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7413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09年生态文明示范村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洛书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实施方案

 

洱源县环境保护局编制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实施方案说明书

1.总论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主管部门及项目地点

项目名称: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环境保护局

主管部门: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人民政府

项目地点: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村

1.2.设计目的、依据和原则

设计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环保设施滞后,环境监管能力极为薄弱,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将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以实现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真正目的。

达到乡村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生活便利的典型循环型生态示范村,引导全省村庄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提供典型示范和经验,为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积累有效经验。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紧紧围绕“三农”,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治理污染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抓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设计依据:

《国家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

设计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实施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重点抓好村落垃圾清运工程,村落污水净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村组道路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茈碧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等。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洛书村的实际,按照洱海源头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根据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环境卫生、风俗民情等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搞形式主义、一刀切,使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真正成为造福洛书村人民群众的工程。

3、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

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正在全力推进,作为环境保护部门必将全力以赴,坚持从农村环境建设入手,结合洛书村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不断将环境保护的内容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践,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和积累经验。

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责任。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牢固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思想观念,主动担负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责任,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

千方百计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项创建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用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

5、整合资源,系统提升。

充分利用现在洛书村具有的各种优势及特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提高实施、监测、评估、公共服务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1.3.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资料

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1)《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文件);

(4)《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5]63号文件);

(6)《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我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方案及规划的批复》(云发改环资[2007]383号文件)。

相关技术文件

《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

《关于建设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的意见》(大发〔2008〕24号)。

其他文件资料

(1)《洱源县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2006-2020)》;

⑵《洱源县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3)《洱源县环境保护局循环型生态示范村可研报告》

(4)《洱源县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0)》

1.4.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5年6月洱源县被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县。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5]63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洱源县县情实际,开展生态示范村的建设工作十分必要。

随着洱海源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洱源因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洱源县是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大理州生态文明试点县。

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村地处洱海上游,座落在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弥茨河河畔,弥茨河穿村而过,洛书村地理位置敏感,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保护洱海水源势在成必行。

主要表现在:

(1)洛书村无排污设施,生产、生活污水处于自流、自排状况,随意排放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沟渠,汇入弥茨河,直接进入洱源县城饮用水源——茈碧湖,弥茨河至北向南穿村而过,流经茈碧湖后进入洱海,不但影响了饮用水水质,而且对大理母亲湖——洱海,直接造成了污染。

同时又增加湖泊的污染负荷,为从根本上保护洱海的源头,有效控制、减少进入茈碧湖的污染负荷,促进洱海源头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实现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洛书村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十分重要。

(2)洛书村无垃圾处理条件,垃圾处于乱扔乱放情况。

为改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从收集、定点堆放、定时清运、运到指定地点处理几个环节入手,实现对示范村村落垃圾的终端处理,从而把污染消灭于弥茨河上游。

(3)洱源县是乳牛大县的实际情况,在洛书村,可以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资源,建设畜禽粪水回用池、土壤净化槽等,既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还可避免洱源县肆虐传染人、畜的血吸虫病。

同时拟建公厕及按比例建设农户生态卫生旱厕。

通过在洛书村中建设公厕和推广生态卫生旱厕,可极大改善村落环境卫生状况,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水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提高洛书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4)针对洛书村内交通现状差的实际,实施村组道路建设工程,解决村内中行路难的现状,改善示范村生产生活环境。

(5)对洛书村进行美化、亮化、绿化“三化工程”,主要内容为:

在村道两旁及公共用地植树、种草,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对村中墙体进行粉刷。

示范村的“三化工程”,将极大改变示范村的面貌,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6)通过建设海西海水库湿地,净化弥茨河河水,从而达到保护洱源县城的饮用水源地及洱海水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实施洛书村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及群众认识条件上说都是十分可行的,基础条件具备,技术方案全部执行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政府支持力度大,能为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5.主要结论

对洛书村进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洱源县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村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程必将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保证项目投资专款专用,督促工程按质、按量实施。

(2)通过对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村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达到保护茈碧湖饮用水源地,进而改善弥苴河水质,削减洱海入湖污染负荷的目的,实现洛书村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推广种养业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促进品牌农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4)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建设将极大改善示范群众的人居环境,大幅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其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村落污水处置率达75%,村落垃圾处置率达98%,农田废物高效利用率达80%,人畜禽粪便高效利用率达90%等。

示范村结合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实现洱源县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全民共同奔小康的总目标。

(5)该项目实施后村落呈现出整齐、干净的村落面貌,卫生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项目实施后,村落污水将经过处理后排入洱海,村镇垃圾综合收集,村落卫生环境状况能明显得到改善,洱海污染负荷大量削减,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此外,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等综合素质也随之提高,有利于洱海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按期完成提供条件,为洱海流域生态旅游、投资环境和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为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越环境,进一步促进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工程实施建设中,将给当地群众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改善村民卫生条件,减少医疗支出,使广大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调动村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2.项目区域概况

