

答:

信息的简单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的反映。

抽象的信息概念,是指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以及这种方式和规律的表征与表述。

特征:

1、普通性和无限性。

2、客观性和主观性。

3、价值性和共享性。

4、动态性和时效性。

5、可传递性和交换性。

6、依靠性和主导性。

2.简述农业推广信息的主要类型。

答:

主要类型包括10类:

1、农村政策信息。

2、农村市场信息。

3、农业资源信息。

4、农业生产信息。

5、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6、农业科技信息。

7、农业教育与培训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