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7140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docx

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

网络对柘荣药业发展评价

截取网络评价:

“没想到小小柘荣县拥有在研三类以上新药30多种。

前三季度,药业工业产值已突破8.9亿元,同比增幅为51%,正向今年年底15亿元目标冲刺。

”在首届海峡两岸药博会上,唯一以县级身份组团参加的柘荣县,吸引了众多目光聚焦。

而这源于柘荣人大胆迈出的“三级跳”。

一级跳:

  太子参贴上“中国驰名商标”标签

  柘荣县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国太子参之乡”,今年太子参创下了单价新高。

社坪村的郑兴堂是太子参老种植户,今年太子参收入近10万元:

“1公斤200多元,而1992年才6元。

翻了30多倍。

”“除今年初的天灾使太子参减产外,市场需求旺盛和柘荣太子参品质好是主要原因。

”现任县药业办副主任的袁济端说。

  《中国中药材资源分布》一书将柘荣认定为太子参的最佳生长适宜区,国家商业部也把柘荣县定为全国太子参生产基地。

柘荣种植太子参始于清朝。

如今,柘荣太子参产量已占全国市场四分之三份额。

  2002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引发柘荣太子参从产量优势到品牌优势的转变。

2003年,柘荣县成立药业发展基金,每年100万元扶持太子参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种植研究。

  2005年,柘荣太子参GAP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专家组认证,承担的太子参GAP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柘荣太子参GAP生产标准成为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柘荣太子参”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

  正是有了一系列的铺垫,2006年10月,“柘荣太子参”成功获得全国中药材类首件驰名商标。

 二级跳:

  聚集能量搭建“闽东药城”

  早在1985年,柘荣县就组建了闽东制药厂、闽东第二制药厂,对太子参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加工。

此后,两家药厂改制重组后,依然保留原有太子参产品批号和继续太子参新产品的研发。

  2003年,柘荣县提出了建设“闽东药城”的构想,并着手编制《“闽东药城”总体规划》。

11月,柘荣县《2004-2015年“闽东药城”总体规划》问世,“闽东药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

这一年,总投资2000万元、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齐的中药材剂片专业生产企业——福建天人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柘荣,为“闽东药城”启动送上了一份厚礼。

  此后,柘荣县专门成立了县药业管理中心,组建太子参协会、地产中药材流通协会、木瓜专业合作社等,木瓜、杜仲、枸杞等30多种中药材得到开发利用,中药材种植面积近6万亩;同时,太子参交易市场配套、生物医药园区规划、药博园建设、医药物流园区立项、药业企业生产线技改和药业相关联企业的引进等也按部就班。

  2008年广生堂药业的国家一类新药阿德福韦酯研发取得成功,力捷迅药业冻干粉针生产线立项,天人药业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GMP论证,3家药业为“闽东药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至2009年底,柘荣县药业达到10家,主要制药生产线30多条,拥有在研三类以上新药30多种,涵盖了化学原料药、中成药、西药、保健药、动物药和药包材6大领域,药业工业产值突破8亿元,成为全省县域药业经济的龙头,“闽东药城”初具雏形。

 三级跳:

  趁势提升构筑“海西药城”

  今年,柘荣县把“闽东药城”提升为“海西药城”,出台“加快构筑海西药城”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海西中药材栽培养殖基地、海西药品研发生产基地、海西区域医药物流中心的三大目标。

