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4764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docx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六七八单元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六单元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父亲为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

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3.深入理解雷棣自强部新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2.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鼓励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

2.你们知道课题中的“企盼”是什么意思吗?

3.围绕着课题,你有什么想提的问题吗?

(板书问题)

4.唯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同学们,读书要注意积累,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语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

3.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既读准了字音,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雷棣为什么要企盼世界和平”这一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谁能来说一说,雷棣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

(1)维护和平是爸爸生前的理想。

(“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

”)

(2)维护和平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

(“孩子,登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4.小结:

是呀,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样,维护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爸爸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他和妈妈说的话;更忘不了他与爸爸之间的约定,可是现在,蓝盔回来了,爸爸却牺牲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爸爸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5.(出示雷棣的信)指名配乐朗读课文。

声声爸爸叫得人心碎,谁再来读一读?

6.残酷的战争夺取了父亲的生命,却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6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可以看出雷棣一下子长大了?

将相关的句子在书中划出来。

(出示: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1)关心他人

(2)关心政治

(3)努力学习

(4)谢绝帮助

7.对家庭、对社会乃至对世界强烈的责任感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了解了这些事情后,你是否对雷棣产生了某种感情呢?

8.看来,同学们对雷棣都有自己的独特感情,那么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对雷棣场生了怎样的感情?

并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为什么?

(1)关心他人:

想象一下,他还会从哪些方面来照顾妈妈?

小结:

雷棣不再是那个淘气的小男孩,他已经懂得为别人着想。

(2)关心政治:

他可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事情?

如果你是雷棣,了解了这些事情后,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结:

雷棣正在为成为一名维和战士而努力。

(3)努力学习:

是什么在时刻激励着雷棣?

小结:

父亲的牺牲、维护和平的心愿激励着雷棣自强不息。

(4)谢绝帮助:

雷棣为什么会这样做?

(出示爸爸的话)

雷棣明白爸爸的话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他明白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9.小结:

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和平的企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现在你再来说说什么是“企盼”?

2.(配乐出示战争画面)是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依然弥漫着硝烟,还有一些国家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有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同学们拿出笔,记录下你对远方处在战火中的小伙伴、对自己或者对周围的人最想说的话。

七、板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关心他人

生前的理想关心政治

家人的希望努力学习

谢绝帮助

《黑孩子罗伯特》

教学目的: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时代背景。

3感悟罗伯特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4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

教学重点:

1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

教学难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孩子罗伯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因为肤色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丽莎的奚落,但后来他为了救治得病的丽莎,却毅然捐出了自己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孩子罗伯特》,去了解事件的缘由。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背景资料。

三自主学习

(一)解决字词

霉臭冲鼻橱窗攒钱捐钱寒颤

撵出殡奚落怦怦蠢

灰暗:

暗淡,不鲜明。

霉臭:

发霉腐烂,散发臭味。

奚落: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寒颤: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的现象。

惊恐:

惊慌恐惧。

哽:

因感情激动等喉咙堵塞发不出声音。

(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文题”的理解:

“黑”指罗伯特的种族,在这里着重指出“黑‘字,意在说明在当时乃至今种族歧视严惩的社会,罗伯特的天真、善良、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就尤为珍贵了。

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同种族的人应如何相处。

3、文章结构

1)1马丁•路德•金的讲话。

2)2—5交待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

3)6—7罗伯特为买战斗机模型辛苦攒钱。

4)8—20罗伯特把买战斗机的钱捐给丽莎治病,这行为感动了丽莎的父亲,让他重新认识了种族关系。

四小结

学生讨论:

我们该如何面对歧视,学会生活

五板书

          罗伯特

          丽莎战斗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文章主题

3、我们该如何面对歧视,学会生活

二合作学习

(一)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我们从何处看出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环境中(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1)生活环境2)罗伯特的经历及其心理感受

2、看到罗伯特的遭遇,你感受到了什么?

3、如何评价罗伯特这个孩子?

