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51189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口店实习报告.docx

周口店实习报告

1前言

实习区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县境内,实习站设在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研究所。

实习区距北京市约46km,交通十分便利(图1-1)。

实习区位于太行山脉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处,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山峰为301高地,相对高差为299.1米,区内主要河流为—周口河。

周口店地区年降水量700mm左右。

雨季为7-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

每年6-7月为高温季节,7月平均气温为26℃。

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气温最低。

4-10月,日平均气温超过10℃,是有利于开展野外地质工作的时间。

实习区基岩出露良好。

周口店一带的工矿企业较多,著名的燕山石化工厂即建在房山花岗岩体之上;以石灰岩为原料的水泥和石灰生产具有相当的规模;花岗岩、板岩、和大理岩石料的生产也很可观。

农业方面,平原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丘陵和山区以杂粮为主;山口河滩地多植苹果树、梨树、杏树和柿树。

周口店地区及其附近的旅游业较为发达,除了著名的北京猿人洞外,还有云水洞、石花洞、十渡及野山坡等。

研究历史三个阶段:

1914年以前的初期阶段,主要对北京西山地层进一步研究,绘制了1:

200000的北京西山地质图;1914-1949年中期阶段,主要对北京猿人做研究及对花岗岩定名花岗闪长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面发展阶段,主要对房山岩体及周口店地区的构造做了研究。

本次实习为二年级的地质教学实习,也是地质入门实习。

组队教员:

徐德斌、余心起、赵志丹、裴云鹏、申俊峰、张绪教、朱弟成、周淑敏、毛世德、王功文、王庆飞、李耿、姚丽景、孙晨光、陈震、惠引民、彭杨伟。

武汉基地:

赵国春、张红远、王黎栋、杨桂芳、毛小平、张华峰、张海军、樊春、陈永进、方斌。

实习班级:

011060、011061、011062、011063、013061、013062、013063、015061、101061、101062、022061、022062、022063、052061、052062、061061、061062、062061、062062、青海大学(05级、06级)

实习日期:

6月8日-7月4日。

本次实习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详细见表1-1。

 

表1-1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表

 

2地层

实习区地层发育较全,主要发育有太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零星出露(附图Ⅰ、附图Ⅱ)

2.1太古界

本区太古界统称官邸杂岩(ArG),分布于房山岩体南北两侧,区内分布于房山岩体南侧,沿官地—李家坡—乱石垅—周家坡一带展布,出露面积占图区4%(附图Ⅰ)。

主要岩性为:

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角闪石边粒岩等。

这套岩石在显生宙又遭受动力变质作用而形成各种糜棱岩(变余糜棱岩)。

2.2中元古界

中元古界包括长城系、蓟县系,本区仅出露蓟县系的雾迷山组(Jxw)、洪水庄组(Jxh)和铁岭组(Jxt)。

区外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出露完整(图2-1)。

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北侧。

2.2.1雾迷山组

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主要岩性为:

中厚层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中夹硅质条带;白云质大理岩,薄板状白云岩。

厚度>500米,由于仅见其上部,因此,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不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一带,面积约占2%,主要岩性大理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

2.2.2洪水庄组

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主要岩性为:

含砂(或砂质)千枚岩,含白云质,部分含炭质。

厚度与下伏雾迷山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一带,面积约占1.5%,主要岩性砂质千枚岩、板岩。

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厚度15-40m。

2.2.3铁岭组

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根据岩石组合,将其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主要岩性为厚层状白云岩,夹有硅质条带;中段岩性黑色薄层白云质灰岩,;上段岩性中厚层板状灰质白云岩,发育叠层石(图2-2)。

厚度180m。

与下伏洪水庄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一带,面积0.2平方千米,主要岩性白云质大理岩,含燧石条带。

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2.4岩相简介

蓟县系岩石普遍经受区域变质,但是,原岩较易恢复。

雾迷山组以白云岩为主,夹燧石条带,代表环湖坪沉积;洪水庄组以千枚岩为主,原岩为泥质岩石,代表闭塞的泻湖沉积;铁岭组上、下为灰白色中厚层细晶-微晶白云岩,中段灰黑色白云质灰岩夹黑色板岩,代表潮间潮上带沉积。