  各药企闻风而动,纷纷加大力度推进新药研发或生产线改造步伐。

力捷迅药业经过8年研发的“复方太子参颗粒剂”获得成功,投产上市不到一年,产值超过1亿元,其根据欧盟GMP标准设计建设的新冻干粉针生产线也开始生产运行,与台湾一条根实业社合作的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与开发项目也进入实质阶段;从事抗乙肝病毒新药研发的广生堂药业,是国内同类药业中唯一同时申报4个一线抗乙肝病毒产品的生产企业,国家一类新“药阿德福韦酯”投放生产两年来,单品产值已超过6亿元,“拉米夫定片”也已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正等待国家药监局审批,“恩替卡韦”正在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在药业龙头的带动下,全县药业与30多所科研院校开展合作。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柘荣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通过“省级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专业试点园”专家组审批,投资5400多万元的医药物流园区也已经投入运行,而集科研、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规划建设的药博园,正在进一步调整充实中;种植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化中试孵化基地“三基地”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专家顾问团和药业招商中心两个机构基本组建完成;今后还在完善项目推介、策划宣传、药品检测分析、信息项目成果储备交易、药业中介等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和市政交通、生态环保等硬件环境、优惠政策等投资环境支撑体系上下工夫。

 

柘荣县构筑“闽东药城”总体规划

前 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药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历经百年的柘荣药业,在中药材种植、药材(品)加工、营销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已初步具备了“闽东药城”的基础。

面对WTO的挑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立足现有基础,根据GAP、GMP、GSP和加强医药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我县药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措施,推进县委、政府提出的“以药兴县、以药富民”战略决策的实施,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我们相信,随着规划的落实和实施,药业将成为柘荣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人人谈药事,处处闻药香,药兴人旺的繁荣景象和一个城中药商林立、城郊药厂集中、城外药地遍布的一座生产有序、布局合理、相互关联、互为依存,在华东以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药城”将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章  “药城”建设依据

第一节 “药城”建设背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分化,全球医药的资源配置格局已经形成,化学原料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药国际化的趋势已成必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制药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推动下,医药工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32亿元。

    我省医药工业,2000年86家企业共实现产值30.33亿元,比利税3.76亿元,全行业17家35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

  我县2002年,药业产业实现产值2亿元,约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6.2%;药业产业增加值已达5382.8万元,约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4%,药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全县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节 “药城”建设条件

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种植药材条件得天独厚

  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19°44′~120°03′,北纬27°05′~27°20′之间。

东连福鼎,西接福安,南临霞浦,北与浙江泰顺县毗邻,南北长26.4公里,东西宽33.8公里总面积552.78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优美。

柘荣属东南沿海地区中的近海山区县,生态环境优越。

太姥山脉盘亘其中,山峦起伏,群峰耸峙,山川秀丽,物产丰饶。

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上,千米以上山峰有58座,森林覆盖率68.4%,绿化程度达82.9%。

县内省级风景区东狮山和自然人文景观仙屿公园、青岚湖休闲区、龙井瀑布、鲤鱼溪、龙溪三级漂流、吴氏豪宅、游朴墓、袁天禄祠堂、古城墙等,可谓碧水长流、绿树常青、花香鸟语、美不胜收,是国家批准实施的国家生态示范区。

气候条件优越。

柘荣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凉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13℃~18℃,7月最热,极端高温37.5℃;1月最冷,极端低温为-9.8℃,平均低于0℃的天数不超过3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6小时。

年降雨量1600~2400毫米,平均降雨日数199天,为全省多雨地区之一。

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早,全年无霜期233~253天。

县城区的主导风向春夏季是西南风,秋冬季为东北风。

上述气候特点十分适宜农业生产分层布局和根茎类药材的生长发育。

土地资源丰富。

全县土地总面积82.92万亩,其中,可经营面积80.35万亩,占总面积的96.9%。

耕地8.02万亩,其中水田6.01万亩、旱地2.01万亩。

水田酸性占95%,有机质含量2.89%,全氮含量0.13%,速效磷8ppm,速效钾69ppm;旱地酸性占73.3%,有机质含量2.59%,全氮含量0.11%,速效磷6ppm,速效钾85ppm。

土壤有机成分高,土质肥厚,适合众多中药材种植。

总之,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繁衍生息场所,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二、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较多

   柘荣早在清代就开始种植药材,数百年来民间始终保持种药营生的传统。

解放后,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中药材生产。

(一)道地药材品种繁多

  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1986年药材资源普查,全县有中药材296种,其中植物药材274种,动物药材22种,隶属111科203属。

拥有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中的124种,占34.2%;拥有省增列普查的65个品种中的34种,占52.3%,一般品种132种,民间用药45种。

