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428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8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

编制单位:

****

委托单位: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零年七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⑴项目名称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

⑵建设单位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李贵平

⑶项目建设地点

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园纵四路

⑷项目建设时间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具体工作内容详见进度安排表。

⑸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1.2企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四家自然人共同出资1700万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人代表李贵平。

公司现有员工6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人。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原则。

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测试设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本公司产品质量的保证。

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我公司接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即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企业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本项目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综合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4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与原则

(1)、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及咨询合同;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6)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编制规范和要求;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

9)金巢开发区总体规划

(2)、编制原则

1)本报告编制严格按照以下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编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城镇排水管渠系泵站维护设计规程》CJJ/T6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

《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GB50050-95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199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2)建设项目采用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的成熟处理工艺和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设备;

3)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4)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的法规、规范和要求。

1.5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下述内容:

(1)根据市场供求分析建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

(2)对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3)确定重点主要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

(4)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工业卫生贯彻三同时方针,提出研究方案;

(5)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纲领对厂区进行规划,确定总平面布置;

(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汽车零部件铸造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投产后汽车铸件1500吨。

1.7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汽车铸造行业的能耗非常高,即每生产1吨合格的铸件,大约要排放灰尘50公斤,废气1000~2000立方米,废砂1~1.3吨,废渣300公斤。

整个铸造行业2006年排放污染物总量约为:

粉尘150万吨,废气300亿~600亿立方米,废砂3000万吨,废渣900万吨。

该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对造型砂的科学合理配置提供给造型线进行铸件行腔造型,将废钢熔炼成铁水浇铸搭配铸件行腔内形成最终产品,在进行表面抛丸处理。

该项目采取的是利用废钢中频感应电加热新工艺,是节能减排的先进项目,采用这种先进的生产工艺每吨产生的废弃物都大大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几乎不产生废气,废渣和废水,而且还能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该项目每吨能耗电为1000kwh,远远低于国内行业的平均水平。

1.8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为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拟成立新建项目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1年。

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682.16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1.10主要研究结论

⑴该项目符合国家和****有关产业政策。

⑵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建设工程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率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⑶项目建成后,对于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⑷近年来,国内外对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看好。

⑸本项目的建设,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⑹工程的建设将增加本地区劳动力就业机会,并将相应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该项目产品时常前景广阔,项目生产工艺先进可靠,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项目经济效益较好。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产品方案及规模

1.1

汽车铸件

1500

2

年操作日

2.1

年操作日

h/班/d

8/2/250

3

主要原辅材料年总消耗量

3.1

生铁

150

3.2

回炉铁

670

3.3

废钢

675

3.4

型砂

60

3.5

增碳剂

60

4

公用动力消耗量

4.1

2000

4.2

万度

150

5

总投资

万元

1682.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经过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幅衰退之后,各国相继出台的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由衰退转为增长,在2009年三季度出现触底复苏的势头,2009年4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环比均实现正增长,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势头。

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类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实施,改善了全球汽车市场环境。

2009年4季度,世界主要汽车市场销量均出现同比大幅增长,回暖迹象明显。

在09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顺利完成保八的战略目标和国家为了刺激国内消费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力政策的大背景下,09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可喜势头。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5年预计我国的汽车销售量将达到1457万辆,2020年将有希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作为汽车行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自然也将迎来自己发展的一个黄金机会,但铸造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升级

今年,我国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保增长、扩内需是解决眼前的矛盾,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安全和新汽车发展的主题;通过调整改变企业规模小、分散、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弱、粗放经营等状况,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资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控制着技术制高点,占据高端产品市场。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零部件行业超过40%的产值和销售额是占17%的外资企业创造的;中资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小,没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差,因此,所生产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目前正处于被边缘化、低端化的危险。

因此,增强创新能力对于中资零部件企业尤为重要。

据悉,目前,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其行业总平均水平尚不到销售额的1%,而跨国公司一般在10%左右,这说明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创新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积累。

企业的创新能力绝不会凭空形成,它依靠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而积累只能依靠长期扎扎实实的试验与研究。

只有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才是真正的跨越。

——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解决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不少零部件企业拥有高、精、尖的生产设备,但却在刀、量、辅、夹、模等工装技术上水平落后;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这严重的问题,这些都致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因此,零部件企业更要重视和加强制造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改善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

目前,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零部件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三包”索赔的执行还不规范,对4S店或售后服务店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从产品发现质量问题、决定索赔到瑕疵产品回收的整个过程还不够透明,管理还不够严密,这些都导致了零部件企业蒙受了不明不白的经济损失。

需要表明的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整车和零部件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在当前成本压力都很大的状况下,应该兼顾到各供应链环节的利益,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据统计,在自主品牌整车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中资零部件企业占了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为发展零部件企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引导、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道路;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小企业、大市场的道路。

零部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促进其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国家应研究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

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因为,只有专业化才能做精、做强,成为高度协作的制造体系。

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铸造行业的能耗和环保问题。

众所周知,铸造行业历来是中国工业行业里面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每吨能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而建设节约型产业将是未来我国工业长期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能耗过大和环境污染问题,那么铸造企业将面临着与国家经济政策相悖的而被淘汰的巨大危险。

以技术进步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持续降低成本来谋求竞争优势,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结合整个资源链的供给状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精准、节约型转化,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改进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建企业自身来说,必须围绕节能问题研发高新技术,优化现有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真正使之具有现代化节能型企业应有状态及水平,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均衡稳定生产。

同时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应围绕生产实践中的节能问题积极进行研究和攻关,不断加速我国汽车零部件铸造产业科技进步,更多地采用节能新技术,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

此外,政府还应该从体制、政策上引导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依靠法制的手段来遏制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还要以科技创新为龙头,打造核心竞争力。

