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2007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docx

国际贸易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与这些贸易活动及其相关的理论、政策问题即是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PPT)

2、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有没有利益?

如果有利益,利益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之间如何分配?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相互需求学说

●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学说、里昂惕夫之谜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国际贸易的利益:

静态利益→动态利益(PPT),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PPT)

4、理论:

贸易模式(thepatternsofthetrade)

谁向谁出售什么产品?

*自然气候、天然资源条件决定了某些国家的贸易模式

*劳动生产率差异是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

*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与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随机因素。

5、国际贸易政策:

*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可能会对进口实施限制政策。

*发达国家一般致力于贸易自由化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政策

*近期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

6、国际贸易中的组织(PPT)

7、国际贸易发展史及各阶段特点:

奴隶社会P11、封建社会、地理大发现(影响PPT)、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二战后(PPT)。

8、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PP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PPT)、进口&出口、顺差&逆差、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量、贸易条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Trade)、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依存度、(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PPT、(现汇贸易、记帐贸易、易货贸易、补偿贸易)、有形贸易&无形贸易、总贸易体系vs专门贸易体系。

9.顺差一定有利吗?

追求贸易顺差是各国贸易政策的共同选择重商主义和外贸乘数理论的强烈主张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加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本币升值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

10、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value,又称对外贸易值,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对外贸易额=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

国际贸易额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多数国家(地区)统计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统计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CIF价格比FOB价格多了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以世界各国(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能更确切地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

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volume,对外贸易量就是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11、贸易条件指用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

即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价。

以实物衡量:

若等量出口能够换到的进口量增加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

以货币衡量:

若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当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贸易条件恶化。

1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通常用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13、研究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意义:

(PPT)

●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

1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它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表示各洲、各国或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15、我国2006前十位贸易伙伴(PPT)

16、对外贸易依存度:

也称对外贸易指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即外贸额/GDP)

-出口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出口额/GDP)

-进口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进口额/GDP)

出口贸易依存度比对外贸易依存度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

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低的因素:

国家的大小;国经济的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市场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等。

中国外贸依存度为何如此之高?

(P9)及各种观点。

如何认识中国外贸依存度问题?

(PPT)

17、现汇贸易、记帐贸易、易货贸易、补偿贸易:

划分标准:

支付结算方式

现汇贸易:

通过银行汇兑对每笔交易以现汇单独结算的贸易。

记帐贸易:

根据两国政府的有关协定,各自以政府的名义在对方的指定银行开立结算帐户,在约定的期限内贸易双方在帐户上记帐索取。

易货贸易:

两国政府或贸易团体针对某些特定商品进行交换,并要求严格保持进出口结算平衡的贸易。

补偿贸易:

若买方全部或部分地以实物对进口货物作延期支付的贸易。

18、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即服务贸易&货物贸易。

区别:

是否反映在海关统计中。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为工业制成品。

1988年海关合作理事会《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H.S.)。

它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的基础上结合联合国的SITC。

将商品分为21类,1241个税目及5019个子目,使商品分类更加细致和科学。

使用的国家约有100个,我国海关1992年起使用。

19、H.S.的商品分类

A.HS的结构和特点:

HS将商品分为21大类,类下面再分三大层。

第一层为章,共有97章。

其中1-24章(1-4类)为农副产品,25-96章(5-21类)为工业产品,第77章留空作为备用章。

第二层为品目,共有1242个品目。

第三层为子目,共有5019个子目。

每个品目编一个四位数的品目号,前两位数字表示该品目所属的章,后两位数字表示该品目在这一章内的顺序号,中间用圆点隔开。

例如62.05代表第62章(机织服装),05顺序号下的商品,即机织男衬衫.一个品目号可以代表一种商品,也可表示一组相关的商品。

例如:

品目号04.09仅代表蜂蜜一种商品,而品目号08.04却代表"鲜的或干的海枣,无花果,菠萝,油梨,艺果等一组商品.品目号下面还可细分为子目号.子目号由六位数组成.如上面提到的62.05还可细分为6205.20(全棉男衬衣)和6205.30(化纤男衬衣)。

B.HS的分类原则及分类方法:

(1)一般把同一工业部门或相关工业部门的商品归于一类;

如第二类(6-14章)为植物产品,第六类(28-38章)为化学工业及相关性工业的产品;第十一类(50-63章)为纺织工业产品.有些章自立为一类.如第15章(第三类)是油脂工业产品;第93章(第十九类)是军工业品;第97章(第二十一类)为艺术品。

(2)不同原料的商品列入不同的章;

例如机织织物按其原料不同分别归入第50章(丝织物),第51章(毛织物)、第52章(棉织物)、第53章(麻织物)、以及第54章(人造丝织物)。

金属制品也按其原料不同分别归入第73章(钢铁制品)、第74章(铜制品)、第75章(镍制品)、第76章(铝制品)、第78章(铅制品)、第79章(锌制品)、第80章(锡制品)。

