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docx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 A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A.倾听 B.交际 C.交往 D.鉴赏
2.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训练”和“说话训练”整合为“口语交际”的是( B )。
A.1996年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B.2000年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
C.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D.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3.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的语言活动是以( C )为主的。
A.阅读 B.写作 C.口语交际 D.识字写字
4.( A )是口语交际中听话能力的核心。
A.理解力 B.判断力 C.鉴赏力 D.想象力
5.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D )。
A.独立编排B.与阅读编排在一起C.与写作编排在一起 D.与写作、综合性学习编排在一起
二、填空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 、 和 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包括: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
3.口语交际的特征包括:
、 、 、 。
4.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按其主题可分为 和 的两种交际形式。
5.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的内容多与 、 整合在一起,或呈现在 和补白中。
6.多人交互的口语交际主要包括 、 、 、 、 、
等。
7.单人进行的口语交际主要有 、 、 、 、 、
等。
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 地进行交流。
”
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耐心专注地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
和 。
”
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 、 、不偏离话题。
”
1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注意表情和语言,使说话有 和 。
”
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 和 ,不断提高 能力。
”
1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 。
,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
1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 和有准备的主题 ,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
1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的7—9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中提出:
“课堂内外 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 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 。
”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口语交际是
与 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中进行。
”
1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重视口语交际的 和 。
”
1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 、采用灵活的 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 。
”
19.课内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主要在 、 、 和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中进行。
20.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的方式包括 、 、 、 等。
1.倾听、表达、应对2.口语交际3.临场性、交互性、瞬时性、兼顾性4.多人交互、单人进行5.写作、综合性学习、研讨与练习6.讨论、辩论、询问、采访、劝说、交谈、模拟面试、模拟对话交流、模拟导游、听取意见(选其中6个即可)7.复述、解说、演讲、讲故事、自我介绍、自我推荐、口头描述、口头评论、口头介绍、口头陈述、专题汇报、即席发言、讲述见闻(选其中6个即可)8.文明得体9.倾听、观点、意图10.自信负责、清楚、连贯11.感染力、说服力12.内容、方式、应对13.生动、复述转述14.即席讲话、演讲15.讨论、讨论、意见16.听、说、情境17.文明态度、语言修养18.话题、形式、知识19.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20.独白、交谈、表演、采访
三、简答题1.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1)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新课程由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构成,口语交际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从课标(大纲)到教材还是教学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
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主要原因是考试一直没有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所以口语交际自然也就形同虚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口语交往、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社会是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的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口语交际水平。
现代社会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广泛的交际作用,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际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
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
(3)口语交际有益于发展人的智力。
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基本的智能之一,口语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口语交际训练是人获得智能发展的必要途径。
同时,我们认为口语交际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口语交际要综合运用人的多种智力因素,如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
(4)口语交际会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听说读写一向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他们虽然相对独立,但却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按照传播的媒介来说,听说是口头,读写是书面,按照传播的方向来说,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也就是说四者相互影响非常大。
听会促进读的能力的发展,一般听力水平高的人善于抓住话语的主旨,善于理解其中的深意,以应用于阅读之中。
说会促进写的能力的提高,二者都是语言的表达,十分相通,及时得体地说话有助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发展,将其转化为书面语,自然能提高的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的能力。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包括: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要求有:
口语交际的态度方面:
(1)耐心专注地倾听。
耐心,指听话人应尊重说话人发表意见的权利,耐心倾听,不随意插话和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要有礼貌地等对方把话说完。
专注,指听话人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2)自信负责地表达。
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怯于讲话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
可以通过提高认识、积极引导、激励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自信、大方的表达。
同时,要逐渐让学生养成敢于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对听者负责。
语音辨识力方面:
听话者首先接触的是语音,对语音的辨识和感知,对语音进行分析,了解它在语词中的意义,是感知语言的首要条件。
语音辨识力方面:
听话者首先接触的是语音,对语音的辨识和感知,对语音进行分析,了解它在语词中的意义,是感知语言的首要条件。
话语记忆力方面:
口语交际的特点之一是即时性,话语稍纵即逝,听话人必须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对方发出的每一个语音信息,并且立即将其储存到大脑皮层里,作为理解和品评的基本素材。
