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327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NO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

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

“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伤人乎?

”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     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伤寒杂病论》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

请回答

12—13小题。

12、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铭文               B、大篆C、小篆               D、隶书

13、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           D、巨鹿之战

14、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

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5、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②派大将窦固、窦宪北击匈奴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④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17、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C、学习汉族的礼法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19、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楚庄王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以下对这个成语故事理解最准确的是()

A、楚国自己想铸九鼎,但不知道大小轻重,所以询问周王室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图

C、楚国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D、周天子地位低下,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

其中,25小题6分,26小题4分,共10分)

25、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通过本期的学习,你能对下列文物知道多少呢?

请在下列各文物图的右旁列出你解读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至少列出两条)。

(6分)

26、我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增益智慧、提升修养的良好土壤。

请举出下列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和一条你所了解的其它相关历史信息(如内容、特点、历史价值等)。

(4分)

《离骚》—作者:

             ,其它:

                                                               

《史记》—作者:

             ,其它: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

东汉画像砖(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1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1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2分)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

(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

(1分)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

(1分)

5)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材料二:

西汉的疆域图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 )中?

(4分)

  ①(   长安 ) ②(        ) ③(        ) ④(        ) ⑤(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1分)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1分)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5)汉代丝织品绚丽多彩,图案精美(如: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关键是在丝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进步。

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吗?

(2分)

 

29、简要分析古代我国南方地区经初步开发的原因?

并结合当地实际,举例说明现在的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NO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D

C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B

C

D

C

B

D

A

二、判断题(本大题4小题,共4分)21、×22、√23、√24、×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5、(6分)文物一:

甲骨文(甲骨或甲骨卜辞),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文物二: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广汉三星堆出土(反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文物三:

战国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体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高操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26、(4分)《离骚》:

屈原,是研究战国时期诗歌发展的重要材料(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史记》:

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 

27、(10分)1)秦始皇焚书坑儒。

(1分)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

(2分)

2)“百家争鸣”(1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

(2分)

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2分)不同点:

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

因为“独尊儒术”,对其他学派是严厉的打击。

(1分)

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发展。

(1分)

5)法家思想;秦国实行"法治",建立了秦朝,并巩固了统治;秦的暴政又引发了农民战争,秦朝又被推翻。

28、(10分)1)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欧洲(4分)2)张骞(1分)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2分)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4)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

(2分)

5)使用提花机,且染色技术高超(2分)

29、①南方战乱较少,有较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②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④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⑤南方政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人口合理流动,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企业,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地区之间的资金、技术及其产品的交流,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推动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NO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   C、蓝田人D、北京人

2、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

①水稻②玉米③粟④花生⑤西瓜⑥西红柿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⑤⑥

3、下列哪项属于王位世袭制

A、舜传位于禹B、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C、禹传位于伯益D、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4、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800年D、公元前1046年

5、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

A、奄B、朝歌     C、殷D、阳城

6、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两件史实相距

A、1年B、201年    C、210年D、208年

7、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铜象尊D、大盂鼎

8、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     C、郑国渠D、白渠

9、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称霸最根本的原因是

A、齐国物产丰富B、齐国当时是东方大国

C、齐桓公“尊王攘夷”旗号D、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10、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A、西周B、春秋    C、战国D、秦汉

11、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韩非子D、墨子

12、秦朝定都于

A、殷B、咸阳    C、长安D、阳城

13、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地方设县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

15、公元前119年,带兵大败匈奴的是

A、蒙恬B、窦固    C、卫青、霍去病D、窦宪

16、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是在

A、秦朝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D、东汉时期

17、下列作物哪些是西汉时从西亚传入内地的:

①水稻②葡萄③黄瓜④胡萝卜⑤大蒜⑥花生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

18、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主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9、以下不能归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曹操B、曹丕    C、刘备D、孙权

20、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鲜卑B、匈奴    C、羌D、蒙古

21、“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2、南朝时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均在