(3)相同原料制成的商品一般编排在同一章内;

例如塑料及其制品在第39章,橡胶及其制品在第40章,玻璃及其制品在第70章。

(4)在同一章内的商品按照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程度依次排列;

原材料-坯件-半成品-制成品。

加工程度越深,商品的品目号排得越后。

如第44章的“木和木制品”按燃料木料(44.01)--原木(44.03)--粗加工的木棍(44.04)--锯木(44.07)--制胶合板用的薄板(44.08)--胶合板(44.12)--木制品(44.15--44.21)的顺序列划分为21个品目号。

(5)加工程度越复杂的商品越往后排;

例如活动物排在第1章,鲜肉排在第2章,肉类的保藏则排在第16章。

活树排在第6章,木材排在第44章,木制玩具排在第95章,木制工艺品排在第97章。

(6)对于那些由多种原料组成的商品或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品,如精密仪器、光学仪器、航天航空器、以及工艺品和艺术品等是按商品的用途划分的,这时就不考虑其所使用的材料。

例如羽绒衣、羽绒被、羽毛球、及羽毛掸,就没有按其所使用的原料归入第67章(羽毛,羽绒制品),而是按它们各自的用途分别归入第62章(机织服装)第94章(床上用品)、第95章(休育用品)以及第96章(杂项制品)。

此外像57章的地毯,第64章的鞋类以及第95章的玩具,也都不考虑其原料结构,而根据其用途单立一章。

*HS还为每个类、章甚至有品目和子目加了注释。

这些注释和品目条文一样是确定商品最终归属的依据,被称为“法定注释”.

*而相对来说,各类、章的标题对商品的归类却没有法定的约束力,仅为查阅的方便而设。

了解这一点对正确查阅HS编码十分重要。

例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和醋”,而章注释却明确标明“本章不包括以重量计醋酸浓度超过10%的醋酸溶液”(品目29.15)。

C.HS的分类原则是按商品的原料来源,结合其加工程度、用途以及所在的工业部门编排商品。

这里原料来源为编排的主线条,加工程度及用途为辅线条。

主辅线条相辅相成,再加上“法定注释”,就使人们能在HS所涉及的成千上万种商品中迅速、准确地确定自己商品所处的位置。

20、总贸易体系(以货物进出国境为标准)——中国、美国、日本等90多个国家采用

专门贸易体系(以货物进出关境为标准)——德国、意大利等80多个国家采用(P7)

各国的统计差异:

●美国的进口分别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对国内消费)统计;出口按本国商品出口和复出口统计

●加拿大采用总贸易制,进口包括进入加拿大国境的一切商品,无论是用于本国消费还是海关仓库储存;出口包括在加拿大栽培、提炼或制造的商品。

复出口是指产于外国未在加拿大加工过而又出口的商品。

其总出口即本国商品出口与复出口之和。

●英国、日本也采用总贸易制,所不同的是,英国将复出口单列

●采用专门贸易制度的国家主要有: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但法国对原油产品和天然气贸易实行总贸易制

●我国的海关进出口统计也属于专门贸易制,是以海关的结关作为记录货物进出口统计标淮的

第二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1、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P24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

古典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论

亚当.斯密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5.不考虑需求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绝对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新古典贸易理论

H-O模型

赫克歇尔

俄林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资源禀赋不同

特殊要素贸易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

当代贸易理论模型

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生产规模不同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型

雷蒙.弗农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

一、绝对优势理论

(一)基本原理:

1、国内分工的国际推广。

2、各国因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地理、土壤、气候、矿产等)和后天优势(特殊的技巧和工艺)而形成各自的自然优势,导致一国生产特定商品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他国家无法与其竞争,但是为自由贸易条件国际分工提供了条件。

3、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由自然条件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这种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优势就是绝对差异;

4、如果一个国家将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投入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与另一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交换,则国际分工的利益使贸易双方都能获益。

(二)总结与启示PPT及简评P46

二、比较优势理论:

基本原理P50,评价P56

Ø相互需求学说:

约翰·穆勒的观点:

1.出口是为了进口,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另一方所提供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2.国际交换价格实际上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国际交换价格的理论.