2.1.工程地理位置

洱源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洱海的源头,拥有洱海流域面积1451.22平方公里,占洱海流域面积的57%,整个流域主要由弥茨河、凤羽河、海尾河、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6条主要河流和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绿玉池5个湖泊组成,径流量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近70%。

,是洱海水源的命脉,在洱海的保护和治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洱海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洱海的水质出现明显恶化趋势,TN和TP逐年上升,正在由中营养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因此迫切需要对源头实施治理,恢复洱海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经调查,洱海流域农业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洱海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控制及消除农业农村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势在必行。

洱海流域生态示范村建设是综合治理洱海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洱海水环境,有利于大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可以有效削减进入洱海的污染物,维系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洱源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畜牧业大县,全县92%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直接对洱海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成为洱海源头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从源头上保护洱海,实现流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最低排放,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把洱源县列入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率先在洱源县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同时,云南省九湖办、云南省环保局还在洱源推行了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经验,为高原明珠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了可喜的一步积极的贡献。

牛街乡地处洱源东北,东与鹤庆县接壤,西北与剑川县山水相连。

国土面积26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481亩,平均耕地1.19亩。

全乡辖牛街、西甸、西坡、龙门、白塔、西甸、太坪、上站、福田、福和和大松坪11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

全乡总户数为5542户,其中农业户5221户(94.21%),非农业户321户(5.79%);总人口为23484人,其中男的有12132人(51.66%),女的有11352人(48.34%);农业人口22578人(96.14%),非农业人口906人(3.26%)。

境内居住有汉、白、彝、傈僳等8个民族。

牛街是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包谷、大白芸豆等,其中大小白芸豆,种植近万亩,曾出口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该乡的耕地有23961亩,其中水田1482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1.88%;旱地913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8.12%。

全年的总种植面积为44925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36945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24%;烤烟的种植面积为390亩,占总种植面积的0.87%;蔬菜的种植面积为2025亩,占总种植面积的12.39%;其它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5565亩,占总种植面积的12.39%。

其复种指数为1.87。

牛街乡大牲畜存栏数为8618头(匹),其中黄牛存栏数为1954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22.67%;乳牛存栏数为5702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66.16%;水牛存栏数为361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4.19%;马存栏数为274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3.18%;驴存栏数为305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3.54%;骡存栏数为22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0.52%。

猪存栏数为15140头。

羊存栏数为8457只。

家禽存栏数为30020只,其中鸡存栏数为29530只,占家禽存栏数的98.37%;鸭存栏数为490只,占家禽存栏数的1.63%。

其畜禽合计62235头(匹、只)。

全乡鲜牛奶年产量9728kg,肉类5606kg。

牛街乡自然资源丰富,温泉星罗棋布、铜矿、煤矿、石棉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4%,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由于植被和水土保持保护较好,牛街成为洱海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林保护区之一。

牛街境内遐迩闻名的海西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谓,由于水质好、水量充沛、最近被列为大理市二城区引水工程项目并已开工建设。

有“小蝴蝶泉”之称的上站龙潭,流水淙淙,清澈见底,风景优美,逐渐成为人的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更为难得的是牛街地热资源丰富,集镇一带热水随处可见,经过几年的开发利用,牛街温泉已享誉各地,吸引了中甸、丽江、鹤庆、剑川等地的游客到牛街休闲渡假,泡温泉浴,有力地带动了牛街旅游业的发展。

可食野生菌类多达20多种,当地农民每年为此收入近百万元,近百种野生中草药材分布于150平方公里的森林中,野生动物有所增加,中华锦鸡、黑熊、猴子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出没于马鞍山一带,野猪、豹子、野免等动物常出没当地庄稼地。

西甸行政村隶属洱源县牛街乡,地处牛街乡北边,距牛街乡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8公里。

东邻士登,南邻共和,西邻沙溪,北邻西坡。

辖鱼潭、小村、易河等1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14户,有乡村人口2205人,其中农业人口2187人,劳动力119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10人。

2.2.社会经济概况

全村国土面积16.33平方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6.33平方公里,海拔2,08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适合种植蚕豆、水稻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2764.6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14115.75亩。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7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2.2.1.村落概况

该村隶属洱源县牛街乡,地处牛街乡北边,距牛街乡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8公里。

东邻士登,南邻共和,西邻沙溪,北邻西坡。

辖鱼潭、小村、易河等1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514户,有乡村人口2205人,其中农业人口2187人,劳动力119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10人。

2.2.2.村落污染源分析

由于垃圾清运地点较远,洛书村垃圾处理方式为先焚烧,再运至邓川军马场垃圾处理场,由于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够强,一些垃圾被倒入田间、地头、水沟或生畜厩。

生活污水、人畜粪水等绝大多数生活污水流入沟渠,造成生态污染。

牲畜粪便部分堆放在田头、地脚、路边,不但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污染空气、水源,蚊虫滋生。

2.2.3.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

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中生活污水无任可收集处理措施,经沟渠直接排入弥茨河,污染洱海水源;二是农村垃圾收集清运系统滞后,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是乳牛产生的粪尿没有回收利用,造成极大的水源污染;四是养殖污染成为面源污染之一;五是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洱海水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六是海西海及其弥茨河、跃进河是茈碧湖的主要饮用水源,饮用水源地保护任务繁重。

