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5023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单元综合评估.docx

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综合评估

第四单元综合评估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就是《史记·刺客列传》,而刺客的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他们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当一名刺客。

《史记》中的五位刺客并不以刺杀谋生,而且知道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做刺客?

《史记》中对此的交代是,公子光“善客待之”。

这种“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成为后世刺客的行业标杆。

春秋末期,“士”的阶层正在兴起,这个新兴阶层很独特,自我认同也很矛盾,“我到底出于社会阶层的哪一层?

”“我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

”士很焦虑。

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的路径。

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后面三位,春秋时期的豫让,战国时期的聂政、荆轲,他们都凭借刺杀而青史留名。

豫让为历史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他十分强调自己士的身份,非常希望通过士的职业来实现自我价值。

雇主对士的认同,一方面是认同其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是认同其在社会中的身份价值。

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重要到士可以以死相报,这种报答显然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

魏国人聂政的表现就更加明显。

聂政为什么要替一个陌生人报仇,连人家给的黄金都没收?

能解释得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报答知遇之恩。

聂政和豫让不同,他没有固定的老板,而是一个游士。

他在街头卖狗肉的时候,严仲子以礼相待。

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更像一场交易,我想你帮我做事所以才对你好。

但聂政不这么想,他自觉地用知己来解释这个过程。

对无根的游士来说,他需要从与自己交往的上层人士身上,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

就像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公子光对他说:

“你死了之后,你的家庭我来照顾,我给你母亲做儿子。

”公子光的话很有水平,他等于在告诉专诸,你替我行刺,你就会成为和我同阶层的人,这让专诸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的意义。

荆轲可以说是刺客这一行的“明星”,由于雇主燕太子丹的地位很显赫,行刺对象更是无比尊贵的秦王,“荆轲刺秦王”堪称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一次刺杀。

和其他四位刺客不同的是,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

在刺杀前,樊於期和田光就主动献出了生命,为刺杀增加筹码,这让原本独来独往的刺客成了团体作战。

再加上临行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个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就有了多感官的塑造。

司马迁力图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能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

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

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又担心这种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给社会带来冲击。

所以,无论如何,荆轲可以被欣赏,但注定是悲剧形象。

这些载入历史的刺客,慷慨当歌,已经一去不返。

(摘编自蒋肖斌《〈史记〉中的刺客:

新兴士人阶层的身份焦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流行,与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当刺客是士人解决身份焦虑的一种方法。

B.《史记》认为,刺客明知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还愿意做刺客的理由是公子光能“善客待之”。

C.新兴的“士”自我认同很矛盾,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的路径。

D.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而士“以死相报”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

解析:

B项,曲解文意,原文第2段中“《史记》中对此的交代”后面的“公子光‘善客待之’”代表的是“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这种模式才是理由。

且公子光“善客待之”的对象只有专诸一人,专诸一人不能代表全部刺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从始至终围绕《史记·刺客列传》进行探讨论述,其中列举的刺客事例都属于“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范畴。

B.文章中列举专诸、豫让、聂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刺客欲以刺杀的极端方式实现身份认同、个人价值,甚至是群体价值。

C.文章从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丰富的印象。

D.司马迁欣赏的荆轲在《史记》中注定被塑造成悲剧英雄形象,这体现了司马迁对刺客身份持辩证的态度。

解析:

C项,“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并非“不同角度”,而是从同一角度追根溯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荆轲能超越一般的刺客,在于他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更是为了六国百姓,甚至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

B.荆轲、樊於期、田光和高渐离让本来独来独往的刺客成了团体作战,让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有了多感官的塑造。

C.司马迁竭力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

D.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他又担心这种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给社会带来冲击。

解析:

A项,荆轲并非主动“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原文第7段中“毕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表明这只是作者推测他行刺行为的后果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B项,由原文第8段可知,高渐离并非刺客作战团体的成员,樊於期、田光也没有让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有了多感官的塑造”。

D项,根据原文第9段“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刺杀汉武帝”可知,“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只是猜测,并不能直接从“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中看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5G已不只是一门技术,而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

从技术角度看,5G是在4G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质上只是技术的变革。

5G最根本的变革在于通信服务对象将发生变化。

从1G到4G,通信服务的主体都是人类,但自5G时代开始,通信服务的主体将从人逐步迁移到物,而且这个比重会越来越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到,将来20%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因此,5G会催生出无数全新的领域,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动力。

从1G到4G,基本只有面向消费者市场这一条发展主线,但到了5G时代,情况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总体来看,5G至少拥有消费性、生产性两大产业发展主线。

一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主线,即5G会加速生活娱乐、车联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的发展。

二是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主线,即5G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而国家战略、运营商竞争态势、产业链上下游设备商推动、消费者诉求、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这五个方面因素的叠加,推动中国5G产业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吴冬升《5G发展的五大动力和四大挑战》)

