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docx
《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1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
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
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
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
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
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
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
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
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
说“悦”应改为“苦”。
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
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
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
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
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
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
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
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
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2
然而,正是在《论语别裁》的“学而第一”部分里面提到的“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让我开始感叹于南怀瑾先生的睿智,感叹于他对《论语》一书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辟独到的分析。
看到这句话,就回想起上中学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
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都深信不已,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当时的学生,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只求只字片解,其实只是因为文学修养还不够,自然没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批判了。
正如南怀瑾说的,文学革命,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命”,如何去“革”?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第一”部分,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以为意义再明显不过的“子曰”,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居然还有另外一层完全不同的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做学问,要有思想,不断地见习和体验,并反省,就是学问。
能够从不断的体验反省中经常得到“会心一笑”,那就是“不亦说乎”了。
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没有人欣赏。
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并不一定是指空间距离上的远,也有可能是时间。
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兴起的,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美孔子,这个时间间隔得有多远!
这五百年间,孔子是非常“寂寞”的!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
在中学时学到这句话就很诧异,如果每个人都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
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
其实,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待朋友,有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做的比自己好的地方。
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和打压。
《论语》,经历了汉朝董仲舒的篡改和宋朝朱熹的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其真实面目已经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
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
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因此,这也成了孔子思想为再后来的人们说诟病的一个重要起因。
从《学而》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们都能明白,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
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
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
与别人交朋友呢?
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
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
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
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被重拾起。
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
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
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
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
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
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
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
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现存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古往今来,对《论语》的解读和实践不可谓不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对论语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背诵的那几篇,和那一些解释。
2006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了她的《论语》心得,火的一塌糊涂。
我也借着机会去图书馆翻了一些关于《论语》解读的书凑凑热闹,才知道原来《论语》远不止课本里那几篇,远不止那些解释。
于丹口才很棒又很聪明,她的心灵鸡汤式的解读刚好符合广大观众的胃口,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一些分量不轻的批评意见,我到觉得既要尊重经典忠于内心又要赢得大众的喝彩与关注很难平衡,有争议总是好事。
本书坚持南怀瑾老先生一贯的儒雅的文风,仿佛聆听一位和蔼睿智的老者怀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微笑着讲述他对《论语》的理解,娓娓道来,如沐春风。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太熟悉了,然而工作之后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工作中往往很少有机会有人给我们传播知识,更多的是在用实践和行动传递信息。
能读懂这些信息,好为人徒,才能使自己进益。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4
从高中就知道了南怀瑾,睿智的国学大师,从《易经杂谈》到《老子他说》又到《论语别裁》,值得现代年轻人静心阅读的书籍。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国学可以治抑郁症,不信,但,通读此书,感觉国学确实给人以力量,特别像南师这样深入浅出解说的书。
每次看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书,都能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自豪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他把《论语》和生活联系,更加突出现实针对性,我们也比较不会觉得枯燥。
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我认为他的论语评论较接近孔子原意,他能跳出宋朝的理学思想尤其是朱熹的注解,是难能可贵的,至少能让今人领略到与宋朝以来不同的孔子思想。
我们可以在儒家传统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学些南怀瑾老师关于佛学的教化,对自己、对社会都好。
感恩南怀瑾老师,写了这样的好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扫四书五经理解的晦涩。
而且南怀瑾老师对论语解译透彻,比上学时课本上的理解更合乎其理。
如果孔圣人看到如今有大师理顺了论语,而且清晰的平反了五四运动对儒家的误会,让儒学以现代的视角得以更好的发挥,造福后人,定当感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5
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空气,摸不到却时刻围绕着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专属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尽的深爱和期盼。
今天偶然间在成语书上翻到“怀瑾握瑜”这个词,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这个词的含义。
“怀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先生的期盼。
现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数不胜数,父母都希望我们健健康康一辈子;“一鸣”在人名中也屡次出现,一听便知道,父母希望我们“一鸣惊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从名字,从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等中,我们随处可见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盼。
可是面对这些,我们应该用什么做以回报?
我想,遵守孝道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有子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孝悌,是人的'根本。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是否有学问。
可见,孝道如此重要。
说道孝道,我更想到了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的故事。
他为了养母亲,想要把儿子埋了,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孝顺”太为过了,不如做到父母开心,父母顺心,父母无忧,父母健康,这不是更好吗?
