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采区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352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矿采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某矿采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某矿采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某矿采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某矿采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矿采区设计.docx

《某矿采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采区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矿采区设计.docx

某矿采区设计

第五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

1、煤层赋存条件

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批准开采的山西组3号和太原组8-2、15-1、15-3号煤层,现将各煤层分述如下:

位于山西组下部的3号煤层,上距K8砂岩28.37~39.60m,平均33.47m。

下距K7砂岩3.83~20.03m,平均13.05m,下距8-2号煤层31.23~75.56m,平均54.39m。

煤层厚5.80~7.27m,平均厚6.64m,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层位、厚度均稳定,全井田可采(部分已采空)。

3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

位于太原组三段下部的8-2号煤层,上距K5灰岩下10.45~17.78m,平均14.44m,下距K4灰岩10.13~19.91m,平均14.53m,上距3号煤层31.23~75.56m,平均54.39m,下距15-1号煤层46.59~64.19m,平均61.76m。

煤层厚0.50~2.42m,平均1.66m,局部含一层夹矸,层位较稳定。

对比可靠,全井田可采。

8-2号煤层顶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

位于太原组一段上部的15-1号煤层,上距K2石灰岩2.67~6.96m,平均5.36m,上距8-2号煤层46.59~64.19m,平均61.76m;下距15-3号煤层2.45~5.37m,平均4.13m。

煤层厚0.74~1.37m,平均厚1.05m,无夹矸,层位、厚度稳定,全井田可采。

15-1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15-1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

位于太原组一段下部的15-3号煤层,上距15-1号煤层2.45~5.37m,平均4.13m,下距K1砂岩1.73~4.59m,平均3.19m,煤层厚0.56~1.91m,平均1.46m。

结构较复杂,局部夹2~3层夹矸,层位稳定、厚度较稳定,全井田可采。

15-3号煤顶板多为泥岩,底板多为泥岩、铝质泥岩和细粒砂岩。

各煤层赋存情况见表2-1-1。

2、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整合地质报告所述,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3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8-2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1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中等,无地温异常区。

3、采煤方法

根据矿井煤层的赋存特点,煤层厚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以及其他开采条件,综合考虑井田地质条件,结合开拓布置,设计确定采用走向长壁和倾斜长壁相结合的采煤方法,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

二、采煤工艺的确定

1、3号煤采煤工艺

3号煤的煤层厚度在5.8~7.27m,平均6.64m,可供选择的采煤工艺有:

分层综采、放顶煤综采、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

参考本矿周边的漳村及王庄煤矿采煤工艺,由于本井田内首采的3号煤层煤层厚度大、回采条件简单,3号煤具有良好的冒放性,加之三元煤业及其控股的中能煤业均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所以无论是在设备和管理上都便于集中统一管理,故本设计推荐3号煤采用放顶煤综采工艺。

2、8-2、15-1、15-3号煤采煤工艺

根据这三层煤的赋存条件,可供选择的采煤工艺有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

结合国内外目前综采机械装备水平,以及类似条件矿井的生产经验,由于综采工作面具有安全性好,工艺简单,产量高,工作面采出率高等特点,设计采用综采工艺开采。

三、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

由于井田内4层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本设计分别对两种采煤工艺进行设备配备,矿井初期只装备3号煤的放顶煤综采工作面设备。

(一)3号煤回采工作面设备选型

本矿井为整合矿井,工作面主要采煤设备按安全高效工作面进行配备。

按目前国内采煤设备装备水平及制造工艺,为节约投资,设备立足国产。

根据国内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经验,综采工作面应具有较长的工作面长度,采煤机具有大截深、大功率(可切割夹矸)、较快的切割速度,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快且与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相匹配,回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具有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等特点。

1、液压支架

⑴支架支护强度

根据矿井的煤层地质条件,按倍数岩重法计算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公式如下:

P=1000·N·M·γ·9.8·10-6

式中:

P——支架支护强度,MPa;

M——煤层采高,设计取M=2.6m;

γ——顶板岩石容重,2.6t/m3;

N——岩重倍数,按中等稳定以下顶板考虑,取6~8。

P=1000×(6~8)×2.6×2.6×9.8/10-6

=0.40Mpa~0.53Mpa

⑵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F=1000P·A·(L+C)

式中:

F——支架工作阻力,kN;

P——支架支护强度,MPa,设计取0.53;

