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5642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docx

典例+解析密度测量

2013-2014学年度?

?

?

学校3月月考卷

1.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答案】A

【解析】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分析:

在测橙汁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将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计算出倒出橙汁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橙汁的密度.

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故选A.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首先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采取的是取样品的办法,测出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出密度.

2.测定石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⑤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④⑤①C.⑤①③②④D.③②⑤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应先测质量,再量体积,因此,正确的步骤为: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4)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5)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密度。

故选B。

考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点评:

用天平与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是力学中的重点实验,我们应对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使用、实验的步骤、密度公式的应用等熟练掌握.

3.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

故选C.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与计算.

点评:

熟练运用密度的公式求取物质的密度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

4.某同学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1)一粒绿豆的质量和体积不便于测量,因此要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和体积;

(2)绿豆是圆形的,它们放在一起时有很大的缝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应采用排水法,并且从减小误差的角度考虑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故选D.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

注意微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不能直接测量,另外需要掌握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是没有关系的.

5.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80g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ρ酒精=0.8×10³kg/m3,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简的分度值)()

A、50mLlmLB、100mL2mL

C、250mL5mLD、500mLlOm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知道酒精的质量,根据公式

求出酒精的体积,然后根据酒精的总体积和量筒的量程以及分度值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量筒去测量.在选取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一是一次量取;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酒精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

80g酒精的体积

用量筒量取100ml酒精的质量就是8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量程为500ml、250ml和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较合适.

考点:

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

点评:

量筒是初中物理中接触到的测量仪器之一,在测量前要弄清楚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合适的量筒.在测量前,要先根据公式

计算出100g酒精的体积,再用量筒去进行测量.

6.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A.10cm3

B.100cm3

C.5cm3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溢出水的体积就是金属块的体积,所以金属块的体积是10cm3。

选A。

思路分析:

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溢出水的体积就是金属块的体积,计算出水的体积是10cm3。

所以金属块的体积是10cm3。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应用密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7.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00g的水,则这个瓶子可以装下

A.100g酱油

B.100g汽油

C.100g酒精

D.100g煤油

【答案】A

【解析】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00g的水,计算出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00cm3,分别计算100g

酱油、汽油、酒精和煤油的体积,可知酱油的体积小于100cm3这个瓶子可以装下100g酱油,所以选A。

思路分析:

瓶子最多能装下100g的水,计算出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00cm3,分别计算100g

酱油、汽油、酒精和煤油的体积,可知酱油的体积小于100cm3这个瓶子可以装下100g酱油。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向右盘添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53.4;2.67;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中应按天平的使用规则进行调节和读数;在称量过程中,如果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能平衡,则应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最后的密度应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时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大,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称量中,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能平衡,则应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图中天平的示数为50g+3.4g=53.4g

雨花石的密度ρ==

=2.67g/cm3密度是物体的属性.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点评:

在测密度的实验中,天平的调节与使用,密度公式的计算,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应重点加以练习.

9.由图可知倒入量筒中的老醋的质量为g,老醋的密度是kg/m3.

【答案】451.125×103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m2=50g+20g+10g+2.4g=82.4g

m1=20g+10g+5g+2.4g=37.4g

所以m=82.4g-37.4g=45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老醋的体积V=40ml=40cm3

所以

所以答案为:

451.125×103

考点:

测量液体密度

点评:

此题是测量老醋的密度,考查了学生对测量液体密度的掌握,同时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以及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考查得很全面.

10.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或____测量.