(结合事例用自己的话)

(二)学生小组讨论:

对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三)各组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在课堂上交流。

三探究学习

1、跳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说明其所用方法及作用

2、找出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说明理由

四回顾反思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认识种族平等的意义,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

五作业:

教后记:

《别挤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字词.

2.有关背景知识.

3.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应该礼让,和平共处.

德育目标:

学会用宽容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

教学重点:

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学习方式:

研讨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作者及背景:

狄更斯(0)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实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代表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狄更斯所生活的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的同时,现实的阶级矛盾也逐渐加深统治阶级疯狂追求利润,想发横财,工人们失业无家可归.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力,劝戒统治者要讲道德,有良知.学习本文要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明确写作用意.

2.解题:

本文以”别挤了”为题,语言亲切自然,生动明了,直切主题.

3.检查预习:

1)注音\\填字

容()()开

鼓压抑()

严防()潜入()

严峻()问心无愧()

2)形似字

敞宽敞愧惭愧

蔽敝帚自珍槐槐树

魁魁梧

峻险峻

俊英俊

3)解词:

容纳:

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

追求:

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压抑: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鼓励:

激发;勉励。

严峻:

严厉,严肃。

权利:

4.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3)找学生读课文,老师点拨(从字音,节奏,声调方面)。

4)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1.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的“挤”和“你”?

明确:

挤指不道德的行为(思想上,行动上);你指没有道德规范或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2)本文分两小节,每一小节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

一节:

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要容纳别人,不要使别人的感情受到压抑。

诗歌开始就告诉大家不要挤,进行一种心灵上的呼唤,语言亲切自然。

“容纳”为全文定下基调,具有广义的含义,即思想上,行动上和心灵上的“挤“。

二节:

讲要善待别人,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不要用不宽容,不善良,不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结尾再次呼吁“不要挤,千万不要挤”照应开头和文题,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3)本文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归纳,老师点拨)

明确:

本文以形象的语言启发我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的相处。

2.总结全文谈收获和感悟。

3.再次带着感情朗读并背诵全文。

4.作业:

生活中,你一定对身边的某些事物或景物有过很深的感触,能写一首小诗表达你的感受吗?

板书:

不要挤

别第一节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

挤不要让别人受到压抑和谐

了第二节善待别人共处

遵守道德

教后记

瑞恩的井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b)整体感知

●请一名同学介绍瑞恩,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做了些什么?

c)合作探究

●文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瑞恩这一形象的?

●并结合自身谈一谈你从瑞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d)思维拓展

●一个六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会如此执着?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感人的人和事?

●谈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如何对待你的梦想。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分钟演讲。

e)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中学生。

、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

互动参与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募捐mùjuān草棚péng羞怯qiè水泵bèng

登载zǎi擦cā罐guàn

三合作学习

(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

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

(例子略)

四探究学习

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 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

阳光皮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在班上交流。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课文内容。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几段,可分为几个部分。

四、探究

读课文质疑,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想想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事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2、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

3、比较本课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由于雷隶热爱世界和平的精神体会“我”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

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明确:

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简介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阅读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信,感受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阅读《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第七单元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目的1、2

教学难点:

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

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一、交流资料

1、乐府诗:

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

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

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

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

(板书)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四、学生小结

五、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六、作业  背诵默写

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第二课时:

导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

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资料

1、王昌龄(689—757):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字少伯,京兆万年人。

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

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

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飞将:

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3、阴山:

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4、互文: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

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三、比较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

(板书)

四、学生小结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教后记:

夜莺之歌

教学目的:

1、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则唱出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与依恋,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之歌》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交流所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瓦砾li耷拉da木屑xie鹧鸪zhegu

蠢东西chun轻蔑mie胳膊bo云杉shan

耷拉:

下垂

轻蔑:

轻视,不放在眼里

阻击:

以防御手段阻击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呻吟:

指病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模模糊糊:

不分明,不清楚

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本文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五、交流探究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

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

第二次:

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四次:

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第五次:

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围绕着夜莺的歌声文章记叙哪几件事?

(见板书)

3、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想象敌人进入包围圈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请同学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

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

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

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二、讨论

1、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三、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