A、洛阳B、建康    C、建业D、江陵

23、南朝时著名的海外贸易中心是

A、江陵B、番禺    C、成都D、建康

24、今南京称“六朝古都”,这里的“六朝”是:

①吴国②东晋③蜀汉④南唐⑤南朝宋⑥南朝齐⑦南朝梁⑧南朝陈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②④⑤⑥⑦⑧

25、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地理学专著是

A、《大明历》B、《水经》   C、《水经注》D、《齐民要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__________,半坡遗址和__________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27、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

28、公元前_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___变法。

29、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30、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__”。

31、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2、张衡发明的____________比欧洲早1700多年。

___________精确计算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年。

33、_________年,鲜卑拓拔部首领拓拔圭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34、贾思勰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35、北朝的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36题5分,37题5分,共10分)

3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阅读后请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况?

②用所学原始社会史实举例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7、材料: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阅读后请回答:

③此材料评价哪一位历史人物?

评价的是他的什么成就?

④被评价的人物是哪个朝代的?

有什么代表作品?

后人怎样尊称他?

四、简答题(38题7分,39题10分,40题8分,共25分)

38、春秋时期各诸侯纷纷参与争霸,请问各诸侯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兼并战争有何不利影响与积极作用?

39、简要评价曹操。

40、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41、列举题(3+7=10分)

春秋争霸的霸主有:

(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战国七雄是:

42、材料解析题(5+3+4+4+2=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时期的大家、大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含。

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

 

③上面材料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④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⑤除上面他说过的三句话外,你还能列举一例吗?

43、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皇帝说: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

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4分)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6分)

44、各抒己见(共14分)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8分.注意评价人物要全面!

 

45.阅读下列材料: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天子”指谁?

“挟天子而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3分)

②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是否正确?

举例说明。

(3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

”“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陈涉(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史记》

请回答:

①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作者是谁?

(3分)

②材料中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

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6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NO2

一、选择题(25*2=50分)

1---5DCDBC6---10DAADB11---15BBDCC16---20CDCAD

21---25DBBCC

二、填空题(15*1=15分)

26、氏族;河姆渡27、黄帝;禅让制

28、356;商鞅29、《离骚》

30、楚汉战争3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32、地动仪;祖冲之33、386

34、齐民要术35、云冈石窟

三、材料分析(2*5=10分)

36、①、原始社会的远古传说时期(2分)

②、传说尧年老时,召集部落联盟首领会议,大家推举有德有才的舜,舜老了,也用这种方法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指的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段史实。

(3分)

37、①王羲之(1分);书法(1分)

②东晋(1分);《兰亭序》(1分);“书圣”(1分)

四、简答题(38题7分,39题10分,40题8分)

38、原因:

一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1分)

二是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兼并战争(2分)

不利影响:

给人民带来了灾难(1分)积极作用:

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3分)

39、主要观点:

曹操“功大于过”,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起了促进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文学家(可以结合教材第20课第一目小字内容作答),但是,曹操也有其阴险狡诈、凶残的一面,如杀害了华佗,杨修等人……(学生只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0、主要内容:

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四点内容每点各1分,总共4分)

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1分),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分)。

4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只要有三个即可,多写不加分)(每个1分,共3分)

齐楚燕韩赵魏秦(每个1分,共7分)

42、①春秋思想教育孔子一切美德(每空1分,共5分)

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总结了许多教育教学经验(每小点1分,共3分)

③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

(2分)温故而知新(2分)

④学习过程中要温故而知新,诚实学习,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博采众长。

(每小点1分,共4分)

⑤只要是除材料一、二、三之外的孔子语录即可。

(2分)

43、

(1)北魏孝文帝。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3)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44、秦始皇、汉武帝.

(1)秦始皇: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

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

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

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

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

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

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

(只要回答出其残暴统治即可)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

45、①汉献帝。

(1分)曹操利用天子的威望号令诸侯,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

(2分)②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1分)这个建议是正确的(1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1分)

46.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分)司马迁(1分)②商汤灭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

(4分)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上正义战争的肯定,歌颂了农民起义,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史学观点。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