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3373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docx

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5篇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那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该怎么写?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

  

(一)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更好地为岳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现况,政协西湖联络处组织政协委员于2019年8~9月,分组对西湖街道部分农民工的生活现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了举行座谈会、家庭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共召开农民工座谈会4场次,走访农民工家庭89户,发放调查问卷78份。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

  1.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但职业分布比较单一。

  随着城市扩容力度的不断加大,进入西湖街道范围就业谋生的农民工人数也越来越多,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

经调查统计,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在西湖街道范围务工的农民工已达

  2.5万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

进入城市后,由于受文化和技能的制约,农民工大多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劳动,职业工种比较单一。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被调查的农民工中,从事技术工种的占8%;服务员工种的占13%;生产工人占6%;建筑工人占22%;一般人员占11%;专业技术人员占7%;管理人员占8%;家政服务人员占7%;

  商务人员占4%;其他职业占14%。

其中,建筑工人所占比例最高。

  2.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财产积累比较缓慢。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

经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月平均收入约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左右,仅有四成超过1500元,农民工收入又普遍比城市居民低。

支出方面,农民工大都省吃俭用,除日常的住宿费用、衣食费用、出行费用外,其余都寄回农村用于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或存储起来以备急需。

经调查得知,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用于日常开支,一半左右的农民工将收入的一半寄回家。

由于收入低,负担重,农民工很难积累足够的财产达到富裕的程度。

在受访人员中,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的仅占9%,购买了私人小汽车的仅占6%,比例都相对较低。

  3.保障措施在不断改善,但覆盖范围比较狭窄。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日益增强,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民工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社会保障覆盖面仍有待拓宽。

在受调查农民工中,仍有

  66.3%的没有购买工伤保险,

  69.7%的没有购买养老保险,

  76.0%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医疗保险。

虽然目前农村正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因为报销比例低,可报销的项目门槛高,农民工生病时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药店买药,2/3的农民工都不上正规医院看病。

在被调查者中,75%的农民工对自己的医疗状况表示担忧。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有40%的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

  协议,有50%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

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也不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近一半的每周工作7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

  4.物质生活在不断改观,但精神生活比较空虚。

  近年来,农民工在生活和工作上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人们普遍认同了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也给予了农民工充分的尊重。

农民工可以被选为人大代表、农民工住进了廉租房,农民工子女也可以接受城市学校的免费教育。

向西湖建筑公司的农民工技校一样,许多农民工还加入到学知识、学技能的行列,成为了有作为的新型人才。

  但是,大多农民工在平时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限于自身条件、经济能力等原因,他们在工作之余,主要靠看电视、打牌、闲聊和睡觉来打发时间,参加体育或文化娱乐活动的少之又少。

此外,因农民工多是青壮年,由于夫妻分居,缺少正常的夫妻生活也是农民工精神生活匮乏的重要因素。

  在精神空虚的背后,农民工的心理和价值认同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调查表明,农民工大多认为自己在城市往往得不到平等的待遇,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干脏活累活和低报酬工作,吃的简单,住房条件差,造成农民工的自尊心普遍的长期的受到伤害,从而在城市人面前感到自卑。

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调整,这种长期的心理伤害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

很多农民工因长期生活在城市,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也接受了城市人的价值取向,当他们回到乡村以后,就很怀念城市的生活而鄙视自己乡村的生活,因而会变得很浮躁,不能再安心下来在乡村生活,随时准备着返回城市继续追寻他们的梦想。

  二、农民工涌入城市所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

  1.卫生环境问题。

近年来由于岳麓区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生活成本日趋提高,大多农民工为接省开支,都愿住在城乡结合处。

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在西湖街道的

  二、三管区和茶场村以及黄泥岭社区,由于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出现了城中村现象。

在被调查者中,25%的采取合租形式租住在农民安置小区,30%的是以家庭的方式聚住在经营门面或手工作坊里,这些地方大多阴暗潮湿、空间狭小、人员混杂、空气污浊,卫生状况极差。

由于农民工居住的地方相对于城市比较角落化,人员也相对集中,生活设施简陋,城市管理相对松散,因此垃圾乱扔、电线乱接、乱搭乱建、乱堆杂物等不文明现象十分严重。

调查表明,近60%的建筑业农民工还长期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

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

  2.社会治安问题。

据调查,西湖街道范围去年240起治安案件和213起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86%来自外来务工人员。