因此,蓟县系从雾迷山组开始海水逐渐加深,至洪水庄组沉积期海水最深;从铁岭组沉积早期开始,海水又经历了一个由浅变深,再变浅的过程,直至最后,暴露地表,经受风化剥蚀作用。

2.3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包括下马岭组(Qbx)、长龙山组(Qbc)、景儿峪组(Qbj)。

区外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图2-1)和黄院东山梁(图2-3)一带出露完整。

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房山西-牛口峪水库-马刨泉、羊屎沟、山顶庙。

2.3.1下马岭组

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岩性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砂岩,含砂逐渐增加,有风化壳发育,厚度100m,与下伏铁岭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底部含有铁质风化壳(风化壳破坏严重,未能作图),发育窗棱构造(图2-4),代表芹峪运动。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约占0.5平方千米,岩、千枚岩,分为三带:

石榴石云母片岩带、红柱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云母片岩(图2-5官地-羊屎沟新手剖面)。

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3.2长龙山组

在黄院东山梁剖面(2-3),岩性主要为下部石英砂岩,上部板岩、页岩,厚度24米,与下伏下马岭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约占0.5平方千米。

主要岩性为下部石英砂岩,上部板岩、页岩,与黄院东山梁一致。

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3.3景儿峪组

在黄院东山梁剖面(2-3),岩性主要为下部中层板状大理岩,上部为薄层板岩、千枚岩,厚度55m,与下伏长龙山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面积约占0.6平方千米。

主要岩性下部中层板状大理岩,上部为薄层板岩、千枚岩,与黄院东山梁岩性大致一致。

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3.4岩相简介

根据原岩恢复及沉积特征,下马岭组代表了泥坪和泻湖沉积;长龙山组为滨海沉积;景儿峪组则为中缓坡沉积,正常浅海沉积。

青白口纪从早到晚海水逐步加深,最终受晋宁运动影响,暴露地表。

2.4下古生界

在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3)出露完整。

包括下、中寒武统府君山组、馒毛组、徐庄组、张夏组,上寒武统黄院组及下奥陶统冶里组、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

2.4.1下、中寒武统

府君山组(Є1f):

主要岩性豹皮灰岩、纹带灰岩,发育明显刀砍纹。

厚度约45m,与下伏景儿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晋宁运动。

馒头组+毛庄组(c1+2m):

主要岩性绿色黄绿色千枚状板岩,夹底层大理岩透镜体。

厚度49m,与下伏地层关系整合接触。

徐庄组(C2x):

主要岩性灰色千枚状板岩,含粉砂质板岩,夹灰岩,有特征孔雀石薄膜板岩。

厚度35m,与下伏地层关系整合接触。

张夏组(C2z):

主要岩性灰绿千枚状板岩,夹中层鲕粒灰岩。

厚度134m,与下伏地层关系整合接触。

区内分布于一条龙-羊屎沟-骆驼山-牛口峪水坝一带,因后期断层作用部分地层难以详细划分,地层厚明显厚度减薄。

2.4.2上寒武统

黄院组(C3h):

主要岩性黄灰色泥质条带灰岩,风化后为土黄色。

厚度12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发育劈理置换。

(图2-6)

区内的分布一条龙-羊屎沟-骆驼山一带、面积0.7平方千米、岩性黄灰色泥质条带灰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层张夏组断层接触关系。

2.4.3下奥陶统

冶里组(O1y):

主要岩性底部黄色薄层泥灰岩及钙质板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纹带状泥质灰岩;上部为中厚层白云质灰岩及纹带灰岩。

厚度67m,与下伏地层关系为整合。

亮甲山组(O1l):

主要岩性灰色中厚层纹带灰岩及灰白色白云质灰岩。

厚度70m,与下伏地层关系整合。

马家沟组(O1m):

主要岩性青灰色厚层灰岩、纹带灰岩。

顶部角砾状泥质灰岩,上部深灰色灰岩与白云质灰岩,中部厚层豹皮灰岩与黑色灰岩,下部纹带灰岩。

厚度18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关系。

区内的分布在一条龙-大砾岩山一房山西、煤炭沟一带分布,面积约占1.5平方千米、其中碳酸岩类都经浅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厚度减薄,在一条龙附近地层不分明且第四纪覆盖严重,出露较少。

