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7445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诗歌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诗歌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诗歌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诗歌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赏析.docx

《诗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赏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赏析.docx

诗歌赏析

词句注释

1苏秀:

苏,今江苏苏州。

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2苏:

指干旱后的稻苗因雨水复苏了。

3骄阳:

猛烈的阳光。

4霖:

一连数日的大雨。

5梦回:

从梦中醒来。

6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头屋漏无干处。

7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春流岸岸深。

8最佳音:

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9望岁:

盼望丰收年成。

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1] 

白话译文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3] 

创作背景

编辑

夏秋之交,天大旱,庄稼枯萎。

诗人由苏州去嘉兴途中,自七月二十五日起接连下了三天大雨,水稻复苏,旱情解除。

诗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律。

曾几于高宗绍兴年间曾为浙西提刑,这首诗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2] 

作品鉴赏

编辑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

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

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

首联写喜雨,从晚上下雨写起。

“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闷热的天气中入睡,一觉醒来,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扫除,代之以清凉舒适的夜风,原来天下起了大雨。

这两句虽然是实事实写,但由原先对气候的不满忽地改变成很满意,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

诗人同时又选了“梦回”这一时刻,来表达自己这份心情,更加显出意外地惊喜———这场雨,诗人已经盼望很久了。

次联写对雨的感受,用江西诗派诗人的惯技,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

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

诗虽用前人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语,在旧句上翻出了新意,达到了能生能活而自成佳句的要求。

诗是写听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这就引伏第三联的情感,也为尾联预留地步,所以元方回评说这联写得流动便利。

第三联仍写喜雨。

一句是想象之辞,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及时雨,使庄稼能喝个饱,秋收有望;一句是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

江西诗派学杜,在炼字上花工夫,尤注重虚字的锤炼。

这联中的“应”字、“最”字,都下得很有精神,加深了句意。

不过,出句的“千里稻花应秀色”,也见唐殷尧藩《喜雨》诗,不知是偶同还是有意袭用。

钱钟书《宋诗选注》对这联的对句有独到的评价:

“在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照例是个教人失眠添闷的境界,像唐人刘媛的《长门怨》说: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断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又如温庭筠《更漏子》词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曾几这里来了个旧调翻新,听

见梧桐上的潇潇冷雨,就想象庄稼的欣欣生意,假使他睡不着,那也是‘喜而不寐’。

”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句诗很有帮助。

当然,说到底,这样的写法就是将旧事翻新,打破常规,也就是江西诗派要求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及“脱胎换骨”。

尾联纯抒情,把原来的情感更转高一层,说遇到了这样的好雨,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如此高兴,更何况那些盼望丰收、渴求雨水的农夫们呢?

诗用“犹”、“何况”数字承先启后,是故意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

正因为诗人没田,他的欢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义,他与民同乐的心意也完全表达了出来,所以清纪昀评说:

“精神饱满,一结尤完足酣畅。

这首诗从谋篇到句法,都是典型的江西诗派风格。

但诗写得情真意切,所以不觉得峭硬。

尤其可贵的是,江西诗派学杜,常常表现在技巧上;这首诗学杜,除技巧外,还学习了杜诗关心民瘼,注意在诗歌中树立自我形象,讲究诗格,所以更为成功。

《酒泉子·长忆西湖》是北宋词人潘阆的作品,为潘阆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

此词借回忆写西湖美景,用水上渔舟、小岛秋光、笛声芦花、白乌惊飞有机地组合构图。

此词用笛音贯穿下阕,声色俱韵,内涵隽永。

全词画面恬淡,意蕴流转,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的神往和爱恋以及作者出尘的思想。

[1] 

词句注释

①西湖:

即今杭州西湖。

②尽日:

整天。

③凭:

靠着。

④阑(lán):

横格栅门。

⑤岛屿:

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岛。

⑥依约:

隐隐约约。

⑦白鸟:

白鸥。

[3] 

⑧水云:

水和云融为一起,淡蓝乳白相间,给人清凉爽快之感,这里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1] 

作品译文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

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

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又撩起我垂约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1] 

创作背景

编辑

潘阆共作《酒泉子》十首,来吟咏钱塘地区的自然景物,是忆杭州的组词。

每首词都以“长忆”起句,是宋词中最早的组词。

把山水形胜作为词的描写重点,作者潘阆可以说是一个早期尝试者。

[4]  此词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

潘闽曾几次被贬谪,漂泊林泉多年。

词人回忆西湖美景萌生出世思想。

作品鉴赏

编辑

原文赏析

词上片写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西湖水如明镜,孤山景色清爽,几只渔船悠然自得,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远近相宜、意趣恬淡的优美画面,写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

