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031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 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 分类集训.docx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分类集训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分类集训 

类型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2017.47,2015.47)

1.(2017师大附中模拟)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晨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查阅资料】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第1题图

【猜想假设】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设计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另取少量未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直接滴加水,脱脂棉没有燃烧。

(2)如图所示,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小杨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晨认为不可能,小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来宾)某兴趣小组做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锌粒进行实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为了检验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KMnO4吸收,并进行如下实验:

第2题图

 

(1)实验事实与结论:

①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________________,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SO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思与评价:

小明认为,工业上可用锌粒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锌溶液,小红认为不适宜,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宁波)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产物是什么?

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

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第3题图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________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安顺)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第4题图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广东)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第5题图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

Ⅰ.________;

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岳阳)化学兴趣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过氧化钠可为潜水、宇航等缺氧环境工作人员提供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同学们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实验装置后,发现除生成氧气外,还有固体物质存在。

老师介绍说,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盐。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化学式为Na2O2。

常温下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还能与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反应后的固体是:

Ⅰ.碳酸氢钠;

Ⅱ.碳酸钠;

Ⅲ.碳酸钠和过氧化钠

【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猜想Ⅰ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

取少量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猜想Ⅱ成立

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小华认为,直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猜想。

同学们认为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麓山国际实验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

(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9

该溶液显碱性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_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3)取步骤

(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

(1)和

(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

(1)是多余的。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反思应用】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

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

请你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7娄底)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

生石灰、纯碱和食盐。

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________。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小林认为:

还含有Ca(OH)2

小方认为:

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

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