与下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2.4.4岩相简析

下古生界原岩易于恢复。

寒武系代表潮间-潮上带沉积及泻湖沉积,其中中寒武世海水相对较深,水动能较低。

下奥陶统冶里组与马家沟组为中缓坡沉积,亮甲山组为潮上带沉积。

2.5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分布于图区中部及西南部,主要包括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杨家屯组(P1y)。

图2-7

2.5.1本溪组(C2b)

分布主要地点牛口峪、太平山、大砾岩山、煤炭沟,面积约占6%。

岩性组合主要为灰绿色厚层状硬绿泥石角岩、灰色红柱石角岩、砂质板岩、压力影板岩(图2-7)、“三好砾岩”,化石Fusulinasp.(纺锤蜓),厚度31.5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存在古风化壳。

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图(附图Ⅲ)。

本溪组:

厚度31.5米

8灰色—灰黑色红柱石角岩,厚10.44米。

7灰色—浅灰色压力影板岩,泥质较多,含黄铁矿颗粒,厚8.16米。

6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厚0.86米。

5(黄灰色、绿色)杂色砂质、粉砂质板岩,厚4.71米

4灰色红柱石角岩,厚5.39米。

3灰色中厚层角粒状灰岩,厚1.94米,与下伏的马家沟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2.5.2太原组(C3t)

分布主要地点大砾岩山-罗卜顶-簸箕掌弧形分布及煤炭沟-方头山一带,面积约占0.1平方千米。

岩性组合主要为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板岩、变质板岩,黑色板岩夹煤线及中厚层中细粒变石英砂岩,厚度63.1m,化石Neuropterisovata(l卵脉羊齿),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图(附图Ⅲ)。

太原组:

厚度63.1米

13变质粉砂岩,厚12.46米。

12黑色板岩夹炭质板岩,厚23.44米。

11细粒石英砂岩,厚5.73米

10灰黑色板岩,上部夹有煤层,厚1.57米

9灰黑色中厚层细粒变质石英砂岩,厚约19.94米。

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

2.5.3山西组(P1s)

分布主要地点太平山南-二亩岗-簸箕掌-大东坡、磨盘山,分布较广,面积约占3平方千米。

岩性组合主要有两个沉积旋回组成:

第一旋回底部厚层块变质角砾岩屑砂岩,向上渐变为中薄层中细粒岩屑砂岩,粉砂岩及黑色炭质板岩;第二旋回底部为中厚层岩屑砂岩向上过渡为薄层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并夹有可采煤矿。

厚度42.4m,化石sphenophyllum(稧叶),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图(附图Ⅲ)。

山西组:

厚度42.4米

17黑色炭质、粉砂质板岩夹煤线,厚13.13米。

16深灰色中厚层细粒变质岩屑砂岩,厚5.84米。

15黑色炭质板岩,上部夹煤层,厚7.76米。

14褐灰色中厚层中细粒变石英砂岩,厚14.74米。

与下伏的太原组整合接触。

2.5.4杨家屯组(P1y)

分布主要地点南洛凹-二亩岗-簸箕掌-煤矿沟零星分布,面积约占0.3平方千米。

岩性组合主要为碎屑沉积为主,下部为绿灰色厚层状变质角砾岩,豆腐块状,及中粗粒变质岩屑砂岩,上部为中薄层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板岩。

厚度1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5.5岩相简析

本溪组原岩为一套泥质岩石组合夹碳酸盐岩,代表滨湖沼泽相沉积;太原组以砂泥互层为特点,代表海陆过渡环境的河湖相峪湖泊沼泽相沉积;山西组和杨家屯组砂岩、泥岩交替沉积,并夹有少量煤层或煤线,是河湖相环境的沉积。

2.6新生界

新生界主要分布于周口河两侧及山前平原区,少量分布于碳酸盐岩溶洞内。

现以周口河河流阶地沉积(图2-8河流阶地)、北京猿人洞沉积为例分别介绍(图2-9猿人洞)。

2.6.1河流阶地沉积

河流阶地在基地前的河流发育明显,发育三级河流阶地,河边所在为Ⅰ级阶地,铁路位于Ⅱ级阶地,食堂宿舍位于Ⅲ级,为河流下蚀作用形成,并伴有地壳抬升,每级高差约为20m,河流中砾石颗粒不一,磨圆度较差。

