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理论.docx
《蒙台梭利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理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台梭利理论
蒙台梭利理论
一、蒙台梭利生平
(一)出生背景:
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军人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一生受父母影响深远。
(二)两次育儿实践:
1.精神病诊所助理医生,帮助残障儿童;
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圣罗伦斯区建立第一家“儿童之家”。
(三)传承思想:
伊诺的自由思想、塞根的三阶段教学(即:
幼儿对事物的学习阶段:
命名-辨认-发音。
)
(四)代表论著:
《儿童的秘密》、《蒙台梭利套装书》《吸收性心智》
(五)社会评价:
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
二、蒙台梭利教育观
(一)对旧教育的批判
批判旧教育(传统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
(二)儿童发展观
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双重发展;0-3岁孩子是吸收性心智。
(三)教育目的
爱与自由
一是促进孩子生理健康,茁壮成长;二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趋于独立,生活自理。
(四)教育原则
自由(有秩序纪律前提);需引导。
三、蒙台梭利的六大理论
(一)环境适应论(给孩子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1.教室环境的六大要素
自由与纪律;(必要的限制)
结构与秩序;(安全感,秩序的原则)
真实与自然;(自由的活动场所,以及户外活动)
美感与气氛;(审美品味,配色协调感)
教材与教具;(丰富的教具和材料)
社会性生活的发展。
(社交能力)
2.有准备的环境要求
(1)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2)必要的限制
(3)安全感
(4)秩序的原则
(5)真实与自然的原则—室内、室外
(6)美的气氛
(7)自由的活动场所及蒙氏教具---教具(有目的的玩具),而非玩具。
(8)教师的作用,引导参与。
(环境预备者、维护者、观察着、联络者、示范者、协调者、沟通者)
3.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1)熟悉的环境
(2)新奇的环境(提高孩子兴趣,喜欢新事物)
(3)动态的环境(孩子在不断运动)
(4)富有想象力的环境(开发智力,举一反三,学以受用)
(5)具有自然物的环境(具象的东西)
(二)生命自然发展论(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主要观点是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
1.人的“完成”(完善)通过不断活动来达成的。
(孩子喜欢运动的环境)
2.刻印期内形成的刻印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
儿童主要是0-3岁,一旦形成,不可逆,不能修正和还原。
3.敏感期与环境有何关系?
其受环境影响
4.处于敏感期里的学习
5.幼儿发展敏感期:
前8个为每个宝宝必备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0-6岁)
0-6岁是孩子的语言、动作的模仿积累阶段。
感官发展好的孩子,能促进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好的孩子,逻辑思维好。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会因为自己的秩序被打乱而苦恼。
秩序感好的孩子逻辑思维较强。
秩序敏感期的主要表现:
秩序与幼儿对环境控制感的需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失误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孩子会关注细小的事物,表现出孩子喜欢观察的能力,先宏观后微观,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观察思维能力。
(5)动作敏感期(0-6岁)
2岁左右是模仿的最高时期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可进行交通规则、性别意识、公共场合禁止喧哗等教育
(7)书写敏感期(3.5-4.5岁)(手的敏感期)
3岁可用图画形式记日记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阅读是从孕期开始的,出生后可以看卡片,布书,绘本,3岁以上养成白天阅读的习惯。
(9)文化敏感期(6-9岁)
感官认知程度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其上两个期间,书写先于阅读。
(15个月以上宝宝可以拿笔,油画棒、蜡笔)
幼儿在此阶段求知欲很强,建议给孩子准备青少年版百科全书,图文并茂。
敏感期延伸:
(10)概念敏感期(2.5-3岁)
(11)执拗敏感期(2-4岁)
(12)婚姻敏感期(4-5岁)(12)模仿敏感期(1.5-2.5岁)
(13)音乐敏感期(0-6岁)
(14)文化学习敏感期(3-6岁)
(15)工作敏感期(3岁以后);(16)空间敏感期(1.5-6岁)
(17)自我意识敏感期(2-3岁);(18)绘画敏感期(3-6岁)
(19)审美敏感期(3-5岁);(20)人际关系敏感期(3-5岁)
(21)情感敏感期(4.5-5.5岁);(22)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23)出生性别敏感期(4-5岁)
(24)数学敏感期(4岁以后)(更早表现为对数字感兴趣,4岁后兴趣点在于运算。
)
敏感期的结构特征:
有开始,有终结;起止时间不完全相同;敏感期是儿童教育的最佳期。
延伸:
给家长的建议:
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自由探索;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三)吸收性心智(有准备环境更重要)
