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8191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docx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

一、填空

1.根据《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性尘肺病有(13)种。

2.根据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接触石棉、矽尘、金属粉尘(如铅尘、镉尘)、砷尘、烟,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2626规定的(KN95)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放射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2626规定的(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致癌性油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2626规定的(KP95)等级的防尘口罩。

3.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矽肺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

吸入肺部粉尘的粒径(越小)、浓度(越大)、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接尘时间(越长(含义相似即可)),尘肺病的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国家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颗粒物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微生物(顺序可变))。

5.国家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按照防护对象不同,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为(KN)和(KP)两类,前者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后者用于防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6.防护非油性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护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KN100)、(KN95)和(KN90)。

7.尘肺病的危害严重、发病时间长、常伴随并发症。

尘肺病是积累性、致残性、不可逆转、终身不可治愈的职业病。

矽肺的一般发病工龄为5-10年,最短1-2年可发病。

煤尘、矽尘属于(非油)性颗粒物,接触的浓度高时,必须选择(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才能保证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8.进入有害作业环境前,必须对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

9.佩戴防尘口罩后,穿透口罩的粉尘浓度<职业接触限值,说明人体吸入的粉尘浓度<职业接触限值,选择的口罩防护等级是安全的。

若环境中煤尘浓度为100mg/m3,职业接触限值PC-TWA(呼尘)为2.5mg/m3,此时选择(KN100)等级防尘口罩是安全的。

10.GBZ2.1-2007中规定,呼吸性粉尘是按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

1.关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未刮净胡须时,可以使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B.过滤元件可清洗

C.每次进入有害环境前,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

D.面罩可以用60℃的热水清洗

2.(C)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

A.尘肺B.煤工尘肺C.矽肺D.水泥尘肺

3.国家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KN100等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对0.075微米及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B)。

A.99.99%B.99.97%C.95.0%D.90.0%

4.KN100等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效率、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的P3等级综合过滤件的滤烟效率分别为(A)。

A.99.97%、99.99%B.99.97%、99.0%C.99.97%、99.97%D.99.99%、99.99%

5.GB2626-2006中规定,用(C)颗粒物检测N类过滤元件,用(A)颗粒物检测P类过滤元件。

A.DOPB.石油C.氯化钠D.氯化钾

6.要查阅矽尘的职业接触限值,应选择以下(A)国家标准。

A.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B.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C.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D.AQ4203-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7.尘肺病死亡人数约为煤矿工伤死亡的(B)倍。

A.3B.5C.7D.10

8.(D)气体,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

A.硫化氢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

9.标有黄色色条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件,其防护对象为(D)。

A.无机气体B.有机气体C.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D.二氧化硫及其他酸性气体

10.国家标准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中规定,防护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或蒸气的过滤件为(C)普通过滤件。

A.A型B.B型C.E型D.K型

单选题

(2)

1、对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在(D)测量。

A、最热月份B、夏季C、夏季最热月份D、工期内最热月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B)体系。

A.安全管理档案B.职业卫生档案

C.应急救援档案D.质量管理档案

3、用人单位不得故意破坏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B)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A.不报、迟报、漏报B.迟报、漏报、谎报

B.不报、漏报、错报D.迟报、漏报、错报

4.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工作日、()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B

A.4h,8hB.8h,40hC.4h,40hD.6h,40h

5、下列属于法定职业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是(B)。

A.过敏性鼻炎B.哮喘C.肺结核D.肺气肿

6、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所致疾病或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B)

A.石棉—肺癌、间皮瘤B.六价铬化合物—肝血管肉瘤

C.焦炉逸散物—肺癌D.联苯胺—膀胱癌

7、下列哪项全部属于法定职业病的是(A)。

A.接触性皮炎、电焊工尘肺、汽油中毒

B.煤工尘肺、消化性溃疡、金属烟热

C.中暑、高原病、肌肉骨骼疾病

D.滑囊炎、爆震聋、水泥尘肺

8、以下属于提示标识的为:

(D)

A.禁止入内B.当心中毒C.戴防毒面具D.救援电话

9、呼吸性粉尘是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µ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

D

A.2.570%B.580%

C.1020%D.7.0750%

10、国家规定每年(C)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A.2B.3C.4D.5

11、用人单位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D)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12、用人单位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A)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13、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可分为(B)。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B.接触粉尘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