农民工犯罪多以小偷小摸、顺手牵羊式的盗窃以及冲动型抢劫、抢夺和斗殴伤害为主要形式。

犯罪对象大多是工作、居住地点附近熟悉的人与物,尤其以盗窃用人单位的原料、产品和同乡同事的财物较为常见。

有的农民工犯罪具有很强的团伙性。

在犯罪活动中,农民工往往利用同村、同乡、同县等所谓的老乡关系,拉帮结伙,组成松散或紧密的团伙进行犯罪,形成盗窃团伙、销赃团伙、制黄贩黄团伙、拐妇女儿童团伙等。

可见,由农民工犯罪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应当被社会所重视。

  3.计划生育问题。

调查表明,西湖街道去年查获的15例计划外生育案件中,95%以上是外来农民工所为。

近几年,农民工家庭式流动占外来人口比重加大,滞留时间长,由于观念上还存在重男轻女养儿防老传宗祖业等封建思想,计划外生育时有发生。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行踪不定,与户籍所在地衔接不畅,增加了计生管理的难度。

  农民工的生育问题、生殖健康服务等也还受到户籍、医疗保险等制度的影响,在现居住地很难真正得到与市民的社会待遇,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

农民工中的已婚育龄妇女,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基本没有医疗保险,生殖健康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之居住条件简陋,卫生环境恶劣,妇科病高于常住人口,且大部分的育龄妇女不愿上医院检查身体,既使体检查出有妇科病,受经济负担的影响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所以使患病率增高不下,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

另外,由于长期独身在外,在解决生理需求时,又不懂得采取安全措施,这使得他们成为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重点人群及由城市向农村传播蔓延的主要渠道,对人口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4.子女教育问题。

  在城市有限的教育资源范围内,不断涌入的农民工子女就学使二者形成了极大矛盾。

西湖街道范围目前有3所小学,每年的入学人数以约15%的速度递增。

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已不堪重负。

调查表明,每年约8%左右的农民工子女不能如愿入学而返乡,在子女入学问题上,有72%的农民工认为满足或很满足,28%的则认为一般或不满意。

同时,在走访中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

  除此之外,外来农民工还带来一系列诸如交通、民政、户籍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农民工分布广、涉及行业多、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此群体难以适应现代道路交通状况,交通违法突出。

在社会救济中,城市农民工还没有被纳入到民政管理的社会救济体系。

由于非农和农业户籍管理的差别,农民工在城市还不能完全享有和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教育、工资、就业、居住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公。

  三、改善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建议

  

(一)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推进依法完善农民工的用工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

  二是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三是建立由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要以工资分配、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推动全面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体制形成。

  

(二)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合力;依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

分层次搞好农民工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

加强小额信贷和创业指导,为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的条件。

强化政府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对流出我区的劳动力,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二是对流入我区的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三)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均衡提高教育水平。

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改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民工子女寄宿学习的需求。

  (四)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管理。

向农民工开放廉租房,在建立农民工公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寓容纳能力。

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宿舍,用工量比较大、以外来农民工为主要用工对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将农民工宿舍建设纳入企业基建、技改项目计划和用地计划。

允许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当前应允许在城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农民工,比如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等,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关爱和帮助。

社会应主动接纳农民工迅速融入城市生活,发挥农民工所在地社区居委会作用,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活动。

在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可建设一些文体设施,文化经营单位要向他们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卫生医疗、教育部门要适时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及时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保证他们有书读。

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可以开办如《农民工之窗》之类的专题栏目,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农民工需求信息或我市的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法规等,及时为农民工服务。

年底返乡也是农民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用工单位要早做安排,让他们安心地走,运输部门要及时做好运输保障,保证他们能够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农民工在面临就业不平等、经济权益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社会各界要伸出援助之手。

针对个别农民工的一些小偷、小摸或其它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帮助其成为一名合格市民。

  2019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

  

(二)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

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

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

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

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

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

  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

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

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

  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

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

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

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

  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

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

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

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

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

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

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

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

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

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

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

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

  家庭类型调查项目成员均为农民成员中有教师、工人、农民等成员中有农民和经商者有外债家庭率

  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

之一。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

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

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2019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

  (三)

  一、调查时间:

20xx年x月。

  二、调查方式:

采访调查

  三、调查对象:

城市农民工为了解*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工资收入情况、工资被拖欠情况、下一步的就业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日前,徐州民调中心与徐州调查队联合开展了农民工就业、收入情况等快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56.2%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

  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和子女教育;

  50.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

  60.0%的农民工将继续外出打工,

  15.4%选择在家创业。

  年龄在18至50岁间半成以上为高中或以上据市民调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快速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市五县(市)及铜山、贾汪两区在本地企业和尚未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共计240人。