话语理解力方面:
听话者能够辨识语音、识记信息之后,对于听话的整个过程而言其实才刚刚开始,能不能很好地理解才是关键。
对语词、语句、句群以至整个话语的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是听话能力的核心。
话语评判力方面:
理解之后还需进一步的品评和判断,明确其表达的感情或观点,这是听话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品评话语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评判正误真伪,即对说话人的语音、语气等进行评价判断,鉴别其内容的真伪,分析其观点的正误,听出话语的本意,也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决定听话人自己所应持的态度和应做的反应。
二是品味话语的高下优劣,即对说话人的说话特点、表现手法、说话艺术进行品评体味,从而决定是否吸收甚至仿效。
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1)内部组码能力。
即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2)语言编码能力。
使语言顺利进行编码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要有丰富的语汇储备作基础。
二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感;(3)定向发码能力。
即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有声语言。
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技巧,即说话人正确地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来表情达意,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得体。
5.课内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的途径有:
(1)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从形式看,有的是单人进行的口语交际,有的是多人交互的口语交际,有的是融合在其他板块中的口语交际,有的则是纯粹的口语交际课,多数是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的。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紧密结合的,阅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机会,“以读促听,以读促说”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主要形式有听讲、诵读、复述、问答、谈话、演讲、讨论、辩论等。
(3)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听说读写几项语文能力中,写和说同属于表达,是共性最大的。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是可以互相转化和互相促进的。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口头作文、写作思路交流和例文评析等。
(4)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如前所述,人教版教材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写作”整合为一个大的板块,使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可以同步进行。
6.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的方式有:
(1)独白。
独白是指一个人面对听众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连贯的讲话。
主要有:
讲故事、讲笑话、说说自己的愿望、讲述目击情况、介绍一本书、介绍名胜古迹、发布新闻、听音乐说感受、看电影说体会等等。
(2)交谈。
交谈是指设置日常生活具体语境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形式。
如道歉、做客、待客、劝阻、安慰、约请、祝贺、购物、批评、借物、问路等。
(3)表演。
表演是一种既能增添学习兴趣,又能训练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并能在表演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演课本剧、说相声、演小品、模仿名人演讲、模仿主持人主持节目等。
(4)采访。
采访一般是针对某事或某问题对当事人进行了解。
采访前应明确目的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注意根据问题提问,并能根据对方态度情感的变化灵活应变,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锐,提高交往能力。
7.初中生口语交际心理的问题包括:
(1)注意力差,态度不够积极认真。
这主要是由于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的。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干扰,或边听边想其他事情,不能专注地倾听和表达,不能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态度冷淡,漫不经心,词不达意。
(2)记忆力差,不良习惯较多。
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良好的听说习惯十分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教师却缺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导致一些学生不会听记,存在坐立不安、边听边玩、不求甚解、断章取义、随意插话、信口开河、摇头晃脑、不面对对方等不良习惯。
(3)缺乏联想和想象力。
口语交际的话题必然要涉及到人、事、景、物等,要求学生运用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和知识进行联想和想象,以更好地理解话语,使话题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际上却很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少,又没有积极主动联想和想象的意识,只是傻愣愣地听,干巴巴地说。
(4)思考力差,语无伦次。
对话语信息不会分析概括,缺乏深入的判断和推理,不会辨别反语、暗示语、讽刺语等话外音,说话没有条理,重复啰嗦,前言不搭后语。
(5)紧张、羞怯,缺乏自信。
私下里熟人面前能说个没完没了,但生人面前或课堂上等正规场合却不敢说,表现出低头、脸红、声小、嗑巴、手足无措、扭捏不安等不自然神态,缺乏与人交流的自信心。
(6)情绪不稳定,缺乏感情投入。
表现为缺乏耐心和激情、烦燥不安、感情用事,感兴趣的就听,愿意说就说,不感兴趣的干脆不参与。
缺乏对交际内容的情感体验和投入,表情麻木,神态呆板。
8.初中生口语交际心理因素包括:
(1)智力因素注意力:
注意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注意一直贯穿口语交际的始终,注意力差就会导致交流的效果不好,甚至无法进行。
观察力:
口语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始终要关注对方,这既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也是双方的一种心理需要,更是获得反馈信息以调节和改进语言表达的需要。
观察无疑是最好的关注方式。
记忆力:
清晰的记忆力是口语交际所必需的,它直接决定着口语交际的质量。
因为听到的信息一闪即逝,不能重温,说出的信息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无暇查验,只能凭记忆力来进行。
联想与想象力:
口语交际对于个体而言,就是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相互转化的过程,听是由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说是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二者可以实现语言信号与具体形象之间的联结和转化,从而很好地完成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和分析,进而组织好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思维力:
思维力是口语交际的核心素养。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口语交际中人的大脑一直不停地在对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而且要紧张有序地进行,因而十分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2)非智力因素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态度: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它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
情绪与情感:
口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而情境则主要是由师生的情绪和情感来营造的。
情绪与情感作为师生从事口语交际活动时产生的体验和反应,它包括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因素。
既是指向交流内容本身的,也是指向师生间的。
显然它也会对交流的进行及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方法:
方法是指人们一切活动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它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以及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9.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口语交际的心理素养的基本途径:
(1)引发动机,使学生形成进行口语交际的需要和期待。
动机是学习的内趋力,必须达到和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才能使口语交际有效进行,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启发诱导和训练。
