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194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和遗传现象B.生长和变异现象

C.呼吸和繁殖现象D.营养和变异现象

2.“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  )

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可以改判环境D.生物要适应环境

3.下列有关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4.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鼠→蛇→鹰B.阳光→草→鼠→蛇→鹰

C.蝗虫→青蛙→蛇→鹰D.草→蝗虫→青蛙→细菌

5.最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6.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根、果实、种子

B.叶、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D.根、叶、茎

7.绘生物细胞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直线条涂黑它B.点上较密的细点表示

C.用横线条涂黑它D.随意涂黑它

8.为了解2021年长春新区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工作人员对本区内所有小区进行走访,这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推测法B.调查法C.比较法D.模型制作

9.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西瓜中含有糖,糖在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控制糖分的进出()

A.线粒体、细胞膜B.液泡、细胞膜C.液泡、细胞核D.细胞核、细胞壁

10.把刻有“pbd”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A.qbdB.ppdC.bqdD.pqd

11.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

对下列操作流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压片时将所要观察的目标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B.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看物镜

C.③当室内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调节视野亮度

D.④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注视目镜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

1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13.医院化验员用患者血液制成的玻片标本进行化验观察,这种标本属于

A.切片B.磨片C.涂片D.装片

14.下图为人体的各种结构层次的代表,一株番茄中不含有的结构层次对应的是

A.

B.

C.

D.

15.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

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⑤⑥D.②④③①⑥⑤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

A.水草   

B.藻类    

C.苔藓   

D.蕨类植物

17.小宇在爬山时采回一株植物做标本,它有根、茎、叶的分化,叶背面有孢子囊群,这株植物所属的类群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18.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胚乳

B.②处滴碘液,会被染成蓝色

C.③是子叶,有两片

D.④⑤⑥共同组成胚

19.我们平时食用的大米和花生油,主要分别来自水稻种子和花生种子的()

A.子叶和胚乳B.胚乳和胚乳C.胚乳和子叶D.子叶和子叶

20.某中学生物学科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选用3粒菜豆种子,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A.没有设置变量

B.没有设置对照组

C.没有提供所需营养物质

D.种子的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

21.大豆根在土壤里生长,根冠的外层细胞常因土壤的磨损而死亡脱落,但根冠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这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分化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C.根冠细胞的分裂D.根毛区细胞的突出

22.平时我们吃西瓜里面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  )

A.一朵花内有多个子房B.一个子房内含多个胚珠

C.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D.一朵花能产生很多花粉

23.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土壤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通过蒸腾作用散失B.合成其他物质

C.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D.储存在植物体内

24.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植株、雌蕊、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②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的③是由图丁中的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③发育而来的

D.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

25.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

①根的吸收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

2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叶片在黑暗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情况的是(  )

A.

B.

C.

D.

27.下列农民伯伯采取的措施中,与采取措施的依据或要达到的目的一致的是()

A.给农作物松土一一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呼吸作用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28.新疆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

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B.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

C.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强D.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弱

29.在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A.淀粉B.脂肪C.叶绿素D.叶绿体

30.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B.气孔、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导管D.表皮、叶脉、气孔

31.刚播种的小麦遇到大雨,麦田积水,导致种子没有萌发。

小麦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温度过低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中的空气不足D.土壤中的养分不足

32.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C.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33.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

C.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

34.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2、3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B.4、6为营养组织,能制造有机物

C.5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1为气孔,是植物气体进出的“门户”

35.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

二、综合题

36.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_倍;能使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 眼睛要注视乙图中的[]______;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节[]______使物像更清晰;阴雨天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图中c的______面镜.

(3)丙图中观察到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后者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

(4)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甘甜怡口的甘蔗汁主要是从甘蔗细胞的______中榨取出来的.

37.注图说明题:

(1)请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

_______

(2)根据桃花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保护花的内部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能吸引昆虫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8.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

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______个变量.

(2)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______作用所消耗.

