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6700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docx

二建市政考点归纳

2K31000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2K311000城市道路工程

  命题规律解读

  本章的命题规律主要体现在: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沥青混凝土面层常用厚度及适宜层位、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及主要技术指标、路面等级分类、路基土按施工开挖的难易程度分类的内容在今年的考题中一定会涉及到。

  2.路基施工要求、路基压实要求、不良土质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及防治、不良地质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命题点。

  3.区分石灰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的内容是很好的命题素材,在案例分析题中也经常会考核这一内容。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上工艺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更是命题的重点。

  命题点解读

  命题点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路基

  在地基上按设计要求修筑路基,断面形式有:

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半填半挖——横断面上部分为挖方、下部分为填方的路基。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3种。

  2.路面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命题点2沥青混凝土面层常用厚度及适宜层位

  命题点3用作沥青路面道路基层的主要材料

  1.整体型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

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行:

应达到密实稳定。

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

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

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

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的颗粒含量。

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60mm。

  泥灰结碎(砾)石:

适用于中湿和潮湿路段,掺灰量为含土量的8%~12%。

集料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40inrll,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

嵌缝料应与集料的最小粒径衔接。

  水结碎石:

碎石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7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

掺灰量为小于0.5mm颗粒含量的8%~12%。

  命题点4沥青路面道路垫层的作用及材料要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

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3)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命题点5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黏层沥青或:

采用沥青封层。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层数不宜过多。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命题点6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

  1.整体稳定性

  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2.变形量

  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撑。

  命题点7路面的平整度要求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

依靠优质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性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命题点8路面的承载能力要求

  行驶车辆把荷载传给路面,使路面结构内产生不同量的应力和应变。

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

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

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

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命题点9路面的温度稳定性要求

  路面材料特别是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结构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

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命题点10路面的抗滑能力要求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

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命题点11路面的透水性要求

  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造成道路稳定性、承载能力降低,使道路使用功能丧失。

  命题点12路面的噪声量要求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命题点1按力学特性的路面分类

  柔性路面: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一般柔性路面包括各种沥青路面、碎(砾)石路面、沥青加固土路面。

  刚性路面:

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命题点2土的主要物理学指标

  重力密度:

土的重力与其体积之比,一般为16~22kN/m3。

  孔隙比: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孔隙率: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三相)之比。

  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饱和度:

土中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

  界限含水量:

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

  液限:

土山流动状态转入可期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塑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限。

  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塑性指数:

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反映土的可塑性大小的指标,是黏性土的物理指标之一。

  液性指数: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值。

  渗透系数:

土被水透过称为土的渗透性,水在土孔隙中流动则为渗流。

在一定水力梯度下,渗流速度反映土的渗透性强弱。

渗透系数是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单位水力梯度下水在土孔隙中的渗流速度。

  内摩擦角与黏(内)聚力:

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

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问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

冈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命题点3按土的工程性能分类

  1.碎石土

  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按其颗粒形状及粒组含量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2.砂土

  指粒杆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按粒组含量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3.粉土

  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塑性指数不大于10的土。

其性质介于砂土及黏性土之间。

  4.黏性土

  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按其塑性指数可分为黏土和粉质黏土。

  5.人工填土

  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堆填的土。

其物质成分杂乱、均匀性差。

按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上。

  命题点4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程序

  1.准备上作

  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

  小型构造物和地下管线是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修建小型构造物可与路基(土方)施工同时进行,但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先完成,修筑排除地面水和地厂水的设施,为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3.路基(土石方)工程

  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

  4,质量检查与验收

  命题点5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工序包括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1.施工测量

  交点JD是确定路线位置的唯一依据,施工前对遗失或损坏的交点(JD)、水准点(BM)点应恢复;布置护桩;每隔500~1000m应加设方向桩。

  施工中为了测设方便增设一些临时水准点是必要的,一般要求两个水准点的距离最好保持在500m左右。

在桥头、填土高处等应增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的闭合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恢复中线测量。