【答案】质量体积ρ=m/V天平量筒量杯

【解析】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然后由公式ρ=m/V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思路分析:

根据公式ρ=m/V测量密度,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公式ρ=m/V测量密度。

11.张华同学到正大养殖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帮助工作人员捡拾鸡蛋时,想知道新鲜鸡蛋的密度有多大,请你从“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细盐、烧杯、水、细线、玻璃棒”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在不打碎鸡蛋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新鲜鸡蛋的平均密度(ρ蛋>ρ水).要求: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答案】方法一: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2)测量方法:

用细线拴好鸡蛋,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鸡蛋的重力G;

把鸡蛋浸没在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求出鸡蛋的密度

方法二:

(1)实验器材:

密度计、烧杯、盐水、水、玻璃棒

(2)测量方法: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鸡蛋放在水中,向烧杯的水中慢慢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鸡蛋恰好悬浮在盐水中,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

根据悬浮时

可知,盐水密度即为鸡蛋的密度。

方法三: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2)测量方法:

用细线拴好鸡蛋,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鸡蛋的重力G1;

用细线拴好烧杯,在烧杯内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

把鸡蛋放入烧杯中,待水溢出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鸡蛋和剩余水的总重力G3;

利用所测物理量算出鸡蛋的密度

方法四: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2)测量方法:

用细线拴好鸡蛋,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鸡蛋的重力G1;

用细线拴好烧杯,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力G2;

把鸡蛋放入烧杯中,待水溢出后,取出鸡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总重G3;

利用所测物理量,算出鸡蛋密度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器材,利用测力计与水,结合浮力的知识可以计算鸡蛋的密度;还可以直接用密度计通过使鸡蛋悬浮于盐水中时,测量盐水的密度而得到等等。

考点:

用浮力测密度,密度计的知识。

12.为测定某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9;0.92×103(或0.9×103);塑料块的体积;用大头针(或细铁丝;或钢针;或针;或牙签等)将塑料块全部压入水中。

【解析】由图甲可以得出塑料块的重力为0.9N,在乙图中它漂浮在液面上,故浮力等于重力,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也是0.9N;

又由于原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60ml,现在放入塑料块后液面对应于160ml,故塑料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60ml-60ml=100ml=100cm3,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

=0.9×103kg/m3;

若想测这塑料块的密度,则还需要测出塑料块的体积,我们可以把塑料块人为地按入水中,用在头针、细铁丝等,不能按入过深,因为过深时大头针和细铁丝还在排开液体,测出的塑料块的体积就不准确了。

13.小华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零件的质量是_______g。

(3)在量筒中注入50ml的水,将零件放入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零件的体积是_______cm3。

(4)该零件的密度是_______g/cm3。

【答案】

(1)右;

(2)78;(3)10;(4)7.8。

【解析】

(1)由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故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砝码的质量为75g,游码对应的质量值为3g,故零件的质量是75g+3g=78g;

(3)量筒的示数为60ml,则零件的体积为60ml-50ml=10ml;

(4)该零件的密度是ρ=

=7.8g/cm3。

14.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已知ρ酒精=0.8×103kg/m3,

问: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

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

(写出两点即可)

①.

②.

【答案】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3-m1=31.4g-20.2g=11.2g;液体的体积为14ml=14cm3;故剩余的液体密度ρ=

=0.8g/cm3。

这种物质是酒精。

(2)①有较好的透水性;②有良好的密封性。

【解析】

(1)求烧杯内液体的密度,可通过其质量和体和获得,质量可通过图3与1间的差值获得,体积可通过读取图3中的烧杯的示数获得;

(2)已知密封的是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一个月后,液体的体积明显减小,计算结果表明,剩余液体都是酒精,据此可以得到:

①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内部的水全部蒸发②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水虽然蒸发了,但酒精的质量没有变化。

15.小丽在测食用油的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她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35.3g,图甲显示的是她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应为  g;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①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  cm3,质量为  g.②食用油的密度  g/cm3.

【答案】17.3;20;18;0.9

【解析】

试题分析:

(1)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读取天平示数时要先加砝码的质量,再加游码的示数.

①量筒的读数要读取凹液面.

②量筒内油的质量=总质量﹣剩余的杯和油的质量.量筒内油的质量=总质量﹣剩余的杯和油的质量.食用油的密度应利用公式ρ=来进行计算;

(1)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故答案为:

平衡螺母.

(2)读图可知,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10g+5g+2g+0.3g=17.3g.