3.总体技术方案

3.1.总体思路

通过对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的实施,示范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得到有效防治,控释肥技术推广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得到全面普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得到全面落实,生态卫生旱厕和卫生公厕全面普及,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项目主要围绕洱源县村情实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环境保护基础平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以水体、土壤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试点示范为先导,选择洛书村这个典型村落,通过实施村落垃圾清运、村落污水净化、牲畜粪便处置、沤肥池建设工程、人畜饮用水安全建设、卫生旱厕、公共厕所建设、村庄的美化、亮化、绿化、道路硬化等,开展全面控制农村“脏、乱、差”环境的示范性工程建设,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3.2.主要考核指标体系

(1)垃圾清运车1辆

(2)卫生旱厕50座、卫生公厕1座(3)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土壤净化槽)1个、污水收集管网2000米、畜禽粪水回用池60个(4)人畜饮水管道1000m及集中净化处理设施1套(5)双室沤肥系统22个(7)示范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8)墙体粉刷300㎡,绿化树种植200棵(9)道路硬化2000m。

3.2.1.村落垃圾清运

收集率:

98%;

清运频率:

3次/周。

3.2.2.村落污水净化

收集覆盖率:

80%;

处置率:

75%。

3.2.3.畜禽粪水收集回用池

收集率:

80%;

资源化利用率:

95%。

3.2.4.牲畜粪便处置

无害化处置率:

90%;

资源化利用率:

90%。

3.2.5.人粪便处置

无害化处置率:

95%;

3.2.6.饮用水安全处置

集中净化率:

80%;

安全达标率:

90%。

3.2.7.美化亮化绿化处置

覆盖率:

80%;

3.2.8.卫生旱厕

普及率:

90%;

3.2.9.双室堆沤池

使用率:

90%;

3.2.10.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宣教普及率:

90%;

环境效率:

80%。

3.3.主要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3.3.1.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

年净化水能力:

2500m3;

服务范围:

示范村全部农户;

卫生标准:

达到饮用水卫生饮用标准。

3.3.2.生态卫生旱厕及公厕

使用率:

90%;

服务范围:

1户(3~5口人);

卫生标准:

蛔虫卵死亡率95%。

3.3.3.双室堆沤池

发酵周期:

30天;

年处置能力:

生物型固体废物36吨。

卫生标准:

蛔虫卵死亡率95%。

3.4.总体技术方案

3.4.1.饮用水安全集中净化处理

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均以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地下水、为主,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对此,在洛书村各建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设施一套。

通过饮用水安全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示范村饮水水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3.4.2.村落垃圾收集工程

村落垃圾收集和清运是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在滇池流域应用广泛,洱源县针对本地的特点,编制了村落垃圾收集的建设规范,确定了垃圾车的型号和定点生产企业,制定了农村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及其监督管理机制,在多个自然村示范并取得成功。

3.4.3.生态卫生旱厕

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1993年开始研发推广,2002年由国际银行介绍进入云南,经多年的示范推广和改进,已经形成定型设计和定型产品,并实现本地化规模生产,目前全省已经推广应用超过10万个,洱源县也进行了试验性推广和验证。

3.4.4.双室堆沤肥技术

双室堆沤肥系统是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滇池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研发,属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利成果。

洱源县在实施秸秆粪便资源化试验示范项目时开始试验应用,2005年建成54口,2006年建成20口,根据洱源农村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双室堆沤肥系统处理占地面积较少,处理量大,能十分方便设置于田间地头,随时随地解决农民耕作、收获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由于其即是堆肥池又是储肥池,还可以倾到生物型生活垃圾,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

3.5.承担单位情况

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该项目由洱源县环保局、牛街乡人民政府以及西甸村民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具体由洱源县环保局实施,牛街乡政府及西甸村民委员会负责协调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项目组织实施人员从这些部门中抽取组成项目实施工作组。

洱源县环保局因洱海保护的需要,于2002年3月份成立,并配齐配强了人员,整个系统内除局机关外有三个下属单位,分别为洱源县环境监测站、洱源县环境监察大队、洱源县环境信息中心。

洱源县地处洱海源头,洱海入湖径流量70%的水由洱源县供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洱海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剧,环保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财政十分困难(洱源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的情况下,为推进洱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配套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在财政上给予了支持。

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洱源县环保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辖区内水环境、人文环境、村落环境等进行了综合防治、整治,取得了实效。

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洱源县环保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全县部分镇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修建了垃圾池,对辖内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定期清运、定点堆放,有效削减废弃物对源头水体的污染;同时,在流域河段上修建了拦污闸,聘请了专职河道协管员,对河面漂浮物进行拦截打捞,并对一些乱倒乱排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在茈碧湖草海建立了濒临灭绝的珍惜物种——茈碧花培育示范基地,现已培育成功,并开始在湖内进行复植,丰富湖内生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对湖内进行“双取消”,禁止不合理养殖,控制外来物种,保持湖内生态平衡;在湖周进行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