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7765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docx

大边坡治理施工方案

1560平台至低线公路厂区枢纽边坡(含出线场边坡)治理施工方案

1概述

1560平台至厂区外低线公路边坡位于雅砻江右岸,该段河道内水流尚平稳,水面宽80~100m,常水位高程约1325~1330m。

雅砻江右岸地形以大水沟厂址为界,北段山体雄伟,多为高陡边坡直通江边,短源高坡降的小水沟较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其中1330~1600m高程,由于顺层陡倾角裂隙与NWW向陡、缓两组裂隙组合切割,坡度一般可达50~70度,沿江形成了一系列陡壁,冲沟较发育,多为短源高坡降的小水沟,沟谷大多垂直雅砻江,呈北西向东西方向发育,其中以厂址下游的大水沟切割最深,延伸最长,且有常年流水。

由于1560平台与低线公路之间边坡(含出线场边坡)遭到1560平台施工弃碴破坏,对低线公路的交通安全和出线系统的施工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需对其进行处理。

该边坡设计采用清除浮渣、锚固、格栅浆砌石、格栅植草、砼格栅梁、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挡墙和钢格栅拦石网等措施对弃碴、堆积体、崩坡积体、明显松动石块、危岩体等进行治理。

大楠公路边坡分A、B、C、D四个区进行处理,所有分区在边坡支护之前先清除表面浮渣、碎块石、明显松动石块及危岩体,对无法实施清除的危岩体采用主动防护网+随机锚索或锚筋束保护,一般边坡采用随机锚杆+挂网喷护和被动防护网防护;出线场边坡视堆积体的厚度和堆积量分A、B两个区,堆积量较大的A区采用砼格栅梁+自进式锚杆+植草护坡、钢筋混凝土挡墙和钢格栅拦石网进行处理,B区清除浮渣和碎块石后进行随机支护,喷10cm厚C25混凝土。

发生的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编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1

清除浮渣

30680

暂定设计量

2

清撬块石

300

暂定设计量

3

高边坡排架搭设

m2

40000

4

密织网

m2

40000

5

主动防护网

2880

GNS2型

6

被动防护网

1150

高4m,750KJ

7

格栅浆砌石M7.5

500

8

格栅植草

m2

1000

9

排水孔Ф50、L=3.0m

m

1000

10

PVC排水管Ф50

m

175

11

喷混凝土C25

m3

2500

厚10cm

12

挂网钢筋φ8@0.2

t

100

13

锚杆Ф32、L=12m

200

普通砂浆锚杆

14

锚杆Ф32、L=9.0m

7000

普通砂浆锚杆

15

锚杆Ф28、L=7.0m

1500

普通砂浆锚杆

16

锚杆Ф28、L=5.0m

500

普通砂浆锚杆

17

锚筋束3Ф32、L=12m

700

18

随机锚杆Ф32、L=12m

100

普通砂浆锚杆

19

随机锚杆Ф32、L=9.0m

500

普通砂浆锚杆

20

随机锚杆Ф28、L=7.0m

500

普通砂浆锚杆

21

随机锚杆Ф28、L=5.0m

200

普通砂浆锚杆

22

随机锚筋束3Ф32、L=12m

200

23

随机自进式锚杆Ф32、L=12m

100

24

随机自进式锚杆Ф32、L=9.0m

200

25

随机自进式锚杆Ф28、L=7.0m

250

26

随机自进式锚杆Ф28、L=5.0m

100

27

随机清除浮渣

3000

28

随机清撬块石

200

29

随机喷混凝土C25

200

厚10cm

30

随机挂网钢筋φ8@0.2

t

4

备注:

本表为设计图纸提供工程量,实际工程量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

2编制依据

(1)《施工总进度计划》。

(2)《关于1560平台与低线公路之间边坡治理的通知》。

(3)《1560平台至低线公路厂区枢纽边坡治理总说明》。

(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6-2001。

(5)《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

(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

(7)《水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144-1999。

(8)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3施工布置

3.1施工便道布置

由于边坡高而陡,不适合直接通行,需设置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采用手风钻配合人工修建,宽2~3m左右,呈“之”字型布置,外侧用钢筋及打插筋方式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钢筋及插筋均采用Φ25钢筋,两插筋间距为0.8~1.0m,高度1.2~1.5m,并用密织网封闭。

遇冲沟部位采用Ф48钢管搭设小型栈桥通过,总长约4km,沿途需搭设小型钢栈桥5座,路线设计详见平面布置图。

施工便道主要工程量

编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马道土石方开挖(长3500m,宽2~3m)

m3

9500

2

马道护栏Ф25钢筋

t

35

3

密织网

m2

6000

4

小型钢栈桥

t

50

3.2风水电布置

1560平台外侧3~5m(留4m的道路),长度170m的区域为边坡治理临建布置场地。

地下厂房现有风水电系统负荷较大,未增容前暂时无法满足边坡治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施工安全方面的考虑,施工风水电系统全部设在1560平台,从1560平台将管线牵至各工作面。

施工用风:

在1560平台临时建60m2供风站内设置两台20m3/min的电动空压机,接Ф100主管至各分区,然后接Ф50分管至各工作面。

施工用水:

在1560平台设20m3水池3个,分别布置在上游、中点和下游处,供应各区施工用水。

1560平台水池水拟从PD2探洞内抽水补给,设置20m2水泵房一座,采用DN100钢管接至1560m平台,在采用DN80钢管作为支线,分别接至三个水池。

施工用电及照明:

在1560平台设1000KVA变压站一个,供应空压站用电和工作面照明用电。

施工照明用电由照明配电箱接入,采用碘钨灯、金卤灯照明。

风水电资源投入

编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1000KVA变压器

1

2

动力配电柜

2

XL-51

3

低压开挖柜

2

GGD-1000

4

10KV架空线

Km

2

5

380V供电线路

Km

2

6

低压动力电缆

Km

2

7

DN100钢管

Km

1

供水

8

DN80钢管

Km

0.6

供水

9

DN100钢管

Km

2

供风

10

照明配电箱

10

XXM-1N

11

照明系统变压器

1

4KVA380V/36V

12

220V照明线

Km

6

13

碘钨灯

100

14

金卤灯

5

3.3混凝土供给

现浇混凝土采用0.35m3强制式搅拌机拌制,然后采用溜筒溜送到工作面。

强制式搅拌机设在1560平台;喷护用混凝土采用人工将混合料转运至工作面。

3.4施工排水

边坡施工废水和冲渣产生的污水不能直接排除入江,在大楠公路内侧沿线挖设排水沟,每隔200m设置污水处理池一个,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再排放入江。

排水沟宽×深=1m×1m,污水池长×宽×深=4m×3m×5m。

3.5临时仓库

为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在EL.1560平台布置临时仓库,用与临时存放生产工具和物资材料。

4施工方法

4.1施工顺序

按照“自上而下、从上游到下游”的原则,分两个大的工作面进行施工,第一个工作面是出线场边坡、A区正上方的B区→A区;第二个工作面是B区→C区→D区。

4.2施工程序

随机支护(清除堆积体)部位:

施工准备→边坡清理→支护施工→主、被动防护网或混凝土挡墙、拦石网施工。

砼格栅梁(不清除堆积体)部位:

施工准备→钢筋混凝土挡墙、拦石网施工→自进式锚杆施工→砼格栅梁施工→植草护坡。

4.3施工方法及具体措施

根据边坡受破坏程度不同,采取“多护少挖,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施工,并制定了7种处理措施,分别为A:

浮渣清除;B:

清撬或爆破清除;C:

主动防护网+随机锚杆;D:

系统锚杆+喷混支护;E:

随机锚杆+随机喷混支护;F:

喷混支护+锚筋束+随机锚杆;G:

被动防护网。

4.3.1边坡清理

边坡清理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浮渣采用人工清除,清至剩5~10cm时采用高压风水冲洗,对需要爆破才能清除的危岩体采用钻孔爆破,爆破须采用小药量,弱爆破。

由于受作业面条件限制,每次只能清理水平距离2m范围内的浮渣,A区分15次,B区分60~110次,D区分65次进行清理。

清理时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戴防尘罩作业,下方应设安全哨,警示牌,严禁行人通行,暂停正下方临时拌和系统的施工活动,调度室转移至通风兼安全洞出口处。

对边坡陡峭难以清理及锚筋束和部分锚杆的施工部位须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步距控制在不得大于1.2m,横杆间排距在1.5m左右,临空面须设剪刀撑。

为确保施工安全,坡面施打插筋与脚手架连接,并焊接拉条以加固。

脚手架高度不超过规范要求,超高时必须采取卸荷措施,详细设计图根据各部位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具体报送。

4.3.2随机支护施工

边坡支护分为锚杆支护及挂网锚喷支护,挂网锚喷支护施工程序为:

初喷3~4cm→锚杆施工→挂网施工→终喷6~7cm。

因边坡陡峭,每次支护作业需搭设钢管平台进行作业,以便于锚杆安装和施工机械的摆放。

搭设平台时,在岩面上施打插筋,作为平台“落脚”位置,平台搭设好后,小型设备(如干喷机等)和支护材料采用人工转运至工作面,大型设备(如潜孔钻等)需先在1560平台拆卸后再人工搬运至部位(钢管搭设的平台)组装。

(1)喷护施工

喷护采用干喷法施工。

施工程序见图4-1。

 

图4-1喷混凝土施工程序图

混合料的制备

混合料由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混合料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采用人工从施工便道转运至作业面。

喷射混凝土

a、检查喷射机械及施工用水、风管路等设施,试运行正常,拌和、运输、喷射系统准备完毕后,即可进行喷射作业。

b、按先通风后送电,然后再投料的顺序进行作业。

喂送混合料保持连续、均匀,施喷中使用辅助风管,协助管道畅通。

c、施工作业顺序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分区方式进行,分段高度控制在1.5m~2.0m之间,区段间的接合部和结构的接缝处妥善处理,不得存在漏喷部位。

d、受喷面的厚度,可一次喷至设计厚度。

e、喷射作业时,连续供料,并保证工作风压稳定,喷嘴在可能条件下保持与岩石面距离约0.7m,喷射方向大致垂直岩面。

完成或因故中断作业时,将喷射机及料管内的积料清理干净。

喷射作业完成后,清除粘附在喷射面的溅落物。

f、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按30%考虑。

喷护混凝土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及时对喷射混凝土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7-10天。

质量检查和验收

a、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在测定喷射混凝土工艺质量和抗压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b、喷层厚度检查。

检查记录定期报送监理,如未达到质量评定标准要求,按监理指示进行补喷,所有喷射混凝土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验收。

割除露出喷混凝土表面的钢筋残余段,必须在监理工程师检验后方可实施。

c、对喷混凝土中的鼓皮、剥落、低强或其它缺陷部位及时清理、修补,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验收。

(2)锚杆施工

锚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施工方法。

锚杆支护施工程序见图4-2。

图4-2锚杆施工程序图

钻孔

孔深L≤4.5m的锚杆采用气腿式手风钻施钻,孔径为42mm;孔深L>4.5m的锚杆或锚筋束采用潜孔钻钻孔,孔径为70~100mm。

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孔深偏差不大于5cm,钻孔完成后先清孔后验收,不合格的要补钻或重钻。