①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20cm3,质量为35.3g﹣17.3g=18g;

②食用油的密度ρ==

=0.9g/cm3.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除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外,更要注意如何安排实验的步骤才能更有效地减小误差,并能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16.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小明用手提起一瓶酱油,凭经验感觉它密度要比水大,但到底是多大?

于是他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玻璃瓶和水(密度用ρ水表示)测出出了酱油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③中的实验操作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0;

②再用天平测出瓶子盛满水后的总质量m1;

③  .

(2)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酱油=  .

(3)小明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后认为:

即使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天平非常精确,测量值也会略小于真实值.他做出这样猜想的理由是  .

【答案】

(1)倒掉水,用天平测出瓶子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2;

(2)

ρ水;(3)由于瓶子粘水,造成m2的测量结果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要求酱油的密度,需知道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可知瓶的容积,因此只需测量出满瓶酱油的质量即可;

(2)利用密度公式ρ=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3)将杯中水倒出时,会有一些水残留在酱油瓶中,测出酱油的质量不准确,计算出的密度也就出现了误差.

(1)已知空瓶的质量和装满水的总质量,则一瓶水的质量:

m水=m1﹣m0,瓶的容积:

v=

,因此还需将瓶中水倒掉,用天平测出瓶子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2;

(2)酱油的质量为:

m2﹣m0,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ρ酱油=

ρ水.

(3)将杯中水倒出时,由于瓶子粘水,所以会造成酱油的质量m2偏小.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减小误差,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注意部分酱油残留在瓶壁上.

17.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ρ=  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答案】

(1)平衡螺母;

(2)40;(3)42;(4)1.05;(5)

【解析】

试题分析:

(1)天平测量前要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的标准是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2)量筒读数时要观察好液面对应的位置,读取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时,明确分度值、数准格数是关键;

(3)读取天平结果时,应先加砝码,再加游码,并注意分清标尺上的分度值;量筒中牛奶的质量可由前两次测量的结果求出;

(4)计算牛奶的密度可使用公式ρ=.

(5)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实验器材,结合实验原理可知,由于没有量筒,此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测量液体的体积.根据图示的步骤可知,它是利用同一容器装不同的液体,液体的体积相同,即利用水的体积来代换牛奶的体积.

(1)天平的基本使用: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的示数为40ml=40cm3;

(3)读取天平的示数为,20g+10g+4.2g=34.2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m1﹣m2=76.2g﹣34.2g=42g;

(4)牛奶的密度ρ==

=1.05g/cm3.

(5)水的体积:

V水=

,牛奶的体积:

V牛奶=V水

ρ牛奶=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

(1)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2)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常规的测量方法是利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从而求出密度.还有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如此题,只给出一个测量质量的工具:

天平,而没有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利用转换的方法求出体积,进而求出密度.还有类似的,只给出量筒,没有天平如何测量橡皮泥的密度等等.

18.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密度记为ρ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把图1所示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若这时天平还不平衡,则应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  g.

(2)如图3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3)用本题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的体积,其表达式为V=;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4)用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原因:

  .

【答案】

(1)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66.4;

(3)

(4)偏小;取出小石块时有水粘在小石块上,使得所测烧杯中原来水的质量偏小,导致所加水的质量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所以计算得出其密度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石块浸没在水中,到达一个标记.石块取出后增加水到标记处,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增加水的体积.

求出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3)石块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带走一部分的水,使增加水的体积稍大于石块的体积,求出石块的密度偏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石块的质量:

m=50g+10g+5g+1.4g=66.4g.

(3)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标记,石块取出后,增加水到标记处,石块的体积等于增大水的体积.

增加水的质量为:

m'=m2﹣m1,

增加水的体积为:

V'=

=

石块的体积为:

V=

石块的密度为:

ρ==

=

(4)取出石块时,石块上带走一部分水,要达到标记处,增加的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石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质量是准确的,密度偏小.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

对于密度测量值偏大偏小的问题,一定要确定质量和体积哪个是准确的,分析另一者的偏大和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再判断密度的偏大和偏小.

19.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