A——支架中心距,A=1.5m;

L——支架顶梁长,L=4.5;

C——梁端距,c=0.2~0.35m,取c=0.3m;

则:

F=1000×0.53×1.5×(4.5+0.3)=3816kN

⑶支架结构高度

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高度应与采高相适应,本设计机采高度为2.6~2.8m;其推移行程要与采煤机截深相匹配;移架速度要适应采煤机的牵引速度。

根据以上计算,设计选用ZF5400-17/32D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该支架支护高度1.7~3.2m,支护强度0.75MPa。

该支架采用正四连杆摆尾梁式低位放顶煤四柱支撑掩护式。

该型支架具有以下特点:

a、前后立柱间有宽畅的行人通道。

b、有较强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c、采用摆尾梁式。

⑷过渡液压支架

工作面过渡液压支架选用ZFG6500/19/33D型支撑掩护式地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该支架支护高度1.9~3.3m,支护强度0.785MPa。

2)采煤机

(1)采煤机平均割煤速度

Vc=

式中:

Hf——放顶煤平均厚度,设计机采高度为2.6m,按3号煤平均厚度6.64m计算,工作面顶煤平均厚度为4.04m;

Cf——顶煤回收率,75%;

Lf——沿工作面方向放顶煤面长,140m;

Q——工作面平均日产量,设计按1820t/d考虑;

HC——平均割煤高度,2.6m;

B——采煤机截割深度,0.60m;

γ——实体煤容重,为1.37t/m3;

CC——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回收率,95%;

L——工作面长度,150m;

I——采煤机开缺口行程,45m;

Td——采煤机返向辅助时间,设计取5.0min;

k——采煤机开机率,设计取0.6%。

代入参数计算:

Vc=

=1.01m/min

(2)采煤机平均落煤量

Qc=60×B×Hc×Vc×γ×Cc

=60×0.60×2.6×1.02×1.43×0.95

=127.12t/h

(3)采煤机最大生产能力Qmax和最大割煤速度Vmax

Qmax=kc·Qc

式中:

Qmax——采煤机最大落煤量,t/h;

kc——采煤机割煤不均衡系数,取1.4。

则:

Qmax=1.4×127.12=177.97t/h

又:

Vmax=Kc·Vc

式中:

Vmax——采煤机最大割煤速度,m/min。

则:

Vmax=1.4×1.01=1.41m/min

(4)采煤机截割功率

N=60B·H·Vmax·HW/3.6

式中:

N─采煤机切割功率,kW;

HW─采煤机割煤能耗系数,取2.5~3。

则:

N=60×0.60×2.6×1.41×(2.5~3)/3.6=91.65kW~109.98kW

根据以上计算,所需采煤机功率并不大,但考虑煤层的硬度、夹矸情况,结合目前国内安全高效回采工作面的设备配置,以及周边煤矿生产实际,设计选用MG160/390-WD型电牵引采煤机,其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电动机总装机功率为390kW,其中切割功率为2×160kW;

电压1140V;

采高为1.3~2.9m;

截深:

0.6m;

牵引方式:

交流变频电牵引;

牵引速度0~7.0m/min;

灭尘方式:

内外喷雾

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对于综放回采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应考虑工作面的采放比,并与工作面采煤装备相配套。

(1)前刮板输送机

前刮板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应不低于采煤机的最大割煤能力,故前刮板输送机的运输能力为:

Qq≥Qmax=177.97t/h

(2)后刮板输送机

前、后刮板输送机之间的配套主要取决于回采工作面的采放比。

3号煤层平均开采厚度为6.64m,采煤机的切割高度一般为2.6m,放顶煤的高度为4.04m左右,采放高度比为1:

1.55。

后部刮板输送机的能力应与放煤能力相适应,根据采放平行作业的要求,工作面平均放顶煤速度Vf为:

式中:

Vf—工作面平均放顶煤速度,m/min;

Lf—工作面放顶煤区段长度,140m;

L—工作面的长度,150m;

LS—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35m;

Lm—采煤机两滚筒中心距,取5.8m;

td—采煤机的反向辅助时间,取5.0min;

tdt—工作面端头作业时间,取10.0min;

t1—工作面放顶煤辅助工序时间,取25.0min;

VC—采煤机平均割煤速度,1.01m/min。

则:

工作面平均放顶煤能力Qf为:

Qf=60·Hf·B·Cf·γ·(1+Cg)·Vf

式中:

Qf—工作面平均放顶煤能力,t/h;

Hf—放顶煤高度,4.04m;

B—采煤机滚筒截深,0.60m;

Cf—放顶煤的回收率,取75%;

γ—煤的容重,1.37t/m3;

Cg—放顶煤的含矸率,取15%;

Vf—工作面平均放顶煤速度,0.6m/min。

则:

Qf=60×4.04×0.60×0.75×1.37×(1+0.15)×0.60=103.11t/h

后部刮板输送机能力Qh为:

Qh≥Kf·Ky·Qf

式中:

Qf—工作面平均放顶煤能力,t/h;

Kf—工作面放顶煤不均匀系数,取1.25;

Ky—运输方向及倾角修正系数,取1.2。

则:

Qh≥1.25×1.2×103.11=154.67(t/h)

根据以上计算,为使前后刮板输送机能互换使用,前、后刮板输送机均选用SGD-630/180型,该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为450t/h,电机功率为2×90kW。

4)综放工作面破碎机、转载机和带式输送机

为了保证割煤和放顶煤工序平行作业,工作面运输巷设备能力应满足前、后刮板输送机同时出煤的要求,考虑到割煤和放顶煤作业的不均衡性,破碎机、转载机和带式输送机的能力按下式确定:

式中:

Qc—采煤机的平均落煤能力,取127.12t/h;

Qf—放煤能力,取103.11t/h;

KC—采煤机割煤速度不均匀系数,取1.3;

Kf—工作面放煤流量不均匀系数,取1.3。

则:

根据以上计算,对工作面的破碎机、转载机和工作面运输巷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选型如下:

转载机选用SZB730/40型刮板转载机,功率40kW,电压1140V,转载能力400t/h。

破碎机选用PEM1000×650型破碎机,功率55kW,电压1140V,破碎能力450t/h。

工作面带式输送机选用SSJ800/90型输送机,电机功率为90kW,电压660V,长度700m,输送能力450t/h。

综放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结果见表5-1-1。

表5-1-13号煤综放工作面主要设备技术特征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特征

1

双滚筒采煤机

MG160/390-WD

切割部功率160×2kW,总功率390kW,1140V

2

液压支架

ZF5400/17/32D

支撑高度1.7~3.3m,工作阻力5400kN

3

过渡液压支架

ZFG6500-19/33D

支撑高度1.9~3.3m,工作阻力6500kN

4

架前刮板输送机

SGD-630/180

功率2×90kW,1140V,输送能力450t/h

5

架后刮板输送机

SGD-630/180

功率2×90kW,1140V,输送能力450t/h

6

破碎机

PEM1000×650

功率55kW,1140V,破碎能力450t/h

7

转载机

SZB730/40

功率40kW,1140V,转载能力400t/h

8

乳化液泵站

WRB-160/31.5

功率110kW,660V,160L/min,两泵一箱

9

喷雾泵站

XPB200/5.5

功率22kW,660V,泵站公称流量200L/min

10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SSJ800/90

功率90kW,1140V,输送能力450t/h,

(二)8-2、15-1、15-3号煤回采工作面设备选型(约10a后布置)

“整合地质报告”提供本矿井8-2、15-1、15-3号煤层厚0.50~2.42m。

平均1.66m,但通过对井田内8个钻孔进行统计分析,8-2、15-1、15-3号的煤厚在0.5~2.01m

平均1.26m,各煤层结构简单。

为兼顾各煤层回采,设计为8-2、15-1、15-3号统一配备一套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根据周边同类矿井生产经验,综采工作面应具有较长的工作面长度,采煤机具有大截深、大功率(可切割夹矸)、较快的切割速度,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快且与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相匹配,回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具有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等特点。

1、液压支架

根据矿井的煤层地质条件,按倍数岩重法计算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公式如下:

P=1000×N×M×γ×9.8×10-6

=1000×7×1.66×2.6×9.8×10-6

=0.25MPa

式中:

P--支架支护强度,MPa;

N--与煤层顶底板分类相关系数,取7;

M--煤层采高,1.26m;

 γ--顶板岩石容重,2.6t/m3。

根据以上计算,设计选用ZY4800/85/19型液压支架,该支架支护高度0.85~1.9m,支护强度0.46MPa.