(二)开发利用价值高

1、草本药的开发利用。

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太子参、白术、薏米、元参、丹参、瓜蒌、射干、半夏、天麻、玄参、白芍、贝母、元胡、玉竹、金银花、百合等30多个品种,形成以太子参、白术、薏米为主体,特色突出、品种多元的经营格局。

2002年全县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

太子参,别名童参、孩儿参。

系常用中药。

"柘荣太子参"色泽晶黄、肉质肥厚、有效成份高,据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测定,"柘荣太子参"含有17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铁、钙、猛、铜、锌、硒等7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

用于病弱体虚、气短自汗、食欲不振、心悸失眠、津亏口渴、阴虚肺燥、干咳胸闷等症。

"'柘荣太子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补益肺脾的作用,是一味清补之品"。

2003年春季我国"非典型性肺炎"疫情肆虐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国家卫生部已把"太子参"列入中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处方药之一。

  2002年,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柘荣及周边县市太子参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柘荣太子参"一向被药材市场作为质量参照标准享有盛誉。

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太子参产业开发,于1991年建成太子参交易市场,1992年"柘荣太子参"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同时成功举办了"中国(闽东)柘荣太子参交易暨学术交流会"。

2001年已完成"柘荣太子参"国家证明商标注册,成为全国仅有的2个以地名冠名的药材证明商标之一,也是目前省内7个以地名冠名的农副产品证明商标之一。

2002年开展太子参GAP专题研究,建立了太子参GAP示范研究基地,成立了宁德市养和堂柘荣太子参开发有限公司。

向国家科技部申报福建道地药材"柘荣太子参"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获立项。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要药,为传统的补益佳品,在中药处方中应用很广,为我国重要的大宗药材。

全国年用量在1万吨以上,出口2000多吨,以浙江磐安产的白术为道地药材。

目前,我县白术的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产量1400多吨。

据业内人士调查对比,我县产的白术的外观质量好、产量较高。

现在县农业局正遵照GAP标准制定SOP规范,制定质量标准,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薏米,健脾渗湿,除痺止泻,清热排脓。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痺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柘荣种植薏米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达3000亩,产量600多吨,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好药。

2、木本药的开发利用。

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三尖杉、杜仲、木瓜、枳壳、杏仁、乌梅、桃仁、厚朴、黄栀子、辛荑等。

其中,三尖杉开发利用价值最高。

三尖杉,生长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的针阔混交林中,天然繁殖率低,因其树皮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枝叶等其它部位,故多采用整枝剥皮方式采收,从而使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野生资料几近枯竭。

目前全国分布的七个品种中除个别品种外,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

三尖杉药用价值有待开发。

从三尖杉中提取的三尖杉酯碱对治疗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淋巴肉瘤疗效显著。

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类新药,因此开发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尖杉酯碱原料及制剂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3、菌类药的开发利用。

菌类药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灵芝、天麻、茯苓等,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灵芝胶囊,市场前景看好。

三、药业企业群体优势

    制药业在我县起步于80年代初期,先后建设了闽东制药厂、闽东第二制药厂、兽药厂、汇盛药业等药业企业。

经过20年的发展培育,奠定了技术、人才、市场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和许多无形资产,成为我县的基础产业。

尤其是“九五”期间我县实施工业企业改革,通过引资、嫁接、股份制改造,药业企业改制取得了成功。

目前已重组成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闽东制药厂)、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闽东第二制药厂)、宁德市养和堂柘荣太子参开发有限公司、富荣药业有限公司、闽东动物药品厂五家制药企业。

这些企业在建立灵活的企业经营机制后,正逐步向“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推进,并实施GMP改造、调高、调优、调强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县主导支柱产业。

共拥有药品生产线20多条,“准字号”产品86个,“健字号”产品2个,“食字号”产品8个,兽药品种26个,剂型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茶剂、小容量注射液、粉针、口服液、冻干粉针等,覆盖了中药、西药、动物药品三大领域。