C.接触粉尘类、物理因素类、有毒有害气体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

D.接触粉尘及化学物质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的职业健康检查

14、《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颁布至今已经历(C)次修订。

A.2B.3C.4D.5

242、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C)。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B.由职业病病人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C.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D.由所在地工会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5、下列不属于接触煤尘作业人员的职业禁忌症的(D)。

A.活动性肺结核B.慢性阻塞性肺病

C.慢性间质性肺病D.支气管肺炎

16、下列不属于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禁忌症的是(C)。

A.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B.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C.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

D.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闻≥65dB)。

17、下列不属于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目的的是(D)。

A.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

B.早期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

C.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D.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18、劳动者(C)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A.可以B.无权C.有权D.特殊情况下有权

1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是,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D.选择提供

20、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B)报告。

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A.卫生行政部门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工会组织D.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

2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D)。

A.劳动保障部门B.病人家属C.卫生行政部门D.用人单位

22、甲醛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证有(C)。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职业性哮喘和风湿性关节炎

C.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间质性肺病

D.中枢神经系统品质性疾病

23、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难过滤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在(B)μm左右的颗粒。

A.0.1B.0.3C.0.5D.0.7

24、下列全部属于非油性颗粒物的是(B)。

A.煤尘、岩尘、沥青烟B.煤尘、酸雾、油漆雾

C.水泥尘、酸雾、焦炉烟D.岩尘、油漆雾、沥青烟

25、耳塞和耳罩组合使用时的声衰减值,可按二者中较高的声衰减值增加(D)dB估算。

A.2B.3C.4D.5

多选题

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包括(ABD)。

A.背景:

绿色B.标识图:

白色

C.外圈:

黄色D.安全色(绿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50%

2、影响滤毒盒使用寿命的因素包括(ABCD)。

A.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B.作业现场的湿度

C.作业现场的温度D.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3、滤毒盒根据吸附的原理,可分成(BD)。

A.有机蒸气滤毒盒B.物理吸附滤毒盒

C.生物吸附滤毒盒D.化学吸附滤毒盒

4、下列属于面罩更换时,目视检查中重点检查部件的是(ABCD)。

A.面罩本体B.吸气阀

C.呼气阀D.头带及滤毒盒/滤棉连接处

5、下列属于油性颗粒物的是(AB)。

A.沥青烟B.焦炉烟C.油漆雾D.酸雾

6、与泡棉耳塞相比,圣诞树型耳塞的优点包括(BD)。

A.舒适性高B.佩戴方法简单

C.可长时间佩戴D.可重复使用

7、下列情况下,建议用耳罩,不要用耳塞的情况有(ABC)。

A.工人耳道有炎症

B.工人耳道很大或者形状特殊,所有耳塞都不适用

C.要求方便监察护听器是否正确佩戴

D.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95dB时

三、判断题

(1)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防尘个体防护装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用人单位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对职工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

(√)

2.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接触粉尘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不同粉尘种类、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配备相应的防尘口罩。

(√)

3.每年新发职业病中尘肺病占比最高,尘肺病危害严重,但可以治愈。

(x)(尘肺病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预防)

4.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是接尘作业工人呼吸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

5.作业场所中存在粉尘,可以使用纱布口罩进行防护。

(x)(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委安全〔2000〕189号,第八条,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

6.进入有毒气体环境时,必须配戴防尘口罩。

(x)(进入有毒气体环境,使用防毒面具;进入有粉尘环境,使用防尘口罩)

7.佩戴高防护等级的防尘口罩即可预防尘肺病。

(×)(防护类型、佩戴、使用均须正确)

8.为了增加过滤效率,可以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内佩戴纱布口罩。

(×)(自吸过滤式面罩内不可以戴其他物品)

9.井下作业时机械车辆会产生柴油机尾气。

柴油机尾气是确认人类致癌物,成分复杂,包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油雾等。

同时接触煤尘、矽尘和柴油机尾气的作业工人,可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进行防护。

(×)(防柴油机尾气,需佩戴同时防毒和防尘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10.井下爆破作业时会产生炮烟。

炮烟成分复杂,包含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气、烟尘微粒等。

同时接触煤尘、矽尘和炮烟的作业工人,可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进行防护。

(×)(防炮烟,需佩戴同时防毒和防尘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11.可用肥皂、洗衣粉、汽油洗涤面罩。