“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扰不喧的意思。

以“三三两两钓鱼舟”映衬湖水的宽阔,以笛声依约、白鸟成行烘托景致的幽雅。

将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笔端,描写极富诗情画意,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

接下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

“凭阑楼上”用到这里,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

词下片芦花丛中传来依约的笛声,惊动了白鸟从水里飞起,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

“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

“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

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高超。

结尾与起首自然照应,用笔清闲。

全篇意境悠远,情怀逍遥,表现了作者吟咏潇洒、舒卷自如的过人才气。

译文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

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注释

桑乾(gān)北:

桑乾河北岸。

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

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

半不归:

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

家乡来信。

犹自:

仍然。

寒衣:

御寒的衣服。

鉴赏

作者:

佚名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

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

这种情形是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仅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一场战争。

表面看来,作者对此战争未附以感情色彩,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

另外,诗人说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

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战,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却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动方了。

主动出击而被打败,其责任在于攻方的决策者、指挥者。

这便给与了上层统治者无声的批评。

由于作者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

此诗基调是凄婉、哀伤的。

唐代诗人写边塞战争,一般习惯于以“汉”代“唐”,但许浑在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用“汉”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

从另一方面,将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许也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这两句运用“以一总万”的手法,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战士,写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

上半首简单叙述了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

都不是什么特殊的内容,勾勒得也非常简单平实,但这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却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一夜之隔,顿成阴阳之隔。

仅仅差了一个晚上,寄给战士的家信战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说缝制的御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没有人收取它了。

此时此刻,阵亡的战士其尸骨抛掷在昨夜的战场,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会感受到亲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却仍翘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报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从战场归来……悲剧效果就这样由于结构安排而产生。

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死亡与等待在同一个时间里交叠,让观者陷入思考,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时批评残酷的战争。

  这首诗诗人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短小中见深刻。

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

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

译文及注释作者:

佚名

译文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

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

(1)玉帛:

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

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2)朝回:

朝见皇帝后返回本土。

(3)望帝乡:

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4)帝乡:

京城。

(5)乌孙:

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6)不称王:

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7)兵气销为日月光:

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赏析

作者:

佚名

  边塞

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

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

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

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

“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

《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

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

“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

“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

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

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

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

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

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

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

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

“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

“静”字下得尤为有力。

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

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

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

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

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

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

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

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

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吊王将军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常建。

其古诗全文如下:

  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

  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鉴赏】

  诗吊王孝杰,不是泛泛下笔,而是选取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战,意在渲染王孝杰为国捐躯的悲壮,以寄寓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

诗风苍凉悲壮,是一曲挽歌,也是一首颂歌。

  开篇两句,诗人以汉代名将霍去病借比王孝杰的骁勇善战。

霍去病官为嫖姚校尉,曾六次率军北伐匈奴,长驱千里,一直深入到狼居胥山。

强,是超过之意。

诗以霍去病的战绩,借比王孝杰率军北

讨契丹,深入敌后超过了千里。

当然,王孝杰的战绩不如霍去病显赫,这里仅是借此映衬而已。

紧接下来“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两句,是以高度概括凝炼的笔触,来正面描写唐军与契丹军的激战场面。

“战余落日黄”是描写战斗异常激烈残酷,直杀得天昏地暗,直到战罢,落日还昏黄无光。

鼓声是进军的号令,“军败鼓声死”是写唐军一直在进击,没有退缩,直至全军覆没。

“鼓声死”三字,不仅透出了军败的不幸消息,而且写出了悲剧意味和悲壮气氛。

接下来“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又是一个借比,以汉飞将李广借比王孝杰的声威人品。

汉名将李广爱兵如子,深受士兵拥戴。

又据《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军。

’”结尾“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两句,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表达了作者对王孝杰兵败殉国的惋惜、痛惜、哀思。

辽水即辽河,在今辽宁省,当年契丹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契丹后改称辽。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对常建的诗有过精辟的评论:

“(常)建诗似初发康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

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然一篇尽善者,‘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属思既苦,词亦警绝。

