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496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doc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

摘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

企业的管理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在发展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公司内部的建设。

但是没有一个企业管理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乞求制度可以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那是不现实的,如果真的如此,你的企业就可以不要任何层次的主管,有制度就可以了。

[1]事实不是这样,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是主管如何宣贯执行,制度是对程序化的问题有效解决的方法,非程序化的就要靠各级主管自己解决了,主管就是要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才真正起作用。

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要素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企业。

关键词:

企业管理内涵要素

一、前言

企业管理是摆在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面前的巨大课题,是企业管理者们冥思苦想常感头痛的重要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们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才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

可能之所以企业管理使人头痛,是因为管理的头绪太多,管理的环节太多,管理的目标不确定等等,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这样认为。

那么什么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呢?

当我们拨开企业管理层层神秘面纱,当我们直接切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质与核心,我发现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是企业的流程。

[2]

企业管理的要素有:

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奖惩制度,改革与创新,学习培训。

二、企业管理的内涵

大家知道,企业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是企业的流程。

因此,企业流程的优化,企业流程的合理,企业流程的高效直接影响到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企业流程运营。

一个优秀的企业流程首先是有效率的,同时是简洁的,可创造效益的;其二才是可调整的,可适应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改变的;其三是制约的,可复制和可控制的。

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牢记这一点,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体会和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在制定企业流程上下功夫,因为优异的企业流程运营要有优异的企业流程管理。

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企业管理与企业流程的关系,使流程对管理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客户创造价值,是每一个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

企业的流程制定,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特别是一个具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企业的流程是否是高效的和精细化的,是否是为企业和企业客户创造价值的,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了。

必须要深入地对现行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评估,要设定一套标准和规则,通常这种评估采用的是标杆法则和价值综合法则。

[3]

企业管理要适应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管理流程在企业管理战略、经营战略、市场战略、服务战略、生产战略的综合指导下,重组和构建,改造和创新。

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是企业内部及外部流程的规划和实践。

精细化企业流程各个环节,减少或摒弃不创造价值的流程枝节,通过流程将企业能力贯穿和体现,达到企业组织之间的共同协调,是摆在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决策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流程一定是与企业特点、与企业发展实力水平、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的。

合理高效的企业管理流程具有内耗最少,效率极大,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扭转清晰等特点。

近几年火热起来的企业管理咨询、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等都是因为广大的企业管理者们看到了企业管理带来的价值,而借助外脑帮助企业重新规划的结果。

这种方式也确实改造了一大批企业,使它们无论在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上,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运营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使企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提升了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企业管理首先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们尽情表演的剧目。

既然是学问就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既然是艺术就会遵从一定的法则和规律;既然是剧目就有一个表演和创新的机会。

[4]说企业管理是一门学问,是因为企业管理有许多的知识领域等着去探索、等着去实践、等着去总结;说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方法是可以创造和选择的、不同的方法会带来明显不同的效果。

什么是企业管理流程,概括的说就是通过有限、有效的执行步骤完成企业一个特定业务作业的内容。

当这个操作步骤是没有冗余的时,当这个操作步骤是简单的且明确的时,当这个操作步骤是对于完成特定内容直接有效的时,我们称这个操作步骤是一个流程。

企业管理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它随社会整体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而改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企业管理的流程体现是不同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企业管理流程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流程不可复制。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和业务及服务的优质流程。

流程的特点是有先后次序的,对于具体的一项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是有严格的定义的,粉末倒置不行,前项工作做不到位也不行,流程就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在一个大流程中,可以套用小流程,但流程是闭环的,而不是开环的,了解这一点对于企业流程设计非常重要。

之所以我们在现实中总感到有效率不高,过程繁杂的事件发生,就是因为我们的某些流程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

流程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根据企业的战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同时流程是靠人来执行,但不应因人而改变,这是规范化流程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一旦某个流程因人的作用或关系而改变了,说明这个流程中存在弊端,不是简约化的和能够创造价值的。

[5]那么什么流程设计就可以被称之为流程呢?

