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4472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 四备课设计.docx

五年级语文上单元四备课设计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3.钓鱼的启示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

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

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

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

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

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

(师生合作表演)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五、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13、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鱼得意

  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3.钓鱼的启示第2课时,第四单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复习

听写生字词

二、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

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4、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孟德斯鸠: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四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

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

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

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反思:

附板

13、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能借助词典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

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并在组内交流读书体会。

(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

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学生读后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见解交流

  1.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提问预设:

  

(1)为什么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2)怎样理解“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的含义。

  (3)父亲的教导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四、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五、总结写法

  体会文章的写法,哪里是详写,哪里是略写?

(自由发言)

  课文表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

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更好体现“我”在父亲教导的启发下,战胜困难,是“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的。

  六、拓展总结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另辟蹊径:

1.走出一条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道路;

  2.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走另一条路试试+坚持不懈=成功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5.落花生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教学重点:

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的主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

(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

(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15、落花生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5.落花生第2课时,第三单元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

(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

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

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

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

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六、小结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

为什么?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16.珍珠鸟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

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

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

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

你们想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小结

  是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

这就是《珍珠鸟》给我们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16.珍珠鸟

大鸟 信赖 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四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从中得到启发。

  2、指导写清漫画内容,并借写作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阅读口语交际要求。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

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口语交际四

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

思考?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四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习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大胆写作。

2.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

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导入习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的启示。

今天我们就你感悟最深的漫画来写一写。

  二、写作指导

  1.看书认真观察,进行思考:

  “漫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

你对这幅漫画有怎样的想法?

  2.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3.组内交流,互相启发。

  三、自主习作,自读自改

  四、同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全班交流

  1.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2.再次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习作四

看书认真观察,进行思考

交流补充启发

………………………………………………………………………装…………………………订…………………………线………………………………………………………

何集中心校孙浅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学设计

主备人:

汲正雷(孙浅小学)授课人:

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四第1课时,第四单元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3、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二次备课记录

一、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

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

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

(板书课题:

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五、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小结

  

  

回顾.拓展四

成语故事日积月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