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0479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56 大小:11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课文,热情的欢迎我们去沐浴大山的晨曦,去欣赏山里学校的美景,去认识山里的孩子,去感受山里孩子学习的快乐。

这是《山里的孩子》向我们展现的画面。

《雪儿》让学生目睹“我”和“雪儿”相互关心的一段难忘经历。

在《小萝卜头》中,了解“小萝卜头”的生活环境,重点体会他对自由的向往。

走进《一座铜像》认识比利时的小英雄于连,看他是怎样机智果断的护城,由此产生敬重、爱戴之情。

还要与《日记两则》中的孩子热情相识,跟随他观察孵小鸡的过程,从而激起写日记的欲望。

“积累与运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通过自学、自悟,去发现学习语言、妙用语言的乐趣,通过自主阅读实践,学习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丰富,通过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写,了解日记的方法,学习些日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作文练习。

学习本组课文,要会读生字,会写生字,要多读书,抓住语言文字好好品读,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读懂课文。

 

1.我们的学校

教材分析: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向我们描绘了坐落在优美环境中的山间校园,孩子们在学校里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写出了孩子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蓬勃朝气。

目的要求: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法与学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5)

1、小朋友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学,爱上了有趣的书本,爱上了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

2、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

请大家一起读课题,读出我们的向往.真情表白:

我爱校园的————————————,因为——————————————————————————。

3.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哪些问题?

4.梳理问题:

(1)学校的环境美吗?

(2)孩子们快乐吗?

(3)“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15)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学校铺路教室

顿时春笋红旗

茁壮红领巾拔地而起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3)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5)引导学生交流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校”和“郊”“拔”和“拨”“铺”和“葡”

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

“顿时”“茁壮”“拔地而起”的意思。

读带有词语“顿时”“茁壮”“拔地而起”的句子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词典2、联系上下文。

交流读书收获。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0)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

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坐落在————————————。

————,飘者歌声。

——————,荡着笑语。

————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

山间的新笋,————,山里的孩子——,———————。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填空。

根据读书情况,完成填空练习,了解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总结、对比

3、初步学习了课文后,还有什么问题?

三、熟读课文

1、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5)

作业预设:

1.给课文的生字组词,并能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2.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1、我们的学校

位置

环境

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

1、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齐读全文。

读生字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练习用“顿时”“茁壮”造句。

全班齐读全文。

3、回忆上节没有解决的问题:

(1)学校的环境美吗?

(2)孩子们快乐吗?

(3)“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是什么意思?

过渡:

这一节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二、潜心批注,自我探究(5)

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这些问题批注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读感悟,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三、解疑合探(15)

感悟学校环境的优美。

1、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了这个学校的哪些情况。

2、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画出学校的草图:

画出学校的方位、环境图,画出学校“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跳跃”的美丽景象。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学校很美?

4、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的情景。

感悟孩子们的快乐学习。

(1)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的情景。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拿起我们的画笔画一画我们的学校,看一看谁画的最漂亮。

6、过渡:

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我们”虽然是山里的孩子,可是一样有快乐的学习生活,就像青青的春笋,茁壮地成长。

7、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

展示你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机指导朗读。

课文中“琅琅书声”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勤奋学习的情景,门前屋后孩子们的歌声与笑语在幽静中透着欢乐。

交流,从中体会孩子学习的快乐。

小结:

(山里的学校环境优美,但条件艰苦,可山里的孩子心中也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非常自信、乐观。

合探四

8、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习最后两句话。

“春笋”“闪闪的红领巾”指谁?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话的?

都指山里的少先队员,

他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三、质疑再探(5)

1、课前问题解决了吗?

2、还有那些问题?

预设:

学校真有这么美吗?

四、运用拓展

(2)

1、总结收获: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进行自主总结。

2、自编题:

同学们,你想设计一道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1)学生出题测试自己或同学。

(2)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测试题在班级交流。

3、教师补充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大山里的学校,感受了山里孩子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用优美的语言也写一写自己的学校吧。

板书设计:

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秀丽

孩子们——幸福快乐

2.雪儿

教材简析: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雪儿>>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鸟情深的故事:

一只受伤的白鸽----“雪儿”被爸爸带回了家.我的腿跌伤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人,雪儿和我做伴,我为雪儿疗伤,盼着它快快好起来.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鸟情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5分钟)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

雪儿。

(板书:

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自主质疑:

(25分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提醒“脏”是多音字,“缀”是翘舌音。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美丽的弧线艰难险阻飘飘悠悠千山万水轻轻捧起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班内交流)

(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初读课文,你想知道了什么问题?

三、疏通文意,读文质疑:

(5分钟)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雪儿”被爸爸带回了家.我的腿跌伤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人,雪儿和我做伴,我为雪儿疗伤,盼着它快快好起来.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5)

作业预设:

1.给课文的生字组词,并能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2.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2.雪儿

养伤

放飞

第二课时

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5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

(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

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

(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

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

你会怎么办呢?

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

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和爸爸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二.潜心批读,自我探究(8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边读语句边想画面,边体会情感做批注:

(1)雪儿受伤后,我和爸爸怎样对待雪儿?

(2)雪儿伤好后,我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解疑合探:

(18分钟)

(一)学习课文2、3小结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生读、画、师巡视)

2、交流。

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小黑板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范读)

③读得怎么样?