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

”《吊王将军墓》的构思,的确用心精苦,不落俗套。

全诗八句,前后四句的结构大体相似,都是先有两句以他人借比,再来两句正面实写,虚实结合,不重在写过程,重在渲染悲壮氛围。

在遣词造句上奇警精确,“黄”、“死”、“鬼”、“哭”几字,写出了王孝杰的含恨壮烈而死,把全诗悲壮、哀悼之情烘染无遗。

(《塞上曲》)、“坟上哭明月”(《昭君墓》)(《看镜有感》)诗虽然写的是悲剧,却因其壮烈,而令人产生一种悲壮感、崇高感,颇得盛唐气韵。

水调歌头

注释

作者:

佚名

①皋:

水边高地。

②隰:

低下的湿地。

③彭门往岁:

彭门,指彭城。

为徐州治所,蔡伸曾以徐州通判的身份率领过一支部队北上援助燕山,与辽兵战斗,第二年方回。

④看剑引杯长:

用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原句。

鉴赏

作者:

佚名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

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

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

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

先点明时间、地点。

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彭门往事。

那时自己才三十七岁,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部队,驰骋于战场。

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

这几句话描写了从前戎马生活的一个消闲场面,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

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

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

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上下片情绪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愤慨悲凉,在雄健俊爽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抑郁。

《甲辰八月辞故里》是张煌言所作的两首诗。

该诗诗题辞故里,而诗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辞人世。

面对死亡的命运,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不是对生的留念,也不见半点悲戚。

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

⑺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

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⑻乾坤句——乾坤,天地。

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⑼赤手——空手。

⑽借一枝——即借一枝栖,李义府《咏鸟》:

“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

⑾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⑿怒涛句——鸱夷,革囊,《国语》:

吴国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谏吴王,吴王不悦,“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

”后人传说,伍子胥尸体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别汹涌,也有说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甲辰八月辞故里》共两首,甲辰,指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

是年七月,张煌言在其隐居处南田悬岙岛(今浙江象山县南)被俘,押至鄞县;八月初,解往杭州。

临近出发的时候,为张煌言送行的有几千人,张煌言辞别故乡父老,赴杭就义。

临行慷慨写下此诗。

诗歌表现了诗人在国亡家破后,矢志不渝的抗清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决绝之心。

《野泊对月有感》作者周莘,体裁为七言律诗,创作于南宋。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时代是南宋,南宋时期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之景另诗人悲愤万分,整首诗歌描写了在江中飘荡暂泊的诗人,听到凄切的角声,联想到为躲避战乱,不但自己逃难在外,连朝廷都居无定所,可是眼下侵略者仍然猖獗,让诗人对眼前感到困苦,对未来感到迷茫。

下面是笔者的翻译:

可惜在动荡江水中的明月,应该能够理解无家可归患病过客的遭遇。

在洞庭湖岸仰望杂乱交错的斗柄星辰,听到岳阳城内凄凉的号角声。

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

想问迁流不定的朝廷的近况,而眼前这强盗般的敌人仍然放肆无忌。

入黄溪①闻猿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②泪已尽,虚作③断肠声。

注释

编辑

①黄溪:

在今永州境内,水出双牌县阳明山后龙洞,流经芝山区,入祁阳县,至白水入湘江。

②孤臣:

孤立无援、忧心国事的臣下。

③虚作:

空作,徒作。

断肠声:

指哀猿悲鸣。

[1] 

译文

编辑

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

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

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赏析

编辑

这首诗中之黄溪是指黄神庙所在地,距永州州治七十里,它本是一处山水胜地。

诗人在他写的《游黄溪记》中说全国名胜“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永州山水“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诗人断言黄溪这个穷僻地方的山水风景是天下最美的,由衷地赞美它,精心地描写它,并希望后来人共赏它。

游记作于元和八年,这时,诗人贬谪永州已八年,对再获朝廷任用已不抱希望。

他钻研历史,著述写作,探赏山水,接触民情,思想日益切实,心情也渐趋平和。

从他记游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显得兴致勃勃,情思泉涌,指点说道,确乎要“以启后之好游者”,流露出诗人畅情山水的快意。

