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829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docx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

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浅谈

——以湖北省孝感市社会道德状况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DB)XXXXXX)

【摘要】“社会道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有着开车撞人后居然持刀下车捅死伤者的药家鑫,有小悦悦惨遭碾压后见死不救的路人;但与此同时,又有着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的好书记杨善洲,有着坚守藏区12年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道德缺失产生的不良现象和怀着道德与爱的美好事迹并存,“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

”全国人大代表邓宝金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探究社会道德现状,积极推动社会道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社会道德和谐社会孝文化

【引文】在社会中部分人群道德日益滑坡的今天,社会道德问题备受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更成为了两会热点议题。

毋庸置疑,良好的社会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带来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

“先成人,再成功”是不变的真理。

“百善孝为先”,要弘扬社会道德,将如今滑坡的社会道德有所提高,就必须唤醒人们本性中真善美的一面。

而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孝道。

从孝道入手,探究孝文化,由此及彼,用其中折射的思想去理解与面对当今社会道德问题。

与此同时,探究当下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对家庭美德、社会现状等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的态度。

一、孝文化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

(一)孝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本前提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要想让一个人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等“善”的品质,首先应当具备“孝”。

在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题。

该题中34.87%的认为不

孝敬父母产生的首要原因是“不愿担负责任”,可见很多人将孝与责任联系起来。

从某种角度而言,难以与父母沟通和相处也不愿费心费力担负责任的一种托词。

而弘扬社会道德,同样是一种责任,它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个人不说成才,至少要成人,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不说在这四年一定要学到多硬的专业知识从而让自己走上社会后可以飞黄腾达,但至少在这几年的人与人交往中、学习中认识到做人最的责任。

而这些责任中最基本的就是孝,试问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尽孝都做不到,还能弘扬什么其他的社会道德,况且“孝”也是社会道德中的一条。

由此看来,培养一个人的孝道,使其遵守孝道,是让一个人遵守社会道德的大前提,没有最基本的责任心“孝心”,根本无法谈其他的社会道德是非感和责任感。

再从“孝”字本身反观其其对道德的影响,“孝”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如果不做好“孝”,小小的一个家庭都不能和谐,更不要谈和谐社会了。

家庭之中,由于子女没能够尽孝,可能造成父母生活状况不够理想,亦或使父母孤单。

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引起老人对社会状况的不满,对社会道德教育的不满。

如此下来,成了一个恶性效应,一方面本来由于人的社会道德缺失而不尽孝,另外一方面因为他们社会道德的缺失引起了另一批人对社会道德现状的不满。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子女扶持,如果子女对于孝的观念淡薄,从这一个层面上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使社会道德问题日益严峻。

更不说连“孝”意识都淡薄的人,会对其他社会道德有什么意识。

我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因为生气母亲前段时间没有给自己索要的钱,居然用刀在机场将开心迎接回国儿子的母亲刺成重伤。

试问对这种连起码的孝道都颠覆了的人,如何跟他谈全面的社会道德修养?

在我看来,想要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应当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搞好对孝文化的发扬。

在问卷中我们发现对孝的传播来源甚广:

父母的言传身教,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可以看出想要宣传“孝”途径是非常多的。

在此等形式之下,先利用多样的传播途径宣传“孝”,让它的思想生根于大家心中,从这方面做好弘扬社会道德的基本前提,然后进一步建设社会道德两步走是想到有意义的。

(二)孝文化对社会道德建设有深远意义

在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一行中,我对“孝”有了一个重新的理解与定位。

以往大家谈论孝的时候,更多是停留在对长辈的孝,并没有多少发散性理解。

此行打破了我对“孝”理解的局限性,同时也认识到孝和孝文化对社会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其推动社会道德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有传统形式,关于孝的有奖征文大赛,贺卡设计大赛等等,这些传统项目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可非议。