国际交换价格的摆动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彼此的商品需求强度,即对别国产品需求强的国家,它的商品交换对方商品的能力就要降低,国际交换价格将偏向于它的国内交换价格,则贸易条件将变得不利,反之,贸易条件则变得有利。

国际交换价格越接近本国国内交换价格,分得的利益越少,相反,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价格,则分得的利益就越多。

Ø机会成本:

现代分析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作出一项决策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2.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或者说,为了生产某种产品而减少生产另一产品的数量所表示的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3、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就是边际转换率和产品的相对价格。

Px·△X=Py·△Y,Px/Py=△Y/△X

简单分析:

不变的机会成本与比较利益,即出口机会成本低的商品,进口自己生产机会成本高的商品,则双方都可以获得好处。

三、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相关概念:

要素禀赋、要素价格、相对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P63

基本假设P61、主要内容P65、评价P74

四、里昂惕夫之谜:

概念及解释P77+PPT

五、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技术要素说、人力资本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说P86

六、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的比较优势理论)波斯纳提出

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提出,阶段特点P92

八、产业内贸易理论

1、理论背景:

Grubel和Lloyd模型:

1975年,Grubel和Lloyd在他们的著作《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测量》中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开始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新H-O模型:

Falvey等人,基于垂直产品差异性提出了所谓的“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该理论试图在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间,建立联系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但仍是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

“新张伯伦模型”和“兰卡斯特模型”这两种模型都是基于水平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Ø不过前者认为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在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间也能展开贸易,并且这种贸易能够增加两国的福利,

Ø而后者则是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也得出了与上相同的结论。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和垂直差异性模型这两种模型都是基于寡占假定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Ø不过前者利用古诺假定建模,讨论寡占均衡问题,后者用研究与开发作为固定成本来分析,

Ø结果均表明,如果两个国家收入水平不同,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高收入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低收入国家出口低质量产品。

2、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P96影响贸易指数大小的要素PPT

3、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区别PPT

4、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的,更接近于贸易现实。

v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结果。

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或者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促使各国追求生产的专业化和从事国际贸易。

v为国家进行干预提供了借口。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政府支持可以是本国的垄断厂商的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垄断利润,这样对于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又导致了后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贸易保护。

5、以产品差异解释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

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①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在矿石、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产品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②季节性贸易。

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削峰填谷”的进出口。

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③大量的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中,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就出现了同类产品,在统计上构成了产业内贸易。

④相互倾销。

不同国家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⑤政府的外贸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实行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税,然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⑥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intra-firmtrade)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指的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

由于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都视为同样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工业制成品所具有的差异化或者多样化程度要远远超过初级产品,存在着根本特性的产品由于质量和规格、款式的不同,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差异产品包括水平差异性产品和垂直差异性产品。

6、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需求偏好说PPT

7、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市场结构论PPT

8、外部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PPT

九、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P102

1、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竞争能力。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2、四组基本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影响PPT

3、总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P107

十、重商主义:

1、名称由来及代表人物:

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提出。

学术界代表人物是威廉.斯塔福、托马斯.孟等。

政界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因此重商主义也被称作“柯尔贝尔主义”Colbertism)。

2、时代背景,主要观点PPT

3、两个阶段:

①早期重商主义:

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②晚期重商主义:

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4、小结:

①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②其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贸易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第三章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的概念(略,见第一章)

二、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T=(Px/Pm)x100(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下同。

例:

假定以1980年为基年,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100.1990年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满该国商品贸易条件为:

86.36,贸易条件恶化了。

局限性:

①有效性只限于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内,只能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不能表示一国获得贸易利益总量(无法计算)。

②不能表示贸易条件是否合理。

下降并不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还要结合其他因素(例如贸易双方的要素生产率状况)具体分析。

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和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

(1)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S=(Px/Pm)X(Zx)

S代表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出口商品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例:

假定该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与上例相同,而该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1990年的130,则S为112.27.意味着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是从要素贸易条件来看还是改善了。

●商品贸易条件下降并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

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降低商品贸易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但是,如果商品贸易条件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幅度,该国的贸易利益会减少,随着贸易量的扩大,实际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出现:

贫困化增长。

3、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D=(Px/Pm)(Zx/Zm)X100

(不仅要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要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例:

与上述例子相同,如果Zm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1990年的105,则计算结果为106.92.说明一国Zx提高的幅度大于Zm的幅度,就可以抵消商品贸易条件恶化而获得双项贸易条件的改善。

●反映了进出口国的贸易竞争,实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竞争。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影响一国分享贸易利益多少的主要因素。

4、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I=(Px/Pm)XQx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数量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所测度的是一国从国际交换中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的变动趋势,亦即一国所能获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在总量上的变化。

●这一指标的变动对于一国合理地参与国际分工,改进国民福利和加快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作用:

1、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影响到一国投资能力的变化

在当今日益开放的时代里,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必要的投资品,发展中国家对外部投资品的需求则更为强烈。

一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得到改善,则表明其进口投资品的支付能力提高,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则整体的投资能力越强,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能加快。

另一方面,一国的进口支付能力越强,对外部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这也有利于增强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改善或恶化对一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制约不能也不应当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