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docx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概论
二、需求分析
1.背景介绍
2.系统分析
(1)系统简介
(2)可行性分析
3.现状分析
(1)图书馆的组织结构
(2)现行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
(4)存在的缺陷
三、目标分析
1.开发新系统的必要性
2.业务流程优化
3.新系统的数据流程
(1)顶层数据流程图
(2)中层数据流程图
(3)底层数据流程图
四、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内容
3.功能结构设计
(1)主要任务
(2)功能结构图
4.数据库设计
(1)系统局部E-R图
(2)系统总体E-R图
(3)局部逻辑结构设计
五、系统实现
1.设计和创建数据表
2.查询的设计
3.在Access中使用宏
4.创建系统所需的窗体
5.创建报表
6.创建应用程序主界面
7.系统的自动启动设置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
而图书馆则是一个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它在这个学习知识的的热潮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图书馆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基地。
以下将介绍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一、背景介绍
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全国已有几千家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把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和业务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但统观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大部分的图书馆与计算机无缘,已建成的数据库多偏于地方性、专业性,规模较小。
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需求分析
1.系统分析
1.1系统简介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的信息进行管理,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行管理。
本系统的开发就是在于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馆的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括:
图书采编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图书查询系统、图书预定系统、读者管理系统、读者留言系统。
图书采编系统简介:
对图书进行管理,方便管理员和读者检索、借阅。
根据图书的类别、作者、出版社、数量进行分类并编号。
图书借阅系统简介:
对读者的借阅、续借和归还操作进行管理。
图书查询系统简介:
根据读者的检索条件,进行图书查询,方便读者借阅。
图书预定系统简介:
根据读者对图书的查询,根据图书库存数量进行图书的预定,预定时间为三天,读者在预定时间内到图书馆进行借阅,否则图书预定取消。
读者管理系统简介:
读者登录系统的权限。
只有在系统中注册成功的用户才能在图书馆节约书籍或进行预定书籍的操作。
读者留言系统简介:
意见、建议的采集和处理。
读者可在留言版块留下对图书馆的意见或建议,与管理员进行交流。
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留言进行处理,并做出反馈。
1.2可行性分析
1.2.1前提
(1)功能:
负责图书的采购、信息存档、对图书信息的查询及编辑、对学生相关信息的管理、借还图书的管理。
(2)安全要求:
登陆系统,需要验证身份,这就必须有用户名和密码,一部分针对图书管理员,一部分针对学生,这都需要安全保障,不能让管理人员以外的人随意更改图书信息,同时对突发事件如断网,死机等有措施能够保障其不受侵害。
(3)完成期限:
此系统需要耗时多长时间以及功效。
(4)目标:
尽力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达到最佳的效果,以达到系统能够对入库的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归类,学生信息的整理,学生借还图书的情况登记,同时要做到信息的准确无误。
(5)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
3年
硬件条件:
PC机
运行环境:
任何系统均可
开发软件:
access数据库、SQL数据库、ASP.NET技术等等
开发限制:
时间较短,成员水平有限等等
1.2.2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通过对本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补充不足,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改进,以达到更完善。
(1)工作负荷:
目前图书馆藏书量越来越多,目前的图书系统难以负荷其庞大数量。
(2)费用支出:
现有系统的工作负荷过大,在现有系统上投入放入人力、物力等支出越来越大,会影响到系统的可用性,需要改进。
(3)人员设备:
现有系统的科技含量较低,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数据量的扩大,需要更多高技术的支持,因此人员的要求会增加。
(4)局限性:
经过一定意义上的分析,原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硬件方面有技术老化,图书的检索功能没有完善,图书的摆放位置混乱,软件方面有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状态不令人满意等等,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1.2.3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
采用SQL数据库和ACCSCC数据库以及ASP.NET等技术来开发,不懂的地方可以借用参考书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
开发出的系统具有查询、库存等功能,能高效管理师生借阅信息,统计每年、每月、某天的图书借入借出情况,对新书、好书的推荐,以及排行榜等等。
(2)经济层面上的可行性
可以将之前投入到人员管理方面的投入,部分分配到系统开发上,这样可以更多的办实事,而不用考虑闲散人员,达到效率最优。
(3)社会层面上的可行性
现如今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都是在网络上浏览自己需要的东西,即所谓的“宅男”、“宅女”,更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而且电子书的市场日益广阔,可见其前景一片光明。
1.2.4收支分析
A.支出
系统开发费用
(1)人员费用:
开发期需要开发人员×人,试运行期需要开发人员2人。
人员费用为×元。
(2)设备费用:
系统开发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费用为x元。
(3)潜在费用:
材料费、创意费等等。
B.系统运行费用
(1)系统维护费用:
需要×人/年进行系统维护,维护费为×元。
(2)设备维护费用:
设备更新费为×元。
设备维护费为×元。
(3)消耗材料费用:
每年按×计算。
综上所述,设系统使用时间3年,系统开发和运行总费用×元,平均×元/年。
