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639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精析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m4•m2=m8B.(m2)3=m5C.m3÷m2=mD.3m﹣2m=2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H7N9禽流感病毒直径约为0.0000001m,则病毒直径0.0000001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0.10×10﹣6mB.1×10﹣7mC.1.0×10﹣7mD.0.1×10﹣6m

3.下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4.下列数据是2013年3月7日6点公布的中国六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情况:

城市

北京

合肥

南京

哈尔滨

成都

南昌

污染指数

342

163

165

45

227

16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164和163B.105和163C.105和164D.163和164

5.有如下四个命题:

(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2)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

(3)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6.如图,用尺规作出∠OBF=∠AOB,所画痕迹是(  )

A.以点B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

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

7.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点M,连接BM,若S△ABM=4,则k的值为(  )

A.﹣2B.﹣4C.4D.﹣8

8.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8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CEFG并排放在一起,连结BD并延长交EG于点T,交FG于点P,则GT=(  )

A.B.2C.2D.1

9.用如图所示的扇形纸片制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要求圆锥的高是4cm,底面周长是6πcm,则扇形的半径为(  )

A.3cmB.5cmC.6cmD.8cm

10.已知点A(0,0),B(0,4),C(3,t+4),D(3,t).记N(t)为▱ABCD内部(不含边界)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N(t)所有可能的值为(  )

A.6、7B.7、8C.6、7、8D.6、8、9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2a3﹣16a=  .

13.如图所示电路图上有四个开关和一个灯泡,闭合两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  .

14.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

a△b=2a﹣b.已知不等式x△k≥1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在把易拉罐中水倒入一个圆水杯的过程中,若水杯中的水在点P与易拉罐刚好接触,则此时水杯中的水深为  cm.(用根式表示)

16.设直线(k+1)y﹢kx=1(k为正整数),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k(k=1,2,3,…,2008),则S1+S2+…+S2008的值为  .

17.如图,已知点A(0,2)、B(,2)、C(0,4),过点C向右作平行于x轴的射线,点P是射线上的动点,连接AP,以AP为边在其左侧作等边△APQ,连接PB、BA.若四边形ABPQ为梯形,则:

(1)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

(2)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8.计算:

()﹣1+|3tan30°﹣1|﹣(π﹣3)0;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3.

19.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

  ;

(2)证明: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和矩形ABCD在第一象限,AD平行于x轴,且AB=2,AD=4,点A的坐标为(2,6).

(1)直接写出B、C、D三点的坐标;

(2)若将矩形向下平移,矩形的两个顶点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猜想这是哪两个点,并求矩形的平移距离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1.保障房建设是民心工程,某市从2008年开始加快保障房建设进程,现统计了该市2008年到2012年这5年新建保障房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和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1)小丽看了统计图后说:

“该市2011年新建保障房的套数比2010年少了.”你认为小丽说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2)求补全条形统计图;

(3)求这5年平均每年新建保障房的套数.

22.如图,在△ABC中,BE是它的角平分线,∠C=90°,D在AB边上,以DB为直径的半圆O经过点E,交BC于点F.

(1)求证:

AC是⊙O的切线;

(2)已知sinA=,⊙O的半径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3.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

(Ⅰ)如图①,当∠BOP=30°时,求点P的坐标;

(Ⅱ)如图②,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m;

(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24.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a≠0)经过A(3,0)、B(4,4)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的值及点D的坐标;

(3)如图2,若点N在抛物线上,且∠NBO=∠ABO,则在

(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的点P坐标(点P、O、D分别与点N、O、B对应).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m4•m2=m8B.(m2)3=m5C.m3÷m2=mD.3m﹣2m=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A、m4•m2=m6,故错误;

B、(m2)3=m6,故错误;

C、m3÷m2=m,故正确;

D、3m﹣2m=m,故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H7N9禽流感病毒直径约为0.0000001m,则病毒直径0.0000001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0.10×10﹣6mB.1×10﹣7mC.1.0×10﹣7mD.0.1×10﹣6m

【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0.0000001中1的前面有7个0,所以可以确定n=﹣7.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

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

【解答】解:

0.0000001=1×10﹣7=1.0×10﹣7,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

 

3.下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4.下列数据是2013年3月7日6点公布的中国六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情况:

城市

北京

合肥

南京

哈尔滨

成都

南昌

污染指数

342

163

165

45

227

16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164和163B.105和163C.105和164D.163和164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根据众数定义: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以直接算出答案.