2、采煤机

综采机组每班开机率为60%,长壁综采工作面年产量按0.6Mt考虑,日产量应在1820t左右,相应的采煤机的平均截割牵引速度为:

式中:

L——工作面长度,取150m

H——采高,平均取1.26m

B——截深,取0.60m

——煤层容重,取1.42t/m3

T——每班工作时间,取6h

I——采煤机开缺口行程,取45m

K——采煤机开机率,取60%

C——工作面回采率,取97%。

代入则得:

V=3.6m/min

在采煤过程中,采煤机实际落煤量和割煤速度是一个随机值,因此,采煤机的最大割煤速度应较平均割煤速度有一定的富裕量。

采煤机的最大割煤速度:

Vmax=1.2×VC

=1.2×3.6

=4.32(m/min)

采煤机的最大割煤能力:

Qmax=60×B×H×γ×Vmax

=60×0.60×1.26×1.51×4.32

=295.94(t/h)

采煤机功率按下列计算经验公式计算:

N=(60×B×H×Vmax×Hw)/3.6

式中:

N—采煤机所需功率,kW;

B—采煤机截深,取0.6m;

H—采煤机切割高度(采高),1.26m;

V—采煤机的最大切割速度,取4.32m/min;

Hw—能耗系数,取值范围为2.5~3.0。

N=(60×B×H×Vmax×Hw)/3.6

=(60×0.6×1.26×4.68×(2.5~3))/3.6=136.08~163.30(kW)。

根据以上计算,所需采煤机功率并不大,但考虑到煤层夹矸影响,根据以上计算,设计选用MG2×100/460-WD型采煤机,其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电动机总装机功率为400kW,

电压1140V;

采高为1.2~2.0m;

截深0.6m;

牵引方式:

交流变频电牵引;

牵引速度0~7.2m/min。

3、刮板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要与采煤机生产能力相匹配;外形尺寸要与采煤机相匹配。

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选用SGZ630/180型,功率2×90kW,电压1140V,输送能力450t/h。

4、破碎机和转载机

顺槽破碎机选用LPS-500型破碎机,功率75kW,电压1140V,破碎能力500t/h。

顺槽转载机选用SZD-730/40型刮板转载机,功率40kW,电压1140V,转载能力400t/h。

5、带式输送机

顺槽带式输送机选用SSJ1000/12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功率125kW,电压1140V,输送能力500t/h。

乳化液泵站和喷雾泵站选型为:

乳化液泵站选用DRB200/31.5型,由两泵一箱组成。

喷雾泵站选用WPZ-320/6.3型,由两泵一箱组成。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见表5-1-2。

四、工作面回采方向

工作面回采方式有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前进式回采具有初期工程量省、投产快等优点,但在采空区维护工作面巷道比较困难,技术复杂,维护费用高,且工作面漏风量大;后退式回采虽然初期需要掘出长距离的工作面巷道,但生产过程中其维护量小,随采随废,漏风量小,安全可靠。

故设计采用后退式回采方式。

 

表5-1-2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主要技术特征

采煤机

MG2×100/460-WD

总功率400kW,1140V

液压支架

ZY4800/85/19

支撑高度0.85~1.9m,工作阻力2800kN

端头液压支架

ZZ4800/85/19

支撑高度0.85~1.9m,工作阻力2800kN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SGZ630/180

功率2×90kW,1140V,输送能力450t/h

转载机

SZD-730/40

功率40kW,1140V,输送能力400t/h

破碎机

LPS-500

功率55kW,1140V,破碎能力450t/h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SSJ800/90

功率40kW,1140V,转载能力450t/h

乳化液泵站

DRB200/31.5

喷雾泵站

WPZ-320/6.3

五、采煤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一)放顶煤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1、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工作面长度应与工作面输送机相适应,并有利于发挥采煤机的效能和提高工作面的单产与效率,还应与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条件相适应。

由于高产高效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为了减少采煤机斜切进刀时间和工作面端口作业影响时间,提高有效开机率,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面长度。

工作面长度加大后,工作面可采储量增加,延长工作面连续推进时间,可以保证工作面稳产高产;加大回采工作面的长度,可以减少工作面的准备工作量和减少辅助作业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采出率,并使矿井减少了生产环节,可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工作面单产,并减少搬家倒面次数,可降低生产成本。

对综放工作面,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加长,周期来压步距缩短,整个工作面呈现来压不同步特性,易在工作面中部形成周期来压压力重叠区,使顶煤破碎带加宽,有利于放顶煤。