材料二:

表1 中国运营商2019年建网规划

运营商

5G频段

2019年投资(元)

规划城市(个)

中国移动

2.6G+4.9G

170亿

50

中国电信

3.5G

90亿

40

中国联通

3.5G

80亿

7+33+N

表2 中国移动通信新技术普及速度

技术更迭

GSM(2G)

用户数

UMTS(3G)

用户数

LTE(4G)

用户数

5G用户数

1亿用户

突破时间

6年(1992—1998)

5年(2001—2006)

3年(2010.1—

2013.3)

2~3年(2019.4—2022)

图1 中国汽车行业网联化趋势

注:

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销售新车联网比率将分别达到60%、80%、100%,联网汽车销售规模将分别达到1900万辆、2800万辆、3800万辆。

表3 中国5G投资规模预测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宏基站(万)

10

60

100

100

110

50

60

40

40

20

投资额(亿元)

340

1800

2700

2600

2500

2200

1400

900

900

450

(资料来源同材料一)

材料三:

2019年6月26日,2019世界移动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移动同全球电信运营企业一起,期待5G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加速技术融合、产业融通,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二是推进数据汇聚、资源共享,创造社会发展新机遇。

5G将进一步打通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促进社会资源在开放共享模式下的统筹利用、合理分配和高效协同。

三是提供数字生活新体验。

5G将进一步打破时空边界,促进人与物、物与物的自然交互、互联互通,催生全屋智能、无人驾驶、虚拟办公、远程医疗等智能化应用,深刻改变居家、出行、办公、医疗等工作生活方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是在5G技术条件下,场景驱动特征明显,可以针对垂直领域的不同场景、不同服务对象按需提供定制服务。

(摘编自《“加快5G发展 共促智联万物”》)

材料四:

在2019年8月下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特别设置的“5G新阅读”展区将重点展示5G时代“万书互联、人书互动、纸电融合、人人阅读”的未来新阅读应用场景,读者可在此享受“5G+”新阅读体验。

此外,无人值守智能书店、社区智慧书房等新型场景式体验产品和服务也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摘编自《5G技术将首次亮相第二十六届北京图博会》)

4.下列有关5G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5G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是在4G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产物,从技术角度看,本质上只是技术的变革。

B.从1G到4G,通信服务的主体都是人,但到了5G时代,通信服务的主体将从人逐步迁移到物。

C.5G将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打破时空边界,进一步促进万物互联,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在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示的未来新阅读应用场景,是在5G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新阅读体验。

解析:

“5G将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打破时空边界”混淆时态,选项中的表述意味着5G出现之前还没有“打通”“打破”,而材料三说的是5G将“进一步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进一步打破时空边界”,即在5G出现前已经“打通”“打破”。

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从中国三大运营商2019年建网规划来看,中国移动的投资金额和规划城市数量都稳居第一,接下来依次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B.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先进,从GSM(2G)发展到LTE(4G),技术普及呈加速态势,但从LTE(4G)到5G的普及则有放慢速度的趋势。

C.预计到2020年,中国联网汽车数量将首次超越未联网汽车,之后再过10年,汽车将全部联网,这种变化与5G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基本同步。

D.据预测,中国5G建设在2021年到2023年将进入一段高投资时期,而从2024年起投资额开始回落,这意味着在此之后5G的投资价值一定会下降。

解析:

A项,从表1可知,中国联通规划城市的数量与中国电信持平或将超过中国电信甚至是中国移动,因此中国联通的规划城市数量未必比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少。

B项,“有放慢速度的趋势”于文无据。

从表2的“1亿用户突破时间”看不出5G的技术普及速度是否会放慢。

D项,“5G的投资价值一定会下降”判断错误,宏基站等基础设施普及完善后,投资额自然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价值也一定会下降。

6.为什么说5G技术“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①5G技术能加速需求侧的消费类应用的发展。

②5G技术是推动供给侧的生产性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③5G技术是社会信息流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础要素。

解析:

分析可知,材料二是有关5G建设与投入等的图表信息,材料四则介绍了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5G新阅读”展区等相关内容。

这两则材料与本题无关,答案可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分析提取。

材料一第一段阐明5G变革的方向,第二段指出5G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最后一段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分析了5G给其他产业带来的影响,即5G会加速消费类应用的发展,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材料三中杨杰指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5G在经济、社会、人类生活方面的作用,因此可知5G技术可以保障社会信息的流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数字社会。

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陈忠实

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

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

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

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

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儿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

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

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一匹马或一头牛哩!

恒老八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

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恒老八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

十九年来,他就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

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

没有抓到一头!

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

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儿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

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

一听见别人干活儿,恒老八就躺不住了。

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了个寒战。

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个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

那是杨云山嘛!