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

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

(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4—6节)

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

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

(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

(高兴、激动)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

请找出来。

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请大家练读。

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

你觉得它飞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

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

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配乐表演读)

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

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

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

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

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挑战读。

(4)齐读。

出示句子:

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感激我,又像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从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此时的“我”会想到什么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小结:

为了让雪儿快乐,“我”虽然不舍却把雪儿放回蓝天,望着远去的雪儿,“我”的心里十分快慰。

四.质疑再探:

(4分钟)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班内交流探究)

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质疑再探(5)

1、课前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

预设:

雪儿还会回来吗?

四、拓展延伸,自主测试:

(4分钟)

1、总结收获: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进行自主总结。

2、自编题:

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自编题。

(建议:

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字词巩固、写法运用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3、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

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4、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可适当补充检测题。

作业预设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说说自己的感受。

.2、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

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愿意把它写下来吗?

……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治疗→养伤→放飞爱

3、小萝卜头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叙述小萝卜头捉住一只小虫又把它放飞的事,表达了它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9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感受他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体会“小萝卜头”艰难的处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5分钟)

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

图上画的是谁?

他的外貌是怎样的?

他在什么地方?

从哪里看出来?

他在干什么?

你能从图上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2、简介人物:

课文选自《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作者宋振苏。

他和弟弟宋振中(即书中的“小萝卜头”,是抗日将领杨虎成将军的秘XX绮云烈士的儿子。

1941年,只有8个月的“小萝卜头”和妈妈、爸爸一起被国民党运动派秘密逮捕入狱,重庆解放前夕,他们又一起被敌人秘密杀害了。

(全班交流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

师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听故事,看书,网上查询……)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课文主要写什么事?

2.小萝卜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萝卜头向往自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20分钟)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并找出形近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易错的字。

“哀”和“衷”“熟”和“热”“激”的组成。

(2)出示词语

白鸽弄脏哀伤

取名熟悉任何

艰难险阻传递弧线感激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

②学生相互评价。

③齐读

理解词语,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查字词典

联系上下文等。

“艰难险阻”“传递”“感激”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理解“弧线”

(3).交流读书收获:

指名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互相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4)认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提示:

课文记叙了一天,小萝卜头在走廊上————小虫,————小虫,————小虫的事情。

理清课文思路:

看群山——捉小虫——放小虫

(学生相互补充)师相机教给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5)

作业预设:

1.给课文的生字组词,并能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2.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3.小萝卜头{发现虫子

捕捉虫子

放飞虫子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明确问题(5分钟)

1.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小萝卜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将继续去了解这个我们的小英雄。

2.学生回忆上节没解决的问题,师梳理

1).小萝卜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萝卜头向往自由?

二、潜心批注,自我探究。

(10)

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以上问题批注自己的体会。

三、解疑合探:

(20分钟)

1、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小萝卜头在干什么。

抓住写小萝卜头动作的词语,体会小萝卜头心里会想什么。

想象一个从来就在牢房里生活的孩子,听说山的那边是家的方向,他会说什么呢?

(指名回答)

教师从中点拨。

指导朗读,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2、小萝卜头看到那只小飞虫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小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逐渐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从中体会他对自由的向往。

4.出示小黑板:

啊,它失去了自由。

小萝卜(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读句子他可能怎样想?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5、小萝卜头的愿望实现了吗?

为什么没能像小虫那样飞出去?

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知道哪信息?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从“放“抓”“踮”“看”等词语体会他的内心。

反复练读,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根据课文回答,

(1)找出有关语句好好地读一读。

(2)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果你是小萝卜头,你会怎么对待小虫?

(3)全班交流,讨论。

(4)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感受。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学习用不同的符号勾画不同的内容。

联系上下文和自由查阅的资料,说说: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与“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这两句话的意思。

读读有关的句子。

“啊,它失去了自由。

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这句话要读慢一些,显示出小萝卜头若有所思、惆怅的样子。

要读出对家的向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与“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这两句话,要读出十分高兴、渴望自由的感觉。

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反复读,相互评一评,看谁读的好)

小结:

课文主要写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事,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三.质疑再探:

(5)

再读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

小萝卜头为什么被关进了监狱?

四、拓展延伸,自主测试:

(5分钟)

1、总结收获: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进行自主总结。

2.自编题:

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自编题。

(建议:

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字词巩固、写法运用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3.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

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4.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可适当补充检测题。

作业预设

今天,小萝卜头的自由之梦已如春天的鲜花,在祖国遍地开放。

想想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3.小萝卜头

发现虫子

:

{渴望自由

捕捉虫子

放飞虫子

4、一座铜像

教材分析:

新教材第4课是一篇学生非常喜爱的课文,它讲述的是比利时的小英雄于连的传说故事,主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铜像雕塑:

撒尿的小孩。

故事先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铜像引入,再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比利时反侵略胜利后的一幕。

目标要求:

1、在阅读中独立学习八个生字:

调、侵、略、炸、迸、涸、屹、瞻,重点理解词语:

急中生智、瞻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写话练习。

3、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阅读中自主学习八个生字:

调、侵、略、炸、迸、涸、屹、瞻,重点理解词语:

急中生智、瞻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塑像由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及手段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5分钟)

1.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

英雄)。

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

小)。

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

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9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

(板书课题)

3、出示于连的铜像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于连。

出示文中句子: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自读,指名读,读出可爱的样子。

4、看到题目你心中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

1、)这个小男孩是谁?

2、)为什么为他塑造一座铜像?

二、初读感知

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小于连急中生智,(板:

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潜心批注,自我探究(5)

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并思考上面两个问题,画出相应的句子,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自学

四、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A、同桌交流

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B、班级交流

(一)交流第一个问题

出示: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指名读句子,体会于连的外貌特点。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