被访农民工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

  240位被访农民工中,18-x0岁占x8.x%,x1-50岁占

  48.x%。

男性占

  85.0%,女性占

  15.0%。

半数以上的农民工学历为高中、中专。

  52.5%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2x.x%为初中,

  xx.x%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10.9%为小学及以下。

  多数以短期零工为主长三角为首选打工地调查显示,被调查民工以短期零工为主。

  57.1%的被访农民工为短期零工,x0.0%为长期合同工,

  10.0%为自主经营,另有

  2.9%目前失业。

在所从事的工种上以技术工人为主。

6x.9%的农民工从事包括建筑工、木瓦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在内的简单技术工种,

  15.9%为工厂工人,

  xx.x%为各类服务人员,另有

  6.9%为管理人员和办事员。

  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为首选打工地。

  40.4%的农民工选择长三角地区为打工地,x5.4%选择徐州本地作为自己的打工地,

  11.7%选择中西部地区,选择珠三角地区、京津地区等地的比例均不高于

  x.0%。

  收入多集中在1至5万拖欠工资现象依然存在调查显示,农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万元。

  50.8%的农民工年收入为1-x万元;

  24.6%为x-5万元;1万元以下占

  15.4%,其中不足5000元的农民工比例为

  2.9%;

  9.2%的农民工年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

  7.5%为5-8万元,

  1.7%在8万元以上。

  调查显示,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

  79.6%的农民工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开销,x9.2%用于子女教育,

  25.0%用于人情往来,

  17.1%用于房租,

  12.5%用于赡养老人,

  7.5%用于医疗保健,

  6.x%用于储蓄,

  2.9%用于娱乐支出,仅有

  0.8%分别用于技能培训和投资,

  x.8%用于其他方面。

  调查中,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现象仍然存在。

  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有

  22.9%的农民工工资会被拖欠,其中

  6.x%的农民工表示经常被拖欠工资,严重影响了平时生活。

  希望能有节假日休息创业时能有政策支持在对20xx年的外出打工的期盼中,调查显示,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板及时发工资,按月结、也能有节假日,能休息,能签订劳动合同,希望有养老保障、能办理五险一金。

  调查显示,选择在家创业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在贷款方面提供方便,同时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选择在家种地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帮忙讨回以前被拖欠的工资,同时希望医疗保险报销多一点、孩子上学不能乱收费,管理好肥料农药价格、质量等。

  2019关于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

  (四)xxx县现有农村劳动力

  10.8万人,外出务工年均

  6.5万人左右。

  近两年,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沿海及发达城市一些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的企业陆续停产或倒闭,在外务工人员就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冲击。

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成为影响我县当前发展与稳定的重要问题。

近期,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就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逐年增多。

一是由于发达城市企业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倒闭,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员,而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被解雇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返乡;二是受待遇低下的打击,不少民工在城里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生活压力加大,萌发回乡念头;三是受惠农支农政策影响,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从事农业;四是一些农民工经过数年打拼,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返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

一是受土地资源限制,我县农业经济的现状不能容纳,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动力同时就业;二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县许多农民从高山搬迁到城镇、社区集中居住,原耕地无法耕种,为这一部分群众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三是我县一些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原本就近务工的农民必须寻求新的就业岗位。

  (三)农民工就地创业人员增多。

调查表明,部分返乡农民工不愿再外出,希望在本县经济发展中寻找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想再务农,由于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和资金,想在家乡自主创业,搞一些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

各镇涌现出了一批在本地搞种、养殖的农民工,以传统养殖业养猪、鸡、羊为主,也有部分从事梅花鹿、孔雀、野猪等特色养殖,这部分人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开拓精神,积极关注市场和信息,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期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多给予扶持。

  二、目前我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的主要措施面对复杂就业形势,我县采取多项举措,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已初见成效。

  

(一)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

针对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的情况,一方面,加强劳务合作和交流,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强化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举办大型专场劳务招聘洽谈会、启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

截至全县共举办8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6500个,1580名求职人员与企业和用工单位达成用工协议。

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开发县内公益性岗位,吸纳安置返乡人员就业。

借助十大工程、狮子山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高潮的机遇,搞好本县企业和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供需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农民工供需对接,以项目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

目前,就地转移就业近

  1.3万人。

  

(二)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按照新增劳动力一个不少、返乡人员一个不闲的要求,组织返乡农民工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解决目前岗位需求和劳动力技能不相匹配的问题,优化劳务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工市场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转移就业和提升创业能力。

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电气焊、电动缝纫、风味小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