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944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docx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

1、竭泽而渔

 【原文】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注释】①竭:

使…干涸。

②渔:

捕鱼。

③明年:

第二年。

④焚:

烧毁。

⑤薮(sǒu):

指野草。

⑥田:

通“畋”,打猎

  1.解释词语:

  ①竭:

②渔:

③明年:

④焚:

2.翻译句子: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二、螳螂捕蝉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           

(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3)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3)童子方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用刀子雕刻。

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四、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我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

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zhī),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            (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六、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长――生长、发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

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

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2.翻译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七、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

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九、: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勿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

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

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

请你举出两个来。

  

十、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

①值:

适逢。

  ②郡:

此指城。

 ③相视:

看望你。

  ④败义:

毁坏道义。

 ⑤一:

整个 ⑥班军:

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水陆草木之花

  C、怅恨久之          D、属于作文以记之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今死矣,子速去。

  

(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3、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十一、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孔文举:

东汉的孔融。

  清称:

有名誉。

中表:

指的是亲戚。

 伯阳:

老子的号。

奕世:

世世代代。

 了了:

聪明   踧踖:

局促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②既通,前坐

  ③元礼及宾客莫不奇      ④人以其语语之

  2.翻译系列句子。

  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了结论。

请你把它补写出来。

  4.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

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

请你写出一个。

十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日: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④元方入门不顾  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元方入门不顾。

  4.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十三、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十四、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③饯行于郊衢        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

如果有,是什么?

十五、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⑤父怒挞之          ⑥曷不听其所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王冕者,诸暨人。

  ②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你从本文中感悟到了什么?

4.我国古代象“王冕刻苦求学”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成语“囊萤映雪”就是其中之一,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家贫,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请你再写出一个反映古人刻苦求学的成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大致内容。

十六、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   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   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十七、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2)然床头捉刀人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

为什么?

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十八、 北人生而不识菱

(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

(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菱:

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

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仕:

(2)席上食菱食:

  (3)欲以去热也以:

(4)欲以去热也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十九、 (季梁)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

‘吾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⑤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①大行(háng):

大路。

②方:

正在。

③持其驾:

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

④奚为:

何为,做什么。

⑤御者:

车夫。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二十、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二十一、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

雨(yù)雪:

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

宫殿的台阶。

闻命:

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

  (3)立有间     (      )     

(3)寡人闻命矣。

 (        )

  2、翻译句子:

  

(1)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

二十二、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袖而观之,遂没。

  (注解:

贾人--商人 巨室--大财主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2)一日之获几何

  (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4)袖而观之

  2.翻译句子。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3)盍救诸?

  (4)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3.请你用四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请至少写出两条。

  

(1)

  

(2)

二十三、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二十四

攘鸡

戴盈之曰: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攘:

窃取,偷。

②君子:

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道:

此处指行为道德

1.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斯速已矣(那就赶紧停下来)

B.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C.可以已大风(治愈大风)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是非君子之道:

之⑵请损之:

损()

⑶以待来年然后已:

来年⑷或告之曰:

或(

3、翻译句子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二十五、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②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③。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

车夫。

②间:

缝隙。

③抑损:

谦虚退让。

(一)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妻请去()

(2)夫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3、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的高尚品格。

4、晏子、御者、御者之妻,谁最值得你学习?

请说明理由。

(二)

1.解释词语

①御:

②策:

③去:

④相:

⑤子:

⑥足:

2.“御之妻”要求离开“御”的原因是:

答:

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答:

参考答案及译文

一、竭泽而渔

1. ①竭:

使…干涸②渔:

捕鱼;③明年:

第二年;④焚:

烧毁。

2.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参考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二、螳螂捕蝉

1.展开  夺取(这里有“捕捉”的意思) 抬(起)、伸长  正

  2.

(1)螳螂正想吃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面,伸长脖子,正想啄食它呢。

  

(2)小孩子正想(拉开弹弓)去弹黄雀,却不知道前有深坑后有截断的树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鼠目寸光

  4.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参考译文】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

3、刻舟求剑

1.到  它,代剑    可是,但是

  2.

(1)这是我们的剑坠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的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4.吕氏春秋  吕不韦

【参考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画蛇添足

1.

(1)将要

(2)替、给(3)本来(4)失去、得不到

  2.

(1)几个人喝这杯酒不够,一个人喝这杯酒又有多。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3.画蛇添足

  4.为人处世,不能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十分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否则,对人对事,总是有害的。

多此一举,往往会让你失去很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译文】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

“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

“我能够为它画脚。

”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六、拔苗助长

【参考译文】有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无论怎么做都对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揠苗助长的人,不但(对禾苗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担忧  劳累   赶去  放弃

2.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不但(对禾苗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