  钉线外边桩。

  测标高。

  2.填土(方)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填方路基。

  3.挖土(方)路基

  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命题点1城市道路路基压实要求

  填土(方)、挖土(方)路基及填土(方)路基基底均应进行压实。

路基压实要求是:

  1.合理选用压实机械

  常用的压实机具可分为静力式、夯击式和振动式3大类。

静力碾压机有光面碾(普通光轮压路机:

三轮、二轮)、凸块式(羊足)碾和20—50I轮胎压路机;夯实机具包括各种夯锤(板)、蛙式夯、内燃式火力夯、风动夯、手扶式振动夯和多功能振动建筑夯;振动机械包括振动5S和振动压路机。

压实机具的类型和数量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压实质量和工效,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数。

  2.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

  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碾压应以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为准。

  3.掌握土层含水量

  土只有在最佳含水呈的情况下压实效果最好,才能被击实到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路基设计与施工都很重要。

  采用任何一种压实机械碾压土质路基,均应控制在该种土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压实。

当土的实际含水量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对过湿土翻开、晾于,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一旦达到要求,迅速压实。

  4.压实质量检查

  土质路基施工前,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测定拟用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压实后,实测压实密度和含水量,求得压实度,与规定的压实度对照,如未满足要求,应采取措施提高。

  命题点2不良土质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及防治

  1.软土

  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特征是路基的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

选择处理方法除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外,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和工期等问题。

  2.湿陷性黄土

  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由于大量节理和裂隙的存在,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山明显的各向异性。

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和消除其湿陷性。

可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成本低、施上简便、效果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

加筋土挡土墙是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3.膨胀土

  主要由具有吸水膨胀性和失水收缩性黏土矿物组成,该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

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

膨胀土路基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石灰桩、水泥桩等其他无机结合料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

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如设置排水沟,采用不透水的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在路基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可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并增强坡面的防冲刷、防变形、防溜塌能力。

  4.冻土

  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

冻土在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

  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发生大变形而破坏,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处理原则和方法来防止路基冻害:

  

(1)应尽量减少和防止地面或地下水源的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路基上部。

可抬高路基,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

  

(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了解不同路面材料、土基及路面下的冰冻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使土基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限度。

限制土基的冻胀量不超过允许值。

  (3)对于不满足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来满足防冻胀要求。

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应不小于规范要求。

  命题点23不良地质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

  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山区(地)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他还有岩溶、风沙等。

  崩塌是岩块从陡峭边坡(山坡)向下崩落的现象。

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

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

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滑坡是大量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是山区主要病害之一。

对于滑坡应以防为主,整治为辅。

对于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滑坡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及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善滑动面土石性质的工程措施。

  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的、由泥砂石块、大暴雨及陡峻山坡形成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

  对于岩溶地区修路应注意了解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和分布规律,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让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影响。

  风沙地区的道路应注意对路基的防护和防止沙埋,植物固沙是防治沙害的根本措施。

  命题点3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质

  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于15的黏性土更宜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硫酸盐含量超过0.8%或有机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石灰来稳定。

  2.灰质

  石灰存放时间过长不宜掺入到石灰土中,若要掺入需加大石灰剂量;采用磨细的生石灰作石灰稳定土,其效果优于消石灰稳定土。

  3.石灰剂量

  石灰剂量是指石灰十重占干土重的百分率。

合适的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显著。

  4.含水量

  水是石灰土组成部分。

水促使石灰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强度;施工有水,便于土的粉碎拌和与压实,且有利于养护。

石灰稳定土的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含水量为好。

  5.密实度

  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

实践证明,石灰土的密实度每增减1%,强度约增减4%,而且密实的灰土,其抗冻性、水稳性也好,缩裂现象也少。

  6.石灰土的龄期

  石灰土强度具有随龄期增长的特点。

一般石灰土初期强度低,前期(1~2个月)增长速率较后期快,强度随龄期的增长大致符合指数规律。

  7.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

  高温和适当的湿度对石灰土强度的形成有利。

命题点1城市道路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生石灰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用水量约为石灰重量的1~5倍,用10mm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

