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108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docx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

泉州市教育局

文件

泉州市地震局

泉教德〔2009〕40号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震办、市直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市政府第53次市长办公会议要求,现就进一步强化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预案建设的重要性

地震应急预案市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高效、有序开展应急工作的重要的前提。

中小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市社会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有无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学校应急工作的效率,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小学校要明确地震应急预案编制的意义,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基层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切实打牢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二、预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泉州市地震应急预案》为依据,以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校应急突发地震灾害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预防与应急救援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夯实基础,务实推进,保障地震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标要求。

到2009年底前,全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形成覆盖全市、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实现预案管理规范化、预案演练常态化,进一步增强中小学防震避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指导,规范内容

各县(市、区)地震办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及市地震局特别制定的《泉州市中小学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附件1)和《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编写纲要(试行)》(附件2)要求,积极配合当地教育部门做好各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的指导工作。

各级教育、地震部门可采用研讨交流、业务培训、试点推广等方法,加强对预案编写工作的指导,对预案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案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予以规范。

中小学校在制定和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工作中要做好与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

各中小学校要依照《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附件3)要求,设立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指南结合本校具体实际进行预案的编制修订,切忌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然后以编制完成的地震应急预案为基础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开展应急演练。

(二)经常演练,及时修订

各县(市、区)教育局、地震办结合中小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制度,在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编制演练方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和增强学校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演练,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实现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

(三)按时完成,及时备案

各地各校在接到本通知后,要立即着手组织进行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中小学校要在年底前把编制完成的《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文本及电子文档送当地教育、地震部门备案(备案表见附件4),同时报送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附件5)。

市直中小学校应于11月15日前报市教育局德育科,电子文档发送到泉州德育网地震应急预案窗口。

各县(市、区)地震办要及时将预案及演练方案电子文档发送“泉州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备查。

附件:

1.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

2.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编写纲要(试行)

3.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4.地震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5.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

 

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地震局

 

二○○九年十月

 

主题词: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意见

抄送:

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地震局,市委办、市政府办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2009年10月10日印发

附件1: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

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少,应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学校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

为了辅导我市中小学校更好地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在专门咨询过中国地震局专家意见后,特制订本指南。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本指南的要求编制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同时在预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写切实可行的“学生疏散演练方案”(范文附后),并经常性地开展演练。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学校应急预案的作用,是明确在突发事故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响应的策略以及资源准备等等。

首先应明确指挥部的设立程序;指挥的职责与权力;指挥系统(谁指挥谁、谁配合谁、谁向谁报告);学校应急指挥与外部应急指挥之间的协调。

学校应急指挥应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一般由校长担任。

同时要指定,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谁来担任指挥人员。

应急总指挥的职责: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现场指挥的职责:

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此外指挥部还应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如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明确各应急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负责人及职责。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对人员疏散所做的规定和准备,应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疏散人员数量及疏散事件的估测;对疏散路线的考虑;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幼儿、低年级和有残疾的学生等)。

所有在校师生应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应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人员的程序。

对于来校访问人员应有详细的名单,并由学校相关人员负责其安全。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设置有关标志。

夜间应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

校内应设置指示标志,让师生辨识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指定医疗救助指挥人员,建立救护工作的统一指挥;如何发动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

(五)突发事件应对

当出现人员被困、次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理应对。

二、预案编制注意事项

(一)避震时间和方式

根据历史上的震例,影响我市的较大地震一般为海上地震和台湾地震波及,直下型地震很少,学生应“伏而待定”,待摇晃平息60秒左右,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疏散路线撤离至紧急疏散避难场所。

切勿跳楼和跳窗。

(二)不同区域的紧急避震

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视本校所处的位置考虑,及人员所处的位置考虑紧急避震方式。

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教室内人员: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底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人员: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人员: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宿舍大楼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震场所。

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为防止钥匙打不开锁现象,建议各学校统一配置门锁,并将钥匙分配到每一位老师手中,而且钥匙能开每一个宿舍铁门的锁。

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三)紧急疏散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根据各班级所处位置,紧急疏散时候应做到:

1、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再次听到警报后,各班才能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

2、关于撤离顺序及线路:

人员在楼梯分成两路同时撤离(一列高层一列低层,各行其道),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学校在制定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方案时,要特别明确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方案。

学生分流方案和场所分配方案应当明确到教室号、实验室号和寝室号。

  3、严格强调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4、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5、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6、各层楼梯口、拐角处要有教师指挥。

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按照分配的区域站立而后要蹲下,保护头部。

教师迅速组织人员清点人数,汇总后报总指挥部。

(四)自救互救

疏散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

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应特别注意因地震倒塌的楼房导致被困和被埋压的学生的救护。

(五)灾后处理:

1、灾后校长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组织实施演练

各中小学校可根据以上内容因地制宜地编制地震应急预案。

待预案编制完成后,再根据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方案,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熟悉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

演练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演练的具体时间范围;

2、演练参与的班级、人数和各班级的疏散撤离路线、撤离时间及各班级的具体负责人;

3、安全区域的确定及撤往安全区域的指示标志;

4、确定各楼层、楼梯口、楼梯拐角处的具体负责人;

5、明确各楼层清查人员,防止有人滞留教室;

6、拟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

如发生踩踏事故、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

演练完成后,根据演练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

 