0-3岁,无意识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
(四)独立成长论(能够让孩子独立的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都是有用的)
个体想要生存(能成长)
|
必须自己适应环境(能独立)
(一个独立的孩子是自信的)
|
必得生理、心理功能独立(成熟)
|
例如:
会走路、会拿扫把、有自信
1.独立成长的含义
(1)不教而教的教育。
老师示范孩子练习,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准备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
(2)帮助孩子独立的方法:
放手让孩子去做,尊重的态度,适时的指导,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适当的鼓励。
(五)工作人性论(工作完善性格)
孩子喜欢的工作:
重复练习;自由选择;环境中秩序井然;个人整洁的照顾;感官教育;与阅读分开的书写;书写先与阅读;自由活动中有纪律。
孩子不喜欢的工作:
奖赏与惩罚;一起上课;课程考试;老师的讲台
孩子的正常化是工作大于游戏。
1.儿童的正常化
2.培养正常化的儿童所需的条件:
爱、自由、有目的的活动和教具。
(1)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2)能独立完成任务
(3)有不受干扰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4)得到信任和必要的指导
(5)设计的学习材料符合幼儿发展的心智和程序
(6)学习材料有错误控制,有渐进发展的空间
(7)成人的正常化是孩子获得正常化的基本条件
3.儿童工作遵循的法则
(六)奖惩无用论
对孩子没有奖惩,有奖惩的孩子功利心比较重,夸奖要有针对性。
蒙台梭利一致认为,儿童智能发展的动机不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而来自儿童的内在,因此她提出了“奖惩无用”的教育观点。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里,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她发现奖赏或外在惩罚儿童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四、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一)蒙台梭利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2.不“教”的教育
3.把握儿童敏感期
4.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5.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骤
7.混龄教学(用于国外)
优势:
大孩子带动小孩子,锻炼大孩子,小孩子学习大孩子。
新爱婴的混龄教学有大堂律动课和国际班。
8.丰富的教材和教具
9.屏除奖惩制度
10.教学成果的突发性显现
(二)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一览表
项目
内容
蒙台梭利教育
传统教育
一
教育观念
以自我人性化为动机的自由学习原理
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不能顾及)儿童的个性发展
二
教学中心
教学以儿童为中心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三
班组编辑与入园方式
混龄编组,促进大小孩子的共同发展。
大多数同时入学。
按不同年龄段分班组,一般分成大中小班。
按每周次第入园。
四
上课形式
不同形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根据自身内在潜力而进行选择。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团体的形式上课。
五
上课内容
在同一时间追求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发展速度。
同一时间必须学习和研究同一科目和主题。
六
时间要求
允许儿童能够做长时间的、有价值的专注。
用课程表和固定时间来管制儿童的学习时间。
七
学习途径
通过感官体验学习知识。
教具简单
八
儿童敏感期
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忽视孩子的敏感期。
九
教学效果
独立性、进取心、自律性、创造性很强
上学后,数学绝对优秀
能为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不能肯定。
五、蒙台梭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大致包括:
(一)日常生活教育
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爱物等好习惯。
(二)感官教育
培养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比较(根据大小分辨)、判断(通过视觉)的习惯和能力。
(三)数学教育
使用直观教具玩数字,让孩子在教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感受四则运算的快乐。
(四)语言教育(听说读写)
让孩子通过对实物的描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事渗透文字活动,培养阅读能力,为书写做准备。
(五)科学文化教育
蒙氏教室里备有动植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各方面教具,使儿童在玩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六)音乐艺术教育
教具是一种媒介,蒙台梭利是一种教育方式,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得到一种能力培养、思维方式。
蒙台梭利对老师的要求:
蒙氏教师是生命的关怀者,是环境的预备者,是引导者、协助者,是宽容的教育者、是沟通者、收集者,是终生学习者。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