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482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急症学考试复习重点精华版.doc

急诊学重中之重

l单选题

1.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冠心病。

2.心脏骤停最可靠诊断:

心电图。

3.电除颤的使用指针:

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非窦性心动过速。

4.喉头水肿异物清楚前,开通气道首选:

环甲膜穿刺术。

5.心脏骤停首选药物:

肾上腺素。

先用1mg,3~5分钟可重复一次。

6.机械通气的使用指针:

PaO2<60mmHg(FiCO2>50%)、PaCO2正常或>50mmHg。

(PaO2>60mmHg、PaCO2正常或<50mmHg使用呼吸兴奋剂。

7.机械通气的目的:

改善通气功能。

8.有效循环血量丢失大于10%,即可出现休克早期表现。

9.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

肾上腺素。

10.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

超过六小时,但仍有部分毒物残留在胃内,仍需洗胃。

吞食腐蚀性毒物的患者洗胃可引起消化道穿孔,不宜洗胃。

11.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主要是:

阿托品。

12.发热分级:

①低热:

37.3~38°;②中等热度;38.1~39°;③高热39.1~41°。

4/41度以上。

13.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解毒药:

纳洛酮(吗啡中毒、麻醉药中毒解毒的特效药急性);氟马西尼(安定中毒——苯二氮卓类)。

14.急性CO中毒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治疗CO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氧疗。

(高压氧疗P91)

1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劳力性呼吸困难)多见于左心衰。

混合性发绀可见于全心衰

16.目前诊断急性肺栓塞最准确的方法:

肺动脉造影。

17.肺栓塞溶栓的时间窗为肺栓塞发生14日内。

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影像学表现为:

非均一性的渗出病变ALI/ARDS首位高危因素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是:

严重感染。

19.ALI/ARDS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

20.ARDS治疗中应严格控制补液量,通常液体入量<2000ml/d,允许适度的体液负平衡(-500~-1000ml)。

21.诊断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结肠镜。

22.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消化道出血:

5~10mL;出现黑便:

50~100mL;呕血:

胃内积血量在250~300mL;鲜红色血便:

出血量1000mL,

l多选题

1.心脏骤停最常见的机制是:

心室颤动(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PEA)。

2.喉头水肿人工气道建立的常用方法为:

环甲膜穿刺术、口∕鼻咽管放置术、气管造口术、气管切开术、经口气管插管术。

3.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①除张力性气胸以外的任何通气、换气功能障碍;②有效闭式引流术后的气胸;③中枢神经系统衰竭;④神经肌肉病变;⑤药物中毒;⑥严重肺部疾病:

COPD、ARDS、重症哮喘。

⑦严重脑缺氧或水肿引起自主呼吸不能完全恢复。

4.以下原因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则需要正压通气:

呼吸道不畅、肺部感染、代谢紊乱、肺水肿。

5.恰当PEEP的应用可以:

增加肺泡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塌陷、改善气体交换和氧和合。

6.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呼吸及相关性肺炎,呼吸及相关性肺损伤,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P24~25。

7.脑复苏的治疗原则:

维持动脉血压,补充血容量,避免或减低脑代谢需求。

8.脑复苏的主要治疗措施:

①尽快恢复自主循环;②底灌注和缺氧的处理;③体温调节(低温治疗是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有效的脑保护措施)。

P28

9.原发性脑损伤包括:

脑震荡,脑血肿,脑干损伤,脑挫裂伤。

10.休克代偿期表现:

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动过速、换气过度、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11.休克抑制期的表现:

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口唇发绀、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更小。

严重四肢湿冷,脉搏不清、无尿代谢性酸中毒。

12.低血钾症临床表现:

肌肉无力、抽搐、麻痹;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肌肉瘫痪、腱反射减退;心电图:

T波低平、ST段下降、QT延长、特征性U波。

13.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①血钾>5.5mmol/L,时:

QT间期缩短和高耸,对称“T”波峰;②血钾>6.5mmol/L:

交界性和室性心律失常,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和“P”波消失;③进一步升高:

QRS波异常、心室颤动或心室静止。

(处理原则:

P60)

14.中毒的机制:

局部腐蚀、刺激作用;缺氧。

 麻醉作用;抑制酶的活力;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受体竞争。

15.脑出血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压疮,肾功能衰竭。

(全选)

1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处理原则:

①提高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②控制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至正常水平;③以平稳速度清除血清和尿中酮体;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⑤治疗发病诱因。

17.低血糖的急诊处理:

①立即取血;②补充葡萄糖;③静脉滴注葡萄糖的同时血糖不升高可给予地塞米松。

定时检测血糖;⑤低血糖后昏迷者,静脉滴注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

⑥病因治疗。

18.中毒性昏迷的诊断:

毒物接触史加临床表现。

19.血源性晕厥的原因:

低血糖、严重贫血、过度换气综合征、低氧血症。

20.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多见于:

自发兴气胸、肺水肿、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

呼吸困难的分类: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头水肿;②呼气性呼吸困难;③混合性呼吸困难;潮式呼吸呼吸困难和间停呼吸。

21.肺栓塞溶栓的适应症为:

①大面积肺栓塞,肺栓塞面积超过两个肺叶者;②PE伴休克;③原有心肺疾病,次大块PE导致循环衰竭;④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E,无右心室运动障碍及循环血流障碍者,不主张溶栓。

22.头痛伴意识障碍见于:

高热、脑炎、脑出血、脑膜炎。

23.内镜检查时,若心率>120次/每分,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50g/L等,应先纠正循环衰竭。

填空题

1.心肺复苏三大要素: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

2.心脏骤停典型表现:

(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①心室颤动;②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③心室静止;④无脉心电活动。

4.成人基本生命支持包括:

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C:

胸外按压;D:

电除颤。

5.胸外按压部位:

胸骨下三分之一处;按压幅度:

4~5厘米;频率:

100次/分钟。

6.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

360J,双向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J或200J。

7.低钾血症:

小于3.5mmol/升。

高钾血症:

大于5.5mmol/L。

8.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

①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②严重房事阻滞;③缓慢依赖性室速、室颤。

9.引起昏迷的主要原因:

脑功能失调和全身疾病及脑局灶病变。

10.觉醒程度分为:

嗜睡、昏睡、昏迷(浅昏迷、深昏迷)。

11.脑梗死包括: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

12.由感染引起头痛的病因有: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

(XZ)

13.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的开始尿量增加>400~500ml/d。

14.急性肾小管坏死每日入液量因坚持:

量出为入,宁少勿多。

1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指征:

①血清钾>6.5mmol/L;②血清尿素氮>28.7mmol/L或肌酐>530.4μmol/L。

16.急性尿潴留的并发症:

继发尿路感染;继发反流性肾病;膀胱破裂。

l名词解释

1.仰头抬颏法:

是开放气道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将一只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指放在下颏骨性部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2.休克:

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血压降低是休克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

3.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导致细胞、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损害或结构破坏的过程。

4.中暑:

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5.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度,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度。

6.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

7.脑血栓形成:

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脑组织急性血液供应中断,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

8.脑栓塞:

是指血液循环中的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等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管腔急性闭塞,造成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急性脑功能障碍。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10.少尿:

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称为少尿。

l无尿:

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或尿闭。

简答题

1.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

答:

1.意识突然丧失,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

2.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

3.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

4.双侧瞳孔散大。

5.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

6.心电图表现:

①心室颤动;②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③心室静止;④无脉心电活动。

(XZ:

心脏按压有效表现则与之相反)

2.创伤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

答:

1.气道阻塞、严重开放性气胸和支气管损伤或胸腹联合伤等导致缺氧。

2.心脏、主动脉或肺动脉等重要脏器损伤。

3.严重头部创伤影响生命中枢。

4.张力性气胸或心脏压塞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

5.大量血液丢失导致低血容量和氧输送障碍。

3.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答:

①现场急救应使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除污染衣物等,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②清除毒物:

清除体表污染毒物,以清洗为主,要求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和灌肠、使用毒物吸附、沉淀,中和氧化剂,使用利尿,血流灌流等方法。

③合理使用有效解毒药物;④对症及支持治疗:

包括生命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4.觉醒程度的表现。

答:

昏睡—昏迷前初期表现,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痛觉及其他刺激或语言唤醒,并能做适当的运动和语言反应。

觉醒状态维持时间较短,当外界刺激停止即转入嗜睡状态。

有时烦躁不安或睡眠减少。

昏睡—介于嗜睡和昏迷之间的一种状态,觉醒功能严重受损,需用较强烈的刺激才可以唤醒,无自主语言或语言含混。

对指令无反应或不正确,当外界刺激停止,立即转入昏睡。

自发性言语较少见。

常可见到自发性肢体运动,对痛觉刺激呈现防御性回避动作。

昏迷—是一种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及随意运动完全丧失。

浅昏迷—对强烈的痛觉刺激仅能引起患者肢体简单的防御性运动,但对外界较强烈的刺激无反应。

自发性言语及随意运动消失。

脑干生理反射存在或反应迟钝,生理反射正常、减弱或消失,可有病理反射。

生命体征平稳或不稳定。

深昏迷—所有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有自主呼吸,但节律可有不规则,多伴有通气不足。

5.急性左心衰诊断要点。

答:

①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也可不伴基础心脏病。

②突发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③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听诊双肺湿罗音或哮鸣音,呼吸30~40次/分钟,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④X线胸片显示肺间质水肿。

中医急诊总结

1、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1)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胃溃疡;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3)急性胃粘膜损害——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