百善孝为先,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我们也应该学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并且尽力用微小的力量去报答父母的恩情。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6
说来这是第二次阅读南怀瑾先生所著的《论语别裁》,只不过第一次并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记,随着阅读讨论的结束而结束,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未能用心去体会,有些惭愧。
这次趁着入学前的一个月,伴随着一些杂事,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上册。
第一篇学而包括了孔门教学的目的、态度、方法等等,讲的是作学问的内在修养。
第二篇为政,讲的是学问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
第三篇八佾,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
祭祀之礼,外交之礼,君臣之礼,皆入其中。
第四篇里仁,对“仁”进行了阐释和讲解。
公冶长第五和雍也第六,通过对话和事例进行印证,述而第七则是通过对学而的注解,引申了学问之道。
泰伯第八引申注解了为政,而子罕第九则是对公冶长和雍也进行了引申,阐述了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学问的观点。
读完之后,印象较深的是学而、为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记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问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应该从人生经验和做人做事上去体会。
作学问,要多看、多疑问,随时随地地去思想、去见习、去体验、去反省,并不是读死书。
反观我们,求学都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无可厚非,但离真正的作学问,还差的十万八千里。
再来看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家做孝子,出门在外,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为人处事要谨慎,不小器,拥有宽广的胸襟,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然后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读来是这样的美好,可在现实生活中,孝敬与友爱却是那样的缺失。
为人子女者不赡养父母,更谈不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却为争夺财产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朋友间阳奉阴违,尔虞我诈,不喻于义,而喻于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想来令人痛心。
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以看出德业的重要性。
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的是法制与德治。
其实为政也好,做人也罢,都要有德,都要通晓人情世故。
正所谓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时刻怀揣一颗平常之心,爱人之心。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
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
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
以上是我一些浅显的感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其中的深意和内涵,留着以后慢慢去学习和体会。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7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
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
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
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
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8
子曰:
“观过而知仁”。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这个错误。
当我们在安全会上或者生活的闲聊中,听别人讲起、分析他遇到的尴尬情况、险情甚至事故时,我们更要深刻的反思、总结,在吸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谨慎操作,不可鲁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样的情况下犯相同的错误,真正的做到“观过而知仁”。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作为长期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孝顺父母?
打钱给父母是一种方式,但我想这绝不是仅有的一种方式,也许父母更想听听你的声音,见见你的样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给父母打打电话、视频一下,多多沟通,拉拉家常,让父母心安。
避免给父母“色难”,避免无意识的给父母难看的脸色。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别人,而将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关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应该。
子曰: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毕竟是圣人,我们常人无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过来讲:
“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规章、规范去做,如果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规章、规范内“从心所欲”。
例如宁波港区航道有顺水时16节的限速规定,我们大可以在规范的限制内、安全的前提下,走14节或者15节而“从心所欲”。
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不必执着于、抱怨于规范带来的不适感,而是要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养成积极、优良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平时应该多向高级别的师傅们学习,向船长学习,向同级别的同学学习,也可向低级别的徒弟学习,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专长的项目,只有调整好心态,虚心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术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读书人要有胸怀,特别是从事航海职业的读书人更要有海一样的胸怀。
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
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
作为引航员,是每天站在十几层楼高的驾驶台,面对着广袤的大海,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财产安全的男人,更要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大的格局。
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9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看书的人,那么多的书我都不一定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本。
我只要一坐在那老老实实地看书,不到半小时,我的上下眼皮准要打架。
刚进B6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读《平凡的世界》并且写摘抄与感悟,我把它当做任务,有目的地去读,一会儿就瞌睡了。
最后导致在开读书分享会时我完全听不懂同学们说的什么。
但是《论语别裁》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可能是郑老师广告打的好!
在没有拿到书之前,老师就说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论语别裁》是解读《论语》的书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
南怀瑾先生将《论语》中的句子以通俗而风趣的方式给我们做了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对这几句,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的解释是随时随地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能够反省才是做学问。
开始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有了体会,便会“不亦乐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理解。
但孔子说:
“只要有学问,就一定会有知己。
”所以他接下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孤独寂寞的时候,能遇到一位知己。
只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说做学问就算一辈子不被理解,也要“不愠”,不怨天尤人。
这与我本来学习的《论语》的解释有很大不同,却字字有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论语》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奥、古板。
它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
也正因为这本书,我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论语别裁读后感篇10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
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
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
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
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
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
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
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
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
不,我没做到。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现在返回头来想想:
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
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譬如:
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
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
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
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
“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
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
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