但除此之外,有一项活动着实让我思路大开。

孝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会时常到看守所中与服刑犯人进行沟通,通过交谈了解其家中长辈等亲人状况,同时对他们诉说一些虽不可自由行动但力所能及的尽孝方式。

这些与他们沟通过的犯人,有些本来在服刑期间很不服管制,但是慢慢得变得非常配合管理。

而且他们重返社会以后,都十分遵行社会秩序,还有了较高的社会道德品质等一系列转变。

从这个事例中,我感受到,虽然孝文化其表现在“孝”的方面,我们在宣传孝文化时也基本上在宣传“孝”本身。

但是孝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却不仅仅只有狭义的孝而已。

由和服刑人员的沟通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只和他们谈论尽孝,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是全方位的改变,内心抵触情绪下降,对关心他的人与他关心的人态度的转变,乃至重新踏入社会后有较高的社会道德……

仔细探究一下,孝文化所反映的本质是人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一种“真善美”的品质。

孝文化通过其对孝道的传播可以孕育人们内心深处真善美的思想,有了这个思想后,远不仅仅只从孝道这个方面表现出,是能够全方位塑造一个人高尚社会道德,表现出的是优良的社会道德。

孝文化可以是一块敲门砖,利用其精髓凝练的思想,敲开封闭大家内心深处真善美品质的大门,让大家全面释放良好的社会道德,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付出自己一份力量。

尽管如今的社会道德稍许滑坡,尽管有些因思想过于偏激而表现出自私甚至行为异常的人,但我坚信绝大多数的人多数人内心深处是真善美的,只是因为社会部分现状而是自己内心高尚的社会道德有所沉睡。

发扬孝文化,激活人们心中深灰道德感拥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今社会道德状况

(一)社会道德仍在,大多数人依然向善

“不可否认,‘道德滑坡’现象在社会局部确实存在,‘小悦悦’事件就是极端案例,食品安全等新问题也不断出现。

但我们不能由此断定,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就在下降,否则,中华民族的进步怎么理解?

雷锋传人郭明义、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等新时期道德模范层出不穷如何解释?

看到问题,保持忧患意识有其积极意义,只有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但不能以偏概全,对全局失去正确判断。

再次聚焦小悦悦事件,在问卷调查中当我们询问“若小悦悦事件发生时您在现场,您会怎么做”时,虽然只有60.53%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有28.59%的人因为社会现状选择旁观,但是完全不理会态度的人只占10.53%。

无论有人最终伸出援助之手也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也罢,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及时提供帮助的,只是因为顾及到一些社会现状不敢施以帮助。

我相信,如果能够大力推崇社会道德,鼓励、支持人们的社会公德行为,相信很快我们能进入到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之中。

如果能够进一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护援助者的权益,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相信社会道德的推崇会更加迅速。

在问卷中我们还调查了一些相关问题:

“参加义务活动,会不会觉得吃亏”“当您发现有人行窃时,您会怎么做”“当您得知某些乞丐的月收入上万,在下次遇到乞丐时,是否会给钱”……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倾向都是给予帮助,虽然现在社会道德有所滑坡,部分人道德品质低下,但纵使在可能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人们依旧选择理性的,在可以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帮助,并非完全冷眼旁观。

由小悦悦的问题放眼反观社会道德问题,在问卷中我们询问道“小悦悦事件让全国震惊,您认为发生此事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人心冷漠”从该问题可以看出,大家意识到人心冷漠的现状,意识到社会道德下滑的现状。

发现问题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既然大家能够发现问题,说明大家内心深处仍旧向善,可能是迫于部分社会现状不能完全展现出来。

由此看来,社会道德仍在,人们依旧向善,只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建设社会道德,构建一个拥有良好社会道德的和谐社会不是问题。

(二)人们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因年龄职业的差异而不同

在问卷调查关于“您认为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有道德”的问题,不同年龄层、职业圈的人给出了我们大相径庭的答案。

首先是代表老一代的退休人员,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共同认为:

一个真正义、见义勇为的人才算有道德。

很明显,老一辈的人对着是否有社会道德有着很高的评判标准。

代表目前社会中流砥柱的人群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对社会道德的理解也有明显差距。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是所有类型人群中认为有社会道德“只要不做坏事,做好本工作”的比例最高的,达到66.67%,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党政机机关人员应当有更高的觉悟,毕竟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推动者。

企业职工受调查人群中,整体表现出相当高的社会道德觉悟,可能与许多大型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人文底蕴有关。

自由职业者中,有28.57%的人认为“有良知就行了,不一定要去做“。

在我看来,自由职业者往往都是性格上比较飘逸洒脱的,所以有这种理解与他们的性格相信不无关系。

在针对学生人群的调查中,各种选择倾向的人都比较多。

不得不说,具备最高标准的A选项选择者只有30.97%,由此可见我们新一代90后确实存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感滑坡,觉悟大不如前。

有23.01%的学生选择C,可能在独生年代的娇生惯养下的我们自私心理真的比较严重。

如何在社会城市化发展,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导的情况下,使年轻一代拥有和老一批人具备同样的社会道德观,如何让他们摒弃自私的心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看不同人群对于社会道德有着差异不小的理解,我们不能片面的说整个社会道德在滑坡,也不能过于乐观的看待。

毕竟年轻一代社会道德感有所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从事的职业不同,的确在不同方面上会影响人对社会问题的看待,从而致使在社会道德问题上的态度不同。

三、社会道德现状的改善

(一)教育引导,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感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中国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如果青少年们在学生时代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修养,未来步入社会纵使深处环境在变化,但根深蒂固的社会道德感定难以褪去。

所以,应当从学校抓起,在青少年还没有步入社会就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社会道德教育,在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同时构建一个社会道德认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就目前现状来看,可能由于学业压力,中小学教育方面对社会道德的教育可能出现部分缺失。

以“孝”为例,只有20.39%的人认为自己对“孝”的理解来

您对“孝”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选项

比例

A.父母的言传身教

54.61%

B.社会舆论

18.42%

C.学校教育

20.39%

D.其他

6.58%

源于学校教育。

前文我已论述过,“孝”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学校连“孝”的教育都并没有完善,更不用说全面的社会道德教育了。

此外,就我经历来看,小学和初中虽设有思想品德课,但是并没有高度结合社会现状去讲,更多的是停留在传统的社会美德上。

到了高中,犹豫高考压力,思想品德课不再设立。

是的,升学竞争激烈,留给学校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时间有限,但是并非毫无时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设立最精华的课程。

尤其是在初中,正处去叛逆期的青少年们有了良好的引导至关重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能够理解社会道德这个概念。

总之,教育引导对培养青少年社会道德,青少年人群融入和谐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和谐发展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细化问题,针对不同行业运用不同方式弘扬社会道德

在社会道德现状分析中,我们已经清楚看到不同行业对社会道德理解方式的不同。

一方面不同行业圈的从业者收到不同环境的感染,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往往倾向于不同的职业。

细化问题,个个击破更为高效。

在面对注重文化底蕴培养的大企业时,社会道德问题往往并非那么突出,企业自身一直都在关注这类问题。

我认为政府无须花太多精力在这类人群的社会道德建设问题上。

对于党政机关工作者,可能因为他们有更多机会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内心的阴霾可能较多,难免在面对社会道德问题上显得不够激进与向上。

我觉得可以针对此类人群适当增加一些展现社会阳光面的社会道德宣传。

而对于性格上更趋于自我的自由职业者,介于他们人群分散,加大网络、电视、报刊的社会道德。

虽然这些方法可能比较被动,但是有总胜于无,努力推进总是好的。

简而言之,对于不同人群在社会道德的问题通常在不同层面,依情况而拟定不同的弘扬方式,比盲目的一把抓更为主动有效。

(三)大力宣传正面典型事例

每当我们说到社会道德滑坡问题时,总会有人搬出点好人好事予以反驳。

姑且不谈究竟滑坡与否,至少可以看出正面事例对于巩固我们心中正义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