而《入黄溪闻猿》也写作于元和八年,但诗作的基调悲凉哀伤。

由此可见,诗人贬谪永州期间心理一直充满着矛盾和悲伤。

他一方面探赏山水,埋头研读,著书立说,显露出其平和豁达之态;另一方面始终没有摆脱贬谪僻乡的悲苦,内心深处总充满着没有得到朝廷任用的失落和怨愤。

由于身处逆境,贬谪僻乡,任用无望,幽愤难平,心境自然凄凉忧伤。

由于心境的不同,以致对胜景黄溪也就

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诗作前两句直接入题,黄溪小路绵延弯曲,猿猴悲鸣。

一曲一哀,感物伤情。

诗人“俟罪”永州,“长为孤囚,不能自明”(《与顾十郎书》),这处境非“曲”、“哀”二字了得。

在这种心情下,诗人笔下的黄溪是那么的空旷、荒芜、凄凉。

后两句诗拟猿为“孤臣”喑喻作者身处逆境,苦闷悲凉的心情和报国无门、虚度人生、郁郁不得意的愤懑。

诗作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借境托情、把作者悲愤凄哀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江上闻猿》是唐代诗人雍裕之所作诗词之一。

本诗写羁旅之愁。

在霜枫冷月的秋夜里,江上一声猿啼就会惊破游子的旅梦,使人肠断,已无需第三声,突出了诗人极浓的羁旅愁苦。

松江独宿

年代:

唐作者:

刘长卿

正文: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注释:

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而感到悲伤,报国无门而感到惆怅深哀,四十岁贬官南巴尉,下叶、孤客、明月、青山等景色与诗人凄清的思乡之情交融在一起,从而表达了诗人羁旅思乡之情。

《题杭州樟亭》郑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诗中写了潮水、远山、沙鸟和渔人。

写潮水,突出其大,浩漫一片,分不清浦岸;写远山,突出其树叶落后,众峰秀出,望得很远;写飞鸟,突出其远去;写渔人,突出其闲适。

客夜

全诗描述的是诗人杜甫客居在外、夜不能寐愁苦辗转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作品注释

编辑

⑴这句即《古诗十九首》“愁多知夜长”意。

仿佛老天爷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所以说“不肯”。

黄生云:

“起句用俗语而下俗,笔健故尔。

接句不肯字,索性以俗语作对,声口隐出纸上。

⑵这两句是写不寐时所见所闻。

残月,将要落的月亮。

因夜深,故见月残。

高枕句,仇氏引洪仲注云:

“高枕对人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

”按洪注据上句“入”字,将形容词“高”也看作动饲,甚是。

高字属江声,不属枕,不能理解为“高枕无忧”的高枕。

但说是“江声高于枕上”,却仍费解。

萧涤非以为:

江声本来自远方,但枕上卧而听之,一似高高出于头上,故日“高枕”。

因夜静,故闻远江之声亦高。

⑶这两句是不寐的心事。

仗友生,靠朋友。

⑷杜甫本很愁苦,妻子又来信催归,所以益发睡不着了。

应悉未归情,是说应当了解我迟迟未归的苦衷。

即五、六二句所说的。

仇注:

“书乃寄妻之书。

”非。

《武昌阻风》是宋代方泽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写江上行舟,阻滞武昌所引起的乡思和愁情。

首句写诗人归家因风阻于武昌,为风所阻不得不停留,心怀怨愠,但却说成是春风有意殷勤劝留。

次句写无限归思恰如满江春水流向东方。

三四句写正好与同船好友成天有了闲情逸致来观赏船下流水并临流赋诗;贪看柳絮飞花可以忘却归恩与乡愁。

此诗正因不解而故作解语,深刻而又委婉地表达了不能顺利归家的愁绪和渴望归家的急切心情,流露出对故园亲人深挚的热爱感情。

宋人对此诗推崇备至。

字词注释

①阻风:

被风阻滞。

②君:

可指春风,也可指船,或船上友人。

尽日:

整日。

闲:

悠闲。

③飞花:

柳絮。

[2]  忘却:

忘掉。

[3] 

白话译文

江上吹起春风将客船留在了武昌,向东奔流。

和你整天悠闲地来到水边,无穷无尽的乡思和归意如滔滔江水贪看柳絮飞花而忘记了满腹的愁绪。

[2] 

作品赏析

编辑

诗人在回家途中所乘的船在武昌被大风阻滞,只好暂留武昌。

全诗用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前后两层意思乍看相反相对,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后面故作解脱流露的却是更深更沉的愁思。

前两句从正面入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以水喻情,形象生动。

后两句曲折委婉,从反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恨不得一步便跨入家门却被滞阻在半路的诗人是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整日间到水边散步的。

最后一句同样如此,表面上说自己“贪看”武昌有名的柳絮飞花的景致而忘记了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