丁地上消解石灰的方法有花管射水消解法和坑槽注水消解法。

消解用水可采用自来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水。

根据所用层位、强度要求、土质、石灰质量经试验选择最经济合理的石灰掺量。

为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过0.6倍石灰土层厚度的集料。

  

(2)拌和应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00mm,严格控制灰土的含水量。

  (3)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先用8t压路机稳压,如发现摊铺和碾压的缺陷,加以改进后即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

碾压方向分别白两路边开始向路中心,每次重轮重叠1/2~1/3。

要保持路拱和横坡不变。

碾压一遍后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控制原则应是“宁高勿低,宁刨勿补”。

  (4)交接及养护:

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常温季节,灰土层上洒水湿润养护7d。

养护期严禁车辆通行。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

施工期间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t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命题点26水泥稳定土的分类、特性及适用情形

  水泥稳定土根据混合料中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碎石(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和水泥砂砾。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综合稳定土。

  因此,水泥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

  水泥稳定土可(适用)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命题点2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质

  土的类别和土质是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各类砂砾土、砂土,粉土和黏土均可利用水泥稳定,但稳定效果不同。

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效果最好,不但强度高,而且水泥用量少;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

对有机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及重黏土(难以粉碎和拌和),不宜用水泥来稳定。

  2.水泥成分和剂量

  试验研究证明,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敝度对其稳定效果有明显影响。

对于同一种土,一般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好,而铝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差。

在水泥硬化条件相似,矿物成分相同,随水泥分散度的增加,其活性程度和硬化能力也有所增大,从而使水泥土的强度提高。

  水泥土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过多的水泥用量虽能获得强度的增加,但经济上却不一定合理,效果上也不一定显著。

试验和研究证明,水泥剂量以5%~10%较为合理。

  3.含水量

  含水量对水泥稳定土强度影响最大,当含水量不足时,水泥不能在混合料中完全水化和水解,不能充分发挥水泥对土的稳定作用,影响强度的形成。

同时,含水量小,达不到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也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压实。

因此,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同时,也要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和水解作用的需要。

  4.施工工艺过程

  水泥、土和水拌和得均匀,且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使之干密度最大,其强度和稳定性就高。

水泥稳定土从开始加水扦和到完全压实的延迟时间要尽可能最短,一般不应超过3-4h。

若时间过长,则水泥凝结,在碾压时,不但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而日-也会破坏已硬化水泥的胶凝作用,反而使水泥稳定土强度下降。

  命题点28城市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一般情况下,每一作业段以200m为宜。

  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上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0.5~1.0个月完成。

  雨期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

  配料应准确,洒水、拌和、摊铺应均匀。

应在混合料τ谧罴押?

(1~2)%时进行碾压,直到满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

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

  压路机的吨位与每层的压实厚度要一致。

一般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层铺厚度不应超过0.15m;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层厚不应超过0.20mm时;分层铺筑时,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0.1m。

  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必须保湿养护,防上忽干忽湿。

  养护期内除允许施工车辆慢速(<30km/h)通行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命题点29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分类、特性及适用情形

  石灰工业废渣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石灰粉煤灰类(石灰和粉煤灰简称二灰),包括:

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其中砂砾、碎石、矿渣等通称为集料。

另一类是石灰煤渣等废渣类。

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类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特别是石灰粉煤灰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得多。

抗裂性能比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都好。

  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二灰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也不应作基层。

  命题点3城市道路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配料应准确。

以石灰:

粉煤灰:

集料的质量比表示。

  城市道路的二灰砂砾应采用厂拌法生产,运到现场摊铺。

加水拌和及摊铺必须均匀。

摊铺虚厚由铺筑试验段确定,无条件铺试验段时可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执行。

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直至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

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

基层厚度≤150mm时,用12~15t三轮压路机;150mm<厚度≤200mm时,可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二灰砂砾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应适当挖补。

  必须保湿养护,不使二灰砂砾层表面干燥。

在铺封层或面层前,应封闭交通。

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总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十刚性基层应做到:

坚实平整;结构强度稳定,无显著变形;材料均匀一致;表面干净无松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