中央台在每年都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而且近几年来场面更为盛大,其影响力也确实逐步提升。

虽说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手到擒拿,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似乎部分媒体们总队反面教材“津津乐道”,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的反例经常比正面例子多。

正所谓“邪不胜正”,我们只要让足够多的好事沐浴于你我心中,我们就不会让一些反面事例改变了彼此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就不会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

━弘扬

构建

 

如今人们对社会道德的看法通常是如此,一边说着药家鑫、李刚、小悦悦这些反面事例,慨叹社会道德的缺失;一边说着郭明义、白方礼、孟佩杰一系列的好人好事,内心交织,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当今社会道德有无信心。

既然好人好事可以被铭记,为何我们不让更多的好人好事出现在大家视野呢?

我辽阔无边的神州大地,从来未曾缺乏过好人好事,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宣传他们,让真善美根植于万家,社会道德风气自然好转,和谐社会应运而生。

四、总结

固然当今社会由于部分人群社会道德确实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但我绝不可以武断地说“整个社会道德在滑坡”。

在我们的身边,不断得涌现出值得敬佩的好人好事。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年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过去很多人想帮助他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许许多多的想法有凭借较高的收入得以实现。

从这个角度上说,良好社会道德造就的高尚行为比例在增加。

打个最简单比方,有几个人没有在汶川地震中捐款呢?

当然,现在中国处于经济、文化转型之中,中国正在适应世界的脚步。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朝好方向发展的人群,自然也有背道而驰的。

不可否认,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一代青少年中,自私自利的倾向有所增加,这也是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可避免的弊端。

但只要加强社会道德的宣传,从“孝”这个最基本的角度去了解社会道德,循序渐进,相信培养青少年社会道德感不成问题。

孝文化作为社会道德一中基本的意识形态,深入浅出,极易容易被大众接受,尤其是青少年,从其中折射的真善美思想理解、发扬社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小的作用。

不同行业所反映出对社会道德的不同理解、不同短板,针对不同状况,细化问题,对症下药,是高效高质的方案。

在此基础上,大力宣传社会道德正面事例是不变的有效策略。

这一次“聚焦‘两会’之关注社会道德建设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好多,想到了好多,学到了好多,真心感谢此次实践活动给了我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五、附录: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注: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回收有效问卷456份)

个人信息

1.您的性别是()

A.男(52.63%)B.女(47.37%)

2.您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51.97%)B.19—35岁(32.24%)

C.36—45岁(5.26%)D.46—60岁(8.55%)

E.60岁以上(1.97%)

3.您的职业是()

A.在校学生(74.34%)B.企业职工(4.61%)

C.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97%)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84%)

E.自由职业人员(4.61%)F.退休人员(0.66%)

G.其他_______________(1.97%)

第一部分•家庭美德

1.您对“孝”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A.父母的言传身教(54.61%)B.社会舆论(18.42%)

C.学校教育(20.39%)D.其他(6.58%)

2.您认为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经济困难,无法尽孝(16.45%)

B.与父母难以沟通和相处(48.68%)

C.不愿担负责任(34.87%)

3.对为故去的老人大办丧事,大兴祭祖活动,您认为()

A.没必要,厚养薄葬才是“孝”(28.95%)

B.有必要,让老人走的安详体面(30.92%)

C.依经济条件而定(40.13%)

4.您是否记得父母生日?

()

A.是(54.61%)B.否(45.39%)

5.对老人的再婚问题,您持什么态度?

()

A.支持(15.79%)B.反对(28.95%)C.尊重其意愿(55.26%)

6.如果您父母不同意您跟您女(男)朋友的婚事,并且以断绝父子(父女)关系来威胁,您怎么办?