现在企业面临着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产生尖锐矛盾的问题,这既是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所面临的危机,同时它又是一个很好发展机遇,它必然将带来该行业的进一步洗牌,一批竞实力雄厚,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将在此轮洗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则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着眼于未来,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遵循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能源,绿色环保放在首位的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能源供给状况和自身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展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和资源综合利用。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本项目的建设是顺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2007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随着汽车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国内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而汽车铸造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一直是国家渴望解决的问题,为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就需要继续开发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采用新型环保的机器设备,使国内汽车零部件铸造的节能减排水平不断的踏上新台阶。

****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江铃汽车集团专门的供应商,按照江铃集团的高标准严要求,设备选型根据技术进步、可靠使用、立足国内的原则,选用工艺技术先进、高效、安全、节能型的设备。

二、本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抚州市是个农业大市,工业经济较为落后,财政税收较为薄弱,外向型经济少,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抚州市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该项目是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属于汽车行业的配套产业,而汽车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该项目是以江铃汽车集团为依托,充分考虑了江铃集团的规模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期以江铃集团为目标市场,后期以国内外高端铸造及机械加工为目标市场,全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符合抚州市委市政府主攻工业,产业链的指导思想。

相信随着该项目的建设投产,必将提升抚州市的工业品位,增加当地财政税收,扩大产品出口创汇,完善抚州市的工业链条,改变传统经济的观念,影响和带动当地加工制造业的逐步形成。

三、本项目的实施将为企业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做好节能工作,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严格要求自己,锐意进取,不但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且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发展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多重目标。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迫切的。

 

第三章市场分析预测

3.1市场供求分析

3.1.1国外市场需求状况

当今世界汽车市场已形成了西欧、北美、日本、亚洲等几大地区,其中,西欧是进出口并进的第一大地区,其所占世界汽车贸易额达30-50%,北美和日本是以进口为主的地区,西欧北美生日本三大市场占到世界汽车零部件进口40%。

亚洲汽车零部件出口占到世界总出口的40%。

从发展来看,亚洲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品质良好、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产品适应市场范围广,有固定的销售网络,有稳定的客户群,有走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出口仍将持续高速增长,汽车零部件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赚取外汇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汽车零部件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受到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渐把一些劳动密集性加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

3.1.2国内市场分析

国内汽车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汽车消费的绝对量是呈增长趋势。

我国社会经济由“温饱型经济”向“小康型经济”发展,为家用轿车的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创造了机遇。

从发展趋势来看,汽车零部件产品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家用轿车日益增多,据统计,家用轿车人均拥有量达到1/10,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

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2007年1-11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3,525,50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3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3,529,26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87,36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61%;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7171家。

2008年1-11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65,835,70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2%;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837,913,60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1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3,876,59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92%;截至2008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8303家。

2009年1-10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132.5亿元,同比增长30%。

2009年1-12月份我国发动机产品累计出口278.30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64%;累计出口金额7.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22%。

出口主要国家为日本、伊朗、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墨西哥、土耳其、意大利等。

2009年1-12月份,我国发动机产品累计进口63.89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77%;累计进口金额17.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8%。

进口主要国家为日本、匈牙利、德国、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

行业收入和利润相对上年同期均有增长,盈利能力大致保持在上年水平。

2009年,汽车行业的井喷已经证明了这点,很多人预言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由此可见,我国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优良的投资环境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国际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汽车产业的现有基础与制造业的较强实力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巨头布局的重点,这将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持续、良好的发展机会。

预计未来几年中西部汽车普及率将快速提升,同时沿海地区换车高峰将逐步到来,2010年汽车需求仍将维持15%增长。

由于行业新建产能大多要到2011年以后才能投产,2010年行业供求格局将依旧偏紧,行业盈利仍将持续增长。

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

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

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

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

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3.2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SWOT分析

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程、改变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的局面,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尚能维持国内汽车生产需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

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总体发展滞后于整车的发展。

因此,明确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这对于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优势

1.市场优势。

中国人口基数较大,如果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这将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巨大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看,当国际汽车市场需求的平均增长率长期徘徊在4—5%时,我国的汽车市场却以两位数字的速度递增,并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向私人消费的重要转变,汽车的私人消费市场处在蓄势待发的重要时期、大国市场优势开始显现。

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使汽车产业链中的诸多环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零部件的需求量将随着汽车销量、保有量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同时贴近我国市场的独立研发需求也将产生。

离市场最近正是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最大优势。

国际大型零部件企业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巨大市场,因此纷纷在我国投资办厂,其目的就是规避目前存在的政策障碍、尽早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因此中国零部件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优势、采取大国发展模式发展本国企业,不能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完全寄托于跨国公司身上。

2.成本优势。

曾经有国外公司认为中国零部件规模小,成本过高、不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现实中也的确存在某些零部件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

不过,这些论据并不充分,根据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2008年对在中韩两国均设有工厂的44个大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韩国法人税平均比中国高3.2个百分点,工资水平高8倍、物流费用高1.9倍。

如果和美国、日本、欧洲相比,相信中国的成本优势更明显。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在欧、美、日等地将汽车制造业及零部件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时,中国成为其首选地之一。

如果中国没有成本优势,这些国家的企业何必舍近求远呢?

尤其是我国拥有一大批熟悉制造工艺和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就劳动力综合素质来说优势更明显。

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是全球化背景下将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同国外的技术要素相结合的十分有利的条件,并能在对外合作中逐步提升学习曲线。

这既是我国接受跨国公司生产转移的优势,也有可能同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和研发合作、还有可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形成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产业。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劣势

1、产品供应方式上的差距。

世界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系统配套模式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许多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都以系统化、模块化作为企业改造的方向。

而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向,并积极进行尝试、小规模的模块化供应方式已在一些企业开始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