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141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96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14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药理14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药理14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药理14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药理14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1419.docx

《药理14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1419.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1419.docx

药理1419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1.局部麻醉药LocalAnaesthetics:

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2.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芳香族环、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可为酯链或酰胺链。

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可将常用局麻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酯类,结构中具有-COO-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第二类为酰胺类,结构中具有-CONH-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3.局麻药局麻作用:

1.在治疗量(低浓度)时,能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冲动和传导,使感觉和痛觉均消失,产生麻醉作用。

2.大剂量(高浓度)的局麻药对各类神经纤维均有阻断作用,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及中柜神经系统;此外对心血管、胃肠平滑肌、骨骼肌均有麻醉作用,此作用为局麻药所不需要的作用。

3.局麻药对神经纤维的作用是:

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阈(或电剌激阈),降低兴奋性及动作电位幅度,延长不应期,直至动作电位、兴奋性、传导性、痛觉和感觉全部丧失而产生麻醉作用。

4.神经纤维的种类对局麻药作用的影响。

局麻药对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有不同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粗的神经纤维或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低,所需的剂量大;

细的神经纤维或无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高,所需的剂量小。

4.1.因为细的神经纤维,表面积小,药物易于饱和,产生作用快;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药物渗透慢,所需要的剂量大。

2.交感、副交感对局麻药敏感性高,运动神经敏感性低。

3.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

4.在混合神经中,根据神经纤维粗细的作用顺序是:

持续性钝痛→短暂性锐痛→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运动麻痹

5.局麻药作用机制

1.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

2.局麻药是怎样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的?

3.本药不是作用于细胞膜外表面,而是以非解离型进入神经细胞内,以解离型作用于细胞内表面。

局麻药具有亲脂性、非解离型是进入神经细胞内的必要条件,之后转换成解离型阳离子才能发挥作用。

4.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

5.局麻药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而两种形式存在受pH的影响。

6.局麻药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

处于兴奋状态下的神经较静息状态的神经对局麻药敏感。

6.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

特点:

1.短效脂类局麻药、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2.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可延时20%,只能维持30-45分钟。

3.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因为普鲁卡因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

4.避免与磺胺药物合并应用,因代谢物PABA能对抗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

5.避免与琥珀胆碱合用,会增加琥珀胆碱的毒性。

因两药物经血浆AchE代谢,具有竞争血浆AchE作用。

6.过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反应。

可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时发生休克,用药前皮试,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可用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代替。

利多卡因(lidocaine)塞罗卡因

特点:

1.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2.全能麻醉药之一,表面、浸润、传导、腰麻及硬膜外麻均有效,主要是传到麻醉、硬膜外麻醉。

3.本品毒性较小,安全范围较大,属酰胺类。

对组织无刺激,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4.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5.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6.反复使用可产生快速耐药性,中毒反应来势凶猛。

丁卡因(tetracaine)地卡因

特点:

1.酯类,作用快、强、持久,用药后1-3分钟起作用,麻醉强度比普鲁卡因强10倍,可维持2-3小时。

2.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用于浸润麻醉。

3.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鲁卡因大2-4倍。

因药物穿透力强,易吸收,而且代谢慢,易发生毒性反应。

4.0.5%-1%溶液滴眼,无角膜损伤等不良反应。

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麻卡因

特点:

1.酰胺类,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局麻作用比利多卡因强45倍,可维持5-10小时。

2.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和腰麻。

3.与等效剂量利多卡因相比,产生严重心脏毒性,不易治疗。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

为新型长效局麻药,作为布比卡因的异构体,在理论及动物试验的证据证明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但现代小剂量应用局麻药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临床证据略显不足,但不应因此忽略其的优越性,在患者对药物的个体差异、临床需要较大剂量局麻药及局麻药持续应用时,其优越性显得十分重要。

罗哌卡因(ropivacaine)

1.化学结构类似布比卡因,其阻断痛觉的作用较强而对运动的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使患者能够尽早离床活动并缩短住院时间,对心肌的毒性比布比卡因小,有明显的收缩血管作用,使用时无需加入肾上腺素。

适用于硬膜外、臂丛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

它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2.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广泛应用于临床

3.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为新型长效局麻药

4.麻醉效能:

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后两者毒性低、时效长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7.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anaesthesia)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aesthesia)3.传导麻醉(conductionanaesthesia)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anaesthesia)5.硬膜外麻醉(epiduralanaesthesia)6.区域镇痛(regionalanalgesia)

8.不良反应及防治:

1.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1)中枢神经系统: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

初期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震颤和焦虑甚至阵发性惊觉。

抑制时可进入昏迷和呼吸衰竭。

可卡因可引起欣快。

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扩散所致。

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防止惊觉发生。

(2)心血管系统:

1.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2.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3.布比卡因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而利多卡因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极量,采用分次小剂量注射的方法。

小儿、孕妇、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量。

2.变态反应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出现荨麻疹、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等症状。

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易发生变态反应。

防治:

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庭史,麻醉前做试敏,用药时可先给予小剂量,若病人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量

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快,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第十七章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1.中枢退行性疾病:

指一组因中枢神经元退行变性、脱失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disease,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

2.抗帕金森病药

1.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主要白表现为进行性的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典型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

主要由锥体外系功能失控所致。

2.分为原发性(即PD)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两类,后者可继发于脑动脉硬化、脑炎、衰老或化学和药物中毒等。

3.原发性PD主要是基底神经节的黑质进行性变性引起

假说1:

黑质-纹状体DA-Ach功能失衡DA减少Ach相对增加。

假说2:

DA氧化-自由基学说

4.正常时黑质-纹状体有正常时两者处于动态平衡,参与调节机体运动机能:

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起抑制作用;胆碱能神经元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起兴奋作用。

5.分两类:

拟多巴胺类药和抗胆碱药。

轻症:

抗胆碱药和MAO-B抑制药重症:

L-dopa,无效者用DA-R激动药

3.拟多巴胺类药

(一)多巴胺的前体药左旋多巴(levodopa)是DA递质的前体物质:

酪氨酸→L-多巴→DA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口服给药

①约1%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被AADC转化成DA,补充纹状体内DA不足,治疗PD。

②其余被外周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脱羧(AADC)变为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只在外周发挥作用,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

③若同时服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可使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增多,同时减少外周的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治疗PD病:

起病初期疗效更显著。

①起效慢,用药2-3周才出现体征改善;1-6个月获得最大疗效。

②治疗与黑质纹状体损伤程度相关。

对轻症和年轻患者疗效较好,对重症和老年患者疗效较差。

③对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的疗效较肌肉震颤好,对痴呆症状不容易改善。

2.对吩噻嗪类等抗精神病药引起的PD无效。

3.治疗肝昏迷使肝昏迷患者从昏迷变为清醒,但不能改善肝功能,不能根治。

不良反应:

因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所致

早期反应:

1.胃肠道反应:

DA直接刺激胃肠道和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中D2R。

D2R阻断药多潘立酮可消除恶心,呕吐。

AADC抑制药卡比多巴亦可预防。

2.心血管反应:

30%在治疗初期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DA作用于交感神经反馈性抑制NA释放;DA作用于动脉壁DA受体,扩管;

出现心律不齐,因为DA作用于心脏βR,用相应的βR阻断药治疗。

长期反应:

1.运动过多症:

异常动作,手足、躯体、舌不自主运动,可用DA-R阻断药左旋千金藤啶碱治疗;

2.症状波动:

服用3-5年后,40-80%出现症状快速波动:

“开-关反应”。

可用L-DA/AADC抑制药缓释剂、DA-R激动剂、MAO抑制剂司来吉兰,少量多次服药等方法防治;

3.精神障碍;10-15%出现精神错乱,梦幻、幻觉、幻视或抑郁症,可用氯氮平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酶,增强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使多巴胺生成增多,增强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

2.抗抑郁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加强L-DOPA的副作用。

3.抗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能阻滞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功能,利舍平耗竭黑质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引起药源性PD。

(二)L-Dopa增效药

1.氨基酸脱羧酶AADC抑制药:

卡比多巴(α-甲基多巴肼)洛得新: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仅抑外周AADC。

心宁美:

本品+L-Dopa1:

4或10。

美多巴:

苄丝肼+L-Dopa1:

4。

2.MAO-B选择性抑制药:

司来吉兰(丙炔苯丙氨):

