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3875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新步步高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19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19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背景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延续?

(1)辛亥革命虽然完成政治体制变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部分完成了反封建任务,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数国民思想愚昧,而新文化运动正是启蒙国民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冲击愚昧专制,冲破传统伦理道德束缚,从而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反封建任务,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概况

(1)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主要阵地:

《新青年》。

(4)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

思考

(1)图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________(写姓名),他在中国率先提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2)图二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1)陈独秀 民主 科学

(2)《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它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唤醒了广大青年的觉悟,推动着青年人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它主张文学革命,也有利于新文化的普及。

二、新文化运动

1.内容

(1)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重点精讲]

白话文运动的意义。

(1)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

(2)冲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力量,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今天看来,使用白话文应当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2.意义

(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点精讲]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帝制复辟,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究其原因是人们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意识淡薄。

提倡民主,增强国民的民主意识,就是为在中国建设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除思想障碍,开辟前进的道路。

(2)提倡科学,是因为每个人只有懂得自然科学,有了科学的思想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做到反对愚昧和落后,只有消除了愚昧和落后,才能真正做到反封建,实现民主政治。

2.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深化探究

材料一 见下图

思考

(1)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答案 说明:

封建礼教行将就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材料二 李时岳认为: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毛泽东认为: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思考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有何局限性?

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概况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3.影响

(1)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2)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深受工人欢迎。

(3)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归纳总结]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何特点?

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

深化探究

材料一 《胡适口述自传》说:

“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

材料二 由今而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凯歌的声。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思考

(1)这段话反映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谁的什么文章?

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材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信念?

答案 

(1)转变:

从宣传民主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原因: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2)文章:

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歌颂:

俄国十月革命。

信念:

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世界胜利。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此题容易误选C。

2.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

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

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

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

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倡民主与科学

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解析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为了配合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批判而写作的。

4.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答案 D

解析 “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清除封建思想。

5.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一部分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初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转变,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学思之窗

提示 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民主共和思想: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实业救国思潮:

一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民主科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

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

(4)马克思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学习延伸

提示 

(1)同意观点一:

儒家传统文化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非常顽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复古更是变本加厉。

因此要反封建,在思想领域就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推翻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同意观点二:

儒家传统思想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它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方面,应辩证地对待。

[基础达标]

1.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答案 C

解析 此图为《新青年》杂志书影,它是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基地,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口号。

2.“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B

解析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认为“近代文明之特征”是“人权”、“生物进化论”,可以看出陈独秀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正确选项是B项。

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表明当时的陈独秀是(  )

A.民主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者

C.民族主义者D.改良主义者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从“科学与人权并重”说明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主张,故此时陈独秀还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4.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

该材料强调的是(  )

A.人性的解放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C.民主与科学D.平等与博爱

答案 A

解析 “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说明体现了人性的解放。

其余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

5.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为青年读书提出的建议是: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陈独秀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这反映出(  )

A.鲁迅、陈独秀主张用外来文化作补充

B.中国人崇洋媚外

C.鲁迅、陈独秀对传统道德文化持批评态度

D.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依据材料“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看出,鲁迅、陈独秀对传统道德文化持批评态度,不主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A项不符合题干鲁迅、陈独秀的主张;鲁迅和陈独秀不能代表B项中国人;D项材料没有涉及。

故答案为C。

6.近代一篇文章写道: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文章作者应该是(  )

A.洋务派B.维新派

C.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代表

答案 D

解析 从“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及“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7.陈旭麓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D

解析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历程为:

器物、制度和思想。

关键信息:

只有学习西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经历了器物和制度两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深入思想层次,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抨击封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

8.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

介绍马克

思主义

西方习俗

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材料可以看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最多,说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能力提升]

9.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

“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糟粕,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能为袁世凯称帝做理论依据,袁世凯大肆“尊孔复古”其原因就是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10.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它最可能出自谁的手笔(  )

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学生

B.清末就读于同文馆的学生

C.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D.文革时期参与串联的学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当时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种情况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符合这一时间和情况的是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故答案选C。

1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传播,所体现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  )

A.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着重抨击封建文化

C.主要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进行

D.涉及文学领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而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文化,故B正确。

12.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

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

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

C.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从时间1918年和材料“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可以推断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为D。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

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上帝”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就是“博爱”的本义,这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材料二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

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儒家文明的一些思想主张与启蒙思想相似;以儒家文明为武器,宣传启蒙思想。

(2)孔子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符号和灵魂;辛亥革命后,实行专制者都打着“尊孔”的旗号。

主要原因:

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对孔子思想认识不同。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她”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 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别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

(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 本刊对于女性第三人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人称用“她”,男性第三人称用“他”,对象第三人称用“牦”,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 五四运动后,“他”、“她”、“牦”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

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请回答:

(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

是谁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

(2)民国时期,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答案 

(1)1918年。

刘半农。

因为英文当中有“She”字,而中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

(2)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是对女性的侮辱;另一方认为“她”字只是使中国文字更严谨,并没有侮辱女性的意思。

(3)“她”字的发明原本是为了解决中英翻译的问题,说明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外文明融合与发展;一个字的存废,引起了社会的激烈辩论,说明近代以来妇女地位的提高。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二内容和出处可看出发明时间及发明人,根据材料一指出其原因是中文没有与英文“She”对应的字;第

(2)问双方的观点主要围绕“她”字的出现是否是对女性的侮辱展开的;第(3)问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