(3)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_____,小烧杯中的叶片将变成______色.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__瓶的叶片.实验证明:

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39.完成下列列概念图

(1)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2)光合作用实质:

物质转化:

将无机物转化成___________。

能量转化:

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_________;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了植物生长需要水而生长的现象。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特征。

2.B

【解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还能够改变环境,如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几千里的坝堤,因为蚂蚁的活动而导致了最终崩溃,所以,“蚁穴溃堤”揭示的是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正确。

3.B

【解析】

【分析】

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分析解答。

【详解】

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A错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B正确;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C错误;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D错误。

【点睛】

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C错误。

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5.D

【分析】

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详解】

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种类最丰富。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是很稳定的生态系统,A错误;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较稳定,B错误;“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很稳定,C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树木、花草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最不稳定,D正确。

【点睛】

掌握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茎运到叶等其它部分,供其它部分利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合成及运输有关,属于营养器官,一朵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进而形成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点评:

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植物的六大器官。

7.B

【分析】

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绘生物细胞图时,图中暗的地方要用削尖的3H的铅笔在暗的地方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选项A、C、D,用的笔以及画法均不符合要求,只有选项B符合生物图的画法的要求。

故选:

B。

【点睛】

在绘图中有些同学经常会把细胞核用铅笔涂黑来表示,其实这不符合生物绘图要求,应该点细点来表示。

8.B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

调查法:

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为了解2021年长春新区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工作人员对本区内所有小区进行走访,这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B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调查法的特点。

9.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液泡里含有大量的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大量的物质,如糖类、酸味的物质、辣味的物质以及色素等物质。

【详解】

根据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其结构特点可知,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在西瓜的液泡里含有大量的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大量的糖,所以西瓜甘甜可口。

在植物的细胞结构中,细胞膜紧紧的贴在细胞壁上,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如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就是因为细胞膜的控制作用。

B正确。

【点睛】

明确了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D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bd”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qd”。

所以把刻有“pbd”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pqd”。

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1.C

【解析】

【分析】

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显微镜的使用分析解答。

【详解】

①压片时将所要观察的目标对准通光孔的中央,便于寻找物像,A正确;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避免压破玻片标本,B正确;③当室内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调节视野亮度,C错误;④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注视目镜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D正确。

【点睛】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2.D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

擦→滴→漱→刮→涂→盖→染。

只要熟练掌握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就能熟练作答。

【详解】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理解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用到的几种常见的标本,生物标本包括装片、切片、涂片。

【详解】

涂片是指用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液体标本(如血液,骨髓液等)均匀的涂抹在玻璃片上制成的标本,用于实验室诊断和病理诊断.涂片有很多种类,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等。

切片是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

切片是从生物体上取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在要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时候,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载玻片上。

医院化验员用患者血液制成玻片标本,进行化验观察,这种标本属于涂片。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玻片标本的类型。

明确玻片标本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B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人体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题干中A是组织、B是系统、C是器官、D是细胞。

所以一株番茄中不含有的结构层次对应的是B系统。

B符合题意。

【点睛】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15.D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详解】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提出问题、④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①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⑤表达和交流。

故选:

D。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6.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内容,分析诗句答题。

【详解】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素。

池塘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其中主要是单细胞的绿藻等,因此“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

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7.C

【分析】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

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

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详解】

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产生孢子,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在叶背面有孢子囊,内有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C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蕨类的主要特征。

理解掌握蕨类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B

【分析】

观图可知:

①胚,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

【详解】

图中①胚,②胚乳,A错误。

②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乳含义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B正确。

③是子叶,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子叶有一片,C错误。

胚是由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组成,D错误。

【点睛】

明确玉米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19.C

【解析】

【分析】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详解】

大米来自水稻,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因此,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是来自花生的子叶。

C正确。

【点睛】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0.D

【分析】

探究实验存在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有一个变量。

种子萌发要求种子自身具备萌发能力,同时还需要提供一定的外界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详解】

AB.种子①和②相比,变量是水,①没有水,而②在水面有少量的水能萌发,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种子③和②相比,变量是空气,③浸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因缺少空气而不能萌发,而②在水面有少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AB错误。

C.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由菜豆种子的子叶提供。

C错误。

D.实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