锚杆安装

注浆前先检查注浆器的工作性能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湿管路。

将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浆液注满后立即插杆。

封孔

插杆后立即用布料、水泥袋等软物封堵孔口,防止漏浆,并确保锚杆插筋在孔内居中。

锚杆施工完成后,24h内严禁敲击、碰撞拉拔锚杆和悬挂重物。

(3)挂网施工

挂网在壁面初喷和锚杆施工后进行,挂网前按照区域大小和形状进行下料,区域过大时分单元进行挂网。

挂网筋要求与壁面锚杆焊接在一起,并在钢筋网上标示喷射混凝土厚度标志。

(4)锚筋束施工

锚筋束桩体利用定尺下料后的钢筋在现场连接成桩,并使钢筋接头处错开。

锚筋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

 

(1)主要机具

①钻机:

采用QZJ-100B型潜孔钻造孔。

②灌浆设备:

采用2SNS型灌浆泵注浆,JJS200型浆液搅拌机制浆。

(2)施工方法及要点

①施工平台

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作业平台,由于锚筋束长达12m,为便于人工插锚筋束,平台宽度不低于8m。

②钻孔

采用QZJ-100B型潜孔钻造孔,钻孔孔径φ100mm,经纬仪配合布点,脚手架钢管搭设简易支架、吊线锤辅助钻杆定位,在钻孔过程中随时纠偏的方式。

孔道允许误差同注浆锚杆。

③清孔

采用高压水冲洗桩孔至回水澄清后,再用高压风吹干。

④锚筋束杆体制安

将连接好的桩体调直、清理后,按施工图纸要求绑扎进回浆管路。

灌浆管采用外径25mm焊管(或PVC管)。

锚筋束采用人工穿入桩孔中。

⑤封孔

穿束就位后,孔口上部用C30、一级配混凝土封堵,强度增长到12MPa时方可施灌。

为使其密闭良好,孔口采用海绵或棉花衬里,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

灌浆

采用2SNS型注浆泵压力灌注,灌浆压力以回浆管口压力为准。

压力暂定为0.2~0.3MPa,以现场试验为准。

当回浆管出浆连续,且比重大于或等于进浆比重时并浆至压力下降不大于25%时结束。

灌浆3小时后由回浆管进行补注浆至孔内充盈密实。

4.3.3被动防护网施工

被动柔性防护网施工程序见图4-4。

(1)测量放样

按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采用TCR-702无棱镜反射全站仪测量、放样。

(2)钢柱、拉锚锚杆基础施工

基础开挖

钢柱及拉锚锚杆基础采用人工开挖。

开挖出的渣料,人工转运至中部冲沟内集中堆放。

锚杆施工

基础所在位置基岩出露或覆盖层厚度小于设计锚固深度时,清理表面覆盖层,用混凝土回填找平后采用YTP-28汽腿钻直接钻凿锚杆孔,然后采用人工注浆、安装锚杆。

 

图4-4被动柔性防护网施工程序图

混凝土浇筑

基础所在位置覆盖层厚度大于设计锚固深度时,则采用0.8m×0.6m×1.0m(长×宽×高)C25混凝土基础。

基础安装

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母拧紧。

(3)防护网安装

钢柱及上拉锚绳安装

a、将钢柱顺坡向上放置并使钢柱底部位于基座处。

b、将上拉锚绳的挂环挂于钢柱柱顶挂座上,然后将锚绳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拉锚杆环套连接并用绳卡暂时固定(设置中间加固和下拉锚绳时,同上拉锚绳一起安装或待上拉锚绳安装好后再安装均可)。

c、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然后插入连接螺杆并拧紧。

侧拉锚绳的安装

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

调整和固定

通过上拉锚绳和侧拉锚绳来调整好钢柱的方位,拉紧拉锚绳并用绳卡固定。

上支撑绳安装

a、将第一根上支撑绳的挂环端暂时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装时为每一段的起始钢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

b、将该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的柱顶挂座上(对于单支撑绳系统的端部第一根。

支持绳、挂环应挂于端柱基座的挂座上,顺钢柱绕过柱顶挂座这根支撑绳)。

c、在后续钢柱处,将支撑绳置于挂座内侧,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钢柱并向下绕至该钢柱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

d、再次调整减压环位置,确信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e、第二根上支撑绳和第一根的安装方法相同,只不过是从第一根支撑绳的最后一根钢柱向第一根钢柱的方向反向安装而已,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侧。

f、在距减压环约40cm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上部支撑绳相互并结。

下支撑绳安装

该工序在环形网挂到上支撑绳时进行。

其方法与上支撑绳类似,但支撑绳均直接从网块的底排网孔穿过,对于带减压环的支撑绳,待支撑绳到达减压环的正确位置前40cm左右才能套入减压环,同时亦应注意钢柱至减压环外侧约40cm段的支撑绳不得穿入网块环孔。