加大工作面长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另一方面,工作面过长不易管理,容易导致事故增多,反而不利于高产、稳产。

鉴于本矿井初期开采的3号煤层厚度大,倾角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优越,设计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为150m。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管理水平、地质条件以及采区具体情况对工作面长度进行适当调整。

针对8-2、15-1、15-3号煤为薄~中厚煤层的特点及周边类似矿井的工作面长度,设计确定回采8-2、15-1、15-3号煤的工作面长度为150m。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管理水平、地质条件以及采区具体情况对工作面长度进行适当调整。

2、工作面机采高度及采放比

工作面机采高度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工作面通风行人、顶煤和煤壁的稳定性、工作面回收率等因素。

增大工作面机采高度,缩小采放比虽然提高了工作面回收率,但由于煤壁高,且本矿井煤质软,必将增大片帮的机率,对工作面稳产高产带来不利影响。

采放比的大小,与开采煤层的厚度,煤层结构,顶煤的冒放性等因素有关。

根据我国十多年来对缓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经验,采放比大小与煤层硬度有着直接关系,在煤质中硬以下时节理发育时,其采放比一般以1:

1~2.4为宜。

根据本矿井3号煤赋存条件及液压支架支护范围,考虑到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为加大工作面过风断面,结合本区其它同类矿井放顶煤开采经验,根据煤层瓦斯含量,确定工作面机采高度为2.6m。

据此,3号煤平均厚度为6.64m,根据机采高度的确定,工作面放煤高度为4.04m,其采放比为1:

1.55。

3、工作面放煤步距

由于采放比为1:

1.55,为减少丢煤,提高煤炭回收率,本矿井宜采用割一刀放一次煤的形式,其放煤步距为0.60m。

4、综放工作面年推进度

1)工作面循环进度

综放工作面采煤机有效截深为0.60m,则其循环进度为0.60m。

2)工作面日循环数

矿井工作制度为“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工作时间6h。

采煤机开机率k1=60%,工作面长度L1=150m,进刀长度l1=40m,采煤机割煤速度V1=1.01m/min,则割煤一刀所需时间T1:

T1=40+1.25(L1-l1)/V1=40+1.25×(150-40)/1.01=176min

采煤机每班有效割煤时间T1':

T1'=6×60×0.60=216min

工作面日循环数N1:

N1=3T1'/T1=3×216/176=3.7,设计取3。

年推进度:

3×0.60×330=594m,设计取580m。

(二)薄煤层工作面年推进度

1、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采煤工作面长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工作面长度要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相适应,并有利于发挥采煤机的效能和提高工作面的单产与效率,还要与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条件相适应。

由于高产高效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快,为了减少采煤机斜切进刀时间和工作面端口作业影响时间,提高有效开机率,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面长度。

工作面长度加大后,一方面可延长工作面连续推进时间,保证工作面稳产高产,减少工作面的准备工作量和减少辅助作业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回采率,并减少搬家倒面次数,降低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设备的故障率会增大,反而影响工作面产量。

因此,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面长度。

目前,国内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长度普遍在180m~260m之间,并有逐渐加长趋势。

神东矿区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长度在250m左右。

鉴于本矿井后期开采的8-2、15-1、15-3号煤层厚度较薄,倾角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优越,设计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为150m。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管理水平、地质条件以及采区具体情况对工作面长度进行适当调整。

2、工作面机采高度

整合地质报告提供本矿井8-2、15-1、15-3号煤层厚0.50~2.42m。

平均1.66m,但是通过对8号煤的8个钻孔进行统计分析,8-2、15-1、15-3号的煤厚在0.5~2.01m

平均1.26m,结构简单。

结合采煤设备配备,确定薄煤层工作面采高为1.26m。

3、工作面年推进度

⑴工作面循环进度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有效截深为0.6m,则其循环进度为0.6m。

⑵工作面日循环数

矿井工作制度为井下“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工作时间6h。

采煤机开机率k1=60%,工作面长度L1=150m,进刀长度l1=45m,采煤机割煤速度V1=5.0m/min,则割煤一刀所需时间T1:

T1=30+k2(L1-l1)/V1=30+1.3×(150-45)/5.0=57.3min

采煤机每班有效割煤时间T1':

T1'=6×60×0.65=234min

工作面日循环数N1:

N1=2T1'/T1=3×234/57.3=12.3,设计取12。

⑶工作面年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