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5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中学【最新】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举例中错误的是:

A.例l:

C+O2

CO2B.例2:

2H2O

2H2↑+O2↑

C.例3:

Mg(OH)2+2HCl=MgCl2+2H2OD.例4:

Cu+2AgNO3=2Ag+Cu(NO3)2

2.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Na+、Fe3+、NO3-、Cl-B.Ba2+、NH4+、SO42-、OH-

C.Ag+、H+、Cl-、NO3-D.H+、Na+、NO3-、SO42-

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液体喷出B.

污染试剂

C.

酒精溅出D.

读数偏大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吸取和滴加液体B.

取用块状药品

C.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D.

稀释浓硫酸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卫生间的大理石地面有污渍,可以用洁厕净清除

B.自来水可以不经过煮沸消毒直接用于洗涤衣物

C.油锅内的油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炒菜

6.咖啡中含有咖啡因(C8H10N4O2),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

下列有关咖啡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咖啡因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核

B.它是由8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氮原子构成的

C.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48:

5:

16

D.咖啡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二氧化碳比水更容易压缩

二氧化碳分子间隔比水分子间隔的大

B

氯化钠是纯净物

氯化钠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

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中的成分可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炼钢、运输等领域             

B.金属资源中,少数很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C.石油又称原油,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D.海水中含有90多种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9.除去各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10.安顺盛产茶叶,茶叶中含锌、硒、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等多种成分。

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氧、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叶中的锌、硒指单质,茶氨酸属于有机物

11.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l00g水中,充分溶解,A和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l℃,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多

D.t1℃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溶液

12.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食用油C.果酱D.纯碱(Na2CO3)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铁粉和铜粉

滴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B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盐酸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

A.AB.BC.CD.D

14.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加入钠盐B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A、B分别为

A.氯化钾、碳酸钠B.氯化镁、硝酸钠

C.氯化钡、硫酸钠D.氯化钡、碳酸钠

1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中含有金属元素,则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D.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16.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总校教学楼整修一新,今年3月投入使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室内使用了LED灯光,更节能

B.教学楼内的教室用石灰浆粉刷了墙壁

C.更换了塑钢窗,塑钢窗窗框属于金属材料

D.校园操场重新铺设了沥青,沥青是石油炼制产品

1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氯化钠用于配制

石灰石做补钙剂

树木上刷有石灰浆保护

用铜做导线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

白色固体消失,放出热量

B.镁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中加热反应后:

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粉末

D.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19.下列关于营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0.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   

B.Ca3(PO4)2       

C.Na2SO4        

D.K2CO3

二、推断题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均呈中性):

①白色沉淀A是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滤液B中溶质一定有______,可能有______(任写一种情况);为确定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进一步对滤液B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重新取滤液B,滴加过量的试剂X;Ⅱ.向Ⅰ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Ⅲ.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__溶液(填“氯化钡”或“硝酸钡”);试剂Y是_________溶液。

若_______(写现象及对应的步骤编号),能确定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若_______(写现象及对应的步骤编号),能确定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三、流程题

22.某回收站回收的废金属粉末中含锰(Mn)、金(Au)、铜三种金属。

为了回收贵重金属,回收站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B,C,并设计了如下回收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2)C是;B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你认为步骤③中所加入的X溶液是。

(5)欲直接从蓝色溶液中制得金属B,可选用的试剂是(填标号)。

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c、稀盐酸d、铁

四、填空题

23.整理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Hg与其它四种金属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与其它四种金属反应,该金属是________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4)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白光,这是利用镁的________ 性.

24.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咏石灰”是一首借物抒情流传于广泛的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自在人间”其中描写了三个化学变化,请依次写出这三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5.小鸣同学特别喜欢化学,经常看一些与化学有关的课外书,有一次阅读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

在老师指导下,小鸣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

活动Ⅰ:

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活动Ⅱ:

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其他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1)[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小强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①是一种碱;②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2)[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

________

猜想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名称)。

(3)[交流与讨论]

小影认为: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6.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1)(实验设计)

①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________色。

②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2)(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①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②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

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①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②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2

NO

NO2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是________。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4)(实验探究)

小红同学对硝酸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