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379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docx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

《杜少府之任蜀州》习题与答案精全

1少府:

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

去,往。

之任:

去就任。

蜀川:

泛指蜀地。

2.阙:

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

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

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

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

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

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

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

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

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

不要,不用。

歧路:

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1、下面对诗歌首联赏析有误的是(D)。

(3分)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E、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2.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项,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表达了旷达胸襟与乐观精神的思想感情。

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

B.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黯然伤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板向上的情感,给人以鼓

/flit

J舞o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

D.全诗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是安慰将要与作者离别的人,并没有嫌弃之意)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项中“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是错误的。

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

“儿女”指的是青年男女。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

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

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6.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C)

A.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B.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8下列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惜别中显出诗人阔达的胸襟。

所以B)

A.这是一首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写对友人的安慰:

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包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这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不鼓舞和安慰。

D.尾联“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流露出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9.下列对这首诗每联(每两句)大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

在掌控着三秦大地的煌煌京城啊,望不见你要去的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

B.颔联:

与你握手离别时心意相通啊,你我都是被贬将要远离故土出外做官的人。

C.颈联: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位知己啊,就是远隔在天涯海角我们也像是邻居.

D.尾联依依惜别在分手的岔路口啊,我们就像多情的少男少女彼此都泪落衣襟。

10.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

A.诗人由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辉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谊。

B.诗中多给人悲戚之感,充满离别的千古愁云。

C.诗人安慰朋友不要忧虑,在朝在野,“同是宦游人”。

D.青春年少,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11.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C)(2分)

A.悲伤流泪B.离愁别绪C.深厚情谊D.黯然伤别

12.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寓情于景,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2分)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

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1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不是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

B。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1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项诗人的朋友杜少府要去外地做官)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是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故选

•••

C)

A.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的思想感情。

1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游人”从正面直接表达离情别意。

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

一个“望”字将千里之外的蜀地与

分别之地京城联系起来;“风烟”二字,尤显杜少府任所的荒蛮,上任路途的艰险。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D.颔联从侧面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两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17.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

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体贴关注的语气)。

A.这首送别诗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和慰勉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和奋发有为的抱负。

B.首联写景气势宏大,“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C.颔联是对友人的劝慰:

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同病相怜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承上作结:

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19.下列有关这首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是全诗的核心。

A.这是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B.颔联一句表示诗人要跟朋友分手,自己同样在宦海中沉浮。

C.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D.尾联两句诗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20.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首联一个“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赴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

B.颈联写对友人的安慰:

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尾联的意思是:

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

D.该诗是一首送别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习题:

1.如果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

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

一种豪迈的情怀。

2.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由此可联

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同窗好友远行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

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寄语远

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5.王勃是唐—代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

杰”。

6.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城阙辅三秦(护卫)天涯若比邻(像,好像)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因为这句诗一改过去送别诗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是代之以积极、昂扬

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2分)

答:

“辅”示例:

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1分)

望”示例:

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1分)

10.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11.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12.“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13.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

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4.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王勃送别友人的赠别诗,全诗意在慰勉(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仝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请根据划线句子内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眼中的景象。

我送即将迁谪调动的友人到都城外,回看长安城,它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护卫,遥想杜少府即将赴任的蜀川,也一定被茫茫烟雾所笼罩,烽烟弥漫,路途遥远,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17.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外,描写送别的诗句还很多,请填写一句

示例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示例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示例三: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示例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示例五: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的表达效果。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19.为什么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请简要分析。

该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宽慰_之意,意境旷达;《送

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惜别.之情,情思动人。

21.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2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23.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宦游人”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

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25.诗中“城阙”指什么?

指长安

26.文中颈联是历代传唱的名句,请作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真挚、不变的情谊,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

27.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宦游:

出外做官八(无为:

无须,不必。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

诗人別朋友的劝勉:

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

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2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意及诗人乐观开朗、豁达豪迈的情怀,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

(意对即可)

30.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辅”,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

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

请简要分析。

运用比喻,写出虽远隔千山万水也不能隔断朋友间深情和友谊的境界,气象宏

大,志趣高远。

或真正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气象宏大,志趣高远。

32.有人认为本诗在表情达意上,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一般送别诗重在表达离愁别绪,本诗重在劝慰朋友,乐观、豁达。

33.体会“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的深层含义。

望,远远地看见。

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友人所到达的地点,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

34.写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作用;写出友人即将赴任的地方,表现作者的不舍之情。

(乙)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5.甲诗中“歧路”一词在本诗中的意思是.岔路口_。

36.试分析甲乙两首诗歌表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同:

两首诗歌都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谊。

异:

甲诗侧重于安慰朋友不要忧虑,真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乙诗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难舍难分,也有分别时的洒脱。

37.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

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横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绕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38.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诗: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乙诗:

表达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

39.“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无须,

诗句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爽朗乐观)的思想感情。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

这两句诗表现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因此人们常在离别之时引用它来表达深厚的情谊。

41.简要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亲近。

42.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知己的_依依惜别一之情和豪迈乐观一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