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

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

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

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

回,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儿迎面走来:

“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

“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前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

不等恒老八开口,八婶就说:

“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

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

“你这人——”恒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儿。

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惠哩!

“嘿呀!

我说笑话嘛!

”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

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

恒老八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

玉琴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

他在饲养棚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恒老八感慨系之。

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儿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

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

“老八,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

”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

恒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信哩!

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

”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

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

“我说不了话……”恒老八着实慌了。

“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

”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

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

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跟你商量一件事。

”恒老八对着扑出灶膛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儿说,“咱得买牛。

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

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

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

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嘿嘿……”

老伴儿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恒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

“吃吧!

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

恒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小说开头写了恒老八对抓阄分牲畜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B.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为离开牲畜而落泪,并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又打算自己买牛,这些都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

C.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

D.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看她是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实则是在心里肯定了丈夫的专长,并十分认可他的想法。

解析:

B项,“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错误,“这些”体现出了饲养牛马是他的专长,表明了他对牛马的喜爱,但并未体现他对“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的渴望。

同时,根据文中后半部分的表述,可知他对于现在的生活也比较满意。

8.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①更积极,特别有干劲。

他看到懒民杨云山的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儿去。

②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凭借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③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

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

④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

以前他只懂养牛马,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变化”二字,然后从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等角度进行分析。

如恒老八看见懒民杨云山天不亮就开始干活儿,内心也充满了积极性,赶紧下了坡回家准备干活儿。

恒老八之前“在饲养棚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而现在却因为帮村民治好它们的病受到村民的感恩与款待,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后来郑书记又邀请他到公社广播站讲牛马经,这也使他变得更加自信。

文章结尾,恒老八与老伴儿商量买牛的事,并对未来做了规划,可以看出他学会审时度势,懂得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找到致富门路。

最后老伴儿的肯定,使恒老八“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变得更加乐观,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9.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①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清晨的寂静氛围,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

②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

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由不平静到开朗的变化过程。

③照应题目,揭示小说的主题。

晨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解析: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环境本身、情节、主题等角度入手。

如从环境本身上看,清晨的屋里“静极了”,而“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更凸显了清晨的“静”。

恒老八习惯性醒来,对此时的“静”非常不习惯,心情复杂。

小说通过营造这种寂静的氛围,反衬出恒老八在包产到户后内心的不平静。

从情节上看,通过写“窗外很黑”,到“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再到“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体现出时间的推移。

此外,“窗外很黑”时,恒老八因为包产到户的政策辗转难眠;木格窗户透出微光时,恒老八看见懒民杨云山的举动,内心也充满了积极性;太阳“升到碧蓝的天际”时,恒老八“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这体现出恒老八内心由不平静到开朗的变化过程。

从主题上看,结尾说“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其中“灿烂的晨光”与标题“霞光灿烂的早晨”相照应,象征着希望,表明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也。

远有志尚,县召为功曹,不起,强与衣帻,扶之使谒。

十余日荐于郡,由是辟为文学掾。

远曰:

“辞大不辞小也。

”固请留县。

元帝引为主簿。

时传北陵被发,帝将举哀,远上疏曰:

“园陵既不亲行,承传言之者未可为定。

谓应更遣使摄河南尹案行,得审问,然后可发哀。

即宜命将至洛,修复园陵,讨除逆类。

夫修园陵,至孝也;讨逆叛,至顺也;救社稷,至义也;恤遗黎,至仁也。

若修此四道,则天下响应,无思不服矣。

”属有杜弢之难,不能从。

时江东草创,农桑弛废,远建议曰:

“立春之日,天子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以劝农功。

《诗》云:

‘弗躬弗亲,庶人不信。

’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时议美之。

建兴初,正旦将作乐,远谏曰:

“谨案《尚书》,尧崩,四海遏密八音。

《礼》云,凶年,天子撤乐减膳。

孝怀皇帝梓宫未反,豺狼当途,人神同忿。

公明德茂亲,社稷是赖。

今杜弢蚁聚湘川,比岁征行,百姓疲弊。

谓宜设馔以赐群下而已。

”元帝纳之。

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敦至石头,讽朝廷征远,乃拜太常卿,加散骑常侍。

敦深惮其正而有谋,引为长史,数月病卒。

(选自《晋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B.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C.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D.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应之”意为“响应他”,与“加远将军”连在一起明显不当,排除A、D两项。

“不输军资于充”是状语后置句,意为“不向沈充输送军资”,意思完整,排除B项。

正确断句为:

时王敦作逆,沈充举兵应之,加远将军,距而不受,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众为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古人的“名”与“字”有着一定的联系,古人出生不久就取名,成年以后才取字,且大多因名取字。

B.“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

古时这一天,天子要率朝臣到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C.“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汉时期。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后来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

D.《礼》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著作,它与《诗》《书》《易》《左传》《春秋》合称“六艺”。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