【解答】解:

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45,163,163,165,227,342,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163和165,故中位数是(163+165)÷2=164,

163出现了两次,故众数是163;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关键是掌握两种数的定义.

 

5.有如下四个命题:

(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2)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

(3)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命题与定理.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定义、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菱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每一项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1)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则正确;

(2)根据题意得:

(n﹣2)•180=360,

解得n=4.

则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正确;

(3)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故不正确;

(4)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6.如图,用尺规作出∠OBF=∠AOB,所画痕迹是(  )

A.以点B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

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C为半径的弧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作∠OBF=∠AOB的作法,由图可知,

①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射线OA、OB分别为点C,D;

②以点B为圆心,以OC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射线BO、MB分别为点E,F;

③以点E为圆心,以CD为半径画圆,交于点N,连接BN即可得出∠OBF,则∠OBF=∠AO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熟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点M,连接BM,若S△ABM=4,则k的值为(  )

A.﹣2B.﹣4C.4D.﹣8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根据反比例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得到点A与点B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S△OAM=S△OBM,而S△ABM=4,S△OAM=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k=﹣4.

【解答】解:

∵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

∴点A与点B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S△OAM=S△OBM,

而S△ABM=4,

∴S△OAM=2,

∴|k|=2,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k<0,

∴k=﹣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

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8.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8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CEFG并排放在一起,连结BD并延长交EG于点T,交FG于点P,则GT=(  )

A.B.2C.2D.1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ADB=∠CGE=45°,再求出∠GDT=45°,从而得到△DG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求出DG,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倍求解即可.

【解答】解:

∵BD、GE分别是正方形ABCD,正方形CEFG的对角线,

∴∠ADB=∠CGE=45°,

∴∠GDT=180°﹣90°﹣45°=45°,

∴∠DTG=180°﹣∠GDT﹣∠CGE=180°﹣45°﹣45°=90°,

∴△DG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两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4,8,

∴DG=8﹣4=4,

∴GT=×4=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9.用如图所示的扇形纸片制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要求圆锥的高是4cm,底面周长是6πcm,则扇形的半径为(  )

A.3cmB.5cmC.6cmD.8cm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求得圆锥的底面半径,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就是扇形的半径.

【解答】解:

∵底面周长是6πcm,

∴底面的半径为3cm,

∵圆锥的高为4cm,

∴圆锥的母线长为:

=5

∴扇形的半径为5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圆锥的母线、高及底面半径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10.已知点A(0,0),B(0,4),C(3,t+4),D(3,t).记N(t)为▱ABCD内部(不含边界)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N(t)所有可能的值为(  )

A.6、7B.7、8C.6、7、8D.6、8、9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分别求出t=1,t=1.5,t=2,t=0时的整数点,根据答案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

当t=0时,A(0,0),B(0,4),C(3,4),D(3,0),此时整数点有(1,1),(1,2),(1,3),(2,1),(2,2),(2,3),共6个点;

当t=1时,A(0,0),B(0,4),C(3,5),D(3,1),此时整数点有(1,1),(1,2),(1,3),(1,4),(2,1),(2,2),(2,3),(2,4),共8个点;

当t=1.5时,A(0,0),B(0,4),C(3,5.5),D(3,1.5),此时整数点有(1,1),(1,2),(1,3),(1,4),(2,2),(2,3),(2,4),共7个点;

当t=2时,A(0,0),B(0,4),C(3,6),D(3,2),此时整数点有(1,1),(1,2),(1,3),(1,4),(2,2),(2,3),(2,4),(2,5),共8个点;

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2a3﹣16a=  .

【考点】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当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将其分解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3,再对余下的多项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

2a3﹣16a

=2a(a2﹣8)

=2a(a+2)(a﹣2).