C.收益
(1)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工作人员
(3)潜在收益
1.2.5前景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开发此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开始进行开发。
2.现状分析
图书馆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
采编部:
负责馆藏资料的采购、各部室馆藏安排与调整、对馆内各部室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流通部:
负责馆藏图书的借还,读者资料的系统录入。
阅览部:
负责期刊、报纸、样本数的在线阅览以及电子阅览室的使用。
信息技术部:
负责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及图书馆网页建设。
现行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业务处理流程图
借书:
审查读者身份,已借图书数量以及有无过期图书尚未归还情况,如无不良记录则借出图书,有责要求尽快归还借书并拒绝此次借阅
还书:
查找对应借阅记录,期限内归还完成还书,若超过期限则按照0.5元/天缴纳罚款方可完成还书操作
采编:
定期与图书供应商联系,订购新版图书,并予以编号将新书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
记录借书台还书台上传的借还记录,并记录馆内藏书情况
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
存在的缺陷
根据我校现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可以看出我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少读者预定管理系统
随着我校逐年发展壮大,学生越来越多,对图书管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建立预定系统是有必要的。
预定系统可以让读者清楚的知道需要借阅的图书是否在馆或是已被借阅,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被提前借阅的图书是否归还,提高借阅效率,对于一些热门图书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预订系统加强。
(2)电子图书的管理不够规范
我校现有的电子阅览室规模有限,但不可局限于当前的规模,放眼未来,互联网一直在飞速发展,读者对于电子图书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大,所以电子图书的管理系统也要逐步完善。
现有的电子图书管理系统较为简单,一些问题的出现还没有解决的能力,比如,电子借阅室的实名制以及读者对于电子借阅室的反馈等等,现有的系统里还没有涉及。
(3)读者反馈沟通系统还未健全
对于读者的反馈,现有的系统没有回访系统支持导致读者在反映了问题之后不能确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这样也会阻碍图书馆发展完善。
没有很好的和读者进行沟通系统,读者对于馆内图书的质量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等等一系列的环节没有很好的反应,对于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4)针对个性化读者的系统
我校是一所专业性比较强的高校,但是专业种类较多,虽然共同属于传媒类,但是旗下又分很多专业性很强又有很大区别的专业,比如播音类与动画类等等,类似这样的专业划分,所以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应该加强这部分的管理,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图书需求,而不同的专业又会有相同的图书需求,所以在这一层面的系统设计必须要求全面的同时针对性要提高,对于扩大我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种类以及种类,具有针对性的提高。
三、目标分析
1.开发新系统的必要性
1.1开发新系统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的系统所拥有的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信息的发展,也会要求信息化的系统跟上时代的脚步。
这样可以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找到一些不足之处。
而且我们现行的系统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要顺应使用者的要求、提高使用的效率和便利管理者管理数据。
1.2开发新系统的好处:
(1)“显见”的必要性。
比如图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也使得数据量越来越多,或者由于精确度要求的提高,或者由于本身的复杂性,非计算机不能解决问题等等;
(2)“预见”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预见未来不久信息处理手段必须更新,否则不能适应未来信息处理的需要,不能适应竞争的环境;
(3)“隐见”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的功能是服务与有需要的人,它的功能会影响到学习的人吸取知识。
这种影响是隐见的。
2.业务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一项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即称为流程的优化。
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的做这些事。
为了解决企业面对新的环境、在传统以智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从本质上反思业务流程,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如质量、成本、速度、服务)上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2.1业务流程优化的条件
外部:
建立在运行环境允许和技术的可行性上。
内部:
建立在业务流程进一步研究和实现的基础上,并且简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2.2业务流程优化的目的
节省时间(管理者的统计时间和使用者的使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减低整体运营成本、管理层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系统整体的运作。
2.3怎样优化业务流程
针对现有系统业务流程的缺陷,我们进行具体化的优化。
在系统中设立预订管理系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相接的图书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并且在显示图书借阅的归还日期后面可以预定所需的图书,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健全读者反馈体系。
读者的反馈能够更好的反馈图书的知识的好坏,可以更好的提供信息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增加什么样图书。
