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3298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docx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

分析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之路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运输体制的转变及汽车价格的下降,机动车私有化普遍,非职业驾驶员越来越多,新驾驶员已成为驾驶员队伍的主体。

 例如,在“学车热”的影响下,我国机动车驾驶员从1987年的1100多万人猛增到2012年的2.47亿人。

驾驶员素质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001年9月10日《参考消息》曾引用刊登在同年9月4日《今日美国报》的一篇题为《中国的道路乃是非之地》的文章,意思是说中国有四大发明,有5000年文明史,但它也有世界上最糟糕的司机。

驾驶员素质的下降与驾驶员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目前驾驶员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校“超载”运行。

如今,小汽车进家引发了新的学车热潮,考个驾照成为现代人的新时尚。

由于新的学员大量涌入,大多数驾校人满为患。

学员增加,结果导致驾校超载运行。

虽然有的驾校依靠增加设备、招聘教练员来进行缓解,但驾校的“载重量”毕竟有限。

按照有关规定,“每辆教练车限额人数不得超过4人,每名教练员的同时指导学员不得超过4人。

小车学员累计学车时间不少于70小时”,然而在“超载”运行条件下,很少驾校能达到此标准。

 

 

(二)驾驶员对驾驶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初学驾驶员把精力放在如何顺利通过考试、尽快拿到驾驶证上,而忽视了对交通法规理论全面、深入地学习,忽视了驾驶技能的提高。

最终导致初学驾驶员理论课旷课,靠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驾驶技能平平,通过教练与考官疏通关系而顺利通过桩考和路考。

殊不知,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对他一生的安全驾驶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遗恨终生。

 

 (三)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驾驶行为道德低下。

由于驾校培训只注重驾驶技术培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抢行斗气,超速超载,闯红灯、闯禁行,酒后驾车,疲劳驾驶,乱停乱放,肇事逃逸。

随之而来的形形色色的交通事故接连不断,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无情吞噬,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

驾驶“窗口”行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四)理论学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与实践相脱节,应付现象严重。

很多驾校在对驾驶员进行理论课的培训时,在课时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缺乏周密的计划,随意性较大。

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甄选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考试而学。

更有甚者,驾校根本不开设理论课,学员靠自学,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考试结束,拿到了学习驾驶证,由于不理解,有关的法规知识渐渐淡忘。

另外,驾校的理论课培训往往只重视理论传授而忽视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机械常识部分,学员缺乏感性认识的指导,对其中的一些原理根本不懂。

 

 (五)驾驶训练效果不佳,驾驶员考试把关不严。

大多数初学驾驶员都是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学习驾驶的,学习驾驶的时间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驾校也无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确保上车时间。

非但如此,有的驾校还千方百计缩短学员的上车时间,减少开支,学员练车时间很难得到保证。

此外,学员在驾校中所学的都是一般的、最基本的驾驶技能,对复杂条件下的驾驶技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得到应有的练习。

在考试过程中,一方面有一些考试标准主观性比较强,人为干预的因素比较大,如路考中考试标准的掌握容易带有感情色彩,另一方面,有些考官素质低劣,不负责任,存在着人情分、面子分。

最终导致部分道德素质低下、驾驶技术不过硬的学员混进驾驶员队伍,为以后驾车酿祸埋下了种子。

 

 (六)驾驶员的再教育流于形式,无实际内容。

驾驶员的教育分为初始教育和再教育。

初始教育主要是交通法规和基本驾驶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再教育是交通安全知识、职业道德、驾驶习惯、驾驶心理应激能力训练等方面的教育。

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初始教育是基础,是对驾驶员的源头管理;再教育是更为深入、连续的教育,是驾驶员逐渐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驾驶员的再教育采用安全学习联组或驾驶员协会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分对象,形式单一,学习内容千篇一律。

主要由三个部门负责:

驾驶证管理由车管所负责,车管所在年审或换证时对驾驶进行再教育;违章驾驶员的处罚由值勤民警负责,民警依法处罚时对驾驶员进行口头教育;违章记分满12分的驾驶员由交通安全学校负责进行再教育。

这三种形式的教育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车管所业务量大,根本无暇顾及驾驶员再教育;值勤民警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罚款、吊扣等方法,忽视了再教育;交通安全学校的再教育师资缺乏、内容陈旧、不分对象、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并且,三部门互不沟通,各自为政,教育措施缺乏针对性。

 

 (七)对驾驶员的平时驾驶行为监督不足,造成教育遗漏。

驾驶员能否做到遵章行驶、安全行车,主要通过平时驾驶行为得以体现。

对驾驶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也是对驾驶员进行再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驾驶员日常行为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有限的警力无暇顾及越来越多的违章行为;二是自动监控等高科技手段由于受到财力、物力的限制,没有广泛应用;三是有些地方的驾驶员协会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章程和管理制度,经费不到位,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职能作用无法实现;四是单位对驾驶员的监督管理欠缺,没有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甚至有些单位对驾驶员因违章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滋生了驾驶员“违章无所谓”的思想。

 

驾驶员教育改革探讨 

  驾驶员教育对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目前驾驶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以人为本,加强安全责任感教育。

近期内,国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财力用于道路建设和改善交通安全设施,针对“物”的交通安全对策应向针对“人”的交通安全对策转移。

在与人有关的交通事故原因中,驾驶员的原因至关重要。

因此在驾驶员的初始教育中,应增加安全责任感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机动车的特点、驾驶员的职业特点、驾驶员的法律责任、驾驶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驾驶员不道德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性。

通过教育使驾驶员认识到树立安全责任感的必要性、重要性。

另外也可以利用宣传科、事故科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安全责任感教育,使驾驶员深刻认识交通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与交通违章的因果关系。

在对驾驶员进行再教育时,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给无事故、无违章的驾驶员颁发荣誉奖章,对持有荣誉奖章的驾驶员提供一些优惠条件。

驾驶员开车时拿着这种奖章会感到非常光荣,以此作为注意安全的一个动力。

 

 

(二)初始教育必须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针对有些驾校只收钱不培训,特别是不进行理论培训的状况,必须对驾校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请假制度、师资力量、教学场所等进行规范。

理论课培训的内容必须系统化,主要包括:

驾驶员职业道德、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危险品运输、安全驾驶、简单的伤员急救、车辆的总体构造、车辆常见故障判断以及车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

理论课的传授必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联系实际,尽量能使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理解接受。

理论学习是学员获得理性知识的重要阶段,只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理论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地指导驾驶实践工作。

 

 (三)针对不同的驾驶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应该伴随驾驶员的一生。

现在的问题是对初学教育、尤其是对基本驾驶技能的训练比较重视,一旦拿到驾驶证,取得合法驾驶资格,对驾驶员的再教育就被忽视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疏漏。

实习驾驶员和3年以内驾龄驾驶员肇事率居高不下,充分说明驾驶员的再教育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更加应该加强。

不同时期的驾驶员有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

不同时期的驾驶员的特点和教育内容如下:

 

 ●学习驾驶员:

对交通法规及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教育内容是机械常识、交通法规、基本驾驶技能训练、安全驾驶基础知识、安全行车心理学基础知识、安全态度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等。

 

 ●实习期驾驶员:

能独立驾驶车辆上路,经常遇到复杂交通情况,有许多新感觉。

教育内容是安全

上车时间得不到保证;车辆少而且车况差,没有按规定配备教练车辆;教练素质差,对学员吃、拿、卡、要,严重挫伤了学员的积极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驾校培训的质量。

鉴于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驾校的监督力度,及时解决驾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把不合格、素质差的驾驶员推向社会,另外,对驾驶员的考试严格把关,排除人情干扰,以此来督促驾校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总之,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属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源头管理。

抓好源头,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技术的形成与培养,对于减少“马路杀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意义深远而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