环形网的安装

a、用一根起吊绳(钢丝绳或专门准备的粗麻绳)穿过环形网上缘第二排左右网孔(底排网孔一般有标志色),一端固定在临近钢柱的顶端,另一端穿过悬挂固定于上支撑绳上的起吊滑轮组或临近钢柱的柱顶挂座并使尾端垂落到地面附近。

b、拉动起吊绳尾端,直到环形网上缘上升到上支撑绳水平为止,再用绳卡或卸扣将网与上支撑绳暂时进行松动连接,此后起吊绳可以松开抽出;同时宜用一根绳子穿过网的底排网孔并固定到基座上使网块底缘靠近钢柱,以便下支撑绳的安装,待下支撑绳安装好后即可抽出该绳。

c、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网块暂时挂到上支撑绳上为止,并侧向移动网块使其位于正确位置;此后即可进行下支撑绳安装。

缝合连接方式

a、将总长约1.3倍于缝合边的缝合绳在其中点做上标志。

b、从系统的一端开始,先将缝合绳中点固定在每一张网的上缘中点处支撑绳上。

从中点开始各用一半缝合绳向两侧逐步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对于朝向钢柱一侧的绳端,直到用绳卡将两根(单支撑时为一根)支撑绳并结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缝合绳将网与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当到达柱顶挂座时,将缝合绳从挂座的前侧穿过(不能缠绕到挂座上)转向下继续将网与相邻网边缘或支撑绳(上支撑绳的与钢柱平行的单绳段)缝合,直到网块一侧的绳段,当到达相邻网块时,将缝合绳转向下与相邻网边缘缝合,直到网块侧边最下一个网孔处将绳断回转后并用绳卡固定。

c、当支撑绳分段设置而使一段拦石网的部分中部钢柱有与其平行的单支撑绳段时,由于钢柱间距非完全均匀布置,环形网边缘可能不刚好在该钢柱处,此时在缝合完毕后宜用绳卡先在该绳段柱顶处将支撑绳固定定位,然后松开该绳段尾端原固定绳卡,将该绳段顺钢柱交叉穿过网孔至基座挂座,再用绳卡重新将其固定,此后可拆下柱顶固定绳卡。

d、底排网孔由于采用了支撑绳直接穿过方式,其间不需要再采用任何连接方式。

格栅安装

a、格栅铺挂在环形网的内侧,叠盖环形网上缘并拆到网的外侧约10cm,用扎丝固定到网上。

b、格栅底部应沿斜坡向上敷设0.5m左右,并使下支撑绳与地面间不留缝隙,用石块将格栅底部压住。

c、每张格栅间叠盖约5cm。

d、用扎丝将格栅固定到网上,每平方米固定约四处。

4.3.4主动防护网施工

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结构相似,都是通过防护网进行防护,不同之处是主动防护网不是通过钢柱、支撑绳和拉锚固定防护网,而是与四个角的锚杆基座通过挂环连接。

施工时先灌注基础锚杆,混凝土找平并达到强度要求后安装基座及挂环,然后通过绳卡将防护网与基座连接。

4.3.5混凝土挡墙施工

混凝土挡墙包括出线场靠山坡侧挡墙及1560平台至低线公路厂区枢纽边坡B1区挡墙,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分层分块