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如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分组,将每个专业要读的书归为一类,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快的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
这样可以提高图书的管理,同时也让读者减少了寻找图书的时间,加快了图书循环的周期。
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于电子书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就必须更较完善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
说先解决的是图书的管理系统,其次解决的是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功能。
然后,再根据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3.新系统的数据流程
在对原有系统进行充分研究、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上,我们把对新系统的设计思路融入新的数据流程图中。
通过对数据流程图的设计,定位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也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奠定了基础。
下面是六个子系统数据流程设计图:
3.1顶层数据流程图
顶层的数据流程图
3.2中层数据流程图
中层数据流程图
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划分的子系统,相关的外部实体就有采编室,借阅室,查询室,预订部门,管理部门,读者。
3.3底层数据流程图
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图
读者留言系统流程图
图书馆查询系统流程图
(1)图书查询系统:
即读者通过借书证号进入系统。
进入“查询检索系统”的“图书列表”,从而进行书籍及期刊杂志的查询,查询方式可分为五种,包括:
图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关键词或者进行模糊查询。
然后系统会进行检索看是否有库存。
若有则会“生成查询记录”同时产生“查询记录单”,若显示“借出”则可进入“图书馆预定系统”进行预定操作,若显示“现有库存”则可以马上进入“图书馆借阅系统”进行借阅操作。
若无则会生成“缺货通知单”给“仓库”或是直接的退出系统。
(2)作用:
为读者定制,方便读者查询信息,便于图书借阅,更易于图书的管理,如处理违章欠款,预约委托,到书情况,书刊遗失,借阅规则,读者挂失等。
图书馆预定系统流程图
(1)图书馆预定系统:
即读者通过借书证号在管理系统中验证其借书号是否有效。
有效侧继续,无效退回。
通过两种方式进入:
一是通过图书查询系统,二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然后进入“所需图书条目”,进行查询处理。
若有库存,则分两种情况,当“库存数为0”时,则可以预定,当“库存数≥1”时,则可以进行借阅。
若无库存,则发送“缺货通知单”给“仓库”。
(2)作用:
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图书的数目巨大,准确性低而不易于维护。
图书预定系统操作简单,也可增加图书的出借率,方便读者。
具有积累性、流动性和适应性。
四、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
在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所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设计的内容
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3.功能结构设计
3.1主要任务
功能结构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将整个系统化分为具有独立性的模块并处理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在图书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图中,细化形成的二级功能结构图。
我们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括:
图书采编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图书查询系统、图书预定系统、读书管理系统、读者留言系统。
3.2功能结构图
读者管理系统简介:
它包括:
审查用户信息、读者信息管理。
管理维护对读者的管理。
只有系统中注册的用户才能在本馆借阅图书。
注册为预定的读者可以在本馆预定图书。
本模块将审查合格的用户信息输入到读者表中。
读者留言管理简介:
它包括:
处理读者建议、查询读者建议。
留言处理。
通过留言板,读者将需要的图、要求和建议记录下来,与图书管理人员交流。
图书馆管理人员每日察看读者留言,并进行人工处理。
图书采编系统简介:
它包括:
图书检索、图书目录信息。
图书采购入库后,经过编目等处理,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
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图书借阅系统简介:
它包括:
借书信息系统、续借图书系统、还书信息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应当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
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查询系统简介:
它包括:
图书模糊查询、图书详细查询。
读者可进入他图书查询系统,根据需要检索书目或期刊。
检索条件可以是图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或关键字等条件,如果读者拥有的信息不充分,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图书预定系统简介:
它包括:
查询预定图书、取消预定图书。
读者检索到需要的图书后,单击所需图书条目,进入图书预定系统,读者也可以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进入图书预定系统。
系统查询图书表,如果书表中有此书,但在库册数为零,则可预定,预定后其他读者若将此书还回,即在库册数大于等于一时,读者预定的书可借阅,此书为该读者保留三天。
读者应当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
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除用户要求分析外,还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等三个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
5.1系统E-R图
(1)图书采编系统E-R图
实体:
采编系统的涉及的实体有图书,采购人员
属性:
图书的属性包括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等。
采购人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姓名。
联系:
采购的属性包括采购日期。
一本图书只能被一个采购人员采购,而一个采购人员可以采购N本书。
实体:
图书借阅系统的涉及的实体有图书,借阅者
属性:
图书的属性包括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等。
借阅者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联系:
借阅的属性包括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阅数量。
(3)图书查询系统E-R图
发表联系涉及的实体:
读者和图书。
读者的属性:
包括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等属性,其中读者号为主码。
图书的属性:
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等属性,其中图书编号为主码。
发表联系本身的属性:
包括查询日期。
一个读者可以查询多本图书,而每本图书可以由有多个读者查询,所以此联系的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4)图书预定系统E-R图
发表联系涉及的实体:
读者和图书。
读者的属性:
包括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等属性,其中读者号为主码。
图书的属性:
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等属性,其中图书编号为主码。
发表联系本身的属性:
包括预定日期、可否预定。
一个读者可以预定多本图书,而每本图书也能由多个读者预定,所以此联系的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5)读者管理系统E-R图
涉及的实体有:
读者:
属性有学号、姓名、学校
来访管理:
属性有学号、姓名、学校、日期
数据库:
属性有学号、姓名、学校、日期、所有读物
实体之间的联系:
访问:
读者访问时,记录当前读者的访问时间。
是1:
N的关系。
记录:
可同时记录来访者所读的书籍。
是1:
N的关系。
(6)读者留言系统E-R图
涉及的实体:
读者:
属性有学号、姓名、学校
留言:
属性有学号、姓名、学校、留言日期、留言内容
实体之间的联系:
发表:
可以同时记录几个读者对不同或相同书籍的评价。
是1:
N的关系。
5.2局部逻辑结构设计
(1)图书采编系统
将图书表,采购人员表的主码(编号,工号)与采购的属性(采购日期)作为采购表的属性,采购的主码是图书号与工号的组合。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图书表(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
采购人员表(工号,姓名)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图书表(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
采购人员表(工号,姓名)
采购表(编号,工号,采购日期)
(2)图书借阅系统
将图书表,借阅者表的主码(编号,学号)与借阅的属性(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阅数量)作为借阅表的属性,借阅的主码是编号月学号的组合。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图书表(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
借阅者表(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图书表(编号,名称,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数量,备注)
借阅者表(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借阅表(编号,学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阅数量)
(3)图书查询系统
查询表只能单独作为一个关系,将图书表、读者表的主码(图书编号、读者号)与查询的一个属性(查询日期)作为查询表的属性,查询表的主码是图书编号与读者号的组合。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读者表(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
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实体:
读者表(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
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
联系:
查询表(读者号、图书编号、查询日期)
(4)图书预定系统
预定表只能单独作为一个关系,将图书表、读者表的主码(图书编号、读者号)与预定的两个属性(预定日期、可否预定)作为预定表的属性,预定表的主码是图书编号与读者号的组合。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读者表(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
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主码
实体:
读者表(读者号、读者姓名、密码、E-mail)
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图书出版社)
联系:
预定表(读者号、图书编号、预定日期、可否预定)
(5)读者管理系统
利用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得到如下关系。
将读者表和数据库的主码(学号、姓名)与图书表的属性(图书号、图书名、作者)作为图书表的属性。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
读者表(学号、姓名、学校、读物)
数据库(学号、姓名、学校、读物、日期)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
实体:
读者表(学号、姓名、学校、读物)
数据库(学号、姓名、学校、读物、日期)
联系:
图书表(图书号、图书名、作者)
(6)读者留言系统
利用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得到如下关系。
将读者表和留言表的主码(学号、姓名)与留言表的属性(留言日期、留言内容)作为图书表的属性。
分解前实体所对应的关系:
读者表(学号、姓名、学校、读物)
留言表(学号、姓名、学校、留言日期、留言内容)
分解后实体所对应的关系:
实体:
读者表(学号、姓名、学校、读物)
留言表(学号、姓名、学校、留言日期、留言内容)
联系:
图书表(图书号、图书名、作者)
五.系统实现
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应用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
然后在该数据库中添加所需要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等对象。
1.设计和创建数据表
1.1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是面向计算机的,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就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系统设计已给出各个子系统所涉及的功能,其中包含五个表:
图书信息表、图书借阅表、读者信息表、预定表、留言表。
1.1.1图书信息表的结构设计
1.1.2图书借阅表的结构设计
1.1.3读者信息表的结构设计
1.1.4预定表的结构设计
1.1.5留言表的结构设计
1.2数据表的创建
根据上面所设计的表的逻辑结构,可以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创建数据表了。
(一)图书信息表
(二)图书借阅表
(三)读者信息表
(四)预定表
(五)留言表
1.3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2.查询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