(×)(洗涤面罩时,不可使用碱性洗涤剂、含油性溶剂)

12.面罩清洗时,必须在洁净且水温低于49℃的冷水或温水中洗涤。

(√)

13.防尘口罩的过滤元件是可以清洗的。

(×)(过滤元件不可清洗)

14.面罩清洗后可在阳光下晾干。

(×)(不可阳光下暴晒)

15.呼吸防护用品应保存在清洁、干燥、无油污、无阳光直射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

判断题

(2)

1、劳动者依据其嗅觉,作为判断滤毒盒是否更换的唯一标准。

(×)

2、有机蒸气滤毒盒受环境湿度的影响不明显,化学吸附滤毒盒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很大。

(×)

3、为使劳动者使用面罩时既舒适又吸汗,可将面具里面加海绵衬垫。

(×)

4、工作场所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越小的颗粒物越难过滤防护。

(×)

5、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

6、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85dB时,用人单位可以不为劳动者配备护听器。

(×)

7、《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和《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都采用护听器的标称SNR值作为选型依据。

(√)

8、噪声作业期间,如果配发了合适的护听器并正确使用,噪声性听力损失是100%可以预防的。

(√)

9、有限次使用化学防护服面料一般为轻薄的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可清洗。

(×)

四、问答题

1.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佩戴气密性检查有几种方法?

分别简述各检查方法的步骤。

答:

有2种方法:

负压气密性检查、正压气密性检查。

(1)负压气密性检查:

使用者用手将进气口堵住,缓缓吸气,面罩向内微微塌陷,屏住呼吸数秒,若面罩继续保持塌陷状态,说明密合良好。

否则应调整面罩位置和头带松紧等,直至没有泄漏感。

(2)正压气密性检查:

佩戴后堵住呼气阀,缓缓呼气,面罩稍微隆起,若面罩能维持少许正压而无明显泄漏感,说明密合良好。

2.每次进入有害作业环境现场,佩戴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必须进行哪些步骤?

并简述其作用。

答:

(1)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更换损坏或有缺陷部件,确保其良好的状态。

(2)每次进入有害环境前,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以保证使用者面部与面罩之间有良好的密合性。

若检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有害环境。

3.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的清洗注意事项有哪些?

请简述其内容。

答:

(1)过滤(元)件不能水洗,清洗前应取下。

(2)不可使用热水清洗,可在洁净的冷水或温水中洗涤,水温≤49℃。

(3)不可使用碱性洗涤剂(如洗衣服)、含油性溶剂(如汽油),可使用中性洗涤剂(如洗衣剂)。

(4)不可机洗,不可阳光下暴晒。

4.若作业场所存在煤尘浓度为100mg/m3,如何选择适合的防尘口罩?

请简述步骤及依据。

答:

(1)明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根据国标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煤尘为非油性颗粒物,选择KN类防尘口罩进行防护。

(2)明确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职业接触限值:

根据国标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煤尘(游离SiO2含量<10%),职业接触限值PC-TWA(呼尘)为2.5mg/m3。

(3)选择防尘口罩防护等级:

①若选择KN95等级防尘口罩,过滤效率≥95%,穿透率5%,有5%煤尘穿透口罩,吸入肺部5mg/m3,>煤尘职业接触限值(是煤尘职业接触限值的2倍),不安全;

②若选择KN100等级防尘口罩,过滤效率≥99.97%,穿透率0.03%,有0.03%煤尘穿透口罩,吸入肺部0.03mg/m3,远远小于煤尘职业接触限值,安全;

③选择KN100等级防尘口罩进行防护。

5.根据《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文件,尘肺病分类有多少种?

请说明具体尘肺病名称及其对应的职业危害因素。

答:

共分为13种尘肺病:

(1)矽肺:

矽尘;

(2)煤工尘肺:

煤尘;

(3)石墨尘肺:

石墨粉尘;

(4)炭(碳)黑尘肺:

炭(碳)黑粉尘;

(5)石棉肺:

石棉粉尘;

(6)滑石尘肺:

滑石粉尘;

(7)水泥尘肺:

水泥粉尘;

(8)云母尘肺:

云母粉尘;

(9)陶工尘肺:

陶土粉尘;

(10)铝尘肺:

铝尘;

(11)电焊工尘肺:

电焊烟尘;

(12)铸工尘肺:

铸造粉尘;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其他粉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