其实只有一个判别标准,那就是衡量这个流程能否为企业及企业的客户创造价值,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处理过程就是流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流程。

企业具有了优质的流程,并不等于企业处在了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并不等于企业具有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优异的流程对于企业发展,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企业流程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但是还是要看流程的执行效果,要看流程执行过程的绩效。

因此,设计企业流程只是第一步,在设计流程的过程中,制定流程运作的考察点和考察指标,制定流程运作的效能指标是伴随流程设计万万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内容。

只有企业流程设计和流程执行判定都加以重视,企业的流程在执行中才有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我们讨论企业管理的内涵就是要让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和企业决策者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企业流程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企业管理的效率是通过企业流程体现的,因为重视流程的建设对于企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6]

三、企业管理的要素

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老板的价值观及其理念演绎的系统。

那什么是价值观呢?

也没有什么高深的,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比如讲究诚信、助人为乐、孝敬父母,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要不然,就一生也不会成功。

价值观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必须合于“道”,或者说符合客观规律。

当今时代,要做好一个企业,可能都得遵循三大法则:

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即通常所谓“以人为本”;第二,集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即通常所谓“团队精神”;第三,用户的价值高于企业利润的价值,即通常所谓“用户至上”。

任何企业,任何企业管理者,如果违背这三大法则,企业管理就高不好,企业也不可能真正做大做长。

战略规划,指是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想到大局,要随时看到长远,要有对大局和长远的规划,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鼠目寸光,当然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我国有不少民营企业是靠投机发展的。

[7]

奖惩制度,就是简单一句话:

奖勤罚懒。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贞观之治”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过之前的“文景之治”与之后的“康乾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如此祥和,这是很难得的治理。

唐太宗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赏罚分明,贞观17年,外甥赵节犯了死罪,李世民的亲自下诏判其处死,并且将为外甥开脱罪责的宰相杨师道也降为吏部尚书。

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偷懒或企图不劳而获是常态,经成功引导,唯有奖勤罚懒,奖要奖到心动,罚则罚到心痛,人心自然因势利导。

我们企业就办有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一者主要是正面表扬和鼓励,一者主要是反批评与鞭挞,从而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达到良性互动、企业和谐的目的。

奖勤罚懒必须制度化,有规可循,不能凭老板之随心所欲,也不容任何个人喜恶行事。

奖罚制度还必须做到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要避免不奖不罚、该奖不奖、该罚不罚。

不奖不罚是缺少正义感的企业,该奖不奖则员工失去向上的动力,该罚不罚则导致“破窗定律”,结果是大家都去砸玻璃。

只奖不罚,或只罚不奖,尽管比不奖不罚要好,但不太可能见效明显。

[8]

改革与创新,指的是就是企业要不断求变,永远也不固步自封。

我们的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靠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成不的,主要是5次,即2000年的分配机制改革,2002年的同心圆多元化创新,2005年的“调结构、促转型”的创新,2008年的禅让式传承创新,2009年的MBO体制创新。

企业要继续发展,仍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头脑中要永远绷紧求变求新的弦。

[9]

学习培训,这一点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当今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据称知识更新的速度已达到5年一期,不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极其可能就沦为“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仅老板和管理者要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计划的培训。

这当然是有成本的,甚至很贵,但千万不能心痛培训费。

事实上,现在许多大学生就业,关心的不仅是待遇,也关心企业是否有培训计划,一旦发现企业从来不搞员工培训,很可能就跳槽走人。

[10]

四、结语

通过对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对我们今后对企业的管理有所帮助,只有真正理解了企业管理才能很好的管理企业,几即使不管理企业,也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对社会和企业有所理解,对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帮助。

[11]

参考文献

[1]

[2]

[3]

[4]

[5]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杨顺江;;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03):

10-22

[6]马春光.国际企业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3-26

[7]谭力文.国际企业管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9),34-36

[8]世界著名企业研究组编.世界著名企业管理模式[M].珠海:

珠海出版社,2002:

67-69

[9]柯荣浦.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6-58

[10]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5-131

[11]胡志刚,赵效.管理制胜10家外资企业顶级管理模式[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56-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