药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通过国家GMP认证后,2002年9月又通过ISO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产值超亿元和我省首家通过GMP、ISO双认证的药业企业。

第二期固体制剂车间技改竣工投产,坎地沙坦酯、替米沙坦两个新药研制工作即将完成。

广生堂征地100亩正在进行异地搬迁GMP技改。

动物药品厂通过与杭州天丰动物药品公司联营,完成就地技改。

富荣药业有限公司与力捷迅合作开发生产“复方太子参口服液”、“复方太子参颗粒剂”,已获国家药监局“准”字号批准文号。

2002年全县药业产业产值2亿元,比增49%。

力捷迅、广生堂两家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9.3%,龙头地位逐步显现。

四、经营销售的队伍优势

    在药材经销上,我县太子参专业市场与全国十多家药材专业市场均建立了信息联系或设立经销点,有300多名药材专业人员常年分布在外跑购销,县内则有近千名人员从事药材收购、营销。

年中药材交易量达5000多吨,交易额近亿元,是闽东和浙江南部的重要药材集散地。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更是对我县太子参青睐有加,认定柘荣原产,每年经各种渠道外销都在200吨以上。

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网点遍及本省、广东、北京、四川等20多个省市及台湾、香港。

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售遍及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匈牙利、丹麦等20多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

闽东动物药品厂产品除本省各县市兽医站外,还拓展到江苏、安徽、山东、广东等地,形成了一个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营销网络。

特别是我们利用“柘荣太子参”证明商标完成注册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太子参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柘荣太子参”道地药材的品位。

五、药业科研的科研人才优势

  中药材生产的长期研究和经验累积,使全县大部分干部,尤其是农业技术干部,掌握中药材种植、推广知识,80%以上农户熟悉1—2种药材的种植技术。

制药企业近年通过培养、引进和合作研究等形式,壮大了人才基础,目前共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10名、助理工程师34名、技术员75名、执业药师12名,与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所保持密切联系合作,为发展药业产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六、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投资硬环日趋完备

(一)有充足的能源保障。

柘荣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流急、落差大,河道总长195.3公里,水资源总量6.9亿立方米。

每平方公里产水量达126.1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661立方米,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我县还是无过境水流的县,水质好,无污染,地下水多为矿泉水。

现有中小型水库16座,总库容2060万立方米,水资源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电力资源丰富,全县可开发建设电站达214处,装机容量可达5.28万千瓦。

建成水电站39座,装机容量4.234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

本地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104国道横贯柘荣东西,霞泰公路纵穿柘荣南北,使柘荣东接福鼎,北通浙江泰顺并与浙江省道、国道相通,南连福安、宁德、福州,西邻霞浦东冲码头,并与福温高速公路、福温铁路接口。

柘荣往太姥山的旅游路建设已完成路基铺设。

柘荣到闽东中心城市宁德的“一个半小时”路网建设可望明年底竣工。

霞浦经柘荣往泰顺交通战备二级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已通过省交战办和省计委的审查,现已申报国家交战办与国家计委立项。

境内交通路网纵横交错,各等级公路长达390公里,并已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

(三)有发达的信息通讯网。

邮政、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个涵盖报业、电话、数据传真、互联网、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等方面的通信网络。

县“数字办”和各乡镇“365社会联动网农村服务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数字柘荣”建设已向前大步迈进。

七、太子参GAP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太子参产业是独具柘荣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攻克了太子参叶斑病,制定了地方种植操作标准,“柘荣太子参”相继获得了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获得了国家证明商标等一系列成果。

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中药材GAP成为中药现代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2002年,福建省科技厅批准了太子参GAP示范基地的立项,我县随之着手进行“柘荣太子参”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成立了以周秋琦县长为组长的太子参GAP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柘荣太子参”GAP项目攻关小组。

在省科技厅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下,在唐头洋建立GAP示范基地50亩,宅中乡宅中村种苗基地10亩,进行了全国主产区品种对比试验,植物学特征性状观察,地方品种审定命名,连作土壤处理比较等12个项目的田间试验。