一是要强化要求,明确方向。
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明确各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强烈的学习期待;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问答、讨论、辩论、访谈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其内在需要,自觉主动地参与交流;三是利用测试和比赛等,及时地进行评价反馈,多鼓励学生,也适当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增强自信。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据调查,学生生活中一天的说话量相当于学生在课堂上一学期的说话量。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上缺乏一个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环境。
因此,教师应当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极富感染力的交际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自由、和谐地进行交流。
(3)培养习惯,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良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用,应在口语交际实践中逐渐养成,需要教师切实地示范和引导。
良好的交流习惯包括:
积极专注地倾听的习惯、边听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边听边记的习惯、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自然大方说话的习惯等,做到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4)训练思维,提高交流质量。
思维训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核心,既要训练形象思维,也要训练辩证逻辑思维,主要是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开阔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包括举例子、打比方、列排比、选角度、抓要点、分类别以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承接过渡、首尾照应等训练。
(5)传授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口语交际心理素养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如听读训练、听写训练、听记训练、听辨训练、听评训练、听测训练和朗读、复述、问答、讨论、辩论、评论、解说、口头作文、讲故事、即席讲话、演讲、访谈、打电话等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气、语调和重音,利用好表情、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能清楚地表达。
(6)结合读写,注重整体效应。
口语交际的话题一般很少专门设定,而多是与阅读、写作综合进行的。
阅读教学中的复述、问答、讨论等,写作教学中的口头作文、评议、修改等,都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有效形式,可以随时进行。
10.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的原因有:
一是源于传统。
古代教育重视读写,忽视听说,语和文是脱节的。
1903年语文单独设科至1949的几十年也很少提到口语交际,新中国成立后,在叶圣陶先生的倡导下,才逐渐确立了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思想,并在以后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二是源于考试。
考试一直没有口语交际方面的考试内容,所以口语交际自然也就形同虚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三是源于语文教师。
由于受语文考试的影响和干预,老师们多数都会很功利地花费心思抓读写,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做口语交际训练的无用功;四是源于学生。
他们习惯于听,无奈于读、写,唯独减少说,在小学阶段还有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发言,到了初中后就迅速减少,有人统计,学生一个学期在课堂上的说话量仅相当于一个正常人一天的说话量,少得可怜。
学生不愿意说势必逐渐发展为不敢说、不会说,同时也影响听的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论述题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的7-9年级阶段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言,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这些目标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既明确了倾听、表达、应对的具体要求,也指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些方式,针对初中生的具体特点分解并阐释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如果能分年级表述会更好。
2.教材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编排的优点和不足(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1)教材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编排的优点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内容主题和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其内容主题首先分为多人交互和单人进行的两种交际形式,多人交互的交际主要包括讨论、辩论、询问、采访、劝说、交谈、模拟面试、模拟对话交流、模拟导游、听取意见等,单人进行的口语交际主要有复述、解说、演讲、讲故事、自我介绍、自我推荐、口头描述、口头评论、口头介绍、口头陈述、专题汇报、即席发言、讲述见闻等,一般口语交际的内容多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或呈现与研讨与练习或补白中,除此之外,教师可根据情况随机安排相关内容及训练。
(2)教材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编排的不足(可结合自己的体验展开论述)
这些内容还显得有些零散不够系统,应精简、整合,注重实效。
五、案例分析题
《这就是我》口语交际教学案例[1]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
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活动重点】
用普通话清楚、流利、简明地介绍自我。
【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两周
2.课时安排:
二课时口语交际,二课时作文及讲评。
【课前准备】
1.分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一项一组(每项活动小组超过15人分为两组)。
2.准备好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个人简历等材料。
【设计思路】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项活动,自己设计并组织活动,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这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活动,教师可多做些指导。
这次活动主题是“这就是我”,形式有三种,教师在指导时可先明确三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并注意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并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写作,指导学生注意怎样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强调个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我是谁》片断。
趁学生情绪高涨之际,及时导引:
失去记忆的“成龙”不知道自己是谁,痛苦地在大山呐喊。
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是谁是很痛苦的,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超越自己。
你清楚自己是谁吗?
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开展“这就是我”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他人。
二、明确要求
1.活动一:
“自我介绍”
要求:
⑴ 表述过程中要流畅、清晰,不能出现断续、停顿过长等情况。
⑵ 表述要富有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采。
⑶ 可选用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⑷ 限时三分钟。
2.活动二: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竞选班干部及各门课代表
要求:
⑴ 将自己的特长、爱好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稿中可展示原来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等几部分。
⑵ 结合自己的特长,阐述假如我作为×××,将为之做些什么。
3.活动三:
小记者面试
要求:
⑴ 应聘者应每人交一份简历(正式打印装订)。
整理发表过的文章或(你认为优秀的文章)各类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