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248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春新教材.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春新教材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生活是万花筒,一边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如:

“河边游客勇救落水儿童”。

如“乘客给老人无私让座”等等,一边上演着一场场令人遗憾甚至令人非常痛心的事情,如“打架”、“捕捉蜻蜓”、“小偷偷东西”等,面对着种种不文明,甚至丑恶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用“我看到——,我怎么——”说话。

二、指导写作

明白写作要求:

1.要制止别人不文明的行为,你劝说时一定要有理有据,要有说服力。

夏志成小朋友和在座的许多小朋友一样是一个聪明,能干、有主见的小朋友,他看到别人捕捉蜻蜓,便上前劝阻,说的别人心服口服,后来他还把这件事情写成稿子投到报社,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蜻蜓,你们想看看他发表的文章吗?

2.出示例文,理清脉络:

⑴他先写了什么?

⑵他接着写了什么?

⑶最后他写了什么?

(先写看到别人捕捉蜻蜓。

再用事例劝阻别人。

最后号召大家保护蜻蜓。

3.具体指导:

第1段写的是什么?

(指生读第1段)我们写作时,也可仿照这样开门见山的方法,用一两句话把自己关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是赞赏、喜爱,也可以是痛心、憎恨。

4.投影:

这一段围绕“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这句话,着重向我们介绍了蜻蜒的本领。

小作者是怎样来说明的呢?

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⑴他把蜻蜓比作是“除害飞行家”。

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⑵“它可以连续飞行一个小时不着陆。

蜻蜒眼光敏锐,专门捕食苍蝇、蚊子、小飞蛾等。

”这是在举例说明。

另外,他还用了许多数字来说明。

比如:

“一只蜻蜓一天可以几十只苍蝇和蚊子。

5.看来,蜻蜓对我们人类的贡献还真大呀!

所以,在最后一段,小作者发出了什么呼吁?

指生读最后一段,并板书:

发出呼吁让我们记住小作者的呼吁吧!

(生齐读最后一段)

6.同学们,读了夏志成同学的这篇文章后,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小作者把自己知道的以及搜集到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了选择整理,通过——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四、拓宽思路,自由作文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夏志成同学,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对身边的一些现象发表看法。

2.说说生变有哪些现象引起了你的注意?

(随地乱丢纸屑、随地吐痰、闯红灯、乱折花木?

?

3.仿照例文第1段的形式来说说你看到的现象和心中的感受。

(生讨论、交流,师相机指导)

4.现在请选择你身边的一种现象——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学校里的,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把它写成一篇短文,让大家看后都来关注,好吗?

题目自拟。

5.生自由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18)期末专题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毛毛细雨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文中“赶集”的意思是()

A人们到集市上买买东西。

B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2.词语美容师。

()的嫩叶()的花()的春天

3.文中画“——”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写出了___________的景象。

4.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从赶来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泊:

东吴:

万里船:

_________

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二)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怜:

幽草:

春潮: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三袋麦子》片段,回答问题。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

谈起去年那袋麦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秘地说:

“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呀,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小猴说:

“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

您带一些回家吧!

”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

“你真聪明!

真能干!

1.“神秘”是什么意思?

从小猴神秘的表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能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土地爷爷也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简要说明你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小伞兵”和“小刺猬”》片段,回答问题。

小伞兵有个好朋友,就是隔壁苍耳妈妈的孩子——小苍耳。

小苍耳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尖尖的刺。

小伞兵亲热地叫他们“小刺猬”。

一阵秋风吹来,小伞兵头上的白绒毛被风吹得飘呀飘的,白绒球一下子散开了,一个个小伞兵就像真的伞兵那样,在空中涨着降落伞飞翔。

他们快乐地喊道:

“小刺猬,瞧,风伯伯带我们旅行了!

再见,再见!

好朋友走了,小刺猬真羡慕呀!

他们也想旅行,可是他们没有小伞,没法跟着风伯伯走。

1天,一只小鹿从苍耳妈妈身边擦过,一下子,许多小刺猬被挂在小鹿的毛上。

就这样小刺猬也快快乐乐地跟着小鹿旅行了。

1.照样子写一写。

一个个____________________快快乐乐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伞兵”指的是_____________,“小刺猬”指的是_____________。

3.“小伞兵”的外形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来说一说“小伞兵”和“小刺猬”分别是怎样旅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苹果里的五角星》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

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

(1)魅力:

(2)循规蹈矩:

2.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剪枝的学问》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着,嬉戏着。

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

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

还真有道理呢!

1.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