()

A.顺应父母的意思,与恋人分手(46.71%)

B.亲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53.29%)

7.2009年北京科技大学一学生为孝敬父母,到银行抢劫10万元,您对此事的主要看法是()

A.违背国家法律,应该严惩(26.32%)

B.是为了孝敬父母,可以理解(17.76%)

C.社会福利太低,必须提高(26.32%)

D.大学教育有缺陷,应予改进(29.61%)

8.您认为影响家庭美德建设的原因有()(多选)

A.家庭收入不足,影响文化建设(36.84%)

B.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面不够广(36.18%)

C.活动形式还不够新颖(32.24%)

D.离婚率持续攀升(48.68%)

E.婚外情增加(31.58%)

F.家庭暴力升温(37.50%)

第二部分•社会道德

9.当您得知某些乞丐的月收入上万,在下次遇到乞丐时,是否会给钱?

()

A.会(18.42%)B.不会(50.00%)C.依情况而定(31.58%)

10.当您发现有人行窃时,您会()

A.不出声,明哲保身(32.89%)B.大声指出来(32.89%)

C.使用电话拨打110(34.21%)

11.在公交车上,面对老人、孕妇、残疾人,如果您有座位,您会怎么做?

()

A.主动让座(63.82%)B.假装睡觉不理睬(21.71%)

C.经提醒再让座(14.47%)

12.参加义务活动,会不会觉得吃亏?

()

A.不会,这是为人民服务(61.84%)

B.别人都做,我就不会(26.97%)

C.白干活,当然吃亏(11.18%)

13.小悦悦事件让全国震惊,您认为发生此事件最主要原因是()

A.社会失责(25.00%)B.人心冷漠(51.32%)

C.父母监管不力(19.74%)D.其他_______________(3.95%)

14.若小悦悦事件发生时您在现场,您会怎么做?

()

A.出于良知会伸手帮助(60.53%)

B.迫于社会现状,只有冷漠旁观(28.95%)

C.本来就不关我的事,不会帮助(10.53%)

15.请问您对于“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如何看?

()

A.迫于生活压力,在外挣钱让父母衣食无忧也是尽孝(54.61%)

B.宁可少赚些钱,也要陪在父母身边也是尽孝(45.39%)

16.如果在公共场合,正好遇见有老人跌倒在地,向您求助,您会怎么做?

()

A.直接拨打110(14.47%)

B.确认旁边有人作证,再帮扶(38.82%)

C.询问情况,再决定是否帮扶(19.74%)

D.二话不说,直接上前帮扶(14.74%)

E.迫于社会上某些事件压力,不帮扶(12.50%)

17.如果您做好人好事却被人栽赃或者冤枉,以后仍然遇到同类事情,是否会再施以援手?

()

A.绝对不会(13.82%)

B.视情况而定,再决定是否帮助(63.82%)

C.毫不犹豫,上前帮助(22.37%)

18.您认为社会良知的丧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多选)

A.社会上骗子太多(58.55%)

B.人过于自私(40.79%)

C.心有余而力不足(36.84%)

D.有关教育的缺失或误导(46.71%)

E.媒体误导(36.84%)

F.其他_______________(4.61%)

19.您认为以下哪方面是影响社会公德下降的主要原因?

()

A.政府管理不周,党员没有带头作用(19.74%)

B.教育制度存在弊端,不利于人性健康发展(32.24%)

C.欧美不良文化大量侵入,腐蚀公民思想(9.21%)

D.金钱万能深入人心(28.29%)

E.传统美德不容忽视(9.21%)

F.其他_______________(1.32%)

20.在您的心目中,一个人做到怎样的程度,就算有道德?

()

A.正直正义、见义勇为的人(36.84)

B.只要不做坏事,做好自己本分工作的人(41.45%)

C.有良知就行了,不一定要去做(21.71%)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J].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2]魏雷东,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李桂梅,冲突与融合[M].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