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观后感.docx
《白毛女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毛女观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毛女观后感
《白毛女》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由贺敬之、丁毅共同执笔创作。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毛女的观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白毛女观后感一第一次看这种黑白电影看的这么入神,情节跌宕起伏,看完之后心中有对当时社会的感慨,有对喜儿的同情,也有对黄世仁的愤慨!
我很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哪个地主和雇农矛盾尖锐的时代,我也无法对喜儿这样的命运感同身受,我也无法理解他们对地主的愤恨和无奈,但当我看到杨白劳被生生的按上了卖女儿的手印,当我看到杨白劳因无奈而服毒自杀,当我看到红军来时,群众们手拿棍棒向着黄世仁的时候,我可以想象他们对地主已经恨之入骨。
喜儿,这样一个单纯,漂亮,勤劳,善良的好姑娘,命运却如此曲折。
在家时,苦命干活儿,没有好日子,还好父亲很疼爱她,记得杨白劳在掏出送给喜儿的红头绳时的唱词: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下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
哎!
扎起来!
”;
被黄世仁糟蹋后,怀孕了却被赶了出去,还差点被卖了,经历丧父之痛之后又经历了丧子之痛,在山里一夜青丝变白发,过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这么多苦难!
还好,八路军来了,打到了地主,报了仇,和大春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还让人有点欣慰。
庆幸如今世界太平!
深感我很幸福!
白毛女观后感二《白毛女》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由贺敬之、丁毅共同执笔创作。
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版本的《白毛女》,有芭蕾舞剧版的,有话剧版的,有歌剧版的,有京剧版的,还有电影版的,《白毛女》的故事真的是家喻户晓了。
我看了电影版的《白毛女》,现在,我就来略谈一下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吧。
《白毛女》的题材来源是1938年开始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传奇故事。
影片讲述了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相依度日。
邻居王大婶及其子王大春常给杨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
喜儿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两老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
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
恶霸地主黄世仁想霸占喜儿,在除夕之夜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逼杨白劳在喜儿的xx契上摁手指印,杨白劳自觉对不起喜儿,喝卤水自杀了。
在这个寒风凛冽、冰雪覆地,似乎一切都是“死”的毫无生气的冬季,喜儿的心是比这冬季更甚啊!
杨白劳死后,喜儿就被抢进黄家,黄世仁为斩断喜儿对大春的情丝,夺回王家租地,驱逐王大婶母子,又伺机将喜儿奸污,喜儿受尽了黄家人的欺凌。
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情投意合,他们彼此深深爱着对方。
大春救喜儿未成,独自离开村庄,投奔了红军。
喜儿怀上了黄世仁的孩子,但是心如蛇蝎的黄世仁并不因此而怜悯喜儿,他甚至还要把喜儿卖给人贩子。
喜儿在黄家佣人张二婶的帮助下逃离虎口,逃难途中生下婴儿,但是孩子瞬即就夭折了。
喜儿为了不被黄世仁捉回来,她逃进入深山,住在洞穴深处。
冬天,大雪纷飞,寒气沁透心脾,喜儿没有衣物御寒;夏日,烈日炎炎,她的衣服只能够勉强的遮丑。
在大山之中,喜儿和植物为伴,与动物为伍,餐风露宿,过着的是非人的生活啊!
由于长期住在深山,缺乏营养,头发全白。
喜儿为解决食物问题,她会去深山中的奶奶庙偷吃供果和食物,被人撞见,便传说看见了“白毛仙姑”,村人认为这是“白毛仙姑”显灵了。
两年后,大春随部队回乡。
此时,黄世仁借村人迷信,制造“白毛仙姑”降灾谣言惑众,留乡工作的大春为发动减租减息,提高群众觉悟,亲往跟踪查探,竟在山洞中与喜儿相逢,大春找到喜儿了。
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
喜儿绝路逢生,共产党为喜儿伸冤报仇了。
之后,喜儿和大春两人结婚,过着翻身幸福的生活,喜儿的头发也是白发复换青丝。
这个故事是非常具有传奇、浪漫色彩的,这也正符合当时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影片采用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结构方法,打破舞台剧的时空局限,以喜儿的命运为中心主线纽结人物关系,展开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
影片在出色地运用了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的同时,大量使用了原歌剧中优美动人的民歌插曲。
其中的《北风吹》唱段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是非常喜欢的。
其中有部分歌词是这样写的“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呀嘛扎起来”,这几句简短的歌词所体现出来的意蕴是深刻的,让人深思的。
它们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位贫困的老父亲对自己女儿的简朴、真实、的爱,体现了爱的纯真,爱的伟大,更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那种对亲人的爱、无私以及那种要把最好的给自己的亲人的思想。
就我个人而言,影片中的人物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更具感染力,更能够使故事本身充满色彩。
当故事中的人物思想感情达到一个高潮时,他们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这样子能够引起观看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使观看者随影片中人物的喜而喜、随人物的悲而悲。
同时,也更能够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
当喜儿躲过了黄世仁的追捕时,她唱出了“想要谋害我,瞎了你眼窝,我是掏不干的水,灭不掉的火,我要活,我要活”等歌词。
可见,喜儿对黄世仁的仇恨是多么大,她誓要跟黄世仁斗下去,有一股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豪气、正气、骨气,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渊远流长民族气节,体现着人民相信邪恶是绝对不能够胜正的愿望,也传达出喜儿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生命意志。
这部影片以主人公喜儿的命运概括了中国旧社会亿万农民倍受压迫的苦难生活,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喜儿不仅是旧社会苦难压迫的承受者,也是劳动人民反抗精神的体现者。
喜儿一个好端端的人儿,被旧社会的地主(黄世仁)摧残成了流落深山的白毛女,然而,新社会的共产党却让喜儿变成了一个有着一头青丝,有着美满幸福生活的人,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
旧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啊。
影片中喜儿、大春、杨白劳、张二婶以及反派人物黄世仁、穆仁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影片从整体构思到艺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人民所熟悉的,我们民族所独有的一种风格。
它以比兴手法,结合蒙太奇的运用,情绪的对照及情节的呼应,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既有力的烘托了人物的命运、性格,又有利于深化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白毛女》是新中国电影探寻民族风格的重要作品,并且它也取得了很好的,令人满意的成果。
它于1951年获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五十年代这部影片先后在30多个国家、地区映出。
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电影艺术史》中,给《白毛女》以很高评价。
它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发展电影业方面取得成就的见证。
看完了《白毛女》之后,我更能够深深地理解,当时旧社会的地主对劳苦人民大众的欺凌。
邪恶的地主根本不会把佃户们当人看,他们想怎么剥削就怎么剥削,他们行为真的是天地不容,让人愤慨。
影片中的杨白劳和喜儿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是旧社会亿万受苦受难人民中的一员。
他们的悲惨遭遇催人泪下,是人民同情的对象。
同时,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的悲惨遭遇更深刻地揭露出地主和农民之间不可化解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封建地主的罪恶,热烈的讴歌了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指出了农民要想获得自由、土地,得到全身心的解放只能够靠中国共产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才能够走向自由、民主的社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给中国农民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农民利益实现的一天,更没有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机会。
我们应该坚决的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社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更应该这样做,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国亿万人民的利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