出线场边坡混凝土挡墙一次浇筑成型高度较高,拟分为三层进行浇筑,第一层浇筑贴岩部分混凝土(平均高度约2.0m),第二、三层浇筑悬臂部分混凝土(高度1.5~2m);纵向沿挡墙走向从上游到下游分为8块浇筑,每块长度分别为36.25m、20.89m、20.04m、21.05m、20.08m、20.25m、20.42m和29.19m。

1560平台至低线公路厂区枢纽边坡B1区挡墙采用分4层浇筑,每层高度控制在2~3m范围内。

(2)缝面处理

层面按施工缝处理,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时预埋Ф14过缝筋和第二层结构筋插筋。

过缝筋长1.2m,两头锚固深度均为0.6m,沿挡墙走向每1m布置1根;预埋结构筋(小水沟混凝土挡墙无结构筋)锚固深度不小于0.6m,外露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外露0.5m和1.0m(交替布置),也可一次性预埋到位;第二、三层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接缝面凿毛并冲洗干净。

纵向结构缝面设两毡三油,结构钢筋在此处断开或弯转,并设5cm保护层。

(3)施工方法

基础处理

挡墙施工前,先将坡面植被、杂物清理干净,然后采用弱爆措施(单耗按0.3kg/m3控制)开挖一个底宽1m的小马道,在马道边坡上按照设计要求钻设Ф25@1.2×1.2m、L=5m(入岩4m)的系统锚杆。

钻孔采用YTP28手风钻造孔。

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需设架立筋,架立筋点焊在锚杆上,结构钢筋采用人工进行绑扎。

使用的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并将油漆污染和铁锈等清洗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形及时纠正。

钢筋连接:

主筋采用手工电弧焊,并优先选用双面焊。

Ⅱ级钢筋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为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为10d;Ⅰ级钢筋时则分别为4d和8d。

也可以采用绑扎,绑扎长度为35~40d。

钢筋接头按规定错开,配置在“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不得超过超过50%。

预埋件施工

该挡墙预埋件主要有排水管、拦石网基座和预插筋。

结构钢筋施工完成后即进行预埋件施工,预埋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加固牢靠,并加以保护。

安装完成后应仔细检查和核定,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混凝土浇筑尤其是振捣过程中,要防止移动和损坏预埋件。

模板施工

挡墙形状较为规则,各面均采用散装钢模板(P3015:

P1015=3:

1)拼模,下部不平或内侧三角带采用木板补缝。

为保证整体外观,要求外侧和侧面模板一次性立模完成(模板长度方向垂直于岩面),内侧模板则在第二层浇筑时进行立模(长度方向平行于岩面)。

模板安装要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变形和倾覆。

由于边坡高而陡,外侧和侧面模板支撑较为困难,采用Ф48钢管围囹通过Ф12拉条进行固定,在P1015模板上穿孔,拉条焊接在基础锚杆上,间排距为水平100cm×垂直75cm;内侧模可直接支撑于岩面上,支撑间排距为水平75cmד垂直”100cm。

为便于脱模,模板内表面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时可拆除模板。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施工人员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和位置。

安排专人进行监控,振捣器不能紧贴模板,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施工安全和混凝土优质连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采用溜槽或泵送入仓,混凝土入仓下料高度不宜过大。

采用溜槽时溜槽安装尽量做到不漏浆以防止水泥浆流失,溜槽内壁平滑光洁,弯折处做成弧状,减少死角,防止粘结。

使用前先用净水湿润,卸料要卸清,下班前要冲洗,清理残渣。

对不能使用溜槽的部位采取泵送,开泵前须对混凝土泵进行彻底检查,只有当泵体、机件和泵管等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泵。

泵送前先泵送适量清水,以湿润管路、料斗和混凝土缸,再泵送适量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在料斗中砂浆未完全泵完、料位在搅拌轴以上时,加入混凝土料开始泵送。

泵送尽量连续进行,泵的料斗内经常保持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

泵送过程中,如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时,必须卸掉料斗内的混凝土,立即用压力水清除管内残余的混凝土。

泵送开始时的速度要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