(图2-8)

2.6.2北京猿人洞沉积

猿人洞沉积分布与基地东南方向一公里左右,岩性组合为第四纪沉积,共分13层,所发现的化石有“北京人”头盖骨及各类动物化石。

(图2-9)

1-2层:

夹石灰化的角砾层,厚约4米;

3层:

粗角砾层,含有洞顶崩塌形成的大石灰岩块,厚约3米;

4层:

灰烬层(文化层)含有烧骨、烧石和大的石灰岩块,厚约6米。

5层:

硬灰层,厚约1米;

6层:

角砾层,含巨大石灰岩块和鬣狗分层,厚约5米;

7层:

砂层,厚约2米;

8-9层:

含灰烬的角砾层(下文化层),约一半以上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此层,厚约6米;

10层:

红土(上部)和灰烬(下部)层,厚约2米;

11层:

角砾岩层,厚约2米;

12层:

红砂层,厚约2米;

13层:

含鬣狗粪的泥沙,底部为巨砾,厚约2米。

以上13层都含化石,除第12层都含石制品。

 

3岩浆岩

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实习区仅见侵入岩。

周口店地区侵入岩出露面积最大是房山岩体,在牛口峪分布有“灯泡岩体”,三不管沟至大砾岩山以北有闪长玢岩岩脉。

本次实习侵入岩从中性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均有出露。

3.1房山岩体

房山岩体位于图区西北部,平面形态近圆形,出露面积54平方千米,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岩株,接触面产状较陡,一般倾向围岩。

房山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

与围岩铁岭组呈侵入接触(图3-1)

 

3.1.1石英闪长岩

石英闪长岩分布于图区西北部,房山岩体边缘,面积1-2平方千米。

石英闪长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角闪石30%,斜长石50%,石英5%,黑云母5%,钾长石5%,其他5%

3.1.2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分布于图区西北部,面积占整个岩体的96%。

花岗闪长岩灰黄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30%,斜长石25%,角闪石30%,黑云母5%,钾长石5%,其他5%。

3.1.3石英闪长岩与花岗闪长岩关系

石英闪长岩早于花岗闪长岩,证据如下:

1花岗闪长岩穿插于石英闪长岩内部(图3-2)

2花岗闪长岩具有冷凝边。

冷凝边为热的岩浆在围岩接触的时候,边界温度升降所致,其中岩浆边缘为冷凝边,由外到内颜色由浅变深,颗粒由细变粗,表示冷凝时间由短到长,具各种包体和岩脉侵入。

3花岗闪长岩边部具有石英闪长岩的捕虏体(图3-3)。

 

3.2牛口峪“灯泡”岩体

牛口峪“灯泡”岩体位于图区中部偏北,分布在牛口峪水库一副坝中部,平面形态为穹状,出露面积较小,是一个岩脉。

牛口峪“灯泡”岩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风化严重(图3-4)。

在一副坝中部分布有太原组的变质砂岩。

花岗岩:

灰白色、风化呈黄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石英25%、长石30%、黑云母13%。

3.3岩脉

岩脉并非原始露头,一般形成于岩石形成的后期,随岩浆侵入岩层薄弱处形成,岩脉的主要成分于侵入岩体的成分息息相关。

主要分为:

闪长玢岩岩脉和石英闪长岩脉及少量伟晶岩脉。

3.3.1闪长玢岩岩脉

在房山岩体边缘发育有闪长玢岩岩脉,延伸沿房山岩体边缘,一条龙地区,出露宽度较窄,10cm左右。

岩性:

暗灰色、风化呈浅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由暗色矿物角闪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

角闪石呈黑色,30%,基性斜长石15%,基质主要由基性斜长石组成及隐晶质组成,含量约55%。

3.3.2石英闪长岩脉

分布在东山口花岗岩中,有大量包体(图3-5)

,出露较窄,延伸较远。

主要岩性:

暗灰色,风化呈浅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黑云母。

3.3.3岩脉

侵入岩脉为中粒石英闪长岩,主要矿物为角闪石30%,斜长石30%,石英5%,黑云母5%,钾长石25%,其他5%,为石英二长岩,岩脉宽约7-10cm。

(图3-2)

 

4变质岩

本区出露的变质岩类型较齐全、分布广泛。

既有区域变质岩,亦有热接触变质岩。

4.1区域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是在区域变质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套变质岩系。

周口店地区区域变质岩系主要包括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4.1.1板岩

在此地区所见的板岩主要有压力影板岩、钙质板岩、含孔雀石薄膜板岩、炭质板岩、千枚状板岩。

1含黄铁矿压力影板岩:

分布于太平山南坡本溪、太原组内,灰色,含泥质较多,富含黄铁矿,形成于还原环境,是岩体中易融成分受压力而向外扩散形成的似影状物。

2钙质板岩:

主要形成于景儿峪组、冶里组,分布于黄院东山梁、一条龙地区,变质程度较低。

3含孔雀石薄膜板岩:

主要形成于徐庄组顶部,有一层薄层状孔雀石,成分为铜绿。

4炭质板岩:

主要分布于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杨家屯组,黑灰色,含25%-50%的炭的浅变质岩。

5千枚状板岩:

主要分布于下马岭组,板状结构,千枚状构造,发育板理,部分绢云母化,浅变质岩。

4.1.2千枚岩

主要分布于洪水庄组,岩石具鳞片变斑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平均粒径小于0.1mm。

岩石千枚理发育,具有明显的丝绢光泽。

4.1.3变质砂岩(砾岩)

区域变质岩,在周口店地区主要出现变质石英砂岩、变质岩屑砂岩、变质含砾岩屑砂岩、变质砾岩

1变质石英砂岩:

主要分布于长龙山组(Qbc)中下部,岩石呈浅灰色,中厚层状,具中粗粒变余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颗粒主要由石英颗粒(95%以上)构成,颗粒支撑。

2变质岩屑砂岩:

主要分布于山西组、太原组、杨家屯组,粒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岩屑、砂岩,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岩屑、砂砾含量约95%。

3变质含砾岩屑砂岩:

主要分布于二叠系下统太原组、杨家屯组,粒状构造,成分主要为岩屑、砂岩、砾石,砾石含量小于50%,受区域变质作用。

4变质砾岩:

主要分布于二叠系下统太原组、杨家屯组,粒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砾石。

4.1.4片岩、片麻岩

黑云斜长片麻岩:

主要分布于官地村北,为太古界官地杂岩,片麻状构造,变质程度较高,主要成分为斜长石、黑云母。

4.1.5变粒岩

主要分布于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杨家屯组,为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方解石等粒状矿物。

4.1.6大理岩

主要分布于黄院东山梁景儿峪组中下部,岩石呈灰白色,薄板状,具微晶—细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4.2热接触变质岩

4.2.1角岩类

分为硬绿泥石角岩、红柱石角岩。

1硬绿泥石角岩:

主要分布于本溪组下部,新鲜岩石呈墨绿色,风化后呈褐色,中厚层状,具鳞片变斑晶结构,块状构造。

硬绿泥石为变班晶,黄绿色,短柱状,排列无定向,含量>90%。

 2红柱石角岩:

暗灰色-灰黑色,斑状角岩结构,块状构造。

红柱石为放射状集合体。

4.2.2片岩类

主要分为红柱石云母片岩、石榴子石二云片岩、矽线石云母片岩。

1.红柱石云母片岩:

主要分布在下马岭组,红烛石粒度较大,具环带结构。

主要成分为云母、红柱石,红柱石绢云母化。

 2.石榴子石二云片岩:

主要分布在下马岭组,银灰色,鳞片变晶结构,石榴石为变晶,黑云母和白云母含量相近。

 3.矽线石云母片岩:

主要分布在下马岭组,暗灰色,片状构造至片麻构造。

4.2.3大理岩

例如透闪石大理岩、硅灰石大理岩、含橄榄石大理岩等。

1.透闪石大理岩:

分布于铁岭组,灰色-暗灰色,含灰白色纤维状透闪石条带,纤维状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透闪石含量约为10%,原岩为硅质白云岩。

 2.硅灰石大理岩:

分布于铁岭组,灰白色,含放射状硅灰石。

 3.含橄榄石大理岩:

分布于铁岭组,暗灰色、浅黄褐色,块状构造可见变余层理,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白云岩,橄榄石;橄榄石含量在8%-15%。

 

5.构造

实习区处于华北板块中部,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东北端与东西向燕山山脉接壤处。

5.1褶皱

周口店地区褶皱时代的确定

区域对比表明,区内164背斜、太平山向斜形成时代为印支期。

北京及其邻区众多的东西向褶皱与断裂,如轴向东西向、包括元古代与古生代地层的谷积山背斜构造,轴向近东西且涉及到古生代与三叠纪地层的灰峪向斜构造等均是印支期产物早、中三叠世的大悲寺组与潭拓寺组岩石普遍遭受区域变质,且含有火山灰物质。

潭拓寺组沉积之后,杏石口组超覆其上,构成印支运动一幕;杏石口组与南大岭组之间为另一个不整合界面,代表印支运动第2幕。

(萧宗正,杨鸿连,单青生,1995.北京地区中生代若干地质问题讨论.地层学杂志,19(4):

308-314.)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主要有164背斜、太平山向斜以及图区外的孤山口复杂褶皱。

5.1.1164背斜

1.164背斜几何形态

发育于太平山南坡164高地,东西向延伸至煤炭沟,向东倾伏,区内长度1000m。

核部地层为马家沟灰岩,两翼地层为本溪组板岩,两翼产状30<15、18<20,转折端形态为平缓褶皱,位态命名直立倾伏褶皱。

(图5-1)

2.164背斜内部小构造

164背斜小构造十分发育,根据形成时期不同可分为三期,具体如下:

1)早期小构造

(1)石香肠构造:

地层受到纵向挤压,强硬层被拉断,软弱层被挤压,形成类似香肠的构造。

(图5-2)

(2)火炬节理:

褶皱形成时,受到张节理作用,岩石裂开,被其他物质充填,形成火炬状节理,属于张节理。

(图5-3

(3)固流褶皱:

该褶皱为发育在大构造的层间相互摩擦最终形成的,分为“Z”“M”“S”形褶皱,分别分布于所在褶皱的不同部位。

(图5-4)

(4)压溶劈理:

在压溶作用下溶解出的物质迁移至低应力去形成脉,而不溶物质相对集中形成劈理育。

2)同期小构造(东西向劈理)主要是发育在顺着褶皱轴发育的一系列劈理,主要是在褶皱形成的时期由于纵向应力下造成褶皱顶部的地层拉张形成的。

3)晚期小构造(南北向劈理)主要是由于后期褶皱的轴部向近东方向的倾伏造成垂直于轴方向上的张性力造成南北向的劈理。

5.1.2太平山向斜

太平山向斜位于房山岩体的南部,分布于太平山—二亩岗一带,核部地层为杨家屯组豆腐块状砾岩。

两翼地层依次为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马家沟组。

北翼产状较陡,约为50°-80°,南翼较缓,约30°-50°,转折端地层局部地段陡倾,甚至直立,向斜总体呈漏斗型,位态类型斜歪倾伏褶皱,次级构造有东西向近直立的轴面褶劈理,形成时代早二叠纪。

5.1.3孤山口复杂褶皱

孤山口复杂褶皱分布孤山口火车站北侧陡壁上(图5-5),主要岩性为雾迷山组青灰色硅质白云岩、黄色条带状钙质千枚岩,此褶皱样式为长翼薄而平缓,短翼厚而陡倾,总体为“Z”形的一系列倒转—平卧褶皱,其中黄色钙质千枚岩形成转折端较尖的顶厚褶皱,白云岩形成转折端平缓的等厚褶皱。

孤山口复杂褶皱内部小构造

1.小褶皱:

1)“Z”“M”“S”形褶皱,褶皱形成时因岩层韧性不同,发生层间剪切。

(图5-4)

2)斜卧褶皱:

褶皱轴面近水平,枢纽倾斜。

3)鞘褶皱:

反映了韧性剪切环境。

(图5-6)

2.劈理:

1)劈理弯曲和折射:

指示岩层强硬层向上运动,软岩层向下运动。

强硬岩层内部劈理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