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06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三人口与城市

专题三 人口与城市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0.9万人,占8.7%。

读2010年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回答1~2题。

1.能正确表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据题可知,②表示的数据与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一致。

故B。

2.关于2010年北京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59岁人口占较大比重,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

B.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增多

C.北京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

D.自然增长率较高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看,2010年北京市20~59岁人口占比较大,可能与劳动人口迁入有关;劳动力充足,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少年儿童占比较小,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未来新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将会明显减少。

选A。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瑞安认为,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比其他国家都要快。

下图为“我国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年龄结构图表示我国(  )

A.老龄化趋于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

C.社会负担较重D.人口出生率高

[答案] C

[解析] 从人口金字塔图中可以看出新生儿的数量较少,20-40岁人口的比重最高,老年人比重也较高,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较重。

选C。

4.结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将不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

B.房地产行业在国内优势更加明显

C.中国的生育政策可能发生改变

D.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降低

[答案] C

[解析] 图示人口年龄结构是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出生率长期维持较低的水平,但也使我国劳动力数量减少、社会负担加重,所以生育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

选C。

(沈阳、大连模拟)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值。

专家曾预计到2015年左右我国人口的红利期将结束,读我国“2009年全国及京、沪、湘、川人口抚养比指标”统计表,完成5~6题。

  抚养比

地区   

总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全国

38

22

16

北京

28

14

14

上海

31

12

19

四川

41

23

18

湖南

40

22

18

5.关于图示地区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总抚养比小,社会承受的抚养压力最大

B.湖南总抚养比大,青壮年劳动力数量最多

C.四川人口数量多于北京,所以少儿抚养比大于北京

D.上海的老年抚养比最大,说明上海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抚养比的判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

由图可知,上海市总抚养比为31%,而老年抚养比为19%,占总抚养比的60%,说明上海老龄人口比重较大,故D项正确。

A项中北京总抚养比小,社会承受的抚养压力较小;B项中湖南总抚养比大,说明劳动力数量少;C项中抚养比重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与人口数量关系不大。

6.有利于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幅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劳动力数量

B.提高银行储蓄利率,增加百姓幸福指数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低投入、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

D.增加大学生就业率,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增加大学生就业率,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利于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故D项正确。

A项中人口出生率高,少儿人口多,少儿抚养比提高,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重;B项与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关系不大;C项中发展高耗能产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川绵阳二诊)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为“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7~8题。

7.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判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当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大于零时,人口总数增多,反之人口总数减少。

图示时期,2012年前该地区人口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表明人口总数增多,2012年后,人口增长率之和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少,故选择C项。

8.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图示是我国东部地区某省(市)的人口变化,图示时期人口自然增长多为负增长,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房价和经济水平一直较高,故A,B项错误;该区域近年来人口净迁入量不断减少,原因可能是进行了产业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导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故C项正确,现代社会,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灾害频发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沈阳二中期中考试)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完成9~10题。

9.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

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难度中等。

从图中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故选D。

10.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

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难度中等。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移民主要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而不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的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故选D。

读“中国城市化率预期图(单位:

%)”,完成11~12题。

11.预测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依据是(  )

A.人口总量不断增多B.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上升

C.产业结构的调整D.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

[答案] B

[解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因此,预测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上升。

选B。

12.关于我国城市化率的变化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破坏严重

B.城市交通拥挤,交通建设的压力增大

C.随着城市化率的上升,城市房价必然大幅上涨

D.失业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快

[答案] B

[解析] 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不是生态破坏;城市化率的增长,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会促使城市交通更加拥挤,交通建设的压力相应增大;城市化率的上升可推动城市房价上涨,但不是必然的,因为城市房价还受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涌入城市的年轻人较多,不会加快城市人口的老龄化。

选B。

农村空心化是指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使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宅向外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使农村土地利用极不合理。

据此回答13~14题。

13.农村空心化现象带来的影响有(  )

A.农村耕作土地减少,宅基地面积扩大

B.不会影响国家粮食生产

C.利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利于实现小康村的建设

[答案] A

[解析] 农村空心化使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但是又使宅基地的面积有所扩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所以使农村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选A。

14.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是(  )

A.统筹管理规划农村的布局

B.为保证农村耕地数量开发荒地

C.将农村建设为城镇

D.利用农村闲置旧房发展农家游

[答案] A

[解析] 解决农村空心化的现象主要应该加强有效的管理,加强农村的规划建设和布局。

选A。

2014年12月29日18时深圳市政府宣布实施汽车总量调控,有效期暂定5年。

深圳市成为我国第八个对小汽车实施“限购”的城市。

下图为我国小汽车“限购”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限购”城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限购”城市都属于省会城市

B.“限购”城市位于三角洲地区

C.“限购”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

D.“限购”城市数量南方多于北方

[答案] D

[解析] “限购”城市不全是省会城市,如京、津、沪和深圳;也不全位于三角洲地区和东部沿海,如贵阳;故ABC错误,南方地区为秦岭淮河以南,数量多于北方,故答案为D。

16.深圳市实施小汽车限购的目的在于(  )

A.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

B.不断完善城市公交体系

C.有效解决珠三角雾霾危机

D.促进深圳汽车产业良性发展

[答案] A

[解析] 小汽车限购主要针对城市交通拥挤,主要目的是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山东渮泽一中期中考试)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廉租房并非高档住宅,一般为一梯四户。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利等因素,此城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图中的(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住宅区的合理布局。

难度中等。

由题干可知,廉租房应建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

①处位于市中心,地价高,A错误;②处距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靠近环城公路,交通便利,B正确;③处临近公园,地价高,C错误;④处虽然地价低,但与市内交通联系较差,D错误。

18.影响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采光B.民俗

C.通风D.交通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住房采光问题。

难度中等。

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有利于阳光射入房中,便于采光,A正确;民俗、通风、交通与住房主轴线的走向关系不大。

故答案选A。

(太原一模)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下表是我国不同地带城市首位度资料。

据此完成19~20题。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省

平均值

湖北省

平均值

青海省

1984年

2.3

5.2

2.5

7.6

4.9

10.2

1997年

1.9

3.8

2.3

5.9

4.1

8.3

19.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