附件2: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编写纲要(试行)

说明:

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是建立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下称“预案”)基础上编制的模拟实战训练方案,是和“预案”一一对应的。

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熟悉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能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

因而演练方案除了要明确演练组织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外,主要应该要对应预案来设计。

各类中小学校不能以此方案代替“地震应急预案”。

本演练方案仅供参考,各地各校在开展应急演练时,应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

一、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演练指挥部(或者称导演部)构成与预案中地震应急指挥部基本相同,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组成,校长为演练指挥长,其他校领导和保卫科长为副指挥长。

各部处室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

演练指挥部下设专门工作小组,由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承担相应职责和任务。

(一)行政秘书组,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和保卫干部组成。

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二)避险撤离组,教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成员主要由教师、教务处工作人员、寄宿生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

  教务处人员、各年段长、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以及寄宿生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

  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

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

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

  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三)紧急救援组,政教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成员以政教处工作人员、校医、生理教师和体育教师为骨干,临时抽调其他中青年教师参与。

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

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四)后勤保障组,总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成员由总务处和食堂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二、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一)紧急避险

  为不同地点(如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体育馆等室内,田径场、操场等户外,一层教室)上课的班级预定避险方式和场所,检验师生应急避险方式科学性和避险场所的安全性。

  

(二)紧急撤离

  设计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难场所,明确指导人员定点位置。

检验紧急撤离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师生紧急撤离时的组织纪律性。

  (三)被困救援

  被困类型设计:

①被困受损楼房,②被埋压在倒塌的房屋里。

检验自救互救准备情况、救援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校自救能力。

  (四)医疗救护

创伤类型设计:

①脑颅、脊椎及四肢骨折,②创伤出血。

检验应急救护的准备情况和紧急救护能力。

组织演练要循序渐进。

初次演练,可以只进行上述4项科目中的一项或两项。

以后逐步增加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增设其他演练科目,如:

①火灾扑灭,以实验楼化学实验室为场景;②通讯联络,设定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向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并请求部队救援等等。

  演练科目的用时长短和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行策划。

  三、撤离路线方案

  确定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方案,明确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方案。

学生分流方案和场所分配方案应当明确到教室号、实验室号和寝室号。

  确定负责指导撤离的教职员工的具体位置。

除当班科任教师随学生撤离外,教务处人员、年段长、其他在校教师和寄宿生管理人员指导撤离的定点位置,应当设在学生撤离路线上容易拥挤混乱的地方,如:

楼梯口及过道、楼梯的转角处,学校门口及校外撤离路线上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视情设置有关标志。

  四、演练行动方案

  

(一)约定行动指令信号

  1、信号使用工具,一般使用铃声、钟声或者哨子。

  2、信号各类名称,一般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紧急撤离和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3种指令信号,指挥部的其他指令可以直接发送。

  3、设计各种指令信号的形式。

  演练行动指令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二)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2、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3、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4、师生紧急撤离,疏散到临时避难场所。

  5、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

①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②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③行政秘书组报告教职员工到岗情况。

6、指挥部视情发出指令:

①要求紧急救援组组织救援,救治伤员;②要求行政秘书组与当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或者县(区)人民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

  7、紧急救援组开展自救互救,后勤保障组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使用工具和设备。

行政秘书组接通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并根据需要连接市或者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电话,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向所在地教育局汇报灾情,并根据需要向政府领导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8、紧急救援组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情况。

  9、指挥部发出结束演练暨解除险情信号,宣布演练结束。

指挥长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

  五、演练预备工作

  

(一)演练前一周,应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并为全校参加演练的师生举办一场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为主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二)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熟悉内容,掌握避险方法,明确避险场所和撤离路线以及避难场所。

  (三)演练科目、紧急避险方式、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和自救互救方案的设计,可以让参加演练的师生共同参与讨论。

但是,演练启动时刻的设定只由指挥长和副指挥长掌握,必须保密,以增强演练的实战性。

附件3:

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校长

副组长:

分管副校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中学团委书记或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各年级组组长、校医

领导小组职责:

(一)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三)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四)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五)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六)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长:

学校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二)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三)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五)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六)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政教处主任

成员:

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各年级组组长

应急疏散组职责:

 

(一)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二)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三)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四)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五)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总务处主任

成员:

以下人员

除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疏散和学生伤亡统计、上报、安抚学生外,其他人员全部为抢险救灾组成员。

抢险救灾组职责:

(一)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三)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四)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五)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六)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副校长(副书记)

副组长:

保卫科长

成员:

门卫工作员、学校安全员

安全保卫组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

(二)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附件4:

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及演练方案备案登记表

预案名称

演练方案名称

制定单位名称

报备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报送人

联系电话

报备单位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报备单位说明:

 

报备单位:

(公章)

年月日

备案单位审查意见:

备案单位:

(公章)

年月日

备案时间

备案号

备案单位登记人

联系电话

备注:

报备单位说明应注明本预案是初始编制还是修订;编制或修订的主要理由和主要内容;批准实施时间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本登记表一式二份,由报备单位与备案单位分别存档。

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方案二者同时报备,缺一不可。

附件5:

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

应急机构

职务

姓名

工作部门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领导小组

组长

办公室

组长

应急疏散组

组长

抢险救灾组

组长

安全保卫组

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