【点评】本题考查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3.如图所示电路图上有四个开关和一个灯泡,闭合两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找出闭合两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结果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解:

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闭合两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结果数为4,

所以闭合两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事件A或B的概率..

 

14.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

a△b=2a﹣b.已知不等式x△k≥1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表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 k=﹣3 .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实数的运算.

【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2x﹣k≥1,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k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k的值.

【解答】解:

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x≥﹣1.

则2x﹣1≥﹣3

∵x△k=2x﹣k≥1,

∴2x﹣1≥k且2x﹣1≥﹣3,

∴k=﹣3.

故答案是:

k=﹣3.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15.如图,在把易拉罐中水倒入一个圆水杯的过程中,若水杯中的水在点P与易拉罐刚好接触,则此时水杯中的水深为  cm.(用根式表示)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过P作AB的垂线,则水杯的水深为10cm,减去PM的长,在Rt△ABP与Rt△BPM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PM的长,从而求解.

【解答】解:

如图,过P作PM⊥AB于M.

在Rt△ABP中,PB=AB•cos30°=8×=4;

在Rt△BPM中,PM=PB•sin30°=4×=2.

故此时水杯中的水深为10﹣2cm.

故答案为:

10﹣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应用,正确应用三角函数求得PM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6.设直线(k+1)y﹢kx=1(k为正整数),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k(k=1,2,3,…,2008),则S1+S2+…+S2008的值为  .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规律型.

【分析】当x=0时,y=,当y=0时,x=,所以面积S=••=(﹣),根据规律代入数据可求出值.

【解答】解:

∵x=0,y=,y=0,x=.

∴面积S=••=•(﹣),

∴S1+S2+…+S2008=•(1﹣+﹣+…+﹣)=(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找规律的能力,关键能看分式的特点.

 

17.如图,已知点A(0,2)、B(,2)、C(0,4),过点C向右作平行于x轴的射线,点P是射线上的动点,连接AP,以AP为边在其左侧作等边△APQ,连接PB、BA.若四边形ABPQ为梯形,则:

(1)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

(2)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0或2 .

【考点】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梯形;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1)当AB为梯形的底时,PQ∥AB,可得Q在CP上,由△APQ是等边三角形,CP∥x轴,即可求得答案;

(2)当AB为梯形的腰时,AQ∥BP,易得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得CP的长,继而可求得点P的横坐标.

【解答】解:

(1)如图1:

当AB为梯形的底时,PQ∥AB,

∴Q在CP上,

∵△APQ是等边三角形,CP∥x轴,

∴AC垂直平分PQ,

∵A(0,2),C(0,4),

∴AC=2,

∴PC=AC•tan30°=2×=,

∴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2)如图2,当AB为梯形的腰时,AQ∥BP,

∴Q在y轴上,

∴BP∥y轴,

∵CP∥x轴,

∴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

∴CP=AB=2,

如图3,当C与P重合时,

∵A(0,2)、B(,2),

∴tan∠APB==,

∴∠APB=60°,

∵△APQ是等边三角形,

∴∠PAQ=60°,

∴∠ACB=∠PAQ,

∴AQ∥BP,

∴当C与P重合时,四边形ABPQ以AB为腰的梯形,

此时点P的横坐标为0;

∴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0或2.

故答案为:

(1),

(2)0或2.

【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然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8.

(1)计算:

()﹣1+|3tan30°﹣1|﹣(π﹣3)0;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3.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

(1)根据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指数幂的定义解答即可;

(2)将括号内的部分通分,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代入求值.

【解答】解:

(1)原式=+|3×﹣1|﹣1

=2+|﹣1|﹣1

=1+﹣1

=;

(2)原式=÷()

=•

=.

当x=﹣3时,

原式===.

【点评】

(1)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指数幂的定义,是一道简单的杂烩题;

(2)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悉通分、约分和分式的加减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

 BD=DC(或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或FD=ED或CF=BE ;

(2)证明: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开放型.

【分析】

(1)由已知可证∠FCD﹦∠EBD,又∠FDC﹦∠E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

BD=DC(或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或FD=ED或CF=BE.

(2)以BD=DC为例进行证明,由已知可证∠FCD﹦∠EBD,又∠FDC﹦∠E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