2003年5月11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项目可行性论证,且把太子参GAP项目列为首批国家验收项目之一。

同时,委托厦门大学,对柘荣太子参质量标准中的理化指标、有效成份、指纹图谱、环境评价等项目进行试验、检测和研究,为柘荣太子参的研究、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他中药材品种的GAP研究积累宝贵的经验。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资软环境大为改善

  近年来,柘荣科教投入日渐增长,通过实施县直部门领导挂中、小学名誉校长制,大力实行挂钩扶贫建校活动,城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98年实现“两基”达标以来,已多年被评为“两基”验收先进县,义务教育非盲率达99.3%。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我县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5家,技术人员263人,床位345张,医疗工作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儿童“四苗”接种率、覆盖率达到98.56%和90.15%。

文化体育设施不断改善。

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老年活动中心、有线电视台等文化体育设施功能齐备,样样俱全。

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建立了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独生子女户养老保险等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九、县委高度重视,“药城”建设主体地位确立

  柘荣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闽东药城”的新思路:

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利益为纽带,聚合在药材种植、药品生产、药材(品)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十五年的努力,把柘荣建设成为福建最大,在全国有一定位置的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和药材(品)集散地。

同时,提出了“以药兴县、以药富民”的战略,确定了“生态县”和“小县好城关”发展思路,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柘荣构筑“药城”奠定了基础。

 基于对以上优势的把握,柘荣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整合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医药营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把构筑“闽东药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点和核心加以培育,并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被列入省成长型企业,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GAP投资项目被列为省调结构重点项目。

省、市药监局对我县药业产业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把我县列为全省唯一的结合职能,促进药业发展的试点县。

  总之,被誉为“高山大平原”、“小县大城关”的柘荣县,凭借特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山区气候,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生态旅游环境,便利的交通、信息设施,为“药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药业产业的发展,将使柘荣这块红土地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第三节  “药城”建设必要性

柘荣县尚属经济欠发达县。

全县幅员面积552.78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口密度181人/平方公里。

2002年GDP为8.347亿元,财政收入37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2元。

1975年恢复县制以来,柘荣县政府抓住机遇,以“稳定脱贫、快奔小康”为总目标,加快经济发展,在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茶叶、山区资源加工型工业企业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全县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长期的实践探索证明,发展中药材生产,推动药业企业进步,建设“药城”是合乎柘荣实际、发挥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择。

 柘荣是“中国太子参之乡”,2002年药材种植面积3万多亩,其中太子参2万多亩,80%的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

2002年,柘荣县药业产业产值2亿元,约占柘荣工农业总产值的16.2%。

药材、药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港、澳、台及东南亚,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匈牙利、丹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民人均药材经营收入60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柘荣药业产业优势还没有转化为质量和效益优势,集约化程度不高。

其主要原因是:

  1、药材生产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良种培育应用不规范,种源混杂,优质道地药材生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药材缺乏精深加工,市场拉动力不大,信息不够通畅,药材质量控制力薄弱。

  2、药业企业量上明显不足,生产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的产品偏少。

现有的5家药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

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资金缺乏。

3、药材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4、缺少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发展问题,但因财政困难,金融支持乏力,对药业产业的财政和信贷扶持力度不够。

随着国内外植物药热和生物制药产业的升温,在优胜劣汰的国内外药材市场上,柘荣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把握当前有利时机,推进我县药业现代化、产业化建设,这是振兴柘荣药业产业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任务之一,也是柘荣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药城”建设总体思路、目标

第一节  “药城”建设总体思路

“药城”建设总体思路:

遵循药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两大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利益为纽带,集合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市场流通三大优势;组织化学制药、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生物农兽药的关键技术攻关;实施药业工业园区、中药材种养殖基地、药材市场和药业关联产业等重点工程;始终坚持“以药兴县、以药富民”战略决策,逐步实现药业产业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统一思想,通力合作,通过十至十五年的努力,把柘荣建成福建最大,在全国有一定位置的药材种植基地、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