对肠道MAO-A无作用,能迅速进入脑内,抑制脑内DA降解。

消除“开关反应”

3.COMT抑制药:

硝替卡朋:

抑制外周COMT,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托卡朋:

唯一能同时抑制外周和中枢COMT的药物。

恩他卡朋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溴隐亭:

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DA2R,对D1有部分拮抗作用。

首先激动结节漏斗部DA2受体:

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释放。

临床应用:

1.治疗PD,辅助左旋多巴控制不自主运动和过度开关现象

2.闭经或乳溢3.垂体瘤

(四)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

4.胆碱受体(M)阻断药

代表药:

苯海索(安坦)口服易吸收

适应证:

轻症PD患者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

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PD综合征,脑炎或动脉硬化引起的震颤麻痹

不良反应:

与阿托品相似1.禁用于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2.加重痴呆症状

5.老年性痴呆:

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以近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坏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能力丧失,但视力、运动能力不受影响。

分为阿尔茨海默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

AD病程3-20年,确诊后平均存活10年,先有精神死亡,继之肉体死亡。

组织学变化特征:

神经元纤维缠结,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

解剖学基础:

脑组织萎缩,海马和前脑基底部神经元缺失

功能基础:

胆碱能神经兴奋传递障碍;Ach-R变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

胆碱酯酶抑制药、脑代谢激活药改善脑微循环药、钙拮抗药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失常药分类:

1.抗精神病药(神经安定药)2.抗躁狂症药3.抗抑郁症药4.抗焦虑症药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

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节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分类

Ⅰ型:

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

Ⅱ型:

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2.抗精神分裂症药分类:

1.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氯丙嗪2.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氟哌啶醇

3.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4.其他

3.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多巴胺受体。

阻断D2样受体,同时也阻断其他通路的D2样受体,发生不良反应。

2.阻断5-HT受体。

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抗精神病作用是通过阻断5-HT受体实现。

大多为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发挥作用的同时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又名冬眠灵wintermine)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

同时也阻断其他通路的D2样受体,发生不良反应

•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和M胆碱受体。

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基础。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对中枢神经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控制活动状态和躁狂状态而又不损伤感觉能力。

对正常人:

安静、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和注意力下降易入睡、易唤醒

对动物:

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已有导入睡,要觉醒。

与巴比妥类催眠药不同,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

迅速控制兴奋躁动使幻觉、妄想、躁狂等症状逐渐消失

恢复理智,安定情绪,生活自理对抑郁无效、甚至是制加剧。

(2)镇吐作用

小剂量:

阻断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对抗DA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

大剂量:

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治疗顽固性呃逆:

抑制位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调节中枢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机体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可降低正常体温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阻断M胆碱受体:

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结节-漏斗系统的D2受体,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试用于巨人症的治疗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后吸收慢而不规则;

分布:

分布于全身,脑、肺、肝、肾、脾中较多,脑中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代谢:

肝脏代谢;

排泄:

肾脏排泄。

特点:

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个体差异大,停药后数周至半年尿中仍可见出其代谢产物。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急性期药物起效快。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症无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配合物理降温(冰袋、冰浴)应用氯丙嗪可降低患者体温,用于低温麻醉。

人工冬眠:

氯丙嗪与其它中枢抑制药(度冷丁、异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应用: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甲状腺危象等。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

嗜睡、淡漠、乏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

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压升高等;

α受体阻断症状:

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等;

局部刺激性强,可用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可至血栓性脉管炎。

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给药后卧床休息

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服用氯丙嗪出现三种反应

①帕金森综合征(机张力增高、面容呆板)

②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于停药后1-5天)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部分患者还可引起一种特殊而持久的运动障碍。

表现为口面部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广泛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

1其中,前三种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DA功能2减弱、ACh功能相对增强所致。

2处理:

减少药量、停药,也可用抗胆碱药缓解。

3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是因DA受体长期被阻断、受体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DA释放增加所致。

4处理:

此反应难以治疗,抗胆碱药可加重症状,抗DA药可减轻症状。

3.精神异常:

意识障碍、萎靡。

4.惊厥与癫痫:

局部或全身抽搐。

5.过敏反应:

皮疹、接触性皮炎。

6.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多见于年老伴动脉硬化者;内分泌紊乱如乳腺增大、泌乳。

7.急性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抑制DA受体激动药、左旋多巴的作用;

能升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禁用;

降低惊厥阈,诱发癫痫,有癫痫及惊厥史者禁用。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1.奋乃近(perphenazine):

作用缓和,对心血管系统、肝脏及造血系统的副作用较氯丙嗪轻。

镇静作用、控制精神运动兴奋作用次于氯丙嗪。

2.氟奋乃近(fluphenazine):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高于氯丙嗪。

用明显的抗幻觉作用,对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较好疗效,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3.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对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较好疗效,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4.硫利达嗪(甲硫达嗪,thioridazine):

明显的镇静作用,抗幻觉妄想作用不如氯丙嗪,锥体外系副作用小,老年人易耐受。

二、硫杂蒽类泰尔登(tardan):

氯普噻吨

1.结构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

2.适用于带有强迫状态或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以及更年期抑郁症。

3.抗肾上腺素与抗胆碱作用弱,不良反应较轻,锥体外系症状较少

氟哌噻吨(flupenthixol):

抗精神病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但具有特殊的激动作用,禁用于躁狂症患者,也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或伴焦虑的抑郁症。

镇静作用弱,但锥体外系反应常见。

三、丁酰苯类

1.氟哌啶醇(haloperidol):

可显著控制各种精神运动兴奋的作用,同时对慢性症状有较好疗效。

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高、程度严重。

2.氟哌利多(droperidol):

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与芬太尼配合使用,使患者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状态:

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称为神经阻滞镇痛术。

应用:

小的手术。

3.匹莫齐特(pimozide):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秽语综合征。

镇静、降压、抗胆碱等副作用较弱,锥体外系反应强。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五氟利多(penfluridol):

口服长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一次用药疗效可维持一周。

舒必利(sulpiride):

有“药物电休克”之称。

氯氮平(clozapine):

起效快、作用强、对其他药物无效的精神分裂症阴性及阳性症状都有治疗作用。

属于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药,几乎没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致粒细胞缺乏。

利培酮(risperidone):

对5-HT受体和D2亚型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适于治疗首发急性病人和慢性病人。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继发性抑郁亦具治疗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轻,抗胆碱及镇静作用弱。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4.躁狂抑郁症:

一种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躁狂症表现为情绪高涨、烦躁不安、活动过度和思维、言语不能自制。

单相型(即躁狂或抑郁两者之一反复发作)双相型(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

发病机理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

5.碳酸锂(lithiumcarbonate)

作用机制

1.治疗浓度抑制去极化和Ca2+依赖的NE和DA从神经末梢释放,而不影响或促进5-HT的释放;

2.摄取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并增加其灭活;

3.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磷脂酶C所介导的反应;

4.影响Na+、Ca2+、Mg2+的分布,影响葡萄糖的代谢。

临床应用躁狂症,对急性躁狂和轻度躁狂疗效显著,有时对抑郁症也有效,有“情绪稳定药”之称。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安全范围窄。

该药治疗指数很低,测定血药浓度至关重要。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6.一、三环类抗抑郁药米帕明(丙米嗪imipramine)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正常人:

安静、嗜睡、血压稍降等;对抑郁症患者:

连续服药后,精神振奋。

机制:

阻断NE、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明显的M受体阻断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低血压、导致心律失常。

——与阻断单胺类再摄取从而引起心肌中NE浓度增加有关。

临床应用

1.治疗抑郁症:

对内源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效果好,对反应性抑郁症次之,对精神病的抑郁成分效果较差。

也可用于强迫症的治疗。

2.治疗遗尿症

3.焦虑和恐怖症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

口干、扩瞳、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等;

多汗、无力、头晕、失眠、直立性低血压、共济失调、反射亢进等。

禁忌证前列腺肥大、青光眼。

阿米替林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NE再摄取的抑制,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也较明显。

氯米帕明对5-HT再摄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去甲氯丙米嗪对NE再摄取有相对强的抑制作用。

多塞平抗焦虑作用强。

曲米帕明治疗抑郁症、消化性溃疡。

7.二、NE摄